在一言不合就「穿越」 的今天,科幻反倒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回想嗝嗝上小學的時候,對未來的憧憬可不是什麼基因改造和時光旅行,在老師布置的《50年後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作文題當中,同學們的想像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科幻風格:
「50年後,每個家庭都有了家務機器人,人們下班回到家,機器人就能端上熱騰騰的飯菜,家裡的衛生也打掃好了。」
「50年後,老師在電視裡上課,學生們不用每天上學,在家看電視就能學到新的知識。」
「50年後,家裡的廁所直接給陽臺上的菜園施肥,人們不用買菜,每天都可以在家收穫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
這位同學,你的想法很大膽啊,不覺得廁所直通陽臺哪裡有點不對嗎?
科技的發展真的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不,沒到50年呢,除了廁所種菜的同學可能點歪了科技樹,種種兒時的所謂科幻都已成真。嗝嗝前段時間裝修感觸格外強烈,現在的智能家居,只要你想,什麼下雨天自動關窗、天亮了自動拉窗簾,都是易如反掌。而嗝嗝新買的掃地機,每天到點了就開始掃地拖地,幹完了自己回去充電,這不就是小時候作文裡的家務機器人麼?
跑題了。
其實有一個還算不上科幻的領域,正在以更加飛快的速度,實現甚至是超越我們的夢想,那就是私人交通工具的速度。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剛剛學會開車的嗝嗝就用家裡的小皮卡跟隔壁的海獅麵包車切磋過,這兩部車的加速水平已經無據可查,百公裡15秒也不意外,基本上屬於菜鳥互啄。
嗝嗝2003年買了人生第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一輛MK4,也就是4代高爾夫。雖然1.8L的排量只有區區92千瓦,百公裡加速11秒左右,但在18年前,這已經是馬路上比較快(想用相當快給忍住了)的車了。你別不信,你想啊,當時國內算得上最高級的奧迪A6 1.8T車型,百公裡加速也要10秒多,至於帕薩特和雅閣,還要慢不少的。所以,嗝嗝的MK4,放在當年那就是小鋼炮啊。
當然,嗝嗝也不是沒接觸過更快的車,比如一位土豪朋友的W140 S600,一腳油門下去,讓嗝嗝知道了什麼叫做排山倒海,百公裡加速6秒多的水平在當年幾乎就是超跑了。6秒多就接近超跑了?你想啊,當年的保時捷911(996)GT3,標準超跑了吧?百公裡加速也要4.7秒,以現在滿街都是7秒、8秒的家用車來看,6秒的S600跟4.7秒的GT3確實差別好大,但別忘了是當年,馬路上99%的車子都是10秒開外的,在這些車主眼裡,6秒跟4秒的差別,就和現在談論蓋茨跟馬雲的收入差距一樣,在一般人眼裡有個毛差別。
總之大家明白一件事,十幾年前,比較快的車子百公裡加速也要10秒,土豪才能開得上6秒多的12缸大奔,GT3?什麼GT3?我看起來像那麼愛做白日夢的人嗎?
一眨眼十幾年過去,當2.0L渦輪增壓發動機逐漸普及,人們發現,百公裡加速7秒甚至6秒多的「性能車」踮踮腳也能夠得著了。剛入社會的小青年卯上了GTI,手頭寬鬆點就是寶馬330之類的,嗝嗝也在這個2.0T的黃金年代用30多萬買了輛Giulia,百公裡加速只要5秒多,換成十幾年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出門就是「排山倒海」。但有限的推背感很快就審美疲勞了,心裡又開始念想起Giulia的四葉草版本,這臺500多匹馬力的怪獸,百公裡加速只要3.9秒,真是扣著轎車外殼的真·超跑。只可惜超百萬的車價,依舊只能是想想而已。
之前十幾年,人類汽車工業將主流車型十幾秒的百公裡加速,按部就班的推高到8、9秒的水平。但近些年來,這一指標進入了瘋狂的加速階段。一切都因為電動化的來臨。過往,跑進7秒的車多半30萬往上吧,而現在7秒不過是十幾萬元電動車的正常發揮。隨著電動車行業競爭的加劇,不僅是續航力節節攀升,5秒、4秒的車型也越來越多了。
在2021年新年第一天發布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本,百公裡加速只要3.3秒,單憑加速可以說一腳邁入了超跑圈,而價格,卻只要33.99萬元!沒錯,和Giulia相似的價格,但卻擁有比百萬四葉草還要強悍的加速!這無疑刷新了人類汽車工業史上的速度價格比。而傳聞將上市的價格與四葉草相當的Model S Plaid,百公裡加速據說只要2秒!這可是讓身價逾10倍的燃油hypercar都汗顏的加速度。
你必須得承認,一個新時代已經來臨了。你盡可以堅守所謂的「情懷」,對電動車表示不屑,但被電動車一騎絕塵甩在身後的挫敗感卻不會因此而減弱。你也可以說電動車駕駛者沒有武德,但手持菜刀卻要求端著槍的對手跟你」公平競爭「,沒人會說你是英雄。
嗝嗝真不是在幫特斯拉打廣告。只是有些不解,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欣然接受智能家居帶來的便利(這時候不覺得機器人掃的地板沒有老媽子的味道?),卻認為電動車是離經叛道、奇技淫巧?就好像它的3.3秒跟你的3.3秒用的不是一個計算單位似的。
別說小時候的作文了,換了5年前,你說一輛中級車的價格就能買到超跑的加速,嗝嗝會笑你痴人說夢。一眨眼,痴人夢已dream come true。醒醒啊真不是夢,小學作文裡的場景已經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