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一位土生土長的唐山姑娘。這位「90後」女演員曾憑藉獨立電影《女導演》中女主角月月一角獲得2012年度宋莊獨立電影節評委會推薦獎、HAFF2012「亞洲之光」青年短片競賽單元 觀眾獎、第七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優秀短片、2012深圳藝穗節展映、2013香港ifva電影節等多項獎項,連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老師都評價她「就像看到了胡茵夢和張曼玉」。今年,由郭月擔綱主演的藝術電影《路邊野餐》入圍了臺灣電影金馬獎,今年十一月中旬,郭月將和電影《路邊野餐》的主創們一同踏上金馬獎的紅毯,接全華人電影界的注目。
面對諸多的光環,這個唐山姑娘卻顯得特別平和。前不久,記者採訪了正在紹興拍戲的郭月,和她對話電影人生。
在經歷了青春期的叛逆後,這個思想前衛、善於表達的女孩,考入了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在大學的四年學習時間中,郭月完成了從精神世界到行為感官日趨電影化的過程。從片場到生活,她已經習慣用導演的方式思考,用演員的方式表達。
然而,談到學習導演專業卻「轉行」成為演員,郭月卻坦言導演專業的學習給自己在演戲上帶來的既有利也有弊。她說:「導演專業的學習讓我在演戲時可能會『想太多』,有時就連一個最簡單的喝水動作,我也會在內心中反覆檢審好多遍,糾結於細節不能自拔,這樣一來就少了很多下意識的自然反應。但導演專業的學習也讓我在詮釋角色是時多了一些更深刻的理解,眼光可能更寬,可以站在後期剪輯等多角度來思考自己的表演。」
不論怎樣,在廣受好評的獨立電影《女導演》中,擔綱女主角月月的郭月在此片中同時也是用攝影機記錄導演,恰好是「導演」和「演員」這兩個身份同時在郭月身上的完美重合,
不認識郭月的人都以為她是在演自己,而熟識郭月卻明白這是在演月月。因為在她的心靈世界,可以導演並塑造出無數個完全不同的月月。
網絡上將郭月定義為「新一代最酷女演員」,戲中的郭月時而是美豔的,時而是樸實的,時而又是文藝的。在採訪郭月之前,記者只是覺得她長得漂亮大氣,演戲自然成熟。但在結識她之後,記者的腦海裡始終只有一個詞:真實。她就如生活中任何一個普通的90後女生一樣,愛說愛笑愛鬧,對看不慣的事嗤之以鼻,對所愛的事卻又有無限的熱忱,言談中有一種特別原始本能的生命力。「以前有人說我像周迅,後來有人說我像郝蕾,也有人說我像梅婷,不管是外表,還是表演的風格。但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標籤適合我,每當別人對我說:請描述一下你自己。我就徹底傻眼了,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標籤用到我的身上,都不盡貼切。」郭月對記者說。也許這正是她的純真之處,是有複雜的純真——它具有多面性,混沌性,卻無法被準確定義。
今年可以說是郭月事業豐收的一年,九月上檔的懸疑電影《詭打牆》取得良好的口碑的票房、斥資6900萬元投拍電視劇《女兒紅》也正在緊張拍攝中。不僅如此,由郭月擔綱主演的藝術電影《路邊野餐》今年還入圍了臺灣電影金馬獎,今年十一月中旬,郭月將和電影《路邊野餐》的主創們一起踏上金馬獎的紅毯,接全華人電影界的注目。
據了解,在本屆金馬獎上《路邊野餐》將和《解救吾先生》、《左耳》等優秀電影一同角逐「最佳新人導演獎」,郭月的表演更是獲得了大批影評人的盛讚。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路邊野餐》作為今年唯一一部、同時也是近幾年少有的藝術電影入圍以商業電影為主的臺灣金馬獎實屬不易,因此也得到了業內外的更多關注。作為這部電影的女主角,郭月卻顯得很稀鬆平常,即使參加萬眾矚目的「走紅毯」環節也是穿白襯衣,她說:「我不是什麼話題女星,也不想走『毯星』路線,也許我身上的話題性少了些,但這次到金馬獎我是帶著作品去的,希望作品能成為大家最關注的話題焦點。」
這部《路邊野餐》的導演畢贛是一個僅有26歲的年輕導演,郭月直言自相識第一眼我就成了他的粉絲。郭月說:「他是我最欣賞的年輕導演,也許是導演看重了我身上樸實,或者說有點『土』的氣質吧,總之在這部戲中,我又看到了自己久違的屬於我的可愛。」在《路邊野餐》中,為了配合角色定位,郭月刻意胖了15斤,用她自己的話說是「變得虎背熊腰」,但看到成績後一切都變得值得,郭月十分感謝這次奇遇,也希望今後的演員道路上更多收穫更多的奇遇。
記者:羅群
編輯: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