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石:成功並非來自天分,而是從各種教訓中學習

2021-02-27 綠石大賽

  1955年1月,一個冰冷的早晨,一個23歲、服過水兵兵役、剛剛大學畢業的毛頭小子,站在託萊多市的高速公路入口的坡道上等車。

  他想搭車去紐約市找工作。他身上的隨身物品只有一個休閒背包、一包點心以及口袋中僅存的20美元。為了能趕得及隔天的幾場招聘會,他唯一負擔得起的就是一路搭車到紐約。

  他跟任何一個23歲的年輕人一樣,心裡滿是體育運動和娛樂八卦。作為一名底特律老虎隊的鐵桿球迷,他對此球隊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盃賽事中的表現失望透頂,因而對球隊的前景感到悵然若失。這種心情將他此時窘迫的狀況包含在內。

  與他同行的還有幾人,他們在路上大聊棒球比賽話題。沒有人知道這個侃侃而談的年輕人十幾年之後會成為全球最著名的傳奇投資人之一。

  他就是約翰·聶夫,和彼得·林奇,比爾·米勒,一起被美國投資界公認為共同基金三劍客。

  約翰·聶夫生於1931的,1955年進入克利夫蘭國家城市銀行工作,1958年成為信託部門的證券分析主管,1963年進入威靈頓管理公司,1964年成為溫莎基金經理,並一直擔任至1995年退休。在此期間,他將搖搖欲墜、瀕臨解散的溫莎基金經營成當時最大的共同基金。

  約翰·聶夫(John Neff)執掌溫莎基金31年,22次跑贏市場,投資增長55倍,年平均收益率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率達3%以上。能夠長期做到這樣成績的除了巴菲特等少數幾個人外,還無人能做到。

  約翰·聶夫於1995年從溫莎基金退休,退出股市江湖之後,依舊觀察市場的發展,同時專注於寫出自己在投資業成功的策略。

 堅持簡單卻符合邏輯的投資策略

  聶夫從1964年成為溫莎基金經理的三十年中,始終採用了一種投資風格,概括起來有7條:

  1、低市盈率

  有些人把聶夫稱為價值投資者,有些人稱他為逆向投資者,而聶夫更喜歡稱自己為低市盈率投資者。他認為,低市盈率的股票既有機會獲得更大的上漲空間,又有更小的風險損失。

  什麼是低市盈率?在聶夫的眼裡,是指它比當時市場上的一般水準低40%-60%。垂死或經營極糟的公司,市盈率自然也會極低。低市盈率的股票通常是冷門股,能帶來雙重的獲利邊際:向上則積極參與了可能大幅增值的股票,向下則很有效防範了風險。

  2、基本增長率超過7%

  一個低市盈率股票到底值不值得關注,關鍵還得看其成長性。低市盈率的股票同時擁有7%以上的增長率,聶夫就認為它被低估了,股價上漲空間巨大,如果它分紅也不錯,更是機會難得。

  3、收益有保障

  除了公司的收益增長率,還重視分紅回報。低市盈率的投資策略的好處之一就是經常可以享受到很高的分紅,而且因為股價的形成總是建立在預期收益增長率的基礎上,分紅前後對股價的影響很小,所以股東分紅相當於是免費的。

  4、總回報率相對於支付的市盈率兩者關係絕佳

  總回報率是聶夫戰勝同行的法寶之一,它描述的是一種成長預期:收益增長率加上股息率。例如,一家公司的收益增長率是12%,股息率是3.5%,總回報率等於15.5%。聶夫偏好市盈率是總回報率一半的股票。

  5、除非從低市盈率得到補償,否則不買周期性股票

  對周期性股票,時機的把握就是一切。周期性行業的高峰和低谷很難準確預測,對此聶夫採取了保護措施:只購買那些預計市盈率就要跌到底部的周期股。一般,採用低市盈率購買周期公司在公司報導收入增長的6至9個月之後獲利最大。

  6、成長行業中的穩健公司

  它們有著穩固的市場地位和巨大的上漲空間,當被壞消息打擊而進入低市盈率狀態時加以關注。

  7、基本面好

  僅有低市盈率還不夠,基本面和平均標準接近,而市盈率卻很低,才說明公司的價值作未被充分認識。買賣決策取決於基本面的導向。

如何尋找低市盈率的股票

  1、每日低價股跟蹤

  時時監視價格創新低的股票,並把它們放在一個動態用戶板塊中,每日進行更新。

  投資人應該瀏覽股票行情表,從中尋找正在以52周以來最低價附近的價格交易的股票,這是一塊豐沃的草地。犀利的目光掃過之處,應該發出疑問:「這隻股票是否值得調查一下?」

  倘若並無某些基本面缺陷的證據,或是眾所周知的論調,這類股票一定值得捉摸一番,看它能否經受我們低市盈率的衡量標尺。

  它們看起來單調乏味,但在以後的日子裡卻可能光輝奪目,就像是沾滿了灰塵的一顆顆珍珠。

  2、壞消息帶來好消息

  閱讀新聞之時,會對那些正處於困境中的公司或行業多留一個心眼兒。一旦有幸遇到一家,首要任務,必定是確定它的經營業務是否在本質上還安然無恙,投資人是否杞人憂天。甚至有可能股價愈跌,前景愈光明。

  兼併和收購同樣也是這類公司給予投資者的免費贈品。我們的挑戰是增大獲得免費贈品的機遇,而低市盈率投資正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可信賴的方法。

  3、尋找水深火熱中的股票

  行業困境或者經濟蕭條會導致出售股票的壓力增大,同樣,上市公司的某些重大舉措也能觸發拋盤大量湧出。一家正在痛苦重塑過程中的企業,很少會有投資者對其產生同情,但溫莎沒有這類成見。

  1986年,歐文斯科寧為了防禦被惡意收購的威脅而大量舉債,並從股東手中回購股票。重組進度在資產負債表上有清晰的體現,從中可以看到股東淨資產從正值變成了負值,這只不過是一個會計問題,真正代表股東所持股份價值的還是市值,然而,負淨資產還是嚇倒了大部分投資者。

  由於投資者對這樣的重組過程焦慮不安,導致股票的滾動市盈率只有5.5倍。溫莎預測公司主營業務增長率在8%~10%的區間內,隨著公司逐步還清巨額負債,不必繼續支付的利息也將帶來大量相對收入。

  結果:溫莎對科寧的投資始於1991年第一季度,1993年拋出該股,賣出價是成本價的兩倍。

  4、尋找被錯誤歸類的公司

  1990年末,拜耳公司被納入了溫莎基金,它是當時的德國綜合化學三巨頭之一。

  公司大約有1/3的利潤來自藥品生產和其他健康保健產品,8%來自農用化學品,另有13%則來自照相試劑和其他專用化學品。換句話說,拜耳公司足有一半收益不受經濟波動的制約。

  話雖如此,但受經濟周期影響股價卻已經下跌了35%,就好像和其他產品完全暴露於行業周期之下的化學股毫無兩樣。

  結果:1993年後半年溫莎開始收穫高於市場平均的利潤。

  5、逛商店中的投資機會

  一個尋找投資靈感的好去處是購物中心。逛逛本地的零售商店,聽聽你十幾歲的孩子們講講現在什麼東西很火,這從來都沒有什麼不好,說不定從中就突然冒出「一匹大黑馬」。

  但仍有一言相告:不要僅僅為了一個本地零售商店擁擠的客流量,或者有一個新的小玩意兒正在出售,就給你的經紀人打電話。

  想想你吃東西的地方,還有你購買辦公用具的商店,或者停在車庫裡的汽車。投資者每天都會和上市公司碰面,低市盈率股的獵尋就可以從那裡開始。

  溫莎不止一次從諸如麥當勞、龐德羅莎牛排館等餐飲公司收穫人人稱羨的成果,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曾讓溫莎幾度回眸,舊地重遊。

  6、投資直覺

  投資的直覺不會憑空產生,它需要投資人對一個公司或者一個行業的總體情況有所見聞和體會,或者懂得能夠影響這兩者的宏觀經濟方面。詢問自己並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

  ➣公司名聲如何?

 ➣它的業務成長性怎樣?

➣它是不是行業龍頭?

  ➣所在行業的成長前景好不好?

  ➣管理層的領導才能和戰略眼光是否令人滿意?

「衡量式參與」投資組合策略

  傳統的投資組合策略是按照行業分類,而聶夫打破了這樣的束縛,發明了獨特的「衡量式參與」投資策略,重建了4大投資類別:高知名度成長股、低知名度成長股、慢速成長股與周期成長股。在這個全新的投資框架中,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德高望重的藍籌成長股在重要性等級上處於最底層。原因不言自明,這些股票家喻戶曉,已被過度挖掘了。與此同時,一些單調乏味的股票反而在投資組合中佔據突出地位。

  賣出股票的兩個原則

  1、基本面變壞

  通過兩個指標衡量:預期收益和5年增長率。如果對此失去信心,將全速撤離。

  2、價格到達預定值

  即建立目標價格,並且在股價靠近該價格的過程中持續賣出。「我們不會試圖抓住最後一美元,在股價頂部逃走不是我們的遊戲法則。追求投資利潤最大化將面臨之後不斷下跌的風險,這是讓人悲痛欲絕的事情。」

  精彩名言

「我認為成功並非來自個人的天分或令人目眩神迷的眼光,而是來自節儉的天性和懂得從各種教訓中學習。我歷久彌新的原則植根於此,而這個原則擁有無法磨滅的市盈率投資法的優點。」 ———— 約翰·聶夫

  在長達31年的基金經理生涯中,聶夫始終堅持著自己的風格,他在花旗銀行上的堅持和成功至今依然被投資界奉為經典。這也使其無論在股市低迷還是高漲時都能為投資者風險超越市場的回報。

相關焦點

  • 玩玉,別讓混亂的名稱忽悠了你--廣綠石、雅安綠石、丹東綠石!
    和寶友交流,曬寶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珠寶社區吧1、廣綠石、雅安綠石、丹東綠石廣綠玉又稱廣綠石、廣寧石、新南玉和廣東綠,是一種蝕變絹雲母巖質玉石,墨綠色為主,質地細膩如玉,其結構為緻密塊狀,密度2.7—3.2克/立方釐米,摩氏硬度為2.5—4.8,折光率為1.54—1.65。
  • 歐克莉:你並不是沒有天分,而是你不知道如何學習!
    (如上圖右側所示)當我們看書、學習時,大腦處於專注模式;洗澡、散步時,大腦處於發散模式。神經科學家發現大腦的預設模式後指出,過去一般以為人在休息狀態時,大腦完全沒在運作,其實不然,人在放鬆休息時,預設模式網絡依然活躍,在這種狀態下,大腦中特定的不同區域間有著交互作用,為儲存信息鋪設穩定基礎,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
  • 我國拒向印度租借「大熊貓」,並非我們太狠心,而是歷史教訓不能忘
    我國拒向印度租借「大熊貓」,並非我們太狠心,而是歷史教訓不能忘。 人類在歷史的洪流中不斷奮勇向前,發展科技與文明,創造新的世界。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度,在文明建設和領土擴張上有著非凡的成就。距今為止,中國總面積位居世界第三,總人口達14億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 稜鏡 | 血的教訓……看日本如何從交通慘劇中學習
    但眾人皆知的口號卻並非容易達成,至今許多安全系統,其實都是建構在過去所發生的悲劇之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近日報導,2018年10月21日,在臺鐵宜蘭線的新馬站,發生了普悠瑪號脫軌翻覆的事故,造成了18人死亡,190人受傷的慘劇。
  • 《湮滅》最深層的恐懼,並非來自未知,而是來自不可知
    銜尾蛇是古希臘的一個符號,大致形象就是一條銜尾蛇在吞食自己的尾巴,代表著數學中 「」 ,無窮大、循環的意思。這是另一種形態的 「重生」 ,建構與破壞的往復、生命與死亡的輪迴,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永恆的循環。那麼莉娜能順利返回嗎?萬一外星生物真能隨意改變DNA,那麼人類該如何對付?人類有能力對付嗎?
  • 「年少有為」不只是天分,更多是努力
    李榮浩在沉寂多時之後,當最近發行《耳朵》專輯中的一首歌曲年少有為,一下子又將他拉回人們的視線內。這種跨行業的學習,可不是一兩句天分就能夠詮釋的。這種能力,我相信是來自更多的學習,以及知識的積累。有時候我們往往會很佩服他們,將他們這種能力稱為天分,但是很少去了解,他們的成就是否真的來自於天分?當然不是的,只不過他們在各種綜合因素中,多了一些我們不如他們的能力,比如學習能力,比如自律能力。在現在這種日新月異的時代,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新知識,所以誰能夠快速的接受學習並應用新知識,誰就可以變得更加優秀,擁有更多資源。所以這個時候學習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 學好書法,你缺的不是那99%的努力,而是那1%的天分
    書法家不是靠努力就能成的,它需要一點點的天分。這一點點的天分非常重要,會讓你的書法發生質的改變。天分就像我們學化學用的催化劑,只需要那麼一點點,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化學反應。如果沒有那麼一點催化劑,就不會有任何變化,靜如死水一樣。就是這麼神奇。所以,我們平時耳濡目染的那句話: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天分,其實是句有毒的「雞湯」。
  • 天才=99%汗水+1%天分?絕大數人都漏掉了記憶力
    而這個「關鍵」有可能是學習的重點,有可能是教育的重點。昨晚下班回家,在樓梯間聽見隔壁鄰居正在教訓他家中的孩子,其中的談話內容讓我不禁側耳,無非還是家長嫌棄孩子成績差,覺得孩子還不夠努力,整天打罵教育可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 請相信一萬小時定律:不是你沒天分,而是你努力不到位
    這些話中都在強調努力的重要性。我在知乎上也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以今天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而言,根本輪不到拼天賦。01 一萬小時定律的來源近幾年「一萬小時定律」被廣泛傳開,意思是說,要想成為某一行業的專家,一萬小時是起步標準。它的來源是《異類》一書, 作家格拉德威爾提出了這個觀點:「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 水門開發螺旋丸,靈感並非來自尾獸玉!玖辛奈:他的靈感我最清楚
    在《火影忍者》這部動漫中,一個忍者的天分高不高,在於他有沒有自己開發的忍術。二代火影千手扉間就不用多說了,天分高的離譜,高的嚇人。一個人開發了幾百種忍術不說,更開發了幾十種強大的禁術。除扉間外,四代目火影水門也是一位天分超高的忍者。他改良了飛雷神,開發了無需結印便能使用的強大螺旋丸。
  • 從李子柒的成功中,學習個人的職業規劃和發展
    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更加堅韌,他們認為遇到的挑戰可以幫助自己學習和成長。挑戰越大也就意味著成長的空間越大。即使挑戰失敗了也不會輕易否定自己,而是從過程中尋找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改進。在我看來,李子柒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有人說,「生女當如李子柒」。還說,「就沒有李子柒不會。」
  • 張新成的顏值並非驚豔而是耐看,他是傳說中的學霸,技能滿點
    本哥的大宋真的很好看,就是沒有多少人真的,我媽媽是一個追劇迷,只要劇中有帥哥的她都會看一眼,於是前些天給我媽成功安利了小破宋。但其實我覺得,相比起他的耐看型長相,我更愛戲外有著反差萌魅力的他,會比小太陽沒那麼愛笑,或許還會因為誇獎臉紅,甚至不知道怎麼回應這些喜歡,會沒有元仲辛的古靈精怪,是正正經經好好學習的老幹部
  • 記者郭豐款:成功等於99%的努力加1%的天分
    ——央廣軍事 > 總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人物 > 成長.足跡 投稿:ygjs@cnr.cn 聯繫我們:010-56807231 記者郭豐款:成功等於
  • 天分加努力,才能如虎添翼
    對兒子的學習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比如抄寫好詞好句;寫日記寫讀後感;也當過嚴父,打了罵了,也試過慈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是兒子的分數還是連年得往下降,我對他實在沒什麼招可使了。只得安慰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學得好也好,學得不好也罷,未來都是他自己承擔,我只要把作為父親應盡的義務盡到了,其它的管不了,就隨他吧。
  • 「並非無所畏懼,而是義不容辭」
    「並非無所畏懼,而是義不容辭」  ——記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疫情防控團隊後來相關部門通報稱,5人中有兩人確診。  王姝婷說:「我們需要把各種申報信息一一核實,不能簡單粗暴地把那些其實沒有感染的人送去醫院,讓他們冒交叉感染的風險。」  4月24日原本是王姝婷與同在海關一線抗疫的男友舉行婚禮的日子,因為疫情,婚禮延期了。「他說等疫情結束,會給我補辦一場最好的婚禮!」王姝婷一臉幸福地說。
  • 郭德綱徒弟,最忘恩負義的並非曹雲金何雲偉,而是欺師滅祖的他
    郭德綱徒弟,最忘恩負義的並非曹雲金何雲偉,而是欺師滅祖的他。,而是欺師滅祖的他。,而是欺師滅祖的他。離開郭德綱之後,郭鶴鳴還做了更為欺師滅祖的事情,因為他去拜了賈慶華為師,當年郭德綱學習西門河的時候拜的師父叫金文聲,金文聲的輩分比賈慶華低一輩。郭鶴鳴拜師成功後就變成比郭德綱大一輩的人了。
  • 美媒:美國新冠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歐洲|美國新冠|新冠病毒|歐洲...
    來源:參考消息網(圖源:路透社)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27日發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副教授薩爾瓦託雷·巴博恩斯的文章稱,美國新冠肺炎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歐洲。文章摘編如下: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新冠病毒危機讓政府損失了3萬億美元,這還沒算上給其他經濟領域造成的損失。
  • 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黑格爾說過的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當然,黑格爾並不是在這裡玩文字遊戲,你細細品讀這句話,其實基本上就能囊括人類發展史。所謂的歷史,哪能逃離開來呢?
  • 少一點天分
    今天推薦的一首歌是小甘最近不斷單曲循環的一首歌—《少一點天分》。這首歌是小甘逛街時用網易雲爸爸聽歌識曲搜刮到的,冥冥之自有緣分。我們都在愛情裡少一點天分所以才跌跌撞撞滿身傷痕總是要耗盡眼淚痛心地上了一課我們折騰了多少上天的緣分才發現世界有太多不舍每次聽到這裡,腦海裡就會浮現一幅場景:相愛的人在某個星光燦爛、霓虹閃耀的城市天橋,女生頭也不回離去,眼裡滿是模糊。
  • 難民被迫「流浪江湖」,中國拒絕收留,不是無情,而是教訓慘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的難民問題就開始發酵,但主要還是集中在亞洲和非洲,非洲的難民主要來自南非和非洲之角,而亞洲的難民主要來自阿富汗、柬埔寨和越南,戰爭是導致這些難民流離失所的主要原因,其他還包括宗教難民,經濟難民,災難難民和政治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