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手在學習了相機與構圖之後,一定要了解人工光與自然光。
人工光
人工光是指用人造燈泡所營造的光線。通常來說人工光包括白熾燈、鎢絲燈、強光燈、霓虹燈等,不同顏色的燈光,會影響被攝體的顏色表現。
通過燈光光色與環境是可以判斷出照片的光線是人工光還是自然光,但有時候使用濾鏡或者改變色溫也能改變照片色調,有經驗的攝影師會通過照片中的白色物體來判斷照片中的光源顏色。
光線的顏色與色溫有關,原則上來說,無論是哪種光線,都是為了讓觀眾看清物體的顏色,攝影是再現客觀事物的表現形式,如果拍出的照片受到燈光影響,導致色彩偏色,則會誤導他人,非特殊需求,不考慮意境氛圍,無論是什麼光源,照片都以還原色彩為主。
上述提到的人工光是在一般室內人工持續光,在攝影中的人工光可不止這一種,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室內的人工光,屬於照明與裝飾光源,這種環境的光源光線複雜,什麼顏色都有,只有基本的照明功能或點綴功能,周圍環境的顏色因燈光顏色的變化而變化,這種環境所拍攝的主體會出現偏色,偏色情況與光線有關。因沒有指數開關以及相關配件,是無法控制的燈光數量、輸出指數、光線範圍,不具備塑形功能或塑形效果不好。
另一種人工光源是攝影棚內的光源,如高瓦數的照明燈泡和閃光燈。這類人工光以白光為主,照明光線不會導致物體偏色,可以真實再現物體顏色,由於燈光可控的特性,攝影師能控制閃光輸出量與閃光範圍,根據創作意圖來調節和控制照明燈具,具有照明強度高、照明範圍大、塑形能力強,靈活自由的特點,是攝影棚必備的光源。
即便是有其他光源幹擾,但閃光輸出只要夠強,會壓過普通燈光,仍以白光為主要光源,主體顏色不受影響。
最後一種人工光是相機閃光燈,可發出白光,閃光燈會隨著距離的平方而減弱,不會影響主體顏色的表現。既可以固定在相機頂部做正面閃光,也可以用飛燈(離機閃)方法對側面閃光,這與影棚內的閃光燈功能幾乎一樣,體積更小,便於攜帶,是新聞攝影師、紀實攝影師、人像攝影師必備的補光利器,但發光面積與光線強度也比較弱,只適合近距離使用。
攝影棚內的人工光可根據主題需要來設置主光、輔光、頭髮光、輪廓光、背景光等多種光效,主要是為了突出主體,營造氛圍,塑造理想的藝術形態。
理論上來說,這三種人工光中,只有第一種會嚴重導致照片偏色問題,而其他兩種人工光因發出的光線是白色,不會對主體產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種光源環境拍攝照片一定要對主體校正色彩。
例如,酒吧光源以某種紅光做照明光源,在這種環境中拍攝人像,很有可能會拍出偏紅的人像作品,因此,在這類光源要根據環境調整白平衡,沒有固定參數。
而使用閃光燈拍攝,一般將白平衡手動設在5600k~5400k之間就可以還原物體的顏色,具體數值取決於燈具,每個廠家所生產的燈具色溫都有些差距,有些白光偏冷,有些偏暖。
小結:家用持續光源有豐富的顏色,會影響主體的顏色;閃光燈或影室燈多為白光,做主光使用時,不會改變物體的顏色。
自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