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舞臺技術研究所首席燈光設計
夜遊文創燈光研究院專家顧問
謝渝熙,上海舞臺技術研究所首席燈光設計。作為一名從業近二十年的舞檯燈光設計師,謝渝熙的經歷很單一,自2002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便進入上海舞臺技術研究所從事燈光設計,至今不曾改變。對於燈光設計,謝渝熙是熱愛的,從來不敷衍了事,一直用心專研,努力把每一個項目做得更好。
▲浦江光影秀
也許大家對謝渝熙不甚熟悉,但對於精彩絕倫的浦江光影秀(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黃浦江大型光影秀以及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浦江大型光影秀等)應該有所了解。這一場場令人感慨難忘的光影秀,締造者正是謝渝熙所在的團隊。作為團隊的核心成員,謝渝熙不僅是多場璀璨恢宏的光影秀的燈光總設計,更是眾多國家大型晚會的舞檯燈光設計。今天我們走近謝渝熙,了解他與燈光的故事,以及他對舞檯燈光和城市景觀照明的理解。
對於謝渝熙來說,從接觸舞檯燈光設計到從事舞檯燈光設計,更多是機緣巧合,但並不妨礙他在不斷接觸中喜歡上這一專業。他自本科畢業後開始從事舞檯燈光設計,至今已將近二十年,成功完成了國內外數以百計的設計作品,工作面涉及諸多平臺,從專業巡迴戲劇演出到藝術節的藝術設施和政府重大演出活動項目,包括戲劇、戲曲、電視晚會、音樂會、展覽、公關活動等多種多樣的娛樂照明項目。「我做的項目大多是舞臺演出。」謝渝熙表示,「在我,燈光設計是工作也是愛好。一個事情,如果你把它當工作,很可能就完成了事;如果你喜愛它,那你會盡己所能做得更好。」
因為愛好,謝渝熙在做每一個項目時都精益求精,爭取做到更好。「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上,中國有個8分鐘的節目表演。大概有三千多臺電搖燈,只給了我們零零散散的四個小時,來完成整個節目的排練和合成。」謝渝熙回想這個難度極大,讓他印象深刻的項目。「我們整個團隊將近一個星期守在現場,舞臺一旦空閒便衝上去進行調試。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先用燈光模擬軟體在電腦上進行編程,然後再合成。」「這個項目當時真的挺難,使用的所有設備都是外方的,設備又多,調試的時間短且零散,在一個禮拜裡可能這個晚上12點之後有半個小時,凌晨四點之後再有二十分鐘。對於整個團隊的配合度、默契度等要求非常高。」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杭州接旗表演《杭州時刻》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杭州接旗儀式《升國旗》
在謝渝熙看來,很好地完成雅加達這個項目,憑藉的是大家的責任心和專業態度。「要出色地完成諸如此類難度高挑戰大的項目,需要我們對它從心底藏有一份熱愛。」
作為一個肯鑽研愛創新的設計師,謝渝熙從未停止學習,除了再度深造,獲得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學位外,更是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學習和鑽研技術,把握點滴時間為專業充電續航,將創造性藝術靈感轉換為舞臺上最直接有效的表達。
近年來,「夜經濟」悄然興起,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引擎,夜遊也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新遊玩方式。城市景觀照明作為夜遊經濟發展的基礎,迎來了量的爆發和質的飛躍。從照明、亮化到光影,城市景觀照明正在重塑城市景觀在夜間的形象,展示城市自身的文化,除了傳統的靜態亮化外,有了諸如光影秀等動態呈現。用謝渝熙的話說,光影秀備受青睞的根源在於——大眾審美需求提升,追求多樣化的夜景照明。
謝渝熙涉足城市景觀照明才兩三年時間,但也創造了好幾場轟動一時的光影作品,如2019上海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黃浦江大型光影秀、2020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浦江大型光影秀等。
在謝渝熙看來,舞檯燈光設計師能在城市景觀照明領域有所發展,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催生了燈光秀;二是舞臺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使舞臺上的燈具和控制手段能夠運用到大規模、大體量的城市景觀照明中。「舞臺是一個造夢的場所,我們運用了包括燈光在內的各種手段來完成一個舞臺作品,從而呈現給觀眾。現在我們把舞臺的這種設計理念引入到城市景觀照明的設計理念中,通過燈光,可能還有音樂和影像等舞臺手段打造城市景觀。這是舞檯燈光與城市景觀的一個創新結合。」
另外,舞檯燈光講究觀演關係,城市光影秀也一樣,首先要分析遊客在什麼地方,從他的視角去考慮畫面構圖和燈光布局。繪畫,我們是用畫筆、顏料在紙上作畫,落在舞臺和城市裡,我們是以光為筆,在空間中進行繪畫,這與傳統的城市景觀燈光出發點不太一樣。傳統的景觀燈光更多考慮怎樣把建築物呈現得更漂亮,城市光影秀更多從觀眾的感受和視角,甚至融入情感和文化,用光來講故事。相比傳統景觀照明的靜態表現,舞檯燈光師更多的是考慮動態變化,或模擬環境光線,或講述主人公內心獨白等,根據日升日落的環境變化以及內容的變化進行調控,形成一個流動的畫面。
實景演出、城市光影秀都是舞檯燈光逐步放大的過程,但又不大一樣。實景演出其實更像一個放大的舞臺,所有的景觀和燈光設計師能完全掌控。然而,一旦把舞臺放大到城市中,演繹的範圍和規模大大拓展,舞臺可能只有十二米,但放到城市景觀中,比如上海外灘,那可能需要以公裡計算。同時,城市景觀照明已存在,光影秀的燈光設計師需要在城市基礎照明之上做加法,很多舞臺上的運用手段需要做調整。「這是舞檯燈光與城市光影秀的差異所在。」
在舞臺上,演員的表演是重點,燈光只是其中一個表現形式和輔助手段。但在城市光影秀中,沒有演員,完全需要燈光去敘事,把燈光拔到了一個更高地位。然而,在謝渝熙看來,燈光的變化手段不足以完全承載敘事,於是他們選擇把音樂作為整個燈光秀的靈魂。「建築本身是有結構和美感的,素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之說。我們抓住音樂這個靈魂,配合燈光的律動和調光手段,讓建築活起來。」謝渝熙說道,「光影秀其實就是一個建築、音樂、戲劇舞檯燈光結合形成的跨界作品,建築物是整個光影秀的承載基礎,音樂是靈魂,燈光是表現手段,將一個個故事飽含情感地演繹。」
從舞檯燈光設計到城市光影秀製作,對謝渝熙來說雖不至難於登天,但也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難題:首先,城市高層建築燈具的安裝和舞臺不同,有各種各樣的施工要求,如安全係數、風載、荷載等。而且每棟樓都有不同的業主和物業,需要做大量協調和溝通工作;其次,光影秀是在一個城市展示的,影響力和輻射面相對大很多。因此光影秀的內容需要層層匯報,多重審批。所有的光影秀作品都是基於多輪創作、多輪修改、多輪匯報,最終才能呈現在大眾面前;第三,光影秀的調試難度較大。舞臺比較小,只需找準一個最好的位置進行調試。但城市景觀不一樣,觀眾可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向觀賞燈光秀,設計師需要先分析遊客最多的地方可能是哪裡,以這個地方為基礎進行調試。「以黃浦江燈光秀為例,我們要考慮到兩岸遊客不同的視角,搬著控臺在兩岸到處跑,找最好的角度調試燈光效果。」謝渝熙說道,「這個工作量和舞臺是不能比的。」
謝渝熙表示,隨著夜遊及夜經濟的發展,舞美燈光在景觀照明中的運用會越來越多,畢竟舞檯燈光的動態表現力比原本的建築燈光強。未來,會有大量的舞檯燈光設計師進入景觀照明行業,把更多在舞臺上運用的技術、手段、概念等,運用到景觀燈光中,現在只是個開始。
「以沉浸式演出為例,它目前在舞臺上的發展已較為成熟。上海的沉浸式戲劇《Sleep no more》,是在整個五層樓建築裡完成觀眾跟著演員走,去發現線索的過程。以後這類演出會走到越來越廣闊的夜遊市場天地。它可以在五層樓裡,也可能在整個園區或整個景區裡,而這種沉浸式演出有大量舞臺手段運用到景觀中。」
▲沉浸式戲劇《Sleep no more》|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大量舞臺技術和手段在城市景觀中的運用,景觀燈光設計需要謹防光汙染的出現,畢竟射燈、光束燈、雷射燈等經常運用於舞臺的燈光容易給城市環境帶來影響。「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對此,謝渝熙表示可以通過三點避免或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一、控制大功率射燈或雷射燈的使用頻率,做到有節制、有度。以黃浦江光影秀為例,我們運用的射燈、光束燈、雷射燈等,不是每天都開的,只有在重大的節慶日才開;二、縮短光影秀的時長。現在的光影秀時長都比較短,基本控制在一場5分鐘內,在節假日晚上隔半個小時一場,一個晚上大概七八場,不會是常態化演出;三、提高燈具的使用要求。做燈光調試時要注意,不能讓燈光影響到城市群眾的生活,比如雷射燈、光束燈等燈具的光線不能打到行人能夠走到的地方,不能照射到居民的窗戶和遊客的眼睛。
「目前,由於光影秀出現的時間還不長,還沒相關的行業標準,全國大批量上線的光影秀項目,部分在使用時不是特別注意,造成了光汙染。後期可能會從國標或行業標準方面提出要求。」
作為一位精通視覺和燈光設計,富有想像力和創造性的設計師,謝渝熙從不滿足於現狀。「對於一個項目來說,成功是得到大家的認可,有傳播度和熱度。但對於設計師本人來說,做得更好的項目永遠是下一個。」謝渝熙說道,「每一個作品我都認為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可能會在以後的項目中逐步進行新的嘗試。」
期待他下一個作品!
版權聲明:本文為城市光網原創文章,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小編(188194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