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直新聞關注我們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
11月11日,韓國瑜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其參選副手是臺當局前行政機構負責人張善政直新聞:韓國瑜今天宣布前行政部門負責人張善政為副手人選,並稱初選提名後他一直把張善政列為副手人選的首選。對此,你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在韓國瑜宣布張善政為副手人選的同時,一直以來力挺韓國瑜、為韓國瑜冒起立下汗馬功勞並且跟韓國瑜走得相當近的《中國時報》則報導稱,據韓國瑜身邊的幕僚透露,過去這一段時間以來,朱立倫才一直是韓國瑜副手人選的第一選擇。韓國瑜不僅在國民黨內初選結果出爐當天就與朱立倫碰了面,邀請朱立倫擔任他的副手,而且在此先後數次私下向朱立倫發出邀請,甚至是派出朱立倫在新北時擔任副市長的李四川專門協調此事,但是,朱立倫的回應始終是「一定會幫忙,不要位置」。直到距離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登記截止日期已經沒剩下幾天了,才不得不拍板決定讓張善政頂上。朱立倫拒絕擔任韓國瑜的副手,現任新北市長侯友宜自始至終拒絕支持韓國瑜,臺中市市長盧秀豔則與韓國瑜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再加上早前的郭臺銘與王金平鬧出的脫黨參選風波,這些都隱隱約約顯示出,雖然離最終的選舉日期只剩下兩個多月了,但是國民黨內部的整合仍然沒有完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朱立倫也曾經因為看到蔡英文如日中天的氣勢而一度不敢站出來挑戰蔡英文,以至於後來還鬧出了國民黨的換柱風波,那麼現在朱立倫不願意擔當韓國瑜的副手,也有可能是跟眼下韓國瑜的民調落後於蔡英文有關。這種精於算計的做法,對於朱立倫的政治前途來說究竟是利還是弊,仍然有待時間來檢驗。QUESTION
直新聞:那你認為,最終國民黨內無法整合出最強棒迎戰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背後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裡?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在國民黨初選期間與初選之後,無論是國民黨的高層還是基層群眾,同時也包括韓國瑜個人,大家共同的期待,其實是要推出「韓郭配」的,也就是要讓在國民黨內與島內都擁有相當大支持率尤其是能夠獲得知識藍與經濟藍支持的郭臺銘,來跟韓國瑜搭配的。
但是,最終卻鬧了個郭臺銘脫黨參選風波,韓國瑜的民調也因此下滑。其後,黨內也曾經想過撮合「韓王配」,也就是讓王金平跟韓國瑜來搭配,但最後也是無功而返。
在這種情況下,外界才把目標轉向了「韓朱配」,並且認為「韓朱配」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情。然而沒有想到,「韓朱配」最終卻只是韓國瑜以及外界的一廂情願,朱立倫並沒有這樣的意願。然而,跟韓國瑜與郭臺銘、王金平、朱立倫都配不成的現象恰恰相反,民進黨內的初選是最為不公平的,賴清德幾乎是被蔡英文硬生生給做掉了,蔡英文與賴清德因此而結下了極深的私人恩怨,然而,最終民進黨的「蔡賴配」卻是呼之欲出。
那麼,為什麼在國民黨內韓國瑜沒有辦法跟自己的初選競爭對手郭臺銘、王金平、朱立倫配對成功,最終只能選擇一個自始至終支持自己的張善政來配,而蔡英文反而是跟敢於犯上作亂的賴清德一配就成功了呢?
為什麼民進黨內部的自我療傷與癒合能力比國民黨要強呢?我個人認為,「蔡賴配」之所以能配成,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綠營內部的所謂團結,鞏固「臺獨」勢力的基本盤,更為關鍵性的是,綠營要通過「蔡賴配」的方式實現政治上的傳承,把實現「臺獨」的接力棒從蔡英文手上傳到賴清德手上。
相反,國民黨內政治人物之間無法實現選後的大團結與大和解,韓國瑜沒有辦法跟最能加分的人形成搭配,恰恰就是缺乏這樣的政治理念與政治意識,缺乏政治擔當與政治責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主張「臺獨」的蔡英文與自稱為「臺獨」工作者的激進「臺獨」勢力代表賴清德搭配,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選戰以及未來的執政過程當中,民進黨已經擺出了一個極具攻擊力、極具挑釁意味的「臺獨」戰鬥陣形,這將為未來的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
QUESTION
直新聞:那你又如何來評價國民黨推出的由韓國瑜與張善政組成的「韓張配」?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雖然韓國瑜找張善政搭配,並不是那種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人選,更不是具有爆炸性衝擊力能夠立馬產生極大加分效應的人選,但是,韓國瑜找張善政搭檔,顯然是屬於沒有辦法跟朱立倫形成「韓朱配」之後的退而求其次。
大家可以看到,跟朱立倫一樣,張善政也能夠跟韓國瑜形成一定的互補性,也就是可以補充韓國瑜在吸引知識藍與經濟藍選票方面的不足。
這主要表現在,第一跟韓國瑜從政經歷不足相反,張善政跟朱立倫一樣,也是有著完整的從政資歷的,甚至是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做過行政部門負責人的;第二,跟韓國瑜出身於草根階層能夠贏得中下層藍營人士的支持不同,張善政跟朱立倫一樣,不僅都是屬於傳統的政治精英,而且都有著相當高的學歷,都懂得行政管理與經濟管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民進黨並沒有公布「蔡賴配」的情形下,韓國瑜搶先公布了自己的副手人選,這顯然也是一種先入為主企圖主導選戰議題的策略。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拋出的所謂韓國瑜豪宅案,還有綠營對韓國瑜的人品進行的鋪天蓋地的攻擊行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讓韓國瑜再度陷入到了被動局面當中。
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韓國瑜才不得不提前公布了自己的副手人選,以把輿論和民眾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島內的經濟民生議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