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知:《花兒與少年》的文案為什麼這樣寫?

2021-03-03 廣告文案

寫在前面的話:

這是一期獨家答疑稿,接受答疑的對象是《花兒與少年》的幕後文案吳夢知。

在我向她發出提問申請之前,我是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的。

因為看她的微博很久,知道她是一個不喜歡向外界解釋太多的人。

而當郵箱真的提示有收到她的答覆後,腦子還恍惚了幾秒。

完整看完她的答覆後,不僅釐清了我的一些困惑,也讓我覺得以前寫過的一些稿子有不少誤解的成分。

這份回答也再一次提醒我,不要給你不了解的人與事輕易下結論,這世界上太多的問題真的都不是數學題。

不多說,自己看吧。我想你能在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平臺上看到她回答10個問題的機會不多。

1.還記得您第寫的第一份文案上電視播出時的心情嗎?

▼吳夢知


真不記得了。電視產品就是快餐,很難有什麼是需要一再「記得」的。就像不會對第一次吃方便麵、吃漢堡寄於難忘的「心情」一樣。

尤其是,做電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從最開始編輯一條30秒的新聞,然後自採自編,然後開始策劃一個更大的內容,然後參與得越來越多……

當你能在某一個節目中,有所表達時,對於電視機這個小鐵盒子早已熟悉得像辦公桌一樣,桌上可能擺了一些你用過的東西,但你不會在意這個筆筒怎麼樣,那個本子第一頁記了什麼……因為那不重要。

2.在您看來,電視節目裡的文案和那些刊登在雜誌裡、出現在公交路牌上的平面廣告文案,有沒有什麼區別?

▼吳夢知


本質上有共性,但操作細節上有很多區別。動機和目的都不一樣,載體的呈現方式也不一樣。

廣告文案是純商業的,它是對產品利益點的包裝。個人認為,一切不能帶來銷售的廣告,都是紙老虎。

節目文案相對輕鬆,沒有那麼「功利」的要求,我這裡說的「功利」不是貶義詞,是指不同的屬性。節目文案只是這個節目的一種氣息,一種修辭。更偏文學性一些,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撰寫者的「自我」在裡面。

當然節目文案也有很多細分,宣傳片文案也有很多廣告文案的屬性;而很多節目中也有說明介紹類的文案。

而作為電視與平面兩個不同載體,電視文案是動態影像之下,每一句話是需要帶著剪輯思維去撰寫的;它是在流動狀態下的文字,所以會有很多先天的限制。篇幅長短、與畫面的配合度、與背景音樂的契合……都跟最後呈現的影像風格、節奏、包括觀眾能忍受的時長等等有很大的關係。

而平面文案,很不同的一點,它的閱讀時長是由閱讀者自己決定的;一方面它的獨立性更強,但少了立體的輔助手段,它要跳出來的難度也相對更大。總體上是另一種撰寫思維。



3.《花兒與少年》裡的字幕點題文案,在構思的時候,您是如何在個人風格與欄目基礎視聽風格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

▼吳夢知


電視文案其實很難去講什麼自己的風格。你今天做一個酷炫屌的時尚節目,明天做一 個喜劇節目,後天做一個百姓生活節目……不同題材類型已經決定了不同風格。

它跟電影、電視劇不一樣,那些你可以當成導演的個人作品來做,但任何一個電視節目,都是奔著清晰的目標人群去的,是集體的創作,在某種模式框架內。

雖然它也會整體匯集成某種價值觀,輸出給觀眾。但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部分,是不需要有 「個人」意識存在的。

所謂的「自己」是放在最後面的。就像拍攝鏡頭一樣,如果被觀眾看見,那叫穿幫。是不專業的(當然,這不包括有些節目中刻意露出鏡頭,讓「穿幫」成為一種表現手法)。

所以,對於每一個節目,文案寫什麼,怎麼寫,首先是研究和策劃節目本身的氣質要求。但它終究只是節目的某一個服務的部分而已。

所以,我從沒想過個人風格,在這方面,如果還有嘗試的空間,只在於,不論做哪個節目,都希望能在它的需求的大前提下,儘量的讓文案「有趣」一點。「有趣」也許是,能不能不要那麼陳詞濫調,能不能跟常規寫法稍微不同,能不能多一點點營養,能不能不只是淪為一個打節奏的工具、或者只是畫面設計的擺飾。

如果能做得更好,它有可能成為節目的一種「氣味」。就像我們吃不同的食物,它們的氣味不是可以飽肚子的實實在在的東西,但會給你一些不同的嗅覺感受。那個感受有什麼實用價值沒有呢?並沒有。但它會成為你體驗的一部分,會幫助你覺得更好吃。

如果一定要說平衡,總體上來講,是自我矛盾的一種平衡。 我一直寫文案,但我是反文案的。影像就要儘可能用畫面來表達,用文字恰恰說明了畫面有 缺失。

我寫了被大家稱為「雞湯」的文案,但我是反雞湯的。人生本來就是很多面的,勵志只是很狹小的一個面。我不反對它存在,但如果只有雞湯,被過於放大,是不完整和失真的。



4.《花兒與少年》解說詞裡那些關於各個城市的描述,能看出您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我很好奇其中那些思維跳躍的部分,比如寫英國時,前面都娓娓道來然後突然來一句「為了優雅至死他們永不穿秋褲」,寫土耳其時「也許一天時間整條街都已經知道了你的八卦」……這種句子是您寫著寫著就自然而然跳出來了,還是在沒寫之前,就和欄目組設計討論過需要傳遞這樣一種「突然跳戲」的心理互動感受呢?

▼吳夢知


並沒有做過這麼理性的分析和推敲。電視文案的確有技術的成分在,但技術只是在初級階段,之後不會再考慮技術。就像打字練習成盲打後,腦海中是沒有鍵盤的,你想到什麼,手指已經把它敲出來。

所以《花少》裡的景點文案,唯一的出發點是,希望儘量有趣一點。一方面知識是最容易枯燥和說教的,一方面大家都可以百度獲得。作為一個旅行節目,景點介紹是不可或缺的。但作為文案,這部分能創作的空間很小。所以確實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對於信息點做了一個龐雜的梳理和取捨。之後就是儘量把每個信息,換一種更有趣的語言來表達。比如你提到的「為了優雅他們永不穿秋褲」,考慮過英國的紳士文化特點,考慮過他們真的很抗寒的生理特點,也考慮過他們衣著考究的特點,但要依次介紹,篇幅太長,也很無趣。所以綜合在一起,概括了這樣一句。這樣也可以把中國人熟悉的「秋褲」文化拿進來做對比。而把所有的景點介紹,稍微寫得俏皮歡樂一點,也更符合整個節目的調性。

5.第二季的《花兒與少年》裡,您自己比較喜歡哪座城市?這座城市什麼地方比較吸引你?

▼吳夢知


最喜歡的還是倫敦。

它的包容性很迷人。古老和先鋒,創意和傳統,優雅和古樸……甚至它的傲慢與衰落,統統可以集於一身。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和可探索性。不論是橫向的還是縱向的,都有挖掘不盡的樂趣。會給人帶來很多思考與啟示。

6.在您眼裡,好的真人秀欄目是怎樣的一個標準?

▼吳夢知


「好的」節目是很難有標準的。

好節目各有各的好。只有「壞的」標準。陳詞濫調,價值觀腐朽,粗製濫造,或很無聊,或惡意……做壞了的節目基本都一樣。所以跟類型沒關係,跟是不是真人秀沒關係。

7.您經常和彭宥綸導演一起合作,他比較崇尚「視覺暴力」,與他合作的時候,您在撰寫文案的時候會不會考慮有區別對待?

▼吳夢知


當然,非常地特別對待。我們合作有七、八年了。是從一起什麼都不懂,胡亂摸索開始的。因為在很多年前,電視節目裡並沒有文案和視覺導演這樣的職能劃分。沒有人給你系統的參考,就是需要個什麼片子,就去攢,有時候攢出來不錯,有時候不怎麼樣,但也不知道好在哪裡,不好是為什麼。是很草莽的狀態。

但機緣巧合的,我們兩這麼多年,雖然早就不在一起工作了,但一直有合作。所以對於彼此的了解已經幾乎是溝通零成本。他隨便發幾張圖片過來,我就知道他要表達什麼。討論創意,我們也可能只要電話裡幾句話,幾個關鍵詞,就能互相碰撞到一個最終方向。

我是一個很懶的人,很不喜歡去解釋和說服什麼,所以這種默契很重要。對於他的要求,我基本上來者不拒。因為真的很方便。哈哈哈。

另一方面,他是一個努力到瘋狂的人,每天的創作欲都在一個隨時要爆炸的狀態。我有時候也被他弄得很煩,但總是最後根本不忍心拒絕他。雖然他也有很多東西,我不那麼認同,我們也有為了一個很小的細節吵架的時候,但三分鐘就可以和好。

因為他這樣的人,在我們生活裡是少之又少,非常可貴的。我覺得只要我還跟得上,就很想 去保護這種狀態的存在。但幸虧我的生活裡,只有一個這樣的人。哈哈哈。


《我是歌手》總決賽短片

導演:彭宥綸 文案:吳夢知

8.您自己平時是怎樣積累文案素材的?會不會有那種突然想到一句好的句子就記錄下來的習慣?

▼吳夢知


會。我看書一定要有一支筆。會隨時隨地記下一些東西。沒有什麼是憑空想出來的。

9.您是怎樣和交稿拖延症作鬥爭的?

▼吳夢知


一直在鬥爭。但從未克服過。而電視製作的鞭策性在於,到時候就必須播,你想拖也拖不了。

10.最後一個問題,在爆一個《花兒與少年》的小八卦和最近看的一本書之間選擇回答一個吧。

▼吳夢知


大部分的八卦已經播出了。沒有播出的就是不能說的。呵呵呵。

最近在看的書是朋友推薦給我的尹恩·莫裡斯的《西方將主宰多久》。比較難閱讀,但寫得很有趣,對於人類和歷史有很驚心動魄的揭示。

封面題圖與內圖來自網絡。延伸閱讀:

世間太多的問題都不是數學題(附《花兒與少年》第2季文案)

喝了這碗湯,再看《花兒與少年》

不是雞湯,是「雞雜湯」

本文系廣告文案獨家稿件。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花兒與少年》停播,但吳夢知的文案和思考我不會忘
    《花兒與少年》裡的字幕點題文案,在構思的時候,你是如何在個人風格與欄目基礎視聽風格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吳夢知:電視文案其實很難去講什麼自己的風格。《花兒與少年》解說詞裡那些關於各個城市的描述,能看出你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我很好奇其中那些思維跳躍的部分,比如寫英國時,前面都娓娓道來然後突然來一句「為了優雅至死他們永不穿秋褲」,寫土耳其時「也許一天時間整條街都已經知道了你的八卦」……這種句子是您寫著寫著就自然而然跳出來了,還是在沒寫之前,就和欄目組設計討論過需要傳遞這樣一種「突然跳戲」的心理互動感受呢?
  • 芒果的百萬文案,吳夢知佔80%!
    湖南衛視御用文案,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總導演,事實上她的作品在快男快女時代就已經出圈了,《爸爸去哪兒》的歌詞、《我是歌手》宣傳片文案以及《花兒與少年》文案形成的「花學」皆出自她之手,但是她本人卻拒絕被貼上「文案大神」的標籤,也反覆誠懇地表示,那些文字,其實並不夠好,「只是我寫得比較多而已。」
  • 浪姐開播,總導演吳夢知,文案到底好不好?
    浪姐開播,鵝組也開了幾個關於吳夢知文案的帖子,我也蹭個熱度,把吳夢知這些年寫的文案做一個簡單分析。 早些年她為超級女聲寫的文案就已經有人留意了,但第一次小出圈應該是在13年的快樂男聲,她為華晨宇寫了兩次視頻文案,被粉絲津津樂道了很久。
  • 「爆裂文案」芒果臺御用文案大神作品分享之《花兒與少年》篇
    為什麼有沙漠?為了尋找砂礫的心中深藏的井;為什麼要去叢林?為了熱浪一般的暴雨,為了尋找久違的大地。當初看《花兒與少年》時,很多網友就說被這些文案「撩」到了。優美的語言與節目中的美景可以說渾然天成。而這些「芒果牌雞湯」都是出自一人之手,那就是芒果臺著名的撰稿人也是《花少3》的導演吳夢知。當年第一次了解到吳夢知的文案是在2013年&34;播出的時候,吳夢知和視覺導演彭宥綸合作的VCR俘獲了不少文藝青年的心。
  • 乾貨:揭秘《花兒與少年》文案對綜藝節目的影響力
  • 湖南文案大神吳夢知未發表的文案,句句都值得收藏
    吳夢知是誰?在大眾的印‍‍象裡,是傳聞中自「2005年起包攬芒果臺所有綜藝文案」的文案大神,從《爸爸去哪兒》主題曲、《我是歌手》到《我們來了》、《花兒與少年》等等真人秀節目,那些芒果臺各檔綜藝的字幕上出現的戳心文案幾乎都是出自吳夢知一人之手。
  • 《花兒與少年》停播她出手相救,於是有了第三季
    典型的電視湘軍,不典型的電視導演會玩套路,又充滿文藝氣質的吳夢知,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專業學的是英語,卻憑著中文成為了一位電視人。按吳夢知的說法就是:進這行當時「一條縫的想法都沒有」。但命運與天賦就是這樣令人驚喜,因為一次和湖南臺的製作人夏青偶遇,讓她開始接觸到電視業,後來順利的進入到龍丹妮的團隊工作。
  • 從《爸爸去哪兒》到《花兒與少年》,她不為人知卻驚豔了整個綜藝圈...
    但,帥氣的少年、美麗的花兒、唯美的鏡頭、讓人慾罷不能的文案,足以讓我們先放下心來好好期待故事的開始。(花兒與少年第三季主題曲)在這一切美麗文字的背後,是一個叫做吳夢知的溫婉女子。 你可能不知道她是誰,但你一定會唱「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這樣一句歌詞!沒錯,吳夢知是《爸爸去哪兒》主題曲的作詞人,是《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宣傳片的文案策劃,是《花兒與少年》的總編劇。
  •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導演吳夢知,一個不簡單的女人
    寫這個文案的是吳夢知要說吳夢知,或許大家不熟悉,但芒果臺的很多節目宣傳片都是極其精彩的,其中文案尤為讓人稱讚。而這些文案其實很多都是吳夢知寫的。小編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花兒與少年第三季》的文案,海邊漫步,配上繁星點點的星空和優美的文字,真的特別詩意。
  • 吳夢知有多厲害?若湖南衛視當紅節目沒了她的文案,至少遜色一半
    後來她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跟著團隊做《超女》時,猛然開發出文案天賦,那時《快男》和《超女》火遍大江南北,文案正是出自吳夢知之手,一篇為華晨宇寫的文案「我知道如何笑的像糖,出手像槍」成為她的成名之作,很多關注她的人就是從那個時候喜歡上她的。
  • 《乘風破浪的姐姐》,吳夢知的導演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乘風破浪的姐姐》,吳夢知的導演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從《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初,除了明星之外的第一個熱點就是開本。他是由吳夢知和「乘風破浪」主任寫的。我們可能不熟悉吳夢知,但是芒果臺的許多節目宣傳視頻非常精彩,尤其是文案。
  • 你可以不看《花兒與少年》,但一定要看它的文案
    4A廣告圈(ID:newggm)獨家編輯《花兒與少年》第三季宣傳片出爐啦,滿滿的青春文藝氣息撲面而來
  • 芒果的百萬文案,吳夢知不愧是加分項!
    是的吳夢知的文案又出圈了那麼有人會問吳夢知是誰?咕嚕我先來介紹一下她是湖南衛視御用文案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總導演事實上她的作品在快男快女時代就已經出圈了《爸爸去哪兒》的歌詞《我是歌手》宣傳片文案以及《花兒與少年》文案形成的「花學」皆出自她之手但是她本人卻拒絕被貼上「文案大神」的標籤也反覆誠懇地表示
  • 5分鐘寫出《爸爸去哪兒》,20分鐘奠定浪姐格局,吳夢知的傳奇
    不得不說,芒果臺的文案值得百萬,即便你沒有看過《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這樣的文案也會忍不住點讚。好的文字不是漢字的排列組合,而是引人共鳴的。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浪姐背後的女人—吳夢知,作為芒果臺最牛撰稿人,她的成績不容多說,從《爸爸去哪兒》的主題曲到《花兒與少年》中的獨白文案,由她執筆的節目多了幾分情懷。
  • 吳夢知:寫芒果TV百萬份,才華永遠不會過時
    寫一個副本是一個美好的命運一開始,節目組要求文案,在多次創作的文案作品中,由於吳夢知效果最好,團隊要求用她的副本製作節目,在文案寫作過程中,她也在不斷提高自己。「可能剛好我比較擅長文案,寫了一兩次效果比較好的,之後大家就傾向文案由我來出。
  • 《乘風破浪的姐姐》背後隱藏的大佬,芒果臺第一才女吳夢知
    作為《花兒與少年》的御用文案,第三季的導演,她的文案讓原本一場簡單的明星旅行真人秀節目開始有了小清新的質地,深度思考的光澤。當時給華晨宇的一系列文案,很多人都覺得寫的入木三分。但其實在寫之前兩個人不曾交談,甚至不太熟悉。很久以後,華晨宇還是從其他人的口中知道寫自己的那些出自吳夢知之手。
  • 《花兒與少年》的文案被網易徹底玩兒壞了!
    3、發現好的文案並截屏。一期節目下來,收個幾十張圖不成問題  如果用廣告人的截圖數量來考核綜藝節目kpi,那麼,《花兒與少年》一定是當中的優等生。這麼說吧,你可以不看《花兒與少年》,但一定要看它的文案!
  • 關注|不只是《花兒與少年》,《高能少年團》《朗讀者》《奔跑吧》的宣傳文案也都很有看點!
    近日,湖南衛視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第三季花絮片新鮮出爐。在4分多鐘的短片裡,湖南衛視金牌文案吳夢知再次發起了關於「人生之旅」的追問與探索: ▼(上下滑動看文案)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意思,我難道不能成為我自己嗎?
  • 《花兒與少年3》終於把姐弟檔變為了偶像劇,高顏值不是唯一看點
    《花兒與少年》第一、二季主打「姐弟旅行」,正是把成員之間的年齡差造成的戲劇張力通過後期的神剪輯製造話題,才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成員不和,撕X吵架的不良觀感。唯一不變的依然是《花兒與少年》節目本身的魔力。節目播出後當晚,新浪微博熱搜榜關鍵詞前20名裡有8個詞與《花兒與少年》相關,井柏然臨走前和女友倪妮吻別的場景更是登上了熱搜榜NO.1的寶座,真是不得不承認這節目的魔性。
  • 《花兒與少年》冒險季,這是一個有關漂亮的故事
    已經很久沒有一個綜藝能讓我用「賞心悅目」來形容了,上一個還是羅PD的《新婚日記》,我寫過的,大家可以去翻翻看《新婚日記》。現在呢,《花兒與少年》取代了《新婚日記》成為了我的賞心悅目綜藝榜第一名。首先嘉賓真的又帥又美,我喜歡的小哥哥,《花兒與少年》裡來了仨。之前沒怎麼關注過的楊佑寧,我估計也快變成我的小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