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看過新聞節目,最近一檔新的新聞欄目《環球視線》卻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看得出這是我們國家在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國際新聞平臺。以往我們也看到一些評論國際大事的新聞,但都是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一些個別新聞網站上,對於同一事件的報導五花八門、魚龍混雜,不知如何辨別,而《環球視線》的出現無疑為國民打開了一扇了解國際時事與國內轉變的窗戶。總的來說,《環球視線》的播出畫面與新聞聯播的畫面是差不多的,都是左下方為標紅的日期時間,整體下方為滾動消息,主頁面上以藍色為主背景,看似和新聞聯播差不多的風格。但實際一看,《環球視線》的節目編排比以往的新聞節目有很大轉變。每一期《環球視線》都選擇了一個特定主題,並根據這個主題來制定相關的國際新聞,然後請相關專家對此展開評論。比如在1月2日這一期中,就是以「中國外交」為主題,開篇就展示了中國近期外交活動,讓民眾了解最近中國重要的外交活動。然後由主持人向專家提出相關疑問,比如「中俄關係如何?對以後中國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專家再結合畫面右邊的視頻回答問題並講解當前中國外交狀況。整個專家講解過程中,配有圖表、數字,讓人了解得更加清楚。可以說《環球視線》做到了節目上的創新和主題上的客觀嚴謹,既然是新聞欄目,那麼專業性肯定是最為重要的,為此《環球視線》特意邀請了李瞳瞳、水均益、何巖柯等一系列專業的主持人來主持這檔節目,優秀的人才是節目的首要保證,並且為了保證新聞來源的可靠性以及補充相關數據資料,中央臺的駐地記者也紛紛出動,為《環球視線》再添一大助力。此外,《環球視線》為了讓節目更具多樣性,並獲得更多年輕觀眾的喜愛,還特意在通過各種網絡媒體,增加年輕網友的參與度,通過相關平臺發表自己對許多新聞的看法,這無疑讓《環球視線》這檔新聞欄目更加具有民眾參與度。當然,作為一檔電視節目,除了必要的演技客觀之外,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適當加入一些輕鬆的氛圍。例如中央電視臺的「著名段子手」朱廣權,同樣是央視的主持人,但是能夠將播報內容合成段子,既帶給了民眾樂趣,又正確傳遞了信息,何樂而不為呢?還有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中一次次的調侃既調動了民眾的興趣,又豐富了節目內容,讓人越看越想看。當然了,《環球視線》作為一檔播報評論國際時事的新聞欄目,必要的嚴肅是需要的,它挖掘新聞的深度、包含新聞的廣度以及評判時事的專業度值得我們更多的觀看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