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65字,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今年韓國在影視方面大放異彩。奉俊昊憑藉《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寄生蟲》也拔得今年奧斯卡頭籌。繼《寄生蟲》之後,韓國再登電影榮榜,導演洪尚秀憑藉《逃走的女人》獲得第70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再度將韓國電影推到世界舞臺眼前。
《豬墮井的那天》
洪尚秀在其電影執導生涯中,曾獲獎項10次,提名20次。1996年,因拍攝影片《豬墮井的那天》而出道,還因此獲得了第17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新人導演獎,此後,在其影視上也獲得了不少的成就,比如今年的獎項是他首度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獲得個人獎項。
洪尚秀
洪尚秀誕生於獨立製片運動,是其韓國現代電影的領跑人,是最具實驗精神的獨立電影導演。他作為韓國的第一代留學導演,可以說電影界的「異類」。
在影視方面,他一直堅持著自己所特有的風格和形式,不隨波逐流,對於社會性議題、類型、電影的敘事手法等沒有特定的選擇。他在影視上注重挖掘人的內心底隱藏的欲望和不安,較為重視結構上的形式感,側重以不同的結構詮釋電影劇情,讓觀眾以不同的角度了解劇中人物的心境。
他一般以平凡的日常生活來闡釋電影主題,所以,有不少影迷笑稱洪尚秀電影的「三大法寶」為「喝酒、吃飯、聊天」,就像在《逃走的女人》一樣。影片中女主人公與好友夜晚看著門外監控器畫面中鄰居女孩,好友之間的對話聊天,隨意的展開「八卦」氛圍。通過二人的對話,讓觀眾得以了解故事情節,通過他人之口來交代一些事情,也就是導演藉助臺詞來推動故事情節。故事情節的發展,「聊天」是必不可少的必殺技之一。
《逃走的女人》
《逃走的女人》是由洪尚秀自編自導,金敏喜等人主演,在這屆柏林電影節的場刊評分中,拿到了4分中的2.7分,位列第四。
影片以女性視角為主進行展開,圍繞著女性自身的生活環境,講述了丈夫出差的女子與她的三個好友見面後互相交談卻又各懷心思的故事。片名中的「女人」是未知的,故事是未知的,在其電影創作中,有時候連敘事目的都是未知的。對於創作與社會之間的聯繫,洪尚秀一般以「隨性」待之,本人給出的說法是:「我的創作不基於任何共識,也不帶有目的。相比於探索,我更願意保持放鬆和開放的狀態」。
這或許是洪尚秀能拍攝出與別人不同的電影,這也是韓國電影的另外一種發展形態。
<End>
本期編輯:符孟瑩
圖片來源:本刊圖庫/部分來自豆瓣、網絡
本文內容歡迎分享至朋友圈,著作權歸原作者
本刊主編:楊衛平
編輯:韓鵬飛 王景琪 符孟瑩
美術編輯:王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