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閱讀過億,《中國抗疫圖鑑》刷屏,公眾號如何實現內容聯動升級?

2020-12-27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 zhou&Ceci,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01

一幅《中國抗疫圖鑑》的內容聯動潮

「漂亮啊,就像拍照一樣真實」「太牛了,無以復加,致敬繪畫者」……

3 月 28 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幅 1098 釐米名為《中國抗疫圖鑑》的長圖,長圖推出沒多久便開始刷屏,留言區一片好評。目前,這幅由易簡集團旗下公眾號「我是K董」、「家庭雜誌」聯合《人民日報》官方公眾號創作的長圖,收穫了千萬閱讀,幾十萬在看數。

好內容是有共鳴的,是可以發出聲音的。

作為本次長圖的主創方,「我是K董」」家庭雜誌「在公眾號推送後,也收穫了不少來自粉絲的讚許。

「人民日報」推送後,《中國抗疫圖鑑》也獲得不少官媒肯定,「共青團中央」「中國新聞網」「科普中國」「中國教育報」等1700+媒體轉載了此文。據微果醬統計,《中國抗疫圖鑑》在微信端總閱讀數超兩千萬,全網閱讀過億,在多個平臺引發熱議。

在這一次「內容聯動」中,易簡集團旗下大健康矩陣、科技數碼矩陣、情感文化矩陣、體育娛樂矩陣、財經矩陣等30+個公眾號均深度參與,長圖的形式加上硬核的內容,不少用戶表示「感動到想掉眼淚」。

每一個閱讀數,都是對主創團隊揮筆作畫的 17 個不眠之夜最好的回報。這次專題的成功推出,更是得到了廣東省婦聯、省網信辦、省期刊協會等部門領導的高度評價。據悉,這一次的《中國抗疫圖鑑》也受到中國少兒出版總社邀請,將製作成繪本面向全國發行。

02

長圖背後:十七個不眠夜的爆肝打磨

和大多數新媒體工作者一樣,「我是K董」「家庭雜誌」團隊在疫情期間一直關注著相關新聞動態,不斷刷新的確診病例、人們的生活狀況、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等無一不觸動著他們的情緒。

作為新媒體人,同時也是漫畫創作者,主創團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向大眾傳達「待疫情徹底退散,所有美好都將如期而至」的積極情緒。

微果醬創始人黃永軒也表示,疫情是一場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中國在抗擊疫情中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作為公眾號從業者,要從我們的角度去致敬——就是精心製作內容。

說幹就幹,「我是K董」負責人羅計坤和「家庭雜誌」負責人林維兵迅速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中國抗疫圖鑑」專題主創團隊。團隊開始馬不停蹄地搜集資料、確定人物、事件故事。對於團隊來說,他們得保證每個內容的真實性,反覆討論,篩選出最能代表用戶情感的抗疫瞬間。

因此,整個項目有二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了前期策劃上。

大半個月裡,家庭雜誌」的編輯李可君都在打磨文案,反覆推敲每個用詞、每一句話。羅計坤親自主筆,三位美編助理張泳強、梁子聰、韋傑, 17 個不眠夜的爆肝打磨。在團隊的多次討論以及修改下,整篇畫作的文案才定了下來,最終讓這幅氣勢磅礴的《中國抗疫圖鑑》達到全網刷屏的效果。

而且,與以往的豎屏條漫不同的是,《中國抗疫圖鑑》採用的是橫屏全景的呈現方式,這是K董根據這次疫情做的一個情緒傳達上的調整。

「全景其實是中國傳統長卷畫的一種展現形式,面對這次疫情,只有這種給人以宏大氣勢的形式才足以表達出我們的情感。」

據K董介紹,《中國抗疫圖鑑》是其歷時最久、也是花費精力最多的一次策劃,在連軸轉的 17 天裡,整個團隊畫到三四點甚至通宵已是家常便飯,但仍感覺不到累。

反而在發完稿後,反覆翻看圖鑑,睡覺時一線醫護人員勇敢抗「疫」的畫面不時浮現,讓他們深受觸動,因為通過這些畫面他們真切感受到醫護人員的不易。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中國抗疫圖鑑》能引起如此大反響的原因,用微果醬創始人黃永軒的觀點來說就是,精美到位的內容,打動自己的同時,也打動了用戶,所以才能帶動官媒轉發潮以及大量分享。

03

條漫催動下的公眾號內容升級

正如微果醬創始人黃永軒所說,「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對線上內容的影響卻是有利的。這段時間公眾號閱讀都比較高,但好的內容很少,多是一些鍵盤複製文。」

三月初,K董以條漫的形式描述了外國疫情,有趣的文案和畫工不斷在微博、朋友圈得到傳播。

有著深厚美術功底的K董,也不斷尋求條漫與其他內容結合的可能性。

之於純文字,條漫的閱讀門檻較低,更大眾化。如果畫工及設計更上一層,給讀者帶來的視覺效果也不言而喻。例如此次的《中國抗疫圖鑑》,就有不少讀者表示「畫得很逼真」「眼眶裡的淚花像真的一樣」……

對於健康類公眾號來說,文字的科普有時顯得不夠深入人心,與條漫融合的內容形式,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更淺顯易懂。易簡集團旗下的大健康矩陣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嘗試,其中「健康圈」與K董聯合出品的健康科普條漫都收穫了不錯的反響。

疫情之下,健康的重要性於每個人而言都是第一位,「大健康」類內容也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爆發力。易簡集團旗下的大健康矩陣擁有 2300 萬+精準用戶,在泛健康領域不斷深耕。

提到接下來的計劃,K董也透露會關注健康,以條漫形式普及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其實,不僅僅是健康,科技、體育也可以採用條漫的形式,好的內容,有一百種呈現方式。

公眾號 8 年,內容創業者還能走多遠?

對於這個問題,微果醬創始人黃永軒認為,「現在是內容紅利窗口期,而且這個窗口期還很長,可以靜下心來,組織一些優質的內容,是容易出來的。此外,就是小程序直播。直播因為疫情原因,已經是當下最火熱的內容形式。公眾號+小程序直播是完善的產品組合。因此,除了公號優質內容製作外,要考慮小程序直播的內容配合。」

相關焦點

  • 武漢解封,14億人按下播放鍵,公眾號如何順勢破圈?
    02 一篇條漫引發的現象級刷屏剛過去的假期,《人民日報》公眾號聯合「我是K董」、「家庭雜誌」團隊出品的《中國抗疫圖鑑》憑藉抒發人心的內容實現了從新媒體到傳統媒體、真實意義上的全網刷屏。在長圖形式刷屏後,K董團隊也同步製作了視頻版的《中國抗疫圖鑑》,在長圖的基礎上增加了音效以及一些動態效果,這樣的表現方式將《中國抗疫圖鑑》推向了更廣的人群。
  • 10米漫畫長卷《中國抗疫圖鑑》原來是這樣畫出來的
    這幾天,你被《中國抗疫圖鑑》刷屏了麼?這幅1098釐米的漫畫長卷,放在手機上看,真的要刷好久呢,但還是讓大家看到了心裡去。4月4日全國哀悼日當天,主創團隊又趕製了視頻版《中國抗疫圖鑑》。這支8分19秒鐘的視頻很快在全網刷屏,無數網友在下面留言,哀悼逝者、致敬英雄。
  • 「抗疫」正能量傳遞者,QQ音樂助力《少年》全網刷屏
    而一首被稱為最佳「抗疫」BGM的《少年》也迅速火爆全網,被人民日報、共青團、新華社等官媒集體刷屏,堪稱2020年第一正能量金曲。除了廣泛被用作慶祝醫護英雄凱旋歸來,或記錄全民眾志「抗疫」的視頻BGM外,《少年》還在全網掀起了一股「少年唱《少年》」的青春正能量熱潮,大量00後青少年在短視頻平臺上,以自己的方式翻唱演繹《少年》,唱出了屬於他們這一代的青春陽光。
  • 愛奇藝全網獨播《夢想的聲音》如何實現網臺聯動的所向披靡
    開年的第一個月,當愛奇藝全網獨播的《夢想的聲音》「如約」完成最後一場演唱會時,微博上有人用「沸騰」來形容個人的觀感。一場「圓夢」之旅,橫跨3個月得以實現,有多燃,從數據上就能看出來:愛奇藝播放量飆破8億,純享版音樂卡段播放量超過1.3億。自主策劃的#想跟林俊傑回家#、#林俊傑想戀愛#、#蕭J組合#等微博話題閱讀量累積破2.3億。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今日頭版報導河北日報抗疫新聞宣傳情況
    河北新聞網1月15日訊 今天,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河北日報社全媒體平臺聯動,做好疫情防控新聞宣傳——抗疫戰場,黨報人在堅守》的長篇通訊,對近期河北日報疫情防控新聞宣傳工作進行了詳細報導,全文如下:河北日報社全媒體平臺聯動,做好疫情防控新聞宣傳——抗疫戰場,黨報人在堅守「1月13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封閉管控的第十天
  • 設立「中國人民警察節」在主流媒體和全網「刷屏式」傳播
    設立「中國人民警察節」在主流媒體和全網「刷屏式」傳播「致敬!這個節日,你們值得擁有」近日,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消息一經發出,瞬間在各大媒體引發「刷屏式」傳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等中央媒體聚焦報導,全國公安新媒體矩陣等同頻共振,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微博、微信、頭條號、短視頻等多視角、多維度報導「中國人民警察節」設立的消息。
  • 微信閱讀神器 公眾號123移動聚合閱讀
    已有資訊和新聞客戶端都具有極大的內容局限性,大都千篇一律。於此同時,微信以社交入手,搭載信息圈和朋友圈在短短幾年內,已經發展到全球近7億用戶。成為對許多人而言每天都必須使用的社交工具。大量的公眾號,大量的優質資訊被整理,發表,轉載,內容豐富且視角多樣。這是一個非常優質的信息資源池。但超過200萬的公眾帳號,良莠不齊,如何進行信息聚合、梳理、導航是當前不少用戶迫切渴求的東西。
  • 2020全網熱搜圖鑑:通過熱搜看鄭州
    2020全網熱搜圖鑑:通過熱搜看鄭州 2021-01-06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探索線上演出,貓眼如何實現娛樂消費體驗升級?
    微博上,該首唱會相關話題累計閱讀量近4億,抖音上也很快出現相關話題釋出,討論度表現不俗。此外,貓眼演出還是此項目的全程運營,全網宣發。平臺與騰訊視頻雲首發聯動,實現全場景宣發,覆蓋到移動端多平臺app開屏、首頁banner、極光tv電視端的專題頁宣傳、pc網頁端資源推廣、線下影城取票機廣告的推廣等,助推線上演出實現強曝光。同時,貓眼自媒體矩陣也以線索猜歌單,親筆籤名套票、紀念票等福利與粉絲強互動,調動起粉絲安利的積極性。受此驅動,活動發布後,5000張祝福留言紀念票5秒售罄,微博、抖音等平臺相關話題迅速發酵。
  • 《中國新歌聲》第二季超26億收官 愛奇藝全網獨播締造高口碑綜藝
    截止收官,愛奇藝全網獨播、全程獨家直播總決賽累計播放量突破26億,總決賽期點擊量高達1億,微博主話題達到43億,衝進百度綜藝榜單搜索指數第一名。此外,在節目播出期間,多次領先衛視綜藝網絡播放成績,並始終佔據藝恩、vlinkage綜藝排行榜前列。
  • 愛奇藝《偶像練習生》登上「快本」舞臺 網臺聯動再推「網綜專場」
    截至目前,三期節目的播放量已達6億,微博同名話題#偶像練習生#閱讀量達36.7億,多次霸榜熱搜前十。2月3日晚,在全民製作人代表張藝興帶領下,21位練習生還登上了《快樂大本營》的舞臺,向廣大電視觀眾展示了新生代偶像的精神面貌。數據顯示,本期《快樂大本營》播出當晚快本實時收視創新高,四網第一實力登頂,隨後百度指數迅速更是達到月度最高值。
  • 準備好,三天後全網被它刷屏
    50億票房,帶來了國產動漫前所未有的絕佳高潮,崛起刷屏全網。兩年後,春節檔又一部「哪吒」來了——《新神榜:哪吒重生》。「你在哪兒,怎麼不接電話,爺爺現在很危險,快來醫院……」她開始打開了自己封閉的心,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每個愛的人。爺爺改良了皮影戲中的哪吒形象,向著更年輕化的孫女改變。孫女傳承了皮影戲中的老版唱腔,用流行的方式來表達親情。就像是這則先導片中,與哪吒合作的五菱汽車,也在一步步向年輕靠近。小七開著五菱宏光回家,後備箱裝著滿滿的年貨,哄的爺爺滿面笑容。
  • 全網刷屏!這群年輕人逆風雪而行不退縮
    大連海洋大學提供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 狂風,大雪;一車貨,一群人;跌倒,爬起,一路攙扶,一路向前……1月6日,一組照片在網上刷屏,感動了無數人,被網友稱為風雪中「移動的雕塑」。1月6日,大連市內下了一整天的雪,當天下午1時左右,大連海洋大學師生志願者,給封閉在宿舍樓的學生們運送防疫物資,頂風冒雪,艱難前行。
  • 「看一看」打通微信讀書,公眾號又多一內容流量池?
    全新的版本中,首頁底部的「故事」版塊升級為「看一看」。從形式上看,「看一看」版塊依舊是關於公眾號文章、視頻以及書籍推薦,然而果醬妹仔細觀察後發現,版塊內容上少了「朋友在看」,更多的是平臺基於用戶自身閱讀公眾號或書籍習慣而推薦的內容,版塊內容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 全網播放量3000萬,這個短視頻IP如何從公眾號火到抖音?
    平均每集時長10分鐘,《界外》是網易體育首次打造的體育明星短視頻訪談節目,僅上線何雯娜、冉瑩穎兩期專訪,全網播放量就達3000萬+,冉瑩穎單條專訪切斷抖音視頻播放量超1200萬,公眾號當天閱讀量破10萬+;何雯娜採訪衍生微博話題#20歲到30歲過得有多快#閱讀量達3718.7萬,討論1.8萬。
  • QQ閱讀、17K小說網內容升級提升移動閱讀質量
    QQ閱讀、17K小說網內容升級提升移動閱讀質量時間:2017-07-03 17:2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QQ閱讀、17K小說網內容升級提升移動閱讀質量 經過10年的發展,移動閱讀經過了高速的發展,已經成為目前主流閱讀方式。
  • 《勇攀巔峰之挑戰不可能》第五季刷屏口碑大熱
    憑藉著對賽制和平臺運營的全面升級,節目實現了破圈層的傳播,獲得了媒體和網友的廣泛好評。同時,節目也以兼顧競賽和科普的高水準,打造了九場頂級賽事,讓勇攀巔峰的挑戰精神深入人心。大屏小屏聯動屠榜全網"中國記協"官微評價道:"由優質內容資源引發的大小屏'雙屏共振''疊加刷屏',充分彰顯綜合頻道的巨大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足以看出這季節目在融合傳播方面的成功。
  • 超級話題之下,電視劇營銷如何與微博實現聯動
    作者:檸檬君 隨著海量網生內容的出現,電視劇整體的播出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想要在眾多同檔期、同類型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抓住觀眾眼球,除了擁有優質的內容,合適的渠道也至關重要。
  • 故事升級、營銷下沉,《大聖伏妖》如何實現「菊高臨下」?
    了解後得知,網絡電影《大聖伏妖》宣發團隊是這番營銷動作的幕後推手,此番與網紅「天幕」的聯動,也是其下沉營銷戰略的重要一環。 從「獵奇為主」到」野蠻生長」,中國網絡電影經過這幾年的發展, 可以說已進入到了更為產業化、規模化競爭的「穩步增長」階段——市場愈發成熟,頭部內容呈現出了更強勁的增長性,產出口碑票房雙高的精品也有望成為常態。
  • 微信視頻號重走公眾號老路
    附近的直播以及用戶主頁的長視頻合集是唯二保留全屏模式的板塊,只是前者內容參差不齊,後者通道迂迴。張小龍說過,每天都有5億人吐槽,1億人教他怎麼做產品,聲音太多,都按用戶投票來做產品是不可能的。在新的「熱點廣場」內,用戶既能看到官方定製要聞和視頻,也能看到多數朋友都在關注的內容,其中,視頻號內容的權重僅次於「要聞」。能看出微信非常看重視頻號,希望它能夠超越公眾號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微信又在加碼公眾號的視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