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福州(十九)丨「在習書記領導下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2020-12-25 福州新聞網

  採訪對象:林璧符,1942年7月生,福建德化人。1985年10月起,先後任福州市委政研室副科長、科長、副主任、主任,2002年7月任福州市委辦公廳調研員。2003年1月退休。

  採 訪 組:邱然 黃珊 陳思

  採訪日期:2017年6月5日

  採訪地點: 福州市林璧符家中

  採訪組:林璧符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您一直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請您從與他相識之初講起吧。

  林璧符:習書記從寧德到福州來,我記得是1990年4月。聽說寧德那邊還有一些工作沒有移交完,他回了寧德幾天。過了五一勞動節,他正式到福州上班。

  習書記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就到市委政策研究室看望大家。當時我是農村科科長。我和習書記第一次見面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他性格隨和,待人親切和藹,很自然地和政研室的同志們聊天。看到我的時候,他問我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我一一作了回答。他說:「你比我大11歲,我得叫你老林。」上級稱我為「老林」,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

  從那天起,我在習書記領導下工作了6年時間,每次見面打招呼,他都叫我「老林」。我覺得這是很親近、很尊重的稱呼。我是一名普通幹部,出身貧寒,從農村參軍到的部隊,退伍到了機關,沒有上過大學。習書記從來沒有低看我,待我很親切又很真誠,增強了我的自信心。那時候,我就想:「就衝著習書記對我的這份尊重,我也得加倍把工作做好。」這就是我認識習書記最初的感受。我是這麼想的,也是努力這麼做的。在習書記領導下工作的那幾年,是我進步最快的幾年,也是工作量最大、最有成就感、幹得最順心的幾年。習書記的言傳身教讓我一生受益。

  近年來我寫了回憶習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的三篇文章:《高站位大視野制定福州城市發展戰略》《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重視福州城市科學研究》《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回眸與憧憬》。說心裡話,20多年來,我對習書記的人品和才華是由衷地欽佩和敬重。

  採訪組:請您具體講講習近平同志當時在工作上都給了您哪些啟發和指導?

  林璧符: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其實,他在福州工作的時候,就已經反覆強調這個問題了。第一次講是在他到福州工作的第三天下午,市委辦公廳召開的本系統幹部員工與領導見面會上,習書記就明確要求大家講規矩、守紀律。他說:「做事必須要有規矩,工作上的任何事都要按規矩辦。」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平時嚴要求、嚴管理,形成「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的好風氣,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對於個別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的,無論是誰都給予嚴肅處置,絕不遷就姑息。對此,我們記憶猶新,從來不敢懈怠。

  那次見面會,習書記給我的另一個深刻印象是他記憶力超強。他當時對應名單點了幾十位幹部的名,過後見面竟然都能叫得出名字,記得特別清楚。

  很多事情,他都記得很清晰。每次出國招商引資都要會見許多華僑華人,何時、何地、參加對象、雙方談話內容,他都能講得清清楚楚,隔多長時間都不會忘。他平時工作很忙,習慣利用開會時間批閱大量文件資料。有時候十幾個部門的負責人來匯報,一個一個講,他一邊聽匯報一邊看文件資料,我覺得他似乎沒有在認真聽。但等大家匯報完了,他歸納起來一講,頭頭是道,條理清晰,針對性還特別強。因此,我發現他獲取信息的能力是驚人的,他能一邊聽一邊看,同時還能一邊記憶一邊思考。讓我感到很驚奇的還有,他能把具體數據都記得牢牢的,還能歸納、分析出來。有一次,統計局一位負責同志匯報季度綜合指標,涉及了很多方面,有一大串數據。習書記聽完以後就問:「你剛講的某個地方和某個地方的數字有錯吧?怎麼比上次匯報的還少?」那位同志一查,果然是搞錯了。習書記記憶力超群,這可能是他的天賦,是我們一般人學不來的;但他做事非常用心,用心思考、用心去做、用心去記,這是我們可以學的而且也應該學的。受他的啟發,我的笨辦法是「天資不夠,勤快來湊」:反覆地想、反覆地記,多做筆記。

  習書記十分重視政策研究室的工作,把政策研究室當作市委領導的參謀部、智囊團,要求多出精品,為領導決策諮詢提供服務。他常對我們講:「調查研究要深入基層,摸實情、說實話、辦實事。」那時福州市轄五區八縣(市),交通很不發達,我們下鄉走山路是家常便飯。

  習書記的工作作風十分紮實。1994年,他有一次帶我和市委辦一位同事去黎明村調研總結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典型。習書記對調查研究很在行,調研提綱全面、有條理,針對性強。他還善於與群眾交流互動,受訪者發言踴躍,我們就邊聽邊記。

  採訪組:習近平同志很注重「以文化人」。他主政福州6年,做了不少「以文化人」的工作。請您講講他關心指導過哪些書籍的編寫?

  林璧符:據我所知,習書記在福州親自主持指導編輯出版的書至少有13本。首先要提的是兩本實用工具書。習書記常說:「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針對老百姓辦事難,不知道該找哪個部門的問題,習書記讓我們編了《福州市辦事指南》和《福州市民辦事指南》,前者為企業、外商辦事服務,23萬字;後者為市民辦事服務,18萬字。習書記都親自給這兩本書作了序。書裡面詳細介紹了辦各種事的方法、程序等等,每一條文都是各相關單位依法依規嚴格審定後提供的,因此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和市民。這樣就可以少跑很多冤枉路,同時便於群眾監督,糾正不正之風。

  再就是編輯出版年度工作思路,從1991年起至1996年,每年一本,共6本,均由習書記擔任總編審,並作序。開展年度工作思路調研是習書記科學決策的創新舉措。

  在《福州』92工作思路》序中,習書記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福州』92工作思路》是最近市委開展『萬人答卷、千人調研、百人論證』活動的結晶。這是我市繼1991工作思路調研活動之後的又一項大型調查研究活動,市級老領導和市委常委、副市長、市直各部門負責人深入到基層,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參加人數達6000多人;近3萬名福州市民踴躍參加了《福州』92工作思路》的問卷評選,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本書彙編了福州市1992年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1992年繼續為城鄉人民辦20件實事,市直20個部委辦1992年工作思路等29篇文章。我們彙編《福州』92工作思路》公之於眾,目的就是讓廣大幹部群眾了解1992年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形成上下一致的共識,齊心協力地把我市的兩個文明建設推向一個新高度。同時,它是市委貫徹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實際步驟,也是各部門領導幹部制定責任狀的依據。」

  在《福州』96工作思路》序中,習書記寫道:「前幾年在閩東工作期間,我感到貧困並不可怕,最讓人擔心的是『思路貧困』。這是因為,對於一個地區或部門領導來說,儘管各項工作千頭萬緒都需要抓、需要管,但其最根本的責任是出主意、用幹部。所謂『出主意』就是要善於拿出指導本地區、本部門建設和發展的科學工作思路。有了正確的工作思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怎樣去理出科學的工作思路呢?最根本的是要搞好調查研究,這是領導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編輯出版《世界福州十邑鄉人創業史》的過程。福州十邑正式定名是在清朝,當時設立的福州府下轄十個縣。迄今,散居在海外的十邑鄉親有250餘萬。該書為紀實性的大型史志圖書,可以稱得上是招商引資、海外鄉親的聯絡圖,非常重要,但資料搜集和核實十分艱難。習書記親自擔任主編。本書從1993年初開始組成編輯部,多方收集資料,組織採寫編撰,完成初稿後廣泛徵求海內外鄉親、專家學者和同鄉社團意見,反覆核實、修訂文稿,先後召開十餘次編審會議,習書記親自聽匯報、指導,還多次作批示。屢經增刪,數審定稿,全書30餘萬字,圖文並茂,由香港經濟導報社出版發行,趕在1994年金秋世界福州十邑第三屆同鄉大會之際,獻給海內外福州鄉親。習書記在該書的序言中寫道:「盛世修史,惠澤千秋。本書作為一本紀實性著作,要把上下千百年、跨越海內外的福州十邑鄉親的輝煌業績彙編成冊,這無疑是一個艱巨而大膽的嘗試。本人有幸主持本書的編撰工作,深感責任之重大。」

  此外,習書記還指導編寫過《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論文集》《福州奇觀》,主編《福州市經濟社會20年發展戰略構想》《福州改革開放14年》等書籍。他親自籌劃和審定這些書籍,並為之一一作序,付出了很多心血。

  採訪組:聽說習近平同志還為一本科普讀物《榕樹與榕樹盆景》作過跋。請您具體談談。

  林璧符:1994年,福州市園林局工程師林焰寫了一本有關榕樹的書——《榕樹與榕樹盆景》。書稿呈送習書記並請他作跋,習書記欣然命筆。1996年該書正式出版,習書記又在那本書的書名頁上親筆籤名,送給作者留存紀念。跋的標題為:「讓榕樹造福榕城」。

  在跋中,習書記寫道:「榕樹是福州的市樹,千百年來與福州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連。它枝繁葉茂,蒼勁挺拔,蔭澤後人,造福一方,在調節氣候、綠化環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多麼貧瘠的土地,乃至亂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盤根錯節,傲首雲天,象徵著不屈不撓的福州人精神。感謝福州市園林局的林焰同志,悉心鑽研,為我們獻上了這本書。它既是一部系統研究榕樹的專著,從榕樹的栽培歷史、自然習性、環境功能到其繁殖栽培、藝術造型、保護等都做了比較深入的探究,又是一本向市民群眾普及『市樹』知識的通俗讀物,告訴大家應該怎樣知榕、愛榕並身體力行地植榕。現代化的城市需要綠來點綴。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推動我市植樹綠化和城市管理再上新水平,並以此把榕樹文化發揚起來。」

  福州別稱「榕城」。自從來到福州以後,習書記非常關注榕樹,他看了很多有關福州榕樹的讀物,對榕樹非常了解。他一直倡導大家知榕、愛榕、護榕,並且他自己也身體力行。1990年6月,習書記到福州平潭縣調研,看到島上生態環境不盡如人意,綠化樹種單調,除了相思樹就是木麻黃,樹齡僅數十年就得更新。島上秋冬季風沙很大,影響居民生產生活。習書記指示要多樹種綠化改善生態環境,他還親自動手在縣林業局院內栽種一株榕樹。如今那棵榕樹已經長成高約20米、冠幅約26米的參天大樹,樹姿雄偉挺拔,枝繁葉茂,庇蔭一方清涼天地。在習書記引領下,平潭島上現在已有不少榕樹,到處鬱鬱蔥蔥,生態環境顯著優化。

  1998年1月,習近平同志實地考察了位於福州市肅威路裴仙宮院內的「榕城第一古榕」。該樹為唐代榕樹遺存,樹高超過30米,主幹胸圍接近16米,樹齡1000多年,被列為福州市一級保護古樹。樹旁立有「榕城第一古榕」大理石碑,碑文為福建省政協原主席伍洪祥手題。古榕所在地裴仙宮道長為古榕管護責任人。據現任道長陳錦豐回憶,習書記來考察時對古榕看得很認真,問得很仔細。他叮囑老道長陳燊官說:「你是第一古榕領養人,要像愛護生命一樣養護好活文物;遇有異常情況,要隨時向園林管理部門報告。」他還與老道長合影留念。

  知榕、愛榕、護榕、親手植榕、為榕樹專著作跋,習書記造福榕城百姓的深厚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習書記還為文物專家曾意丹所著的《福州古厝》作過序。「古厝」為福州方言,指所有地面古建築物與構築物。習書記為該書作序,全文千餘字,聲情並茂,體現了「以文化人」的理念。他寫道:「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者,既要重視經濟的發展,又要重視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的保護。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

  「我曾有幸主持過福州這座美麗古城的工作,曾為保護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護了一批名人故居、傳統街區,加強了文物管理機構,增加文物保護的財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後任和全省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

  「保護好古建築有利於保存名城傳統風貌和個性。現在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許多古建築,搬來許多洋建築,城市逐漸失去個性。在城市建設開發時,應注意吸收傳統建築的語言,這有利於保持城市的個性。」

  「《福州古厝》一書,林林總總,介紹福州城鄉許多功能各異的古建築,它將讓人們了解名城的魅力,相信讀者會從中受益的。」

  採訪組:請您具體講講習近平同志當時如何領導和支持福州城市科學研究會開展工作的。

  林璧符:習書記非常重視福州城市科學研究會(簡稱城科會)的工作。通過抓研究,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這是他在福州市的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工作。我們原來的城科會是掛在市建委下面的,習書記認為這個部門非常重要,應該歸到市委來管。他把這個研究會的定位提得很高,明確指出:「城科會既是研究我市城市科學非常重要的學術團體,也是研究城市開發、規劃、建設和管理的諮詢機構;城科會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當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參謀,起諮詢參謀作用。」他還說:「城市科學是為城市發展提供決策支持的一種軟科學,但目前仍有部分同志對軟科學認識不足,一般都重視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東西,看不到軟科學的巨大價值。加強城市科學研究,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可以說是花小錢辦大事、少花錢多辦事的明智之舉。藉助眾人的頭腦,把具有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層次的專家謀士集中在一起共同研究,彌補領導者個人才智、經驗和精力不足,避免盲目決策,減少事到臨頭拍板出現失誤。」習書記高瞻遠矚,闡明了城市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城科會工作的科學定位,以此統一大家思想認識。

  習書記讓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城科會攏在一起做工作,這樣,請省裡、市裡和大專院校的專家來開會、參加研討、徵求意見,也就更方便了。政研室是直接為市委領導服務的,城科會和政研室攏在一起,專家的建議可以直接傳遞給市委領導,這個管道很暢通。

  習書記親自擔任城科會的理事長,不僅解決了城科會掛靠問題,還給城科會兩個正式編制,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城科會每年如果出書的資金不夠,還可以再打報告。城科會在習書記支持下,快速發展起來,學術委員和會員達到幾百人,分成了幾個學術組,研究方向也很明確。

  習書記注重抓城科會的研究方向。他親自提出研究題目,決定召集哪些專家來開學術研討會。通常,習書記先聽專家的發言,最後由他來講,由他自己和政研室來寫文章。在他的支持下,城科會的學術氛圍很濃厚。

  在習書記的帶領下,城科會不只是「做文章」,還切實為城市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服務。我們的學術委員和會員們寫了一些好文章,其中有很多寶貴建議,習書記都會及時看、及時批示,並且注重抓落實和督辦。

  這樣一來,專家學者都很受鼓舞。有一位建委的退休高級工程師擔任城科會副理事長,他在自己的文章發表後第二天,就看到了習書記對他文章的批示,高興得不得了。他的成果受到領導重視,得到了應用,他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就更加用心工作了。有一次,他生病住院,我去看他,他還對我提起習書記的批示。他說:「我們做研究要到各個地方調查走訪,要做大量的樣本採集,一項研究工作做下來,很辛苦,就怕領導不當回事。習書記這麼重視,我們的研究就能發揮應有的價值了。所以,我還想對解決福州交通堵塞問題再提幾點建議!」

  習書記很關心城科會的學者。例如,原政研室主任兼城科會副理事長陳允樹,一貫做事勤奮、作風嚴謹,為政研室、城科會全面工作以及協調編纂《福州百科全書》《世界福州十邑鄉人創業史》等一系列書籍傾注了大量心血。退休之時,習書記找他談話,了解到他從未走出國門。他退休幾個月後,「國際大城市發展論壇」在日本東京舉行,這次活動本來是邀請習書記去參加的,習書記卻把這個名額讓給陳允樹同志,派他代表自己出席。對此,陳允樹同志十分感動,回國後,他把所有參會紀念品,包括一部日本照相機,都上交給城科會。

  平時,我經常聽一些老同事議論說「習書記很重感情」,並且都有實實在在的例子。在習書記眼裡,從來沒有「人走茶涼」一說,無論是快退休的,還是已經退休的,或者離退休很多年的老同志,習書記都是一樣關心,一樣照顧。例如成仞千等幾位市委老領導,有的早已離開工作崗位十幾年,習書記到福州工作第一天就一一登門拜訪。在福州工作幾年,習書記每年春節都登門問候老領導,還創立了「老幹部季談會」制度。老領導在市委辦公廳離退休黨支部學習會上談起這些,個個都興奮不已。

  習書記善於抓住城市發展宏觀問題,適時給城科會出題目、交任務,與研究工作者互動,引領課題研究深化、細化。每一年,城科會都有很多研究成果進入市委領導的決策圈,對城市發展的科學決策起到了參謀和諮詢的作用,對很多部門的具體工作也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動作用。

  在1991年1月城科會換屆大會上,習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城科會要圍繞市委、市政府關心重視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寫出一些有分量的材料,提供決策依據,並從定性逐步走向定量。他在講話中提出了城科會要著重研究的重點課題,包括城市經濟與建設問題、城市人口與小城鎮規劃建設問題、發展房地產業問題、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問題、名城保護與旅遊開發問題、城市管理與立法問題、城市用地管理問題、城市道路交通問題、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問題等。習書記對這些問題逐一提出具體要求,給大家指明了研究方向。

  1991年4月23日,習書記在關於召開舊城改造研討會的通知上批示:「告璧符同志,26日會議我不參加,請將有益的建議整理告我。」研討會後,習書記發表了《加強城市科學研究,指導福州舊城改造》的署名文章,刊載在《福州城市科學》第3期上。市委、市政府根據這篇文章的思路,出臺了《關於加快福州市市區舊城改造的若干意見》,並引起省政府重視。省政府領導視察福州市區的舊城改造情況後,形成了福建省政府《福州市舊城改造座談會紀要》,紀要指出:「福州市舊城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績,其做法和經驗對全省具有普遍意義,可供各地借鑑。」

  1993年3月15日,習書記在我們撰寫的《關於福州城市化布局、程序和途徑的研究報告》上批示:「此件很有價值,可於適當時間召開一次專題研討會,半天座談,用城科會名義開,永誠、允樹同志組織土地、規劃等部門參加,好好討論一次,大約安排在7月份為宜,請屆時通知我。」經過3個多月的籌備,1993年7月17日,城科會與市科協聯合召開「加快福州城市化專題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40多人,其中有8位專家和教授發言。習書記聽取大家的發言後,作了一個多小時的即興講話。他再次強調城市化研究對福州市的意義。他說:「我們現在研究的城市化問題,是福州發展宏觀決策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我們實現『3820』工程、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一個組成部分。要通過城市化的研究,使我們的各級領導有一個總體的觀念,不能就事論事,做到既埋頭苦幹,又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既抓具體工作,又有一個全局的觀念。否則我們的工作不可能做得有預見性、超前性,不可能做得有條有理,搞不好還會出現一些顧此失彼的現象,甚至造成建設性的破壞。」

  習書記對城科會的年度工作安排一直也非常重視,比如,1994年12月30日,城科會印發1994年工作總結,習書記在總結上批示:「城科會1994年學術研究取得較大成果,學術交流及自身建設有所加強。1995年要繼續配合市委中心工作開展城市科學研究,圍繞建設國際性城市的目標,根據福州市的具體情況,學習、借鑑、吸收國內外先進城市理論及研究成果,突出重點,系統研究我市城市發展的各項問題,進一步當好城市領導的參謀。」

  習書記自己寫了很多文章刊登在城科會刊物《福州城市科學》上面,前後共有20多篇。這些文章包括很多他在福州期間的戰略構想,比如《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構想》《增強城市化意識,加快城市化步伐》《開發海洋,再創福州新優勢》《增創福州新優勢,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抓好區劃調整,適應發展需要》《加強村鎮規劃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等,都是專業性非常強的文章。習書記以身作則,這對城科會的城市科學研究起了很好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在習書記的帶領下,城科會工作卓有成效,先後被評為福建省科協系統、全國社科聯繫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的先進單位,被福州市委、市政府授予「1991—1995年科教興市先進單位」稱號。習書記連續兩屆被推選為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

  採訪組:在習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書記這幾年間,您都有哪些收穫?

  林璧符:習書記很關心我的成長進步。我出身寒門,沒上過大學,又不善於與人打交道。作為政研室、城科會的普通一員,我寫了幾篇有關福州城市發展的文章,有幸得到習書記的讚許與厚愛。1991年6月15日,習書記在城科會工作匯報文件上批示:「同意林璧符同志擔任福州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之後不久,我被提拔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城科會換屆時,我又被選為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習書記先後在我撰寫的文稿上批示十餘次,這是激勵我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成為領導決策參考,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備受鼓舞。

  1995年11月,我被提正處級時,習書記親自找我談話。我記得那天是上午9點多,他的秘書通知我到習書記辦公室,我進門跟他打招呼:「習書記好!」習書記非常乾脆,他說:「老林,昨天晚上,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讓你當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要求你一要帶好隊伍,二要多出精品。你有什麼想法?」提正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這是我從未有過的念想。這次,習書記親自找我談話,對我寄予深切的厚望。當時我想,我生肖屬馬,不用揚鞭自奮蹄,一定要勤勤懇懇,決不能辜負習書記的厚望。於是就乾脆地回答:「第一,我要感謝領導厚愛,第二,我會盡力而為!」習書記說:「好,就這樣。」整個談話時間不到兩分鐘,習書記話語不多,情真意切,令人終生難忘。就憑習書記對我的知遇之恩,我覺得在他領導下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而今,我早逾古稀,仍然擔任福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等社會職務,想在有生之年,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在福州(二十二)丨「習書記為臺資和外資企業落戶福建創造...
    您最初來福建辦企業時,習近平同志是福州市委書記。請談談你們在辦企業、尋求合作當中的交往。   宣建生:我跟福建蠻有緣的,跟習書記也蠻有緣的。我1988年就來到了福建的福清。當時是隨林文鏡先生來的,他是印度尼西亞華僑,福清是他的家鄉,我叫他林大哥。
  • 習書記180餘字寄語閩東大學生
    當時,我已從人大畢業回到福州工作,因此參加了當天晚上的座談會。 我參加了這次座談,並根據現場記錄撰寫了《習近平與北大人交心談往》,擬經習書記同意後刊發在《福建大學生》。於是,我就將這份手寫稿寄給了習書記。習書記收到後親筆修改並批示:「已閱,可退郭海鷹同學。習近平,10.27」。福州市委辦公廳還蓋了批轉章。
  • 習近平在福建(十):「習近平同志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班長和領路人」(上)
    他在福州市工作後期就任省委副書記,我調任省政協副主席兼任省委統戰部部長,統戰工作是他分管工作之一。所以,我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長達12年多的時間。  說起來,習近平同志既是我的老領導,也曾經是我的老鄰居。他到福州工作以後,住在福州市鼓樓區一個普通小區裡,房子沒有任何裝修,水泥地、白牆壁,非常簡陋,我就住在他的樓上。他當省委副書記以後,還在這裡住了一小段時間。
  • 習書記邀請我們返家鄉搞農村調研
    今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從今日起,本報將「再續前傳」,刊發《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專題報導。這組以採訪實錄形式呈現的專題報導,回顧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州、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來與大學生交往、交流、交心的互動場景,體現了習近平同志長期以來對大學生的關心、關愛和關懷。
  •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二):「近平書記是臺商臺胞的貼心人」
    採訪組:邱然 黃珊 陳思  採訪日期:2017年6月9日初訪,2020年1月8日核訪  採訪地點:福州市芳沁園,福州西湖大酒店  採訪組:梁茂淦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任廈門副市長時,您是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同志的秘書。
  • 「習近平同志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班長和領路人」(上)
    他在福州市工作後期就任省委副書記,我調任省政協副主席兼任省委統戰部部長,統戰工作是他分管工作之一。所以,我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長達12年多的時間。說起來,習近平同志既是我的老領導,也曾經是我的老鄰居。他到福州工作以後,住在福州市鼓樓區一個普通小區裡,房子沒有任何裝修,水泥地、白牆壁,非常簡陋,我就住在他的樓上。他當省委副書記以後,還在這裡住了一小段時間。
  • 「永外紅馬甲」徐瑾:「我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
    她說,請把我放在"最苦"的地方 正值徐瑾來社區工作的第一個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一時間對於徐瑾來說,沒有節日、沒有休假,有的只是疫情防控衝鋒號吹響時的奮勇向前。徐瑾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疫情面前,她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一次談話中,她主動對社區書記說:"把我放在最苦的地方吧,支援社區卡口值守、查出入證、查後備箱,我都可以。"徐瑾剛入職4個月,屬於社區裡的"生面孔",起初許多居民不認識她。面對不理解的居民,徐瑾耐心地解釋防疫政策、宣傳防疫知識。
  • 讓新思想在榕城大地落地生根綻放光芒——福州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生活了13年,親自領導福州現代化建設6年,提出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戰略思想舉措,進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探索實踐,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實踐基礎。  可以說,福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在學習貫徹新思想上有著獨特淵源、獨特優勢、獨特財富。
  • 陳為民:學習《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心得體會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陳為民《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生動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與幹部群眾並肩奮鬥的激揚歲月,我作為一名工作成長在福州的幹部,實錄中的許多人和事都歷歷在目,讀起來倍感親切、倍受教育。
  • 邯鄲市復興區委書記潘利軍、區政府區長李少鋒分別到基層宣講十九...
    宣講會上,潘利軍書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深刻認識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準確把握「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方面
  • 青秀區新竹街道:開辦「講習所」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  為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迅速在街道社區落地生根,新竹街道調動資源,整合力量,開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市民講習所」,以靈活多樣的宣講形式,在轄區12個社區、村用「接地氣」的方式推動十九大精神在基層遍地開花。
  • 最美基層幹部黃江山:看到村裡變化,再苦再累也值
    「看到村裡變化,再苦再累也值」——記駐羅城四把鎮集環村第一書記黃江山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廖慶凌「沒有黃書記的幫助,我兩個女兒就上不了學。」1月18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集環村新建屯村民吳美枝告訴記者,「黃書記給我們一家帶來了希望。」
  • 來生,找個心疼自己的人牽手,再苦再累也值得
    導語:沒有愛的婚姻,即便牽手一生也是一種煎熬,那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來生,找個心疼自己的人牽手,再苦再累也值得,婚姻不是兒戲,牽手一個人過一輩子,一定要選對人,才會有著幸福的人生,一旦看錯了人,無論是娶還是嫁,都會失去了一輩子的快樂
  •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自包娟娟同志擔任溫泉鎮馮河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以來,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幫助貧困戶找準致富門路,協助抓好村級班子建設、開展技能培訓、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全面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力協調相關部門為殘疾人無償提供殘疾人用品,與財政、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銜接推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指導村莊綠化美化工程
  • 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之路
    翻開習近平總書記從1969年下鄉當知青,到2012年十八大召開時的工作履歷,可以發現這44年中,他從下鄉知青成長為黨的領袖,從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一般軍官到軍委主席,從政經歷遍及黨、政、軍各個領域,歷經村、縣、地、市、省、直轄市,直至中央等所有層級的主要崗位,每一層級都歷經幾年、都扎紮實實、都政績卓著,每一崗位都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 歷史學院召開學習《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講座暨訪談會
    12月5日下午,歷史學院學習《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講座暨訪談會舉行。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郭海鷹主講,歷史學院黨委副書記白潔主持,歷史學院2020級入黨積極分子在線下參加會議,另有45名入黨積極分子通過騰訊會議在線聆聽。
  • 時政新聞眼丨在APEC這場對話會上,習近平闡述中國抉擇的世界意義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特殊之年 特殊對話會   應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邀請,習主席將於11月20日出席APEC第2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日,APEC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先期舉行。
  • 萬立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為了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關於華僑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12月9日至11日,中國僑聯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辦「親情中華·戰疫有僑——海內外僑界凝心聚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潮州巡展、在汕頭市舉辦「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出席活動並在當地調研。
  • 【務虛求實明方向 凝心聚力再出發】 鄠邑區法院召開2021年工作...
    會議首先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奮力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在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並要求全體法官幹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自覺用於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增強依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責任感使命感
  • 《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激發福建廣大黨員幹部強烈的思想共鳴
    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學習《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質樸真摯的為民情懷。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我們要牢記初心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聽民聲、解民難、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