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文凱
清晨,白霧如紗,縈繞湖州古城。那些拱橋、街房、塔廟等倒影,隱現於靜靜的巷河。一葉扁舟,劃破水面,驚波扯瀾,直奔西門。
西門狀元街,烏桕掩映,紫豔奪目;忽起狂風,紅葉紛飛,飄往一座陳舊的靈棚。棚屋正壁,供桌上豎立靈牌,果盤堆滿祭品;桌前罄凳上,燭光瑩瑩、香菸嫋嫋。
秦九韶身披孝服,坐在左壁床邊書桌上,心無旁騖,奮筆疾書。
這時,一片紅葉,隨風旋飄入棚,猶如雜耍藝人,撲滅燈盞,又陡然翻身,輕輕地滑落在宣紙上。秦九韶停下書寫,將小楷狼毫放回筆架,提衣起座,揉按熬紅的雙眼,接著掩口咳嗽,疲憊地繞桌踱步。
秦九韶在嘉定元年(1208)春出生於蜀地普州城秦苑齋官吏世家,從小天資聰穎,拜師高人,考中進士,歷獲縣尉、通判、州守、知府等職,精研星象、詩詞、音律、算術、營造、軍事之學。
三年前,慈母逝世,按俗「丁憂」,秦九韶離任建康府通判,趕回湖州,利用行孝機會,把數學知識和研究成果整理成書。他經常通宵達旦,眼看著作完稿,心潮起伏,挪動魁梧身軀走向供桌,面向靈牌俯身跪拜,禁不住淚流滿面。
此時,紅日升空。一葉扁舟,停泊波光粼粼的水畔。一位戴硬翅幞頭、身穿曲領公服之人,棄船登上蘆花夾道的梯坎,搖著幞頭走進狀元街,面對秦宅大院,甩袖拱手,響亮呼喊:「道古,道古賢弟!」
書童阿翠,聽到有人叫秦九韶的字稱,出去看,是被封為金陵侯的吳潛。她臉綻笑靨,鞠躬回敬字稱:「毅夫大人光臨,請進屋上坐!」
吳潛進入秦九韶父親早年備置的宅第,入廳落座,不見秦九韶,滿臉疑雲。阿翠一邊上茶,一邊說家人外出訪親,只有主人在靈棚。
吳潛掐指一算,秦九韶丁憂期滿。因為自己丁母憂期間,他倆交往甚猶。其實,吳潛早在紹定六年(1233)督視潼川府路、成都府路時,就了解到秦九韶是一位奇才,進而佩服成友。吳潛此行公務夜宿湖州,思友心切,謝絕隨從,抽空拜訪秦九韶。
「毅夫大人,請用茶!」阿翠說完,一蹦一跳,出去通報。吳潛端茶慢品,唇齒留香,心情愉悅。
一會兒,秦九韶從側門進屋,削須沐浴,戴軟幞穿便服,顫步進廳,拱手致歉:「失敬,怠慢,請兄治罪!」吳潛扭頭,看到秦九韶一臉青瘦,站立不穩,趕忙去扶進太師椅。他噓寒問暖後,微笑捋須,欲言又止。
「毅夫兄,有何見教?」秦九韶輕言試問。「欲睹賢弟大文。」
秦九韶心頭一震,半響才回答:「稿未終定,示人當否。」吳潛剎住臉上笑意,想到他治學嚴謹,不能強人所難,遂拱手告別,幞頭負氣般地搖動。
「且慢,請兄賜教。」吳潛聽到這裡,伸向門外的右腿倏然縮退,轉過身來,幞頭歡快地閃晃。
淳祐七年(1247)冬月裡這個特殊的日子,舉世聞名而後載永樂大典的《數書九章》,正式面世。
吳潛翻開書稿,墨香四溢。全書九章十八卷,分大衍、天時、田域、測望、賦役、錢穀、營建、軍旅、市物九類,每類九題,共計81題(問)。內容上至天文、星象、歷律、測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築、運輸,配有各種幾何圖形和體積插圖,還有錢穀、賦役、市場、牙釐的計算和互易,以及許多計算方法和經驗常數。其中,三斜求積術、正負開方術和創造的「大衍總數術」,讓學富五鬥的吳潛看得雲裡霧裡。特別是自序中憂國憂民和治國主張,讓他騰立拱手,驚嘆道:「奇,實用之奇著!這是報母恩,報家國之恩,行大孝給人世智慧……可呈奏朝廷嘉許!」
秦九韶疲頓閉目,越聽越驚訝,猛然睜眼,硬撐著身子站起來,拱手道:「仁兄謬讚,令弟惶恐!」「賢弟,寬仁之道也!」吳潛感慨不已,依依不捨地道別。秦九韶把吳潛送至大門,一縷溫暖的陽光朗照客廳。
秦九韶吩咐阿翠拿來文房四寶,逐頁終定內容,一坐不起,咳嗽連連,直至日落西山。突然,他感覺體力抽乾、大汗淋漓,幾聲猛咳,咯出一口鮮血,噴濺在文稿上,徐徐浸散,染紅宣紙,猶如此刻夕陽染紅漫天雲霞。
秦九韶暈趴在地上,雙手攥住幾頁文稿。
【書中人物簡介】
秦九韶(1208-1268),字道古,出生於普州(今四川安嶽縣)官吏世家。在湖州為母守孝期間,潛心研究數學,完成著作《數書九章》。該書代表了中世紀世界數學發展的主流與最高水平。2020年,秦九韶被列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作者簡介】
李文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資陽市作協副主席、安嶽縣作協主席、《普州文學》雜誌主編、安嶽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在《黃河》《西部》《雨花》《星星》《百花園》《四川文學》《青年作家》《安徽文學》《女子文學》《青年作家》《江河文學》《散文選刊》《中華辭賦》《中華文學選刊》《中國校園文學》等雜誌發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辭賦、散文評論等作品。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活靶》、長篇傳記《崛起飛翔》等7部著作。曾獲《人民文學》佳作獎、國土資源部首屆隨筆一等獎、四川省電視散文一等獎、黑龍江省作協《北方文學》(聯袂)散文二等獎、四川省報紙副刊作品獎、四川省天府文學獎短篇小說優秀獎、湖北省作協短篇小說三等獎、河南開封市文聯《東京文學》短篇小說三等獎、四川省作協系統「先進個人」等獎項。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信息包括銀行卡戶名、開戶行及網點準確信息(不能錯一個字、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