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余光中《母難日》

2021-02-19 淺海文苑


點擊關注 | 文學依然神聖 

余光中《母難日》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迴蕩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

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噠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

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

對你永久的感恩」

(文中圖片來關於網絡)


作者簡介:


余光中 (1928—2017年12月)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餘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朗誦簡介


劉鵬程,陝西廣電《希望在線》欄目主持人、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藝術傳媒系教師、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考委會培訓師、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考級委員會評委。曾舉辦《嚮往崇高》、《伯牙鼓琴》、《金風玉露》、《紅葉寄情》等近十場個人朗誦音樂會。曾主持過「陝西首屆十大女性經濟人物經濟論壇」、「洛川縣相思湖文化景區暨開園典禮」、西安市中小企業協會第四屆、第五屆「長安論壇」等活動。

歡迎投稿至郵箱:1004961216@qq.com

【投稿說明】

如有疑問可在後臺留言詢問


歡迎關注「淺海文苑」

相關焦點

  • 逸宮朗誦:余光中《母難日》
    退休後活躍在網絡中,熱衷於朗誦活動,自2009年起在派派網已經上傳一千多段朗誦作品,點擊率一千六百多萬次。在2011年河北電視臺舉辦的「你最聲動」朗誦比賽中獲得冠軍。▲▲▲▲▲母難日作者:余光中文案是節選,請聽音頻矛盾世界快樂的世界啊當初我們見面你迎我以微笑而我答你以大哭驚天,動地悲哀的世界啊最後我們分手我送你以大哭
  • 聆聽:等你,在雨中 大衛David朗誦 作者: 余光中
    點上方 藍色字體 輕鬆關注等你,在雨中作者: 余光中作者與誦者簡介作者:余光中,福建泉州永春人。生於江蘇南京,故亦自命為江南人。朗誦:大衛David,《京詩文化傳美》訂閱號主播並先後成為《誦友之聲》、《最美邊疆》、《美文與誦讀》、《晴耕雨讀微刊》、《四季誦讀》等十餘家優質朗讀平臺嘉賓主播朗讀者。誦讀深情、精心投入,聲音激越而又深沉溫暖。曾帶兵育人、戍邊衛國,所帶英雄的董存瑞生前所在連隊,被授予榮譽稱號,本人榮立二、三等功多次。駐京某部文宣工作多年,創作作品分別獲全軍、總部一、二等獎。熱愛朗誦多次獲獎。
  • 記余光中:鄉愁之外(舊文)
    《鄉愁》在近半個世紀的傳播中,無疑已成為經典性懷鄉文本,甚至將余光中符號成一位「鄉愁詩人」,將他其他的詩作、文章與文學領域的成就與貢獻所遮蔽。那麼,在《鄉愁》之外,余光中是什麼模樣呢?余光中如何看待自己的被符號化?82歲的余光中尚能飯否?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去把握詩情的?有著怎樣的詩意的鍛打?他又是如何將寫作、翻譯、教書與開車旅行這些事集於一身的?
  • 【悼念】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重溫代表作《鄉愁》朗誦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昨日(12月14日)病逝,享年九十。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母鄉江蘇常州,1928年年10月21日生於南京,抗戰時期在重慶讀中學。先在南京大學與廈門大學就讀,後在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59年獲愛奧華大學文藝碩士。曾任臺北師大、政大外文系教授,1974年至198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任教。
  • 悼念余光中|黯淡了的心中月光
    余光中,熱忱故土的守望者,用一首鄉愁傾訴出——所思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畫面感,如怨如訴,可歌可泣。雪滿頭,已逝天地人間;泥銷骨,芳華自此不復。>余光中從小學課本中的「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到「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余光中 丨 逍遙遊於天地間
    余光中的紀錄片名字叫《逍遙遊》。這個名字並非來自莊子的名篇,而是余光中一本詩集的名字。紀錄片拍攝於2010年7月,當時團隊隨余光中先生到無錫的江南大學進行一次講座。他們一路跟隨余光中和妻子的足跡,並從中穿插了對余光中的採訪和臺灣文人的分析和解讀。
  • 李敖痛罵余光中的真實原因,在這!
    舉個代表性的吧,不是別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是文星時期認識的朋友,此人是王安石看不起的「福建子」,為人文高於學、學高於詩、詩高於品,但聊天時滿有趣,尤善巧思。他為人最喜招朋引類、結黨營詩,我在文星時,他極力拉攏我,邀我參加師範大學的「現代詩朗誦會」,奉我為貴賓,介紹到我時,人人爭看文化太保真面目,掌聲之大,任何人不能比。
  • 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我已經沒有鄉愁
    中新社東莞12月23日電 (李映民 李純)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23日作客廣東東莞莞城「文化周末大講壇」,作題為《旅行與文化》的專題演講。余光中表示,自從兩岸恢復往來,他就經常回大陸,已經沒有鄉愁,現在他更關注兩岸的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不斷探索文學的境界。  余光中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文所所長,出版專著五十多種,他的《鄉愁》、《白玉苦瓜》等作品被介紹到大陸之後,十分風靡。
  • 余光中最美的詩《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作者:余光中朗誦:王寶華視頻:江   南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編輯謹以此篇紀念余光中先生詩人余光中先生昨日千古,享壽九十。
  • 尋李白 余光中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修竹學生lemon tree給大家朗誦的,余光中的《尋李白》。
  • 朗誦/春天,遂想起(附賞析)
    余光中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與眾多的表妹一同長大,並與其中的一位結為連理。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烏鎮人,因而,余光中對祖國的留戀更多的體現為對江南的留戀。這首《春天,遂想起》才真正是余光中的情感細膩之作。故鄉情結、愛國情懷是《春天,遂想起》的靈魂。
  • 【娜一聲】余光中 《鄉愁》
    攝影/斯琴塔娜點擊下方 音頻 收聽朗誦2012年4月,84歲的余光中先生受聘為北京大學「駐校詩人」。余光中先生的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作品細膩而柔綿。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為「最美最母親的國度」。【臺灣海峽~1】
  • 記余光中之妻 範我存
    余光中後來回憶見到範我存的情景,寫下了詩句「一朵瘦瘦的水仙,嫋娜飄逸,羞赧而閃爍,蒼白而瘦弱,抵抗著令人早熟的肺病,夢想著文學與愛情,無依無助,孤注一擲地向我走來……」 兩人很快熱戀,據說在余光中老家的楓樹上刻著YLM三個字母,Y是餘,L是love,M則是範我存的乳名咪咪。後來兩人在臺北登記結婚,那年余光中二十八歲,範我存二十五歲。從此相守六十一年,育有四個女兒,直至余光中去世。
  • 詩人余光中昨日病逝 他從廈門踏上詩路又為廈門留下詩作
    余光中為他母親做了《母難日》等詩作。徐學供圖昨天,在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與余光中有數十年交情的《余光中傳》作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學神情悲傷。  他甚至說,「現在想來,我其實是有一點預感的」———12月13日凌晨1點多,徐學突然莫名輾轉難眠。後來,他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條關於余光中「為你讀詩」的微信公眾號,並寫上「守夜人」三個字。沒想到,第二天中午,他就從媒體上看到余光中病逝的消息。
  • 余光中:除了鄉愁,我還有咪咪這樣的姑娘
    1955年,余光中翻譯《梵谷傳》。他在白紙的正面寫譯文,反面寫情書,然後寄給範我存,由她謄寫後再寄回給他。全文30多萬字都是範我存謄寫在有格稿紙上,之後才由余光中送到《大華晚報》發表。說起來,畫家梵谷的名字,也是余光中從表妹的口中知道的。1990年梵谷逝世100周年,余光中和妻子一起去法國梵谷墓前憑弔。是姻緣天成,還是媒人作?凹叔只能說:緣,妙不可言。
  • 余光中:漢語之美的守護者
    《鄉愁》遮蔽了他的詩歌成就  1971年,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裡寫下《鄉愁》。40多年來,這首詩在海內外廣為傳誦。  可是說起來好玩,余光中在公眾場合其實並不喜歡吟誦這首詩歌。這或許是因為被人邀請多了的緣故,但或許也和這首詩過於出名,從而遮蔽了他在詩歌上的真正成就有關。他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類似觀點。
  • 臺灣學者呂正惠講述「你不知道的余光中」
    但在「鄉愁」背後,其實還有一個很多讀者所不知道的余光中。在送別這位詩人的時候,我們不妨也通過下面這篇文章了解一下。「余光中熱」據臺灣的朋友告訴我,大陸的「余光中熱」讓臺灣的左翼文壇感到很吃驚,我想補充的是,「余光中熱」讓我們大陸稍有臺港文學知識的學者感到慚愧!
  • 【光明正大朗誦】第2021-009期//「光明正大朗誦k歌群「四周歲生日慶典晚會回顧(一)
    《春風又一年》作者:阿華 朗誦:江月9.《走進春天》作者:風兒 朗誦:王宏10.《新鮮的春天》作者:碑林路人 朗誦:曾西平11.《春》作者:朱自清 朗誦:林楓12.《春天的詩行》作者:碑林路人 誦讀:二妮13.
  • 鄉愁、抒情的余光中,也是激烈、矛盾的余光中,有感於余光中改他翻譯的《梵谷傳》 ‖ 紀念
    (一笑)原標題:紀念|鄉愁、抒情的余光中,也是激烈、矛盾的余光中臺灣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今日(12月14日)病逝,享年90歲。2013年,余光中來到上海,接受了《東方早報》的採訪,當時他說,「我任其自然,用最單純的語言寫最單純的意念。」
  • 同題朗誦 | 《等你,在雨中》微誦會音頻合集
    由東莞市朗誦藝術家協會主辦,東莞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藝術團承辦的2021年第一場新年微誦會《等你,在雨中》,1月30日晚8點準時與大家見面。本次微誦會由東莞市朗誦藝術家協會理事段朝陽、李月明主持,東莞市朗誦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柯傑老師擔任點評嘉賓,東莞市朗誦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徐以華老師擔任總結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