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文學依然神聖
余光中《母難日》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迴蕩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
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噠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
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
對你永久的感恩」
(文中圖片來關於網絡)
作者簡介:
余光中 (1928—2017年12月)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餘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朗誦簡介
劉鵬程,陝西廣電《希望在線》欄目主持人、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藝術傳媒系教師、中國播音與主持藝術考委會培訓師、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考級委員會評委。曾舉辦《嚮往崇高》、《伯牙鼓琴》、《金風玉露》、《紅葉寄情》等近十場個人朗誦音樂會。曾主持過「陝西首屆十大女性經濟人物經濟論壇」、「洛川縣相思湖文化景區暨開園典禮」、西安市中小企業協會第四屆、第五屆「長安論壇」等活動。
歡迎投稿至郵箱:1004961216@qq.com
【投稿說明】
如有疑問可在後臺留言詢問
歡迎關注「淺海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