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與小愛,正向與反向,審視每個人心中的信條

2020-09-06 空間收納大師

沒看過《信條》之前,我以為《星際穿越》是我看過的最硬核、最燒腦的科幻電影。

直至昨日,從電影院出來的我,腦海中依然存在許多片段和思考。

如果「時間逆轉」技術存在,你會不會去拯救未來、改變現在、挽回過去?

信條海報

電影中的幾位演員,在面對「正面與反面」的人和事件的時候,堅持了自己內心的「信條」,正如影片的英文TENET,可正可反。

全篇沒有提及名字的黑人特工(約翰·大衛):他的信條是完成任務、維護正義、解救人類,是大愛,也是最難維持的信條。為此,他在世界多個地點和搭檔尼爾(帕丁森)展開了「時間之戰」。

尼爾是主人公的搭檔,身份和目的是個謎團,但如果你仔細觀看電影的細節片段,你會知道他就是「紅繩戰士」,在多個時間段穿梭,並拯救過主人公。這也是影片最讓人混亂的一個人物,因為在同一時空,會出現多個時間段的尼爾,有正向有逆向,因此很多電影情節和片段,大家理解起來非常澀會難懂。

尼爾

除了主人公和他的搭檔,電影中還提及了反派安德烈和他的妻子凱特的內容情節。

安德烈是劇中的軍火商,身患癌症的他,想要通過啟動「演算裝置」,讓整個世界「陪葬」,包括他變態愛戀著的妻子和無辜的兒子。安德烈的信條是反叛的,毀滅的。就像信條英文的正向字母和反向字母,主人公搭檔二人組與他在爭奪「鈽裝置」的時候,會出現多個時間線的「自己」出現在同一時間段,大家可以通過帶氧氣罩來分辨下哪個是逆向的人物。

反派安德烈

安德烈的妻子凱特的信條是掙脫丈夫的控制,保護自己的兒子。相對於主人公正向的大愛、安德烈的反向的毀滅,她的信條似乎「微小」了一些。但你不能小看她的信條,正是因為凱特逆轉回到了輪船上,殺死了當時的安德烈,才避免了「裝置啟動」、世界毀滅。

凱特

凱特在劇中主要參與了爭奪「鈽裝置」、受傷被拯救、殺死安德烈三個內容片段,並在多個時間段解釋了很多內容細節,準備看電影的朋友,一定要仔細看哦~


除了主角和多個重要人物的情節片段,大家在觀影的時候,還要理解很多科學知識。

例如熵這個物理學名詞熵的解釋是混亂度的度量單位,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而熵通常只朝著一個方向目標。而電影信條的核心就是有人通旋轉門裝置,逆轉了熵的變化,在時間的洪流裡隨意逆流而上,恣意穿梭,這樣就非常危險又詭異了!

再如說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一個「祖父悖論」知識,就是一個對於時間穿越產生的效果和影響的討論:如果你回到過去,將你年輕的祖父殺死,你的父親就不會出生,那麼也自然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你的祖父呢?

而電影中反覆出現的尼爾,就是多時空穿梭的存在,也就是說電影信條所展示的世界,是在多個平行時空下的存在。如果這樣說,你是不是就能理解尼爾的「神出鬼沒」了呢?

尼爾與主人公

直至影片最後為了阻止演算器啟動的鉗型戰術,主人公才明白一直在多個時間段拯救自己的,正是尼爾,而尼爾明明知道自己會犧牲,依然選擇了「向死而生」。相對於正派主人公、反派安德烈、小愛凱特,尼爾的信條是:為主人公穿針引線,協助他完成多個時間段的「任務」。

分析類整個電影任務的內心「信條」,也淺談了一些科學知識,我們不禁要唏噓,如果宿命論真實存在,我們的自由思想與意志在不同時間下相互磋磨,會不會改變命運、掌握時間和歷史的進程?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想法即使是當下的自我安慰,也好過不去掙扎,聽天由命的一生!

這應該是《信條》想要向我們傳達的另外一番思想吧~

相關焦點

  • 三天票房破億,《信條》:一場核裂變引出的反向時間空間論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 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主演的電影《信條》在9月4日上映,不到3天《信條》票房在中國內地已破億,而伴隨著票房的增長隨之而來的是不同解讀《信條》的文章,其實看完整部電影不難發現《信條》是物理學下的特工片——也就是核裂變下無意中發現的反向時間空間。
  • 婚宴延期讓「小愛變大愛」
    這既是「一切以大局為重」的體現,也是「小愛變大愛」的升華。  「小愛變大愛」,認識要到位。安全防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旦涉及人員聚集,必須設法避免,婚宴為戰疫讓路理所當然。話說疫情防控「一個都不能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防疫的「第一責任人」。當你碰到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時,主動配合就是對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  「小愛變大愛」,防控要落實。
  • 教師對大愛在責任,小愛在關心的理解
    教師對大愛在責任,小愛在關心的理解我想結合我平時的工作經驗,以及我在工作中得到的總結,包括遇到的問題,發表我對「大愛在責任,小愛在關心」這一主題的看法和理解!首先,大愛在責任,這句話我的理解是一種態度,是對自我的要求,是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修養,我們必須從內心去意識到我們幼兒教育者肩負著怎樣的責任,這是我們工作的思想指導,作為一名老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我們必須秉持這樣的思想去指導我們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會有師德師風培訓,就是要讓我們明白這種責任。我們對孩子起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和引導作用。
  • 《信條》太燒腦?弄清人物關係和時間點,不用n刷也能秒懂劇情
    全篇沒有提及名字的黑人特工(約翰·大衛):他的信條是完成任務、維護正義、解救人類,是大愛,也是最難維持的信條。為此,他在世界多個地點和搭檔尼爾(帕丁森)展開了「時間之戰」。這也是影片最讓人混亂的一個人物,因為在同一時空,會出現多個時間段的尼爾,有正向有逆向,因此很多電影情節和片段,大家理解起來非常澀會難懂。
  • 不斷升華小愛 讓它漸漸變成一種無我的大愛
    最近,郭沫若先生最喜歡的女兒郭庶英大姐給我發來了微信視頻,這個視頻節目我是一口氣讀完的,主要是運用圖文並茂來講人間大愛的故事,特別生動感人。郭庶英大姐屬於大家閨秀,才華橫溢,她的直率與坦誠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似乎是當年在重慶上空日軍轟炸機的轟炸下她出生的那個地洞裡就有的。她很善良,幽默,睿智。我與她一起聚餐坐在一起,她不浪費一粒糧食。
  • 影向標|《信條》太燒腦?弄清人物關係和時間點,不用n刷也能秒懂劇情
    全篇沒有提及名字的黑人特工(約翰·大衛):他的信條是完成任務、維護正義、解救人類,是大愛,也是最難維持的信條。為此,他在世界多個地點和搭檔尼爾(帕丁森)展開了「時間之戰」。這也是影片最讓人混亂的一個人物,因為在同一時空,會出現多個時間段的尼爾,有正向有逆向,因此很多電影情節和片段,大家理解起來非常澀會難懂。
  • ​全方位解析諾蘭最軟科幻電影——《信條》
    我最佩服的不是反向時間這個點子,而是創作團隊能夠想到反向時間並且將其具象化表現出來。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在《信條》中具象化,導演用視聽手法表現出時間的正向反向,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信條》關鍵設定講解】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裡,加上時間維度算是四維。而時間的流向是亙古不變的。《信條》裡腦洞大開,遙想著未來人類開發出可以逆轉時間流向的機器。原本正向流動的時間突然變成反向流動,想想就很有趣。
  • 學習一個月倒著講話、反向打架.....《信條》裡的那些「逆向名場面」竟都是實拍
    上周末,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正式上映,影片講述信條組織逆轉時空、拯救世界的故事。今天周到君就來帶大家一起盤一盤《信條》裡的那些「逆向名場面」,看看諾蘭究竟是怎麼完成這一系列「逆向拍攝」的......↓電影中最刺激的,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場面莫過於汽車高速上逆行追逐的戲份,既有正向空間的前行,也有逆向空間的交疊。很多人都以為這些鏡頭是倒放的,因為首先逆向開車本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電影中逆行汽車行駛的速度還很快,一般人是無法完成的,但實際上這一部分卻都是實拍。
  • 無論是「小愛」或者「大愛」都是青春在吐芳華
    接下來,我們再次回顧這部電影,回顧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歷史情懷,回顧那份真摯的「小愛」和「大愛」,回顧那代人在青春芳華中所有的激情和遺憾。以上這些,就構成了影片所要詮釋的「小愛」。於是,電影從之前的「小愛」升華到了對國家和民族的「大愛」。 位於我國西南的越南,歷來就奉行實用主義的外交政策。在尚未統一之際,它和中國、蘇聯等國的關係都維持友好,終於得到了多方的援助,一步步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獨立。
  • 【最美健康家庭】小愛匯聚成大愛
    這個年輕康巴漢子以及他背後的家庭演繹了樸實而又真摯的家庭小愛,也詮釋了以一己小愛成就家庭之愛並匯聚成社會大愛的人間真諦。  扎堆和他的妻子結婚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同甘共苦,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③:大愛小愛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③:大愛小愛 2020-02-19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想看懂電影《信條》只需要想通這件事——解析電影,部分劇透
    《星際穿越》展現給我們掉落到黑洞裡可以在其中看到四維空間;《盜夢空間》展現給我們上層夢境如何影響下面層級的夢境;而《信條》展現給我們一個時間反向流動的世界。一、影片背景理論下面來說說我對《信條》裡關於「時間」描述部分的理解。用圖片的形式輔助解讀,可能更利於說明白。首先,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一個時間正向流動的世界。時間都是由1點鐘流向2點鐘的,即1→2世界。
  • 這部TVB劇,有接地氣的小愛,更充滿人間大愛,小愛溫馨大愛震撼
    這部職業劇,不僅有著接地氣的小情愛,更充滿了人間的大愛,小愛溫馨,大愛震撼。在老戲骨的對比下,觀眾難免要噴年輕一代的小生和花旦,確有不足,應該向前輩學習,取其所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進步嘛!花旦中唐詩詠比較自然,李佳芯眨眼睛的小動作讓人有點出戲,張曦雯還是有些潛力的,馮盈盈實在無力吐槽了,還不如飾演她情敵的那個韋護士,當然,韋護士雖然年輕,現實中卻是一位編劇呢!
  • 想看懂電影《信條》只需要想通這件事——看過電影的來討論一下吧
    《星際穿越》展現給我們掉落到黑洞裡可以在其中看到四維空間;《盜夢空間》展現給我們上層夢境如何影響下面層級的夢境;而《信條》展現給我們一個時間反向流動的世界。一、影片背景理論下面來說說我對《信條》裡關於「時間」描述部分的理解。用圖片的形式輔助解讀,可能更利於說明白。首先,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一個時間正向流動的世界。時間都是由1點鐘流向2點鐘的,即1→2世界。
  • 《信條》內地票房破2億「一遍看不懂」的《信條》是救市大片嗎?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中,首周末票房勇破2億人民幣。很多人認為,《信條》的票房表現將是重要的行業信號,票房高低代表著電影市場是否從疫情中恢復。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梳理一下劇情,發現其實主線非常清晰並不難懂,幾段最關鍵的劇情都正向反向各放一遍,加深理解,「基本看懂」並沒有那麼難。甚至故事本身並不完全原創,有很多以往時間題材故事的影子,諾蘭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講述了這個常見的故事,在傳統的007式特工片的外殼下,「發明」了一個「正時間和逆時間同時存在」的世界。個人最喜歡的地方是諾蘭對時間旅行題材的創新。
  • 觀影 |《信條》內地票房破2億,「一遍看不懂」的《信條》是救市大片嗎?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中,首周末票房勇破2億人民幣。很多人認為,《信條》的票房表現將是重要的行業信號,票房高低代表著電影市場是否從疫情中恢復。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梳理一下劇情,發現其實主線非常清晰並不難懂,幾段最關鍵的劇情都正向反向各放一遍,加深理解,「基本看懂」並沒有那麼難。甚至故事本身並不完全原創,有很多以往時間題材故事的影子,諾蘭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講述了這個常見的故事,在傳統的007式特工片的外殼下,「發明」了一個「正時間和逆時間同時存在」的世界。
  • 杜明輝:溫暖不是少數人的大愛 而是多數人的小愛
    「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創始人、安潔康總裁杜明輝12月15日,由鳳凰網主辦的2020「美麗童行」公益盛典在京舉行。活動以「致最美的你」為主題,重溫「美麗童行」十四年走過的公益歷程,展望公益未來。活動現場「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創始人、安潔康總裁杜明輝接受了鳳凰網採訪,採訪實錄如下:記者:作為「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的創始人,請問您參與公益事業的初心是什麼?杜明輝:當初我們創辦「小愛也溫暖」基金主要是想讓城市裡的孩子參與愛、傳遞愛、分享愛,是一個慈善啟蒙教育,同時我們把捐贈的玩具,包括「小愛快樂包」一起送給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就是傳播快樂、溫暖心靈。
  • 諾蘭新片《信條》無劇透解析!讓你一遍看懂《信條》
    小時光提醒:昨天上線的《信條》你看了嗎?霍金卻在《時間簡史》中提到,宇宙不會無限地膨脹下去,而是達到一個臨界值之後,宇宙的擴張力無法抗衡萬有引力,宇宙就會開始坍縮,整個過程時間會逆向流動,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會反向重複一遍。同時宇宙坍縮概念也間接證明宇宙宿命論,一切都是早已註定好的結局,我們不過是時間裡的過客而已。
  • 諾蘭新片《信條》無劇透解析!讓你一遍看懂《信條》
    小時光提醒:昨天上線的《信條》你看了嗎?諾蘭的《信條》肯定是2020年可以引爆院線的電影之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諾蘭」這個名字就成了精品電影的標籤,從他的第一部低成本電影《追隨》開始,他的電影幾乎都能霸榜IMDB的前250榜單,從未失手拍過爛片,出道即巔峰。
  • 深入解讀,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帶你領略,神乎其神的時間逆轉
    咱們就來好好的嘮嘮,諾蘭的這部新片「信條!」其實在聊「信條」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概念,「因果的概念!」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由因到果,但是在諾蘭的新作「信條」當中,出現了由果到因的過程。在以往的穿越時間的電影之中,都是在正向熵增時間線內,從一個點上,跳轉到另外的一個點上。而在諾蘭的新電影,信條當中,正向熵增的時間線與反向熵減的時間線,同時存在,同時運行。熵增就是從因到果,熵減就是從果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