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信條》之前,我以為《星際穿越》是我看過的最硬核、最燒腦的科幻電影。
直至昨日,從電影院出來的我,腦海中依然存在許多片段和思考。
如果「時間逆轉」技術存在,你會不會去拯救未來、改變現在、挽回過去?
信條海報
電影中的幾位演員,在面對「正面與反面」的人和事件的時候,堅持了自己內心的「信條」,正如影片的英文TENET,可正可反。
全篇沒有提及名字的黑人特工(約翰·大衛):他的信條是完成任務、維護正義、解救人類,是大愛,也是最難維持的信條。為此,他在世界多個地點和搭檔尼爾(帕丁森)展開了「時間之戰」。
尼爾是主人公的搭檔,身份和目的是個謎團,但如果你仔細觀看電影的細節片段,你會知道他就是「紅繩戰士」,在多個時間段穿梭,並拯救過主人公。這也是影片最讓人混亂的一個人物,因為在同一時空,會出現多個時間段的尼爾,有正向有逆向,因此很多電影情節和片段,大家理解起來非常澀會難懂。
尼爾
除了主人公和他的搭檔,電影中還提及了反派安德烈和他的妻子凱特的內容情節。
安德烈是劇中的軍火商,身患癌症的他,想要通過啟動「演算裝置」,讓整個世界「陪葬」,包括他變態愛戀著的妻子和無辜的兒子。安德烈的信條是反叛的,毀滅的。就像信條英文的正向字母和反向字母,主人公搭檔二人組與他在爭奪「鈽裝置」的時候,會出現多個時間線的「自己」出現在同一時間段,大家可以通過帶氧氣罩來分辨下哪個是逆向的人物。
反派安德烈
安德烈的妻子凱特的信條是掙脫丈夫的控制,保護自己的兒子。相對於主人公正向的大愛、安德烈的反向的毀滅,她的信條似乎「微小」了一些。但你不能小看她的信條,正是因為凱特逆轉回到了輪船上,殺死了當時的安德烈,才避免了「裝置啟動」、世界毀滅。
凱特
凱特在劇中主要參與了爭奪「鈽裝置」、受傷被拯救、殺死安德烈三個內容片段,並在多個時間段解釋了很多內容細節,準備看電影的朋友,一定要仔細看哦~
除了主角和多個重要人物的情節片段,大家在觀影的時候,還要理解很多科學知識。
例如熵這個物理學名詞,熵的解釋是混亂度的度量單位,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而熵通常只朝著一個方向目標。而電影信條的核心就是有人通旋轉門裝置,逆轉了熵的變化,在時間的洪流裡隨意逆流而上,恣意穿梭,這樣就非常危險又詭異了!
再如說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一個「祖父悖論」知識,就是一個對於時間穿越產生的效果和影響的討論:如果你回到過去,將你年輕的祖父殺死,你的父親就不會出生,那麼也自然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你的祖父呢?
而電影中反覆出現的尼爾,就是多時空穿梭的存在,也就是說電影信條所展示的世界,是在多個平行時空下的存在。如果這樣說,你是不是就能理解尼爾的「神出鬼沒」了呢?
尼爾與主人公
直至影片最後為了阻止演算器啟動的鉗型戰術,主人公才明白一直在多個時間段拯救自己的,正是尼爾,而尼爾明明知道自己會犧牲,依然選擇了「向死而生」。相對於正派主人公、反派安德烈、小愛凱特,尼爾的信條是:為主人公穿針引線,協助他完成多個時間段的「任務」。
分析類整個電影任務的內心「信條」,也淺談了一些科學知識,我們不禁要唏噓,如果宿命論真實存在,我們的自由思想與意志在不同時間下相互磋磨,會不會改變命運、掌握時間和歷史的進程?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想法即使是當下的自我安慰,也好過不去掙扎,聽天由命的一生!
這應該是《信條》想要向我們傳達的另外一番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