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信條》太燒腦?弄清人物關係和時間點,不用n刷也能秒懂劇情

2020-10-19 二三裡資訊商洛

沒看過《信條》之前,我以為《星際穿越》是我看過的最硬核、最燒腦的科幻電影。

如果「時間逆轉」技術存在,你會不會去拯救未來、改變現在、挽回過去?

電影中的幾位演員,在面對「正面與反面」的人和事件的時候,堅持了自己內心的「信條」,正如影片的英文TENET,可正可反。

全篇沒有提及名字的黑人特工(約翰·大衛):他的信條是完成任務、維護正義、解救人類,是大愛,也是最難維持的信條。為此,他在世界多個地點和搭檔尼爾(帕丁森)展開了「時間之戰」。

尼爾是主人公的搭檔,身份和目的是個謎團,但如果你仔細觀看電影的細節片段,你會知道他就是「紅繩戰士」,在多個時間段穿梭,並拯救過主人公。這也是影片最讓人混亂的一個人物,因為在同一時空,會出現多個時間段的尼爾,有正向有逆向,因此很多電影情節和片段,大家理解起來非常澀會難懂。

除了主人公和他的搭檔,電影中還提及了反派安德烈和他的妻子凱特的內容情節。

安德烈是劇中的軍火商,身患癌症的他,想要通過啟動「演算裝置」,讓整個世界「陪葬」,包括他變態愛戀著的妻子和無辜的兒子。安德烈的信條是反叛的,毀滅的。就像信條英文的正向字母和反向字母,主人公搭檔二人組與他在爭奪「鈽裝置」的時候,會出現多個時間線的「自己」出現在同一時間段,大家可以通過帶氧氣罩來分辨下哪個是逆向的人物。

安德烈的妻子凱特的信條是掙脫丈夫的控制,保護自己的兒子。相對於主人公正向的大愛、安德烈的反向的毀滅,她的信條似乎「微小」了一些。但你不能小看她的信條,正是因為凱特逆轉回到了輪船上,殺死了當時的安德烈,才避免了「裝置啟動」、世界毀滅。

凱特在劇中主要參與了爭奪「鈽裝置」、受傷被拯救、殺死安德烈三個內容片段,並在多個時間段解釋了很多內容細節,準備看電影的朋友,一定要仔細看哦~

除了主角和多個重要人物的情節片段,大家在觀影的時候,還要理解很多科學知識。

例如熵這個物理學名詞,熵的解釋是混亂度的度量單位,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而熵通常只朝著一個方向目標。而電影信條的核心就是有人通旋轉門裝置,逆轉了熵的變化,在時間的洪流裡隨意逆流而上,恣意穿梭,這樣就非常危險又詭異了!

再如說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一個「祖父悖論」知識,就是一個對於時間穿越產生的效果和影響的討論:如果你回到過去,將你年輕的祖父殺死,你的父親就不會出生,那麼也自然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你的祖父呢?

而電影中反覆出現的尼爾,就是多時空穿梭的存在,也就是說電影信條所展示的世界,是在多個平行時空下的存在。如果這樣說,你是不是就能理解尼爾的「神出鬼沒」了呢?

直至影片最後為了阻止演算器啟動的鉗型戰術,主人公才明白一直在多個時間段拯救自己的,正是尼爾,而尼爾明明知道自己會犧牲,依然選擇了「向死而生」。相對於正派主人公、反派安德烈、小愛凱特,尼爾的信條是:為主人公穿針引線,協助他完成多個時間段的「任務」。

分析類整個電影任務的內心「信條」,也淺談了一些科學知識,我們不禁要唏噓,如果宿命論真實存在,我們的自由思想與意志在不同時間下相互磋磨,會不會改變命運、掌握時間和歷史的進程?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想法即使是當下的自我安慰,也好過不去掙扎,聽天由命的一生!

這應該是《信條》想要向我們傳達的另外一番思想吧~

(LKX)

相關焦點

  • 《信條》太燒腦?弄清人物關係和時間點,不用n刷也能秒懂劇情
    沒看過《信條》之前,我以為《星際穿越》是我看過的最硬核、最燒腦的科幻電影。直至昨日,從電影院出來的我,腦海中依然存在許多片段和思考。如果「時間逆轉」技術存在,你會不會去拯救未來、改變現在、挽回過去?全篇沒有提及名字的黑人特工(約翰·大衛):他的信條是完成任務、維護正義、解救人類,是大愛,也是最難維持的信條。為此,他在世界多個地點和搭檔尼爾(帕丁森)展開了「時間之戰」。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
  • 《信條》太燒腦 觀眾看不懂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上映,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
  • 《信條》:劇情設定太燒腦 口碑兩極分化
    ,在顛覆感官的同時,更是將「燒腦」發揮到了極致。其中大部分網友表示「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諾蘭,但也是在視覺呈現、敘事結構上再賦新意、再造巔峰的一部」、 「這可能真的是諾蘭有史以來最難解讀的一部電影;從一刷的懵懵懂懂,到二刷的似有所悟,再到三刷的醍醐灌頂,諾蘭再次用實力證明
  • 太燒腦《信條》口碑創諾蘭作品新低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地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諾蘭給觀眾出物理大題「看完一臉蒙。」「太燒腦了,不知道在講什麼。」「正向時間裡反派不是死在越南了嗎,那未來時間裡反派還如何存在?」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劇情簡介這部影片的劇情實在是太複雜太燒腦了,很難簡述,所以劇情簡介就複製黏貼豆瓣中的吧。同時,我也希望各位能去電影院看看這部優秀的新電影。而這次看《信條》給我的感覺和諾蘭的其他影片完全不一樣之前看諾蘭的影片,無論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還是《致命魔術》,就算是你不了解其中燒腦的部分,你都能被影片中的故事所吸引。
  • 這5部公認的TOP級燒腦神片,能懂?
    不夠,影單貓還為大家準備了5部TOP燒腦神片。就讓大腦燃燒得更猛烈些吧!導演: 大衛·林奇豆瓣: 8.4這部電影一定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終極燒腦神作。影單貓刷了4遍才理清楚劇情,還不敢說已經完全看懂它。如果看一遍不懂,多刷幾遍,你會發現,這正是心理大師弗洛伊德一生研究的結晶:潛意識與夢境的關係,太妙了!
  • 《信條》劇情設定燒腦 網友整理觀影攻略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諾蘭給觀眾出物理大題「看完一臉蒙。」「太燒腦了,不知道在講什麼。」「正向時間裡反派不是死在越南了嗎,那未來時間裡反派還如何存在?」
  • 太燒腦看不懂《信條》口碑創下諾蘭作品新低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
  • 《信條》並不燒腦,只是繞腦子,甚至比《盜夢空間》略遜一籌
    >相信觀看該片的觀眾有大部分人是被諾蘭的名號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長達150分鐘,這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給觀眾帶來的幾乎是「燒腦」般的劇情。很多觀眾都覺得影片燒腦,其實如果細說起來,並不是很燒腦,應該準確地說是繞腦子。在影片開頭男主角就被女科學家簡單的介紹了逆轉的事情,接下來的故事也是主要圍繞這一點展開。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你就會不由自主愛上他,大讚一句:這個男人的腦子,實在太牛逼了!9月初的《信條》,剛上映就直接破億。雖然在評分評價上,觀眾褒貶不一。愛的人誇它牛逼,不愛的人吐槽它亂炫技。私以為,《信條》是諾蘭進化出的嶄新精品,無論是從時間脈絡,腦洞開發,還是結構上,人物多主線演進,它的框架無疑玩到了極致。
  • 電影《信條》:劇情太燒腦晦澀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正在熱映的電影《信條》,影片主要講述了主角在同隊友做任務時被假死,醒來後以無名氏的方式加入了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的任務,最終和隊友尼爾以及凱特,利用逆時間完成了任務,毀掉了薩特手中的時間炸彈,成功阻止了其企圖毀滅人類的行為,主角最終以一個不被人類知曉默默拯救了全人類的無名英雄落幕。
  • 燒腦大片《信條》無劇透,硬核解析諾蘭的時間理論
    原因只有一個——快節奏的推進和無處不在的細節鋪墊應接不暇,燒腦的時間線相互交錯,逆向場景的呈現有悖於慣性思維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這一次,諾蘭將時間和空間兩者擰成了一股麻花擺在眼前,如此新奇有趣的設定,帶來的是視覺的盛宴也是給思維碰撞上點了一把火。
  • 信條票房破3億!時空逆轉太絢麗,網友:燒腦沒看懂我也要二刷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00:06:19,電影《信條》總票房突破3億!•諾蘭拍攝的一貫風格,刻畫了時空逆轉下的十分燒腦的劇情。網友們在觀看後好評不斷,還稱即使劇透也看不懂,燒腦程度可見一斑
  • 科幻電影變成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4日),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信條》熱映中,諾蘭的電影海報都很「燒腦」
    「TENET」順著念和倒著念是一樣的這和電影的劇情有著一定的聯繫大大君就不在這劇透了藝術海報看著就很「燒腦」!,體現光感兩個建築形成了箭頭形狀緊扣電影關於「時間和方向」的主題螺旋式的形狀,給人一種立體空間感而《信條》海報的設計非常注重「時間逆向」的主題其中,有藉助沙漏元素闡述的
  • 諾蘭電影太燒腦,看不懂《信條》一點也不丟人,睡一覺就「懂」了
    說實話,看完《信條》,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個被震住的目瞪口呆、呆若木雞的呆瓜。像我這種生活裡本來反應就遲鈍的人,因為在看影院中不能暫停回放,很多情節都反應不過來,只能被電影劇情強行拖著走。請恕我本人才疏智淺,平時看電影時,最多能容納3層概念設定。
  • 燒腦影片《信條》,看懂需要了解這些
    不得不說《信條》是很燒腦的,它的燒腦不在於劇情有多複雜,而在於該片需要觀眾的大腦和眼睛調整以往的觀看習慣,去適應逆轉時空中那些充滿不協調感的詭異畫面。不過大部分觀眾第一遍都能看懂基本劇情,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卻無法理解其中的設定、細節、時間線和原因,所以很容易忽略片中埋下的伏筆,因此想看懂這部電影需先了解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