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劇情設定太燒腦 口碑兩極分化

2020-09-09 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聯袂主演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已於9月4日正式登陸內地院線。

影片主要講述了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努力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作為繼《星際穿越》與《盜夢空間》後上映的諾蘭「時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信條》以獨特的「逆轉時空」設定將一正一逆兩條時間線相互交織,在顛覆感官的同時,更是將「燒腦」發揮到了極致。

目前,《信條》正在全國熱映中,熱度持續走高,然而影片的評分卻一跌再跌,豆瓣開分8.4,目前已下降至7.8,除此之外,網友們對影片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網友們的精彩點評。

其中大部分網友表示「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諾蘭,但也是在視覺呈現、敘事結構上再賦新意、再造巔峰的一部」、 「這可能真的是諾蘭有史以來最難解讀的一部電影;從一刷的懵懵懂懂,到二刷的似有所悟,再到三刷的醍醐灌頂,諾蘭再次用實力證明,他在時空概念上的攀越讓他無愧為遙望巔峰的造夢者」、 「大!腦!在!燃!燒!時間的順流和逆流都不稀奇,但把順流逆流放在一起組成時間的咬合狀態並利用之——這就是諾蘭牛X的地方了。太多隱藏在細節中的魔鬼,就像一場信息量的核爆」、「信條是諾蘭自我崇拜式的返璞歸真,極具野心和狂氣的顱內實驗,燒腦程度直逼記憶碎片,信息密度和解讀空間更是堪稱自身之最。」

然而也有部分網友表示「150分鐘的電影,前面至少120分鐘都挺無聊且沉悶的」、 「諾蘭以前的電影複雜,會有主題。這次不但沒有,而且各方面平庸至極」、「一言難盡,首先確實非常精緻,預算爆炸,但情節上真的不能說好啊」、「這種超現實題材,解釋理論與不解釋理論都很難讓觀眾理解,我覺得我看就是看三遍也是懵的。」

《信條》延續諾蘭的一貫風格,並全面升級開拓了「逆轉時空」概念,「燒腦」程度超出以往。影片中大量的實景拍攝將畫面最寫實地呈現,同時公路飆車、實炸飛機、時空夾擊大戰等極具震撼性的視效場景更是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然而,影片也並非沒有瑕疵,由於「逆轉時空」這個概念太過龐大和複雜,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想要理解這個概念的話,挑戰難度極高,而且電影中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展現這個概念,從而導致劇情和情感的刻畫過於薄弱,難以讓人入戲。總之,雖然影片存在一些問題,但在科幻片中仍屬於上乘之作,只是「門檻」有些過高了。

相關焦點

  • 《信條》劇情設定燒腦 網友整理觀影攻略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諾蘭給觀眾出物理大題「看完一臉蒙。」「太燒腦了,不知道在講什麼。」「正向時間裡反派不是死在越南了嗎,那未來時間裡反派還如何存在?」
  • 太燒腦《信條》口碑創諾蘭作品新低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地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諾蘭給觀眾出物理大題「看完一臉蒙。」「太燒腦了,不知道在講什麼。」「正向時間裡反派不是死在越南了嗎,那未來時間裡反派還如何存在?」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8.2 口碑兩極分化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信條》太燒腦 觀眾看不懂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上映,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
  • 《信條》全國上映 | 諾蘭執導,燒腦來襲
    這些不同題材的電影,在他的手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燒腦。諾蘭《信條》豆瓣開分8.4 超四成觀眾給出5星好評。8.4分在諾蘭導演的作品中不算高,目前是諾蘭作品中豆瓣評分第九高的電影。在豆瓣短評中,許多觀眾表示「看傻了」「很燒腦」,以及視覺和音效很震撼;但也有小部分觀眾表示影片的文戲顯得有些無聊沉悶。
  • 《信條》熱映中:諾蘭的作品,就連海報都很燒腦
    各位看官大家好~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被電影《信條》刷屏呢?這個電影的評論兩極分化也太嚴重了吧!一半人拍手叫好,另一半人大呼「燒腦」!今天仍然是忙到沒有時間去看電影的Jolly醬,但是!Jolly醬可以看海報呀!
  • 太燒腦看不懂《信條》口碑創下諾蘭作品新低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
  • 上遊觀影|記者現場體驗《信條》零點場:時間線索燒腦,口碑呈兩極化
    9月4日凌晨,著名導演諾蘭新片《信條》正式在國內上映,這部萬眾矚目的影片在上映前就引發了眾多關注。之前,有關這部電影的各種評價不少,比如內容燒腦、場景宏大、打戲非常精彩、看一遍不夠、無法劇透、諾蘭的又一部神作等等。
  • 諾蘭新片點燃全國大銀幕,「燒腦」的《信條》能創造多少票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  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金剛川》口碑為何兩極分化
    剛看完了電影金剛川,對電影的預期和情緒出發點會決定一個人對《金剛川》的評價,一半是「趕工才拍成這樣」另一半是「趕工都拍成這樣」,如果口碑不兩極分化倒是奇怪了。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離《八佰》太近了,同一個導演,同為戰爭題材,一個守倉庫一個守橋,都呈現極端環境下小人物的人性光輝,然而《八佰》處處用心,《金剛川》則讓人覺得是電影工匠管虎交出的行活:一切都對,就是不好。
  • 電影《信條》:劇情太燒腦晦澀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正在熱映的電影《信條》,影片主要講述了主角在同隊友做任務時被假死,醒來後以無名氏的方式加入了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的任務圖片來自網絡,侵刪燒腦的劇情讓有的觀眾叫苦不迭,讓有的觀眾高潮疊疊。
  • 「燒腦神作」《信條》能否拯救今年的世界電影
    被西方媒體視為2020年世界電影院「救命稻草」的《信條》已於8月26日全球開映,9月4日將登陸中國。當下電影市場匱乏的是真正高質量的大片。那麼英國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這部「燒腦神作」能不能拯救世界電影呢?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劇情簡介這部影片的劇情實在是太複雜太燒腦了,很難簡述,所以劇情簡介就複製黏貼豆瓣中的吧。同時,我也希望各位能去電影院看看這部優秀的新電影。比如,你可以不知道《盜夢空間》中有關於清明夢、信物、築夢師的設定,你也能被主角在夢境中層層探索的劇情所吸引;你可以不知道《星際穿越》中有關於黑洞、時間、蟲洞的設定,你也會被主角穿梭宇宙時的浩瀚所吸引;你可以不知道《致命魔術》中有關薛丁格的貓的設定,你也會被兩大主角之間的魔術對決所吸引。
  • 《八佰》日冠被《信條》終結,口碑兩極分化,成諾蘭最差作品
    用「頹廢」來形容一部剛剛上映的電影,其實是有些不太合適的,但是這部電影確實沒有什麼爆發,所以到了晚場的時候,走勢其實是非常「頹廢」的,如果《八佰》再強一點,可能日票房冠軍就不保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口碑,大家都知道,諾蘭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導演,他所拍攝的電影一般的觀眾其實看不懂,都是看得半知半解,目前而言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所以這對於口碑和票房而言,都不是一個好事情,很多觀眾看不懂,自然是不會給高分的,而口碑一下來,票房自然是高不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 科幻電影變成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4日),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滿分導演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國內上線 B站獨播
    12月4日,滿分導演諾蘭燒腦大片《信條》正式宣布在國內上線,不過目前只在B站獨播。《信條》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主演,2020年9月4日上映 ,內地票房超4億。諾蘭《信條》將於12月4日0點在B站全網首播。
  • 《信條》評價兩極分化,導演諾蘭太任性?
    從準神片級別的8.3分,一路跌到目前的7.8分,在國內院線上映了8天的《信條》,仍然處於口碑的下降期,正在緩慢逼近2002年由他執導、阿爾·帕西諾領銜主演的《失眠症》(7.5分)。,在《信條》中任性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