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八佰》上演之後,電影市場恢復了許多,已經恢復到了平時的七八成水準,比如說8月份的總票房是30億,其中《八佰》就貢獻了20億的票房。但是《八佰》上映了半個月之後,也出現了後勁不足的問題。
並且在九月份的第一個周五,電影市場也迎來了一部新片,是好萊塢著名大導演諾蘭的新片《信條》,諾蘭導演曾經拍過很多經典的電影,比如說《盜夢空間》《記憶碎片》《黑暗騎士》《星際穿越》等作品,所以當他這部新片《信條》上映的時候,自然是獲得了電影院和不少影迷的支持。
《信條》首日上映就拿下了42%的排片,超過了《八佰》的36%排片,拿下了當日的排映冠軍。
作為第一天上映的《信條》,在票房上肯定是比上映了大半個月的《八佰》多很多的,截止發稿時,《信條》的實時票房是5200萬,《八佰》的票房是4600萬,一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的話,《信條》將大概率拿下當日的日票房冠軍,這也是終結了《八佰》多日的日票房冠軍,這也是繼《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之後,《八佰》再次被搶走日票房冠軍,當時七夕情人節《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票房非常猛,搶走了剛剛上映幾天的《八佰》的日票房冠軍,如今再度被搶,也說明《八佰》的後勁有些頹廢了。
不過也有網友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信條》這部電影的後勁同樣頹廢,為何這麼說呢?用「頹廢」來形容一部剛剛上映的電影,其實是有些不太合適的,但是這部電影確實沒有什麼爆發,所以到了晚場的時候,走勢其實是非常「頹廢」的,如果《八佰》再強一點,可能日票房冠軍就不保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八佰》在明日便可重新奪回日票房冠軍,因為兩部電影的次日票房相差不大,再者是因為《信條》的首日票房表現不佳,導致排片被砍了6個點,這些排片也被分給了《八佰》等電影,既然排片補回來了,《八佰》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它是晚場衝刺的代表。
為何《信條》從第二天開始就要錯失日票房冠軍了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口碑,大家都知道,諾蘭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導演,他所拍攝的電影一般的觀眾其實看不懂,都是看得半知半解,目前而言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所以這對於口碑和票房而言,都不是一個好事情,很多觀眾看不懂,自然是不會給高分的,而口碑一下來,票房自然是高不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信條》這部電影的口碑確實非常一般,甚至不少諾蘭的粉絲都不太滿意,因為不管是內地的評分還是北美的評分,都比較差勁,創下了諾蘭職業生涯的最低評分,這也被很多媒體譽為是諾手失手的一次。
在這樣的情況下,《信條》這一次其實是栽了,口碑和票房都栽了,這也意味著《信條》這一部新片差不多在上映一禮拜之後便會被慢慢冷藏,沒有人看也沒有電影號排映的話,自然就下映了,這也是平時常見的影院一週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