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新片《信條》評分8.2 口碑兩極分化

2020-11-26 中國網河南頻道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

《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這是一個有關拯救世界的故事: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男主人公是一名特工,服務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他的任務是阻止俄羅斯大亨安德烈·薩特(肯尼思·布拉納飾)的瘋狂行徑,避免世界毀滅。無論是毀滅世界和拯救世界,用的都是同樣的武器——時間逆轉。

《信條》海報

《信條》的觀眾評論兩極分化。有觀眾表示這是「絕對的傑作」「諾蘭最有野心的作品」。也有觀眾反映「看不懂,是一部想劇透也無從下手的片子」。該片爛番茄新鮮度開分82%,目前下降至74%;豆瓣開分8.4,目前下降至8.2。時間逆轉這個概念就像是一記重重的「學霸之錘」,把不少觀眾敲得頭昏腦脹。

【觀影門檻不低,做好二刷準備】

儘管有著《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兩部經典舊作的重映預熱,讓影迷複習了「學霸」諾蘭過往的戰績,但《信條》的燒腦程度仍然超乎許多人意料。《盜夢空間》圍繞潛意識和多層夢境展開、《星際穿越》講的是蟲洞和黑洞,而《信條》則用了一個更加冷門的物理學知識——熵,來建構電影的核心概念「時間逆轉」。

簡單來說,熵代表著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理論上說,每個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能夠沿著時間前行和後退,但熵卻是單向的:正常情況下,世界是一個從有序走向無序的單向過程,也就是「熵增」。但在《信條》裡,未來的人類通過某種黑科技達成了「熵減」狀態,從而實現「時間逆轉」。諾蘭解釋:「理論是,若你能夠反轉某個物體的熵流,就可以逆轉其時間流。因此本片故事以可靠的物理學為基礎。我專程邀請了(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讀了劇本,他幫我從中理解了一些概念。」

對普通觀眾而言,要順利接受片中的「時間逆轉」,得跨過不少關卡:首先要大致理解「熵增」「熵減」這兩個基礎概念;其次還要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過往的時空題材電影裡,大多使用「時空穿越」概念:角色通過某種機器,「咻」地回到過去某個時間點。但《信條》的展現則更接近於「時間倒流」:角色可以在「熵增」和「熵減」之間來回切換,當處於「熵減」的時候,世界就會呈現「回放」的狀態。

《信條》給觀眾帶來一個幾乎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在創新的時間概念之上,《信條》創造出多層次的衝擊。一方面是視覺上的衝擊:諾蘭將「熵增」「熵減」的狀態具像化,比如在「熵減」的時候,人倒著走、車倒著開、鳥倒著飛、大樓從坍塌到完整、子彈從射出到收回、轎車從翻側到正常行駛……另一方面是敘事上的衝擊:電影是非線性的回文敘事,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莫比烏斯環,情節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相互呼應。

【人物塑造薄弱,難以引發共鳴】

《信條》的敘事結構決定了這會是一部「延遲滿足」的電影:觀眾跟主角一樣,在電影過半的時候才逐漸搞明白什麼是「時間逆轉」。有不少觀眾反映看前半部分的時候雲裡霧裡,甚至有人說:「看了一個半小時,,還是不懂電影要說什麼。」

除了核心概念有點晦澀之外,《信條》對情感戲的潦草處理也是讓觀眾難以入戲的原因之一。過往的諾蘭作品,無論概念多麼「高精尖」,其落點總是與感情相關:《星際穿越》濃墨重彩地刻畫了主角庫珀與他女兒之間的感情;《盜夢空間》裡,男主角柯布的一切行為動因是出於對子女的思念。

《信條》被不少評論認為是諾蘭作品中情感戲最弱的一部。由於「時間逆轉」這個概念太過龐大,電影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展現。儘管如今影片長已經達到150分鐘,仍然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留給人物感情的刻畫。無論是男主角、搭檔尼爾、女主角凱特,還是反派大佬安德烈,他們之間的關係處理得都頗為刻板,難以讓人產生共鳴。

此外,諾蘭在《信條》裡似乎刻意避免「人物塑造」這件事:看完全片就會發現,,男主角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在9月3日首映禮映後連線採訪中,諾蘭回應了男主角沒有名字的設計:「我希望深化懸疑電影的傳統,這些電影裡,男主角通常都非常神秘。而且我希望觀眾可以抱著一個『現在時』的視角看電影,著眼於男主角的當下而非過去,從而能夠更緊密地進入電影。」

【主創答疑】

在9月3日的中國首映禮上,導演諾蘭、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茨基、製片人艾瑪·託馬斯與現場觀眾進行連線,並解答了不少關於電影的問題。

問題一:如何理解男主角和女主角凱特之間的關係?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我認為他們不是傳統的浪漫關係,但他們的確對對方很感興趣。凱特在第一次遇見男主角的時候就知道,他是一個活在她的舒適圈之外的人。後來兩人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難,而凱特在結局中頗受爭議的做法,其實也側面驗證了她有多信任男主角。

問題二:演員們都為這部電影籤署了保密協議。在電影上映前,會有忍不住劇透的衝動嗎?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沒有,我們都是訓練有素的人。實際上,「秘密」在這個時代已經很稀有了,大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劇情。但是,諾蘭的作品沒那麼簡單,要一層層撕開才能看懂,這是他給這個時代的禮物。

問題三:對製片人而言,控制諾蘭電影的預算有多難?

艾瑪·託馬斯:無論做什麼片子,控制預算總是最難的。實際上,製作團隊願意花所有代價,讓畫面看起來越真實越好。電影裡有一幕飛機撞向建築物的場面,用電腦特效製作其實是最偷懶的方法,但我們算了一下,用真飛機來拍攝反而更省錢,於是我們就找了一架波音747,拍攝這個飛機撞擊的場面。

【外媒評價】

《Variety》:這是一部宏大而美麗、非常讓人享受的電影。對許久未進入過電影院的觀眾而言,這是一次強大的「逃避現實」觀影體驗,而且還是IMAX等級的。

《Entertainment Weekly》:《信條》既帶領我們進入諾蘭扭轉時空的奇異世界,又讓我們在影片結束時收穫一份頭疼。

《Rolling Stone》:諾蘭這部純粹而迷人的電影,為觀眾帶來了一個令人暈眩而瘋狂的旅程。

《好萊塢報導者》:總體來說,這是一部燒腦的電影,易于欣賞,尤其在於它足夠大膽和獨特,但它缺乏某種人性的表達,很難讓人愛上。

相關焦點

  • 《八佰》日冠被《信條》終結,口碑兩極分化,成諾蘭最差作品
    並且在九月份的第一個周五,電影市場也迎來了一部新片,是好萊塢著名大導演諾蘭的新片《信條》,諾蘭導演曾經拍過很多經典的電影,比如說《盜夢空間》《記憶碎片》《黑暗騎士》《星際穿越》等作品,所以當他這部新片《信條》上映的時候,自然是獲得了電影院和不少影迷的支持。
  • 《信條》評價兩極分化,導演諾蘭太任性?
    從準神片級別的8.3分,一路跌到目前的7.8分,在國內院線上映了8天的《信條》,仍然處於口碑的下降期,正在緩慢逼近2002年由他執導、阿爾·帕西諾領銜主演的《失眠症》(7.5分)。史匹柏也拍過《1941》、《世界大戰》這類電影評分處於及格線邊緣的作品,通過在北美院線復映而一躍超過《阿凡達》全球累計票房排行榜第一的《復仇者聯盟4》,並沒有觀眾們想像中的那麼完美無瑕。
  • 諾蘭新片點燃全國大銀幕,「燒腦」的《信條》能創造多少票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信條》首周末票房2億,豆瓣卻跌破8分,是諾蘭評分最低電影?
    9月4號,諾蘭導演的科幻動作片《信條》在電影院我們見面了。故事背景是世界已經處於滅亡的邊緣之際,男主人公為了拯救世界,在全球各地奔波,通過特工活動來揭開「信條」一詞的謎底,最終完成了一個任務,而這個任務並非時間旅遊一樣的玩玩鬧鬧,而是要逆轉時空的。
  • 《信條》首周4天票房2億,豆瓣評分跌破8分成諾蘭評分最低電影?
    《信條》9月4日上映首日,票房8000萬。隨後三天,票房佔比排片不斷下降,周五42.4%,周日跌破33.8%。截止今日,《信條》總票房2.2億。四天時間,票房僅破2億。《信條》剛好錯過暑期檔,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影院剛剛復工,各方面也都不能實現最大的觀眾流量人數。對於拍攝成本超14億的《信條》來說,要想回本,9月註定要打一個持久戰。
  • 上映5天僅有0.1億票房,口碑還兩極分化,木村拓哉真的老了
    近些年來的木村拓哉也正在不斷地離開我們的視野,尤其是他和靜香的婚姻,更是一度引起了不少日本乃至國內粉絲的爭議,也因此殃及了自己的事業,近些年的木村拓哉已經不再是什麼大熱明星了,尤其是最近更加證明了木村拓哉真的老了,他主演了一部電影,叫做《假面飯店》,上演了票房撲街和口碑兩極分化的局面
  • 《信條》上映,豆瓣評分8.2,口碑兩極化,注重炫技忽視故事和人物
    9月4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聯袂主演的科幻動作片《信條》上映,該電影講述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逆轉時間」的神秘任務。
  • 導演電影票房高達330億 諾蘭能憑《信條》再收多少億?
    影迷小羅參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以下簡稱諾蘭)新片《信條》的首映,她告訴每經記者,這是她今年9個月來首次走進影院,「影城幾個月前就開業了,不過大都是重映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映剛剛一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奪冠1天《信條》被趕下寶座,豆瓣跌破8分成諾蘭評分最低電影?
    《信條》9月4日上映首日,票房8000萬。隨後三天,票房佔比排片不斷下降,周五42.4%,周日跌破33.8%。截止今日,《信條》總票房2.2億。四天時間,票房僅破2億。《信條》剛好錯過暑期檔,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影院剛剛復工,各方面也都不能實現最大的觀眾流量人數。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9月4日凌晨,全國多地的大銀幕都被《信條》點燃。  「儘管在深夜,不能喝水,還得全程戴著口罩,但我還是很開心。」影迷小羅參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以下簡稱諾蘭)新片《信條》的首映,她告訴每經記者,這是她今年9個月來首次走進影院,「影城幾個月前就開業了,不過大都是重映片」。
  • 諾蘭新片《信條》IGN 8分:令人激動但感覺過於熟悉
    諾蘭新片《信條》預計於9月4日上映,《信條》預算高達2.27億美元,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和迪寶·卡帕迪亞等主演。電影的媒體評分現已出爐,IGN為《信條》給出了8分,好的評價。
  • 諾蘭新片被指太深奧,票房已被《八佰》反超
    新的一周電影市場有一部新片上映,這部新片是好萊塢著名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和《花木蘭》作為一對難兄難弟,在這個特殊時期在全球範圍內上映。作為諾蘭導演的新片,不少影迷自然是非常期待的,因為諾蘭導演曾經拍攝出了不少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比如說十分燒腦的《盜夢空間》《記憶碎片》等作品,又或者是有著科幻電影天花板《星際穿越》,又或者是將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國慶檔票房誰是黑馬?
    雖然《姜子牙》攜《哪吒》之勢,票房一飛沖天,然而,根據豆瓣評分,姜子牙開局評分才8分不到《姜子牙》的口碑呈現兩極分化趨勢,看好的的一致好評,而不喜歡的則是各種吐槽。就拿今年的兩部大片為例《花木蘭》、《信條》都出現了票房滑鐵盧,連口碑一向極佳的諾蘭都無法保證自己每部影片都夠大賣。投資影視行業股票,更是風險極高。每一部影片的口碑是無法預測的。哪怕是《戰狼2》的大賣,也沒有挽救北京文化的股價。一般來說,影視公司股價都會在影片上市之前就到達短暫的高點,而之後影片或許大賣,但股價極可能出現快速跳水。想在影片上市前埋伏股價,是風險很高的行為。
  • 全球期待的諾蘭新片《信條》本周上映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穩定,國際大片紛紛都已確定中國內地上映日期,此前全球影片最為期待的諾蘭新作《信條》,也就將於本周在全國上映,期待之心,溢於言表,話不用多說,搶票先!:《信條》最擅長製作燒腦片的導演:諾蘭,好像能夠說沒有之一?
  • 諾蘭,敗了嗎?
    華納此番打算做一個長期的攻堅戰,如果疫情沒有好轉,那其他新片不敢上,影院就只能一直放《信條》。《敦刻爾克》的首周末1.98億還要好一些,最終衝破3億問題不大,但要超越《星際穿越》諾蘭內地最佳票房的8億多,難度就好比一個文科生要一刷看懂《信條》。
  • 《信條》內地兩天破億:考驗「諾蘭救市」威力的時刻到了
    747,耗資2.2億美元成本,未能與老搭檔漢斯·季默合作而啟用《黑豹》配樂師路德維格·戈蘭松創作的重低音電子音樂,也讓觀眾對其視聽語言懷有超高期待值。截至發稿前,《信條》豆瓣評分為8.0分,淘票票評分為8.7分,想看人數達36.93萬人,貓眼評分為8.4分,想看人數為6.1萬人。內地開畫首日排映佔比達到43.1%,拍片場次高達10.8萬場。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用時1天11時29分,《信條》的內地票房破1億元。
  • 看不懂諾蘭的《信條》?請收下這份觀影指南
    時隔三年,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攜「燒腦」新片《信條》重返中國院線。不過,首周末突破兩億的票房難稱理想,迄今較開畫下降0.5的豆瓣評分也漸漸呈現口碑兩極分化之勢,「門檻太高」「看不懂」等成為觀眾主要的吐槽點,演員秦昊更發文調侃:如果自己表示看不懂,會不會被質疑智商問題。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向來標榜高概念的諾蘭似乎從未對觀眾這麼「不友好」過。
  • 諾蘭新片豆瓣評分從8.4跌到7.9,《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僅一天,克里斯多福·諾蘭萬眾矚目的新片《信條》就被已經公映了17天的《八佰》拉下了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伴隨而來的,是該片的豆瓣評分也從開始的8.4分跌到了現在的7.9分,在諾蘭拍攝過的11部電影長片中,僅比《失眠症》高了0.4分。複雜糾葛的「時間逆轉」故事架構徹底繞暈了大部分觀眾。
  • 諾蘭新片豆瓣評分從8.4跌到7.9,《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僅一天,克里斯多福·諾蘭萬眾矚目的新片《信條》就被已經公映了17天的《八佰》拉下了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伴隨而來的,是該片的豆瓣評分也從開始的8.4分跌到了現在的7.9分,在諾蘭拍攝過的11部電影長片中,僅比《失眠症》高了0.4分。複雜糾葛的「時間逆轉」故事架構徹底繞暈了大部分觀眾。在影片公映之前,知名影評家周黎明寫道:這不是觀眾智商的問題。我剛剛瀏覽了幾十篇西方影評人的評論,沒有人敢聲稱完全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