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攜「燒腦」新片《信條》重返中國院線。不過,首周末突破兩億的票房難稱理想,迄今較開畫下降0.5的豆瓣評分也漸漸呈現口碑兩極分化之勢,「門檻太高」「看不懂」等成為觀眾主要的吐槽點,演員秦昊更發文調侃:如果自己表示看不懂,會不會被質疑智商問題。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向來標榜高概念的諾蘭似乎從未對觀眾這麼「不友好」過。看不懂《信條》,到底是觀眾「腦力值」不夠,還是導演故意「刁難」呢?
9月8日,影評人嚴蓬(電子騎士)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深度暢評電影《信條》,並與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探討「看不懂」《信條》究竟是誰的「鍋」。
今日影評
看不懂諾蘭是我不配?
經驗視角梳理觀影指南
《今日影評》現場,主持人陳旻以「快問快答」形式考驗嚴蓬對《信條》的真實看法。嚴蓬表示,《信條》看完第一遍之後就想著「趕快看第二遍」,看不懂《信條》既是觀眾的問題也是導演的問題,「有的人一遍就能看懂,有的人我覺得五遍也未必看得懂。」對於很多網友「看不懂諾蘭是我不配」的調侃,嚴蓬對《今日影評》直言若想去反駁甚至質疑諾蘭,你就先得進入諾蘭的系統裡去,只有部分接受他的表達才能去較真。
為了解決已經看過的觀眾的迷茫,同時減輕還沒來得及觀影的觀眾的壓力,《今日影評》與嚴蓬特別整理出了一份《信條》觀影指南。對此,嚴蓬坦言在最簡單的層面,觀眾可以「就把諾蘭的電影當做電影去欣賞」。在他看來,諾蘭作品並不拒觀眾於千裡之外,《盜夢空間》的悖論樓梯被可視化清晰呈現,《信條》中反著的動作也都由演員「倒著拍出來」。「它的概念很虛,但是它要拍得很實。」
諾蘭的電影往往有一種魔力,即你在走出影院後還在試圖去理解它。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嚴蓬繼續以諾蘭作品舉例論證。對於《記憶碎片》,他表示這種非直線型敘事對於諾蘭之後的創作很重要,其中用不同顏色代表時間線索的設置也影響到了《信條》的創作。談到《致命魔術》,嚴蓬對《今日影評》觀眾指出,其一開場關於如何哄騙觀眾、如何帶領觀眾進入魔術世界的三招,在很像一場魔術表演的《信條》中同樣適用,一系列鋪墊後偷偷亮出王牌給觀眾以震撼,正是諾蘭在《信條》中所做的。
高概念導演宜珍惜
觀影心態需放輕鬆
諾蘭的所有電影,都有著一個「高概念」。對此,嚴蓬向《今日影評》指出,《盜夢空間》講的是時間比例的問題,夢境越深時間就會被放大,《星際穿越》講的則是不同維度下時間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在《信條》中,諾蘭又把時間講出了新鮮感。對比同屬「時間穿越」的《前目的地》,嚴蓬對《今日影評》坦言《前目的地》的時間流動屬於跳躍式,而《信條》的時間則是流動型的,如臺詞「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可改變」所言,所有人事物都在同一條「水槽」中流淌。「現在願意做這種挑戰、願意把這種概念推到極致的導演其實沒有多少,還是應該保護他。」
對於即將進入影院觀看《信條》的觀眾,嚴蓬也透過《今日影評》節目給出建議。他表示,大家還是要放輕鬆一點,這是看電影而不是去考試,正如片中臺詞所言,「不要試著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這也是諾蘭的所想。此外,如果在哪一層理解不了也不必強求,很有可能扎進去就出不來了,只要關鍵的一句話:整個行動都是一場時間鉗形運動,它最後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圓。「第一秒這個故事就已經結束了,但是結尾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故事才剛剛開始。」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