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諾蘭的《信條》?請收下這份觀影指南

2020-11-19 中國青年網

  時隔三年,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攜「燒腦」新片《信條》重返中國院線。不過,首周末突破兩億的票房難稱理想,迄今較開畫下降0.5的豆瓣評分也漸漸呈現口碑兩極分化之勢,「門檻太高」「看不懂」等成為觀眾主要的吐槽點,演員秦昊更發文調侃:如果自己表示看不懂,會不會被質疑智商問題。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向來標榜高概念的諾蘭似乎從未對觀眾這麼「不友好」過。看不懂《信條》,到底是觀眾「腦力值」不夠,還是導演故意「刁難」呢?

  9月8日,影評人嚴蓬(電子騎士)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深度暢評電影《信條》,並與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探討「看不懂」《信條》究竟是誰的「鍋」。

  今日影評

  看不懂諾蘭是我不配?

  經驗視角梳理觀影指南

  《今日影評》現場,主持人陳旻以「快問快答」形式考驗嚴蓬對《信條》的真實看法。嚴蓬表示,《信條》看完第一遍之後就想著「趕快看第二遍」,看不懂《信條》既是觀眾的問題也是導演的問題,「有的人一遍就能看懂,有的人我覺得五遍也未必看得懂。」對於很多網友「看不懂諾蘭是我不配」的調侃,嚴蓬對《今日影評》直言若想去反駁甚至質疑諾蘭,你就先得進入諾蘭的系統裡去,只有部分接受他的表達才能去較真。

  為了解決已經看過的觀眾的迷茫,同時減輕還沒來得及觀影的觀眾的壓力,《今日影評》與嚴蓬特別整理出了一份《信條》觀影指南。對此,嚴蓬坦言在最簡單的層面,觀眾可以「就把諾蘭的電影當做電影去欣賞」。在他看來,諾蘭作品並不拒觀眾於千裡之外,《盜夢空間》的悖論樓梯被可視化清晰呈現,《信條》中反著的動作也都由演員「倒著拍出來」。「它的概念很虛,但是它要拍得很實。」

  諾蘭的電影往往有一種魔力,即你在走出影院後還在試圖去理解它。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嚴蓬繼續以諾蘭作品舉例論證。對於《記憶碎片》,他表示這種非直線型敘事對於諾蘭之後的創作很重要,其中用不同顏色代表時間線索的設置也影響到了《信條》的創作。談到《致命魔術》,嚴蓬對《今日影評》觀眾指出,其一開場關於如何哄騙觀眾、如何帶領觀眾進入魔術世界的三招,在很像一場魔術表演的《信條》中同樣適用,一系列鋪墊後偷偷亮出王牌給觀眾以震撼,正是諾蘭在《信條》中所做的。

  高概念導演宜珍惜

  觀影心態需放輕鬆

  諾蘭的所有電影,都有著一個「高概念」。對此,嚴蓬向《今日影評》指出,《盜夢空間》講的是時間比例的問題,夢境越深時間就會被放大,《星際穿越》講的則是不同維度下時間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在《信條》中,諾蘭又把時間講出了新鮮感。對比同屬「時間穿越」的《前目的地》,嚴蓬對《今日影評》坦言《前目的地》的時間流動屬於跳躍式,而《信條》的時間則是流動型的,如臺詞「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可改變」所言,所有人事物都在同一條「水槽」中流淌。「現在願意做這種挑戰、願意把這種概念推到極致的導演其實沒有多少,還是應該保護他。」

  對於即將進入影院觀看《信條》的觀眾,嚴蓬也透過《今日影評》節目給出建議。他表示,大家還是要放輕鬆一點,這是看電影而不是去考試,正如片中臺詞所言,「不要試著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這也是諾蘭的所想。此外,如果在哪一層理解不了也不必強求,很有可能扎進去就出不來了,只要關鍵的一句話:整個行動都是一場時間鉗形運動,它最後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圓。「第一秒這個故事就已經結束了,但是結尾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故事才剛剛開始。」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相關焦點

  • 看不懂諾蘭怎麼了?最煩秀智商的
    而對於因為這部神作而被導演諾蘭「圈粉」的廣大中國觀眾來說,此時最暖心的一句叮囑,莫過於「不要毫無準備地走進《信條》的放映廳」。諾蘭最新的作品《信條》,究竟有多難懂?細心的觀眾,光是從它字母完全對稱,正著反著看都一樣的英文片名「TENET」就能發現,這部新片,絕對不簡單。
  • 諾蘭電影太燒腦,看不懂《信條》一點也不丟人,睡一覺就「懂」了
    說實話,看完《信條》,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個被震住的目瞪口呆、呆若木雞的呆瓜。像我這種生活裡本來反應就遲鈍的人,因為在看影院中不能暫停回放,很多情節都反應不過來,只能被電影劇情強行拖著走。請恕我本人才疏智淺,平時看電影時,最多能容納3層概念設定。
  • 諾蘭新作燒腦大片《信條》無劇透觀影指南
    你看了諾蘭的《信條》了嗎?你看懂諾蘭的《信條》了嗎?但是《信條》一上映,小焰差點在電影院裡哭出聲來:這也太燒腦了吧!有朋友去看了信條,回來信誓旦旦地告訴小焰,他懂了。在小焰問了他兩個問題之後,他嘆了一口氣,說了三個字:草率了。
  • 看不懂的《信條》,「盜夢者」諾蘭的失敗?
    但這個可以用「爸爸去哪兒」一言蔽之的故事,還是被心氣日益高漲的諾蘭發射進「蟲洞」「黑洞」概念齊飛的太空,並在諾貝爾獎獲得者、天體物理學大佬基普·索恩的加持下,確保其中出現的每一寸科幻圖景都硬橋硬馬。 在去年黑洞「真實」照片問世之際,就連路人影迷也都不得不對《星際穿越》裡描畫出的「卡岡圖雅」黑洞具象頂禮膜拜。
  • 觀看《信條》之前,這份攻略請收下
    根據已上映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評價,《信條》完全算得上是諾蘭現有作品裡最難懂的一部影片,即使你看過劇本,也不影響觀影體驗!不急,我們可以從預告片中透露的信息裡找到一些關鍵線索,以幫助劇情理解。當兩者交遇時,這種色調上的區別可以幫助我們識別處於不同時序下發生的事情,並預測造成的影響。觀影前需要了解的概念在信條這部影片中,有許多物理概念,影片的燒腦程度大部分也源自於對這些物理概念的鏡頭展現。所以為了更好理解這部影片,我們有必要對這些物理概念做一些了解。
  • 看完諾蘭的新電影《信條》,你是什麼感受?《信條》到底好不好?
    盼星星盼月亮,《信條》終於來了。就國外先解禁的評論來看,本片被認為是諾蘭所有影片中觀影門檻最高的一部。看多了諾蘭的作品,你會發現他是不屑於說服你相信一個設定或者邏輯細節的。因為你但凡有一點點質疑,就會馬上被凌厲的跳切甩開,需要更費勁地跟上後面的劇情。偏偏諾蘭以往的作品其他長板都拉得極高,你不跟就是你吃虧,多數觀眾也就默默地接受,以至於發展出導演和觀眾「我就這麼拍了你愛信不信」「我看不懂一定是我的錯」的默契,大概這就是觀影PUA。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從這場「夢」中醒來高呼「我看不懂我的夢」的觀眾,顯然偏離了諾蘭「精確」設計的美夢軌跡。再嗜睡的觀眾,終有醒來一刻在《信條》以主人公為軸的巨大時空閉環裡,正向與反向的人物各自遵守所在「向度」的物理邏輯,進而達成時空交匯時「不可思議」的戲劇及視覺衝擊。
  • 看不懂諾蘭的《信條》是硬科幻,軟科學,就像歪果仁不懂功夫的痛
    騷年,就算你是九年義務教育畢業,三年高中,加上四年大學,如果你是一個填鴨式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看不懂《信條》也就見怪不怪了!自從國內觀眾被《星際穿越》碾壓智商之後,就有了一種觀影自卑心理。最後想說的是,諾蘭還是原來的諾蘭。
  • 《信條》影評:《信條》的觀影體驗如何?
    說實話,看完《信條》,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個被震住的目瞪口呆、呆若木雞的呆瓜。像我這種生活裡本來反應就遲鈍的人,因為在看影院中不能暫停回放,很多情節都反應不過來,只能被電影劇情強行拖著走。請恕我本人才疏智淺,平時看電影時,最多能容納3層概念設定。
  • 諾蘭《信條》在京舉辦觀影活動 觀眾:炸腦體驗
    1905電影網訊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動作巨製《信條》正在全國熱映,近日該片在京舉行IMAX觀影活動,觀眾為諾蘭風格的「炸腦」式奇觀體驗和震天撼地的視聽盛宴所折服,影片也以淘票票9.0和豆瓣8.3的好成績迎來高分開局。
  • 諾蘭《信條》全程「高概念」,卻連2億美元的成本都難收回
    在豆瓣上,有一位觀眾評論道:「一刷能大致懂諾蘭的敘事目的,我也相信他的故事一定能邏輯自洽,N刷可以理清時間線和細節,但一刷的觀影快感太低了,完全支撐不起我N刷的欲望。個人來說,我覺得是諾蘭電影裡拍得最差的一部。」
  • 今天,東陽6家影院復工,這份觀影攻略請收下!
    今天,東陽6家影院復工,這份觀影攻略請收下!「現在我宣布:橫店電影城復工復映。」今天下午,在「加油!市領導陳小華、黃陽明和觀眾們一起觀影,為電影行業加油鼓勁。下午2點左右,橫店電影城入口處便已出現不少觀眾的身影,他們佩戴口罩,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測溫、亮碼,登記個人信息。放映廳內,工作人員按照每場上座率不超過30%的要求,提前對座位作了標記,安排人員隔位就座。此外,影院不售賣零食和飲料,並對各區域及售取票機、自動販賣機、座椅扶手、3D眼鏡等進行了消毒。
  • 看諾蘭的《信條》前,你需要了解這些細節
    風格化的敘事、視覺與概念,固然令熱衷觀賞與討論的影迷群體如痴如醉,卻很難在普通觀眾中引發觀影熱潮,這就帶來一個尷尬的問題:諾蘭拍攝的都是商業大片,但在國內院線的票房表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出彩。哪怕有「看一遍肯定看不懂」的前置觀念存在,《信條》依然是一部看起來很複雜的作品。觀眾們對一個屏幕中同時出現時間逆行與順行,普遍覺得難以理解,甚至有人認為,諾蘭為了炫技而刻意犧牲了好好講故事和塑造人物。
  • 為什麼都喜歡看諾蘭的電影?看完《信條》我懂了
    新上映的口碑佳片《信條》大家都看了嗎不管是即將一刷,還是二刷三刷預定,文末小北為大家準備的觀影小浮力都不要錯過有些觀眾甩出10分表示這很諾蘭並預定了二刷三刷,也有很多觀眾認為不過是裝高深故意讓大家看不懂無論哪種評價,都不能否認諾蘭依然在用心拍電影
  • 為什麼都喜歡看諾蘭的電影?看完《信條》我懂了
    新上映的口碑佳片《信條》大家都看了嗎 不管是即將一刷,還是二刷三刷預定,文末小北為大家準備的觀影小浮力都不要錯過 諾蘭導演時隔三年上線的新劇上映後,引起了觀眾們強烈兩極分化極強的場面 有些觀眾甩出10分表示
  • 這肯定是諾蘭觀影門檻最高的作品《信條》
    《信條》繼承了《盜夢空間》「盜匪片」的形式,進一步放大了《星際穿越》中對時間概念的探索。《盜夢空間》中,諾蘭一邊推進「盜夢」、「植夢」行動,一邊解釋「盜夢」和「植夢」的規則,所以情節發展中總有新的信息進來,吊足觀眾的胃口,不給觀眾走神的機會。
  • 看諾蘭新片《信條》前,你可能要做好這幾個心理準備
    最近也有人為《信條》做了一份觀影指南,解釋了逆轉時空的原理和一些幕後花絮,例如影片中那臺爆炸的飛機是真的②一定首選IMax版很多人有個慣性思維,認為看IMax一定要選3D的,但其實並不是,至少諾蘭的電影不是這樣。說實話,我個人已經不太能夠接受偽3D電影了,眼睛累不說,而且清晰度之類的也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李安非要整什麼3D4K120幀的原因。
  • 諾蘭新片刷屏,《信條》真的太牛了,看不懂我也想誇它
    前幾天,殺姐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段子:一對情侶去看電影,觀影結束後,女生沒看懂,問男生這部電影講了什麼,這次男生沒能像以往那樣泛泛而談,只是講了一句讓女生一直都不能理解的話:不要試著去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 導演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觀影「門檻高」成最大「槽點」
    對於國內電影市場來說,《信條》也是復工後首部上映的重量級好萊塢大片,大家普遍期待它能進一步帶動電影市場的復甦。目前看,《信條》在中國內地的票房已經突破1億元人民幣。有觀點認為,對於中國觀眾而言,諾蘭的作品敘事過於複雜,導致觀影門檻太高。事實果真如此嗎?另外,觀看《信條》之前,有哪些知識點,是需要提前掌握的?時隔三年,導演諾蘭再推出新作《信條》。
  • 觀影指南:回到故事中,如何「勉強」看懂《信條》?
    我不能也無意保證,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能看懂《信條》,但或許能幫助打算再進影院的觀眾獲得更豐富的觀影體驗。此外,不知道是導演刻意為之,還是一個迷人的巧合,《信條》是諾蘭的第11部電影。但同時也表示,《信條》的音效確實超出正常範圍,且十分複雜、重低音很多。諾蘭習慣合作的老搭檔是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配樂和音效交織在一起,壓迫性十足,雖然媒體和影迷對此褒貶不一,但不妨礙這種效果已經成為了諾蘭風格的一部分。在《信條》中,諾蘭出乎意料地告別了老搭檔,選擇了年輕的八零後瑞典音樂家路德維格·戈蘭松,他曾經為《黑豹》《毒液》等電影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