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諾蘭新片《信條》前,你可能要做好這幾個心理準備

2020-09-04 帶魚先生

今年對於諾蘭粉來說,是最開心的一年,因為影院復工後,可以接連在影院看到諾蘭的經典大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還有新片《信條》。


《信條》從國外影評口碑上來看,偏中上吧,不過影評什麼有時候也是很迷,有時候跟國內的口味也不是很契合。


最近也有人為《信條》做了一份觀影指南,解釋了逆轉時空的原理和一些幕後花絮,例如影片中那臺爆炸的飛機是真的,諾蘭花了500萬美刀買的,原因是拍攝成本,那架飛機是廢棄的,費用比製作特效便宜。



但我在這裡的話,更想跟大家說一些更為基礎的點,也是看諾蘭影片可能要做好的一些心理準備。

①提前上個廁所

諾蘭的電影大多都挺長的,多數都要2個小時,《星際穿越》169分鐘,快逼近三小時,《盜夢空間》也是兩個半小時,《蝙蝠俠黑暗騎士》兩個半小時,《信條》也是兩個半小時。



所以建議大家看電影的時候儘量提前上個廁所,因為諾蘭的電影本來就挺燒腦的,你上個廁所可能就錯失了很多精彩的細節,你一直憋著看也挺難受的,小心別憋壞了腎。

身體重要還是電影重要,我想你比誰都清楚。


②一定首選IMax版


很多人有個慣性思維,認為看IMax一定要選3D的,但其實並不是,至少諾蘭的電影不是這樣。

說實話,我個人已經不太能夠接受偽3D電影了,眼睛累不說,而且清晰度之類的也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李安非要整什麼3D4K120幀的原因。



諾蘭也算是一個設備控,他之前不僅用iMax攝像機拍攝,而且還是用的膠捲的,可見他對畫面的質量要求得有多高。



而如果我們看他的電影,像這部《信條》,也最好首選iMax廳,如果能夠是雷射的,那就更好了。

第一次的觀感特別地重要,所以我但凡有機會,都是選擇iMax版的,無它,視效會更好!

順便說一句,《阿凡達》雖然開啟了iMax 3D觀看熱潮,但它並未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的。


③好好享受配樂


很多人都說諾蘭的電影很震撼,除了畫面之外,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是配樂!

每次看他電影結尾的時候,伴隨著緊張的配樂,都會感到特別的震撼,在《星際穿越》裡男主角要穿越時空的時候,在《盜夢空間》裡角色們要穿越夢境的時候,漢斯·季默的配樂響起,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漢斯·季默配樂大師這個大家多少都聽過吧?幾乎是諾蘭的御用配樂師了!《獅子王》的配樂也是他整的,你就知道他有多麼厲害。

不過,略微遺憾的是,這次諾蘭新片《信條》配樂並沒有漢斯·季默的身影,而是新搭檔!



具體如何到時候還是得到影院裡感受一下才知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④留意影片物件


《盜夢空間》一個小陀螺和戒指讓影迷們討論至今,《星際穿越》一個手錶成為穿越的工具,《信條》裡又將會是什麼小物件呢?挺期待的!



所以大家在看《信條》的時候一定要留意那些小物件出現的場景,這樣有助於你更快了解整個劇情,也能理清來龍去脈!



這是諾蘭非常喜歡用的「套路」。


⑤做好多刷準備


多少人第一次看《盜夢空間》看不懂刷了很多遍,多少人第一次看《星際穿越》看不懂刷了很多遍,又有多少人第一次看《記憶碎片》看不懂又刷了幾百遍?



當然這也並非說看不懂,而是看完之後你會想特別多的細節,所以為了了解那些細節的具體意義,你只能是多看一兩遍才能看懂。



《信條》也是如此,還沒看就有影評人說這部片子很難看懂,需要看多幾遍。

如果你看過《信條》的預告片就會知道,除了各種細節之外,更難搞懂的是,那個「逆轉時空」的科幻概念!


《盜夢空間》是對夢境的探索,《星際穿越》是對宇宙的探索,而《信條》是對時間的探索。


⑥配合影評觀看


諾蘭電影有些概念可能比較複雜,像《星際穿越》裡就會有許多科幻術語,不知道這些術語看起來可能會比較累,如果提前做好功課的話,可能效果會更好,在妹子面前也可以成功裝個X。


《信條》這部電影估計也會有一些科幻概念需要被解釋,它並不是穿越時空這麼地簡單。

另外,諾蘭電影總會有許多小細節很值得玩味,可能你一時半會沒看出來。


⑦請完整地看完

諾蘭電影的小心機還挺多的,像《盜夢空間》裡除了留下一個懸念之外,還把影片中喚醒夢境的那段配樂放在字幕最後,意思很明顯,你看完電影也該醒醒了。



雖然說諾蘭不會像漫威那樣在最後弄什麼彩蛋,把大家拖到最後,雖然在影院看完一部電影的全部是對導演等工作人員的一種尊重,但不管如何,諾蘭的電影值得等到最後。

說不定《信條》也會有類似《盜夢空間》這樣的小設計吧。


尾話:


我大概要說的就是這些了,估計已經有很多人準備看《信條》首映了,不知道《信條》到底如何,還是有些小期待呢!



你認為看諾蘭電影要做好哪些心理準備呢?或者說,你為何喜歡看諾蘭的電影。

歡迎在下面留言,說出你的第一感受。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昨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   原標題:來了來了!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 「鬼才」諾蘭新片《信條》究竟燒的什麼腦?
    看美國,全球最大連鎖影院AMC的債務升至6.3億美元,另申請3億美元貸款。許多翹首企盼的大片接連更改檔期,連準備2021-2027年上映的星戰新系列和阿凡達2、3集均延期一年(「沒有人比我對新片檔期延後更沮喪了」——卡梅隆如是說),甚至於迪士尼未來十年電影的檔期也大作調整。
  • 組圖:諾蘭新片《信條》主演 「高妹」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寫真大片
    然後,前兩天還看到一個新聞。說諾蘭的新片《信條》,差點沒找她出演角色。諾蘭說,因為他在《信條》裡想要的是一個英國人,而他剛好看了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在《寡婦聯盟》中的表演,在那裡,她演的是一個美國人。當然,這也證明伊莉莎白表演非常好。諾蘭還說,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是個特別優秀的演員,是那種你其實之前已經看過她很多作品了,卻完全沒發現是同一個人。最終,伊莉莎白也非常順利地,成為了諾蘭《信條》中的一員。期望她能有更好的發揮吧。
  • 組圖:諾蘭新片《信條》主演「高妹」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寫真大片
    然後,前兩天還看到一個新聞。說諾蘭的新片《信條》,差點沒找她出演角色。當然,這也證明伊莉莎白表演非常好。諾蘭還說,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是個特別優秀的演員,是那種你其實之前已經看過她很多作品了,卻完全沒發現是同一個人。
  • 《信條》,概念玩過了頭的諾蘭新片
    估計大多數觀眾都無法完全理解這部電影,觀影門檻很高,儘管這與劇情無關,也跟觀眾的智力或理解力沒什麼關係。《信條》主線劇情簡單而直白,大概消化整個故事並不困難。理解的障礙來自人為,不過是導演兼編劇諾蘭本人在構建世界觀及行動邏輯的信息傳達不完整。是否刻意為之?天知道,反正結果如此。
  • 全球期待的諾蘭新片《信條》本周上映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穩定,國際大片紛紛都已確定中國內地上映日期,此前全球影片最為期待的諾蘭新作《信條》,也就將於本周在全國上映,期待之心,溢於言表,話不用多說,搶票先!:《信條》最擅長製作燒腦片的導演:諾蘭,好像能夠說沒有之一?
  • 《信條》:諾蘭的新片與皇帝的新衣
    影評人們說,諾蘭的新片《信條》包含了多少複雜的科學概念,有著怎樣深刻的內涵,於是人們紛紛打高分,表示自己看懂了。像是看了幾本科普書的中學生寫了一篇拙劣的科幻故事作文,賣弄科學概念之餘還要動不動升華一下主人公拯救世界的堅定信念。這樣的作文老師更容易給高分。 當然,在這個政治正確的年頭,拯救世界的男主角必須是黑人演員。這是加分項。
  • 看諾蘭新片《信條》,你需要知道這10件事
    這對於中國影迷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今天《信條》還發布了定檔預告,導演諾蘭給中國觀眾送上獨家寄語:「《信條》是我們為大銀幕量身打造的作品,我是電影院的頭號粉絲,一生都痴迷於影院所帶來的儀式感……我們盡最大可能將《信條》打造為一部傳奇大片,在銀幕上呈現最沉浸式的動作畫面,很興奮能將它帶給中國觀眾。」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8.2 口碑兩極分化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諾蘭新片《信條》獲豆瓣8.4分 許多觀眾:看傻了
    在電影產業遭受重擊的202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和他的新片《信條》,仿佛成為了電影產業上的一大「信條」——當諸多大片選擇撤檔避險或者轉網止損時,諾蘭卻多次強調,其影片必須在大銀幕上播放且不能撤出暑期檔,此舉在很多影迷與各國影院間獲得了一片讚美與支持。
  • 看諾蘭的《信條》前,你需要了解這些細節
    風格化的敘事、視覺與概念,固然令熱衷觀賞與討論的影迷群體如痴如醉,卻很難在普通觀眾中引發觀影熱潮,這就帶來一個尷尬的問題:諾蘭拍攝的都是商業大片,但在國內院線的票房表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出彩。星際穿越》,憑藉8.76億累計票房獨佔鰲頭,亦成為這股諾蘭熱最巔峰的體現。
  • 看完諾蘭的新電影《信條》,你是什麼感受?《信條》到底好不好?
    所以筆者在觀看之前就有了足夠的期待,並做好了心理準備,影院的兩個半小時一定是全神貫注的。這片子難懂,不是因為複雜的物理概念,問題只出在敘事層面。你不懂相對論不影響你看《星際穿越》跟主角一起對著錄像哭,同理,你懂熵增之類的也不會使得《信條》更好懂。
  •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請一定要做好功課再去看。如果你這個周末就打算帶上女朋友去電影院感受這部新片的話,倒是可以先去預習一下這個描述「混亂」的概念。另一部可以提前預習的作品是日本電影《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片,但是片中的設定與《信條》中的某些設定頗為相似,或許會幫助你理解《信條》中的人物關係。
  • 諾蘭新片《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僅一天,克里斯多福·諾蘭萬眾矚目的新片《信條》就被已經公映了17天的《八佰》拉下了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在影片公映之前,知名影評家周黎明寫道:這不是觀眾智商的問題。我剛剛瀏覽了幾十篇西方影評人的評論,沒有人敢聲稱完全看懂了。基本設定一點不難懂,但要一遍看懂所有細節,幾乎不可能……3遍後才有資格出去參加解讀論戰。
  • 諾蘭新片《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在影片公映之前,知名影評家周黎明寫道:這不是觀眾智商的問題。我剛剛瀏覽了幾十篇西方影評人的評論,沒有人敢聲稱完全看懂了。基本設定一點不難懂,但要一遍看懂所有細節,幾乎不可能……3遍後才有資格出去參加解讀論戰。《信條》的複雜敘事線很快激起了網友和很多自媒體的解讀興趣,一家自媒體的作者在看了9遍《信條》後,出了一期將近一小時的視頻,即便如此,該視頻依然有不少點沒有交代清楚。
  • 「穿越時空的007」,諾蘭新片《信條》上映,你準備好燒腦了嗎?
    這是全球電影院復業後首部上映的好萊塢商業新片,被權威娛樂媒體《綜藝》稱為「重燃電影業的希望」。在《信條》之前,諾蘭已憑複雜的敘事手法與真實的視覺效果吸引大批粉絲。在新片《信條》的拍攝與發行上,諾蘭的態度也很堅定。《信條》原計劃於7月上映,因為疫情一再推遲。在《花木蘭》這樣的大製作也不得不登陸流媒體,儘可能減少損失時,諾蘭與華納兄弟卻對《信條》首先在實體影院上映這一點很堅定。
  • 三刷都看不懂諾蘭的新片《信條》,要怪就怪身高190的女主太搶眼
    不僅如此,該片的票房成績也達到25.12億,算是賣好又賣座了~~在《八佰》的熱度褪去一些後,諾蘭的新片《信條》終於在9月4號在國內上映,20多萬觀眾迅速給出7.8的高分。只是這部片子的票房成績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上映7天,至今票房成績也才3億不到。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這是諾蘭電影的魅力之處。  電影院堪稱一場大型考試,進考場之前要預習課本,熟悉以下幾種概念,熵、時間逆轉、電子、鉗形行動等等。  看電影的過程中要聚精會神,不能走神,宛如在上數學課,走神五分鐘之後再回過頭只有一個想法,老師剛才講了啥?  而心理活動大概就是,我好像看懂了!啥?等等他說啥?這什麼玩意兒?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諾蘭,影迷觀影路上的啟蒙人,商業片裡做的最藝術的,藝術片裡做的最商業的,導致看諾蘭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不需要什麼門檻,每個人去看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愉悅感,這是諾蘭電影的魅力之處。  電影院堪稱一場大型考試,進考場之前要預習課本,熟悉以下幾種概念,熵、時間逆轉、電子、鉗形行動等等。  看電影的過程中要聚精會神,不能走神,宛如在上數學課,走神五分鐘之後再回過頭只有一個想法,老師剛才講了啥?  而心理活動大概就是,我好像看懂了!啥?等等他說啥?這什麼玩意兒?
  • 諾蘭新片《信條》還能如期上映嗎?
    大概在一個月前,國外多家媒體均做出報導,說諾蘭的最新影片《信條》將會繼續按照原計劃的時間7月17日進行全球公映 就在上周,華納兄弟也釋放出了《信條》最新一版預告片,在近3分鐘的內容中,諾蘭一如既往地呈現了他所擅長的各種類型元素,懸疑、燒腦、動作、時空結構一個都不少。結合之前的宣傳物料來看,《信條》很有可能是類似於《盜夢空間》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