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見面時會如何打招呼?淺談5個時期的常用語句和句型

2020-12-20 輕葉說

中國古代人見面時會如何打招呼?淺談5個時期的常用語句和句型

人與人之間見面打招呼是一種十分基本的禮節。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成年人以及小孩,在遇到父母、老師、朋友的時候,會根據角色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這種以禮待人的優秀品質,從古代至今已經流傳了幾千年。

春秋時期賢相管仲曾在《管子·牧民》中說:「倉廩實則知禮儀,衣食足則知榮辱」。

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百姓的糧倉充足,並且衣食無憂的時候才能夠重視禮儀與榮辱。否則處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狀態中,根本不可能去顧及這些所謂的精神與道德。

歷史中的每個朝代都有比較獨特的文化基因。而不同的文化基因又會孕育出,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字和語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生活在不同朝代的人,他們的語音、語調甚至語種都可能大相逕庭。所以打招呼的方式也會五花八門。

古代人「打招呼」與禮儀息息相關

從炎黃二帝時期一直到現代社會,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發展中,中國人一直都保持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

雖然歷經了近百個朝代大約500個帝王,並且歷朝歷代也都各具特色各領風騷。但深植於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卻從未變更。

所以筆者猜想無論是生活於商周還是先秦時期的老百姓。亦或是秦漢、三國、兩晉時的古人,他們打招呼的方式應該大體相同。只不過會因地域、民風、民俗等因素影響,會出現南腔北調或「語言不通」等差別。

1.「打招呼」與禮儀之間的關係

現代漢語對「打招呼」的解釋十分簡練,指的是「用語言或動作表示問候」。同時,也屬於中華禮儀和文明體系中,一個看似微不足道但實質上卻十分重要的分支。之所以說「打招呼」微不足道。

主要原因就是「打招呼」時的語句簡短、動作較小,並且對禮儀的體現並不是特別明顯。當然在某種特定環境中,「打招呼」對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淡化陌生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不僅對日常工作生活有很大幫助,而且也可以給人一種有修養的感覺。

2.中國「禮儀」成因

對於古代人來說「打招呼」,只是日常禮儀中最基本的禮貌表現。一般認為「禮儀」出現與很多因素相關。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出於對大自然的敬畏,因為人類處於原始社會時期的時候,對很多自然現象都無從解釋。

所以為了表達敬畏心理而出現了頂禮膜拜,這其實也是古人的一種原始祭祀活動。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得知,「禮儀」應該起源於原始社會,但此時只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反應,還沒有上升到修養、道德以及人品層面。

3.「禮儀」發展

夏、商、周三代都是奴隸制社會,所以為了鞏固奴隸主政權,以及加強對奴隸的控制。所以才會將原始社會中出現的宗教禮儀,改造成符合政治需要的「禮制」。這其實也就是「周禮出而識禮儀」的根源所在。

《周禮》、《儀禮》、《禮記》,是迄今為止可考的最早禮儀專著。後世人將這「三禮」合稱為「禮經」。

筆者認為「禮經」出現之後,雖然為古代禮儀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並且也讓古人了解了「以禮為美」的重要性。但是此時的禮儀卻被刻上了階級烙印

4.儒家思想對「禮」的釋義

春秋時期魯國人孔丘創立了儒家學派,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義、禮、智、信。孔子認為「不學禮,無以立」,這6個字簡明扼要的說出了,「禮」對政治、社會以及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以禮治國」思想就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政治觀點。

儒家學派繼任者被稱為「亞聖」的孟子,也認為做人應該常懷「恭敬之心」,因為這才是「禮也」。可以說孟子不僅發展了儒家學說,而且還把 「禮」看做是「性本善」的開端。至此中國「禮學」經過近兩千年的發展,最終被確立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契機。

可以說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以及眾多先賢的不斷整理,「禮學」中所強調的「以禮待人」,才最終被古人所接受並當做日常禮儀去遵守。而「打招呼」作為「禮學」中,所強調了「以禮待人」的基礎,在古代社會中終於醞釀成了一種禮儀傳統。

5.尊重禮法,順應民心

《史記·管晏列傳》中曾記載了這樣一段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前兩句出自《管子·牧民》,只是將「則」改成了「而」。

這段話的大意為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只有吃飽穿暖才有心思去思考禮儀與榮辱。只有國君遵守並提倡禮儀,才能讓國家穩定老百姓衣食無憂。反之據很容易出現國破家亡的悲劇。當統治者「以禮治國」之時,生活在社會中的老百姓才能都遵守禮儀。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禮儀」對王朝興替,以及百姓生活與思想的影響非常巨大。當整個國家都遵守禮教的規定之後,才能夠讓國家「張四維」並長治久安。而對於個人來說其實也是同樣道理,不按照禮儀約束個人行為,不僅會受道德譴責而且還會影響生活。

《詩經》中曾有言「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這八個字的意思其實非常明確,有禮與無禮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如果一個人目無禮法就連禽獸都不如。筆者認為古代社會宣揚的「禮儀」,其實也包含了「以禮待人」以及「打招呼」等內容。

古代人打招呼的基本句型和常用詞語

古代人的言行舉止都要受到「禮制」的約束。無論地位高低、男人女人、老幼尊卑,都應該符合「禮法」的要求。

君臣、父子、夫妻等都要以禮相待,否則一旦不符合禮法的規定,輕則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嚴重的甚至會被古代官府問責或刑罰。

1.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各項禮儀制度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完善,所以人們在見面之時都要相互打招呼。臣子覲見君王時應該先下跪磕頭,然後才能口稱「大王」。得到君王的允許之後才能起身側立。而根據「禮儀」規定君王見到臣子,一般都不需要主動打招呼。

同級別官員之間碰面之後可以相互稱呼官職,但是小官見到大官時就需要雙手抱拳,然後舉過頭頂並且深鞠一躬。這種打招呼的方式相對來說比較鄭重,但也只是存在於下屬與上級打招呼。而上級看到下屬之後可以,直呼其官名但也需要拱手回禮。

普通民間老百姓見面打招呼的方式,其實與現代社會差不多。比較熟悉的鄰居、朋友等,可以行拱手禮但不需要鞠躬,然後寒暄幾句就會各自離開。一般女子不出門即使偶爾出門,碰見熟悉的男人也不需要打招呼。

2.秦漢時期

清朝人在路上偶遇之後晚輩,或者年齡小的人要向長輩行「大禮」。而所謂的「大禮」就是跪拜,但也僅限於初次見面之時。熟悉之後雖然也需要行禮,但一般都是先拱手作揖,然後頭要低於對方肩膀並可以口稱尊號。

相對於秦朝來說漢朝人見面時,禮儀要更加繁瑣一些。無論是熟人還是親朋,只要比自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就應該作揖。

漢朝作揖時的講究非常多,首先雙手要併攏然後放置於額頭部位,接下來要從額頭下移至胸口然後才是鞠躬。

3.隋唐時期

隋朝和唐朝都是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由於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比較發達。所以相對來說對禮儀的要求也會更高。生活在隋唐時期的人見面之後,下屬或者晚輩要向上級以及長輩行禮。而且行李的過程中還要「唱諾」,實際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過類似的橋段。

但是隋唐時期的「見面禮」相對來說要簡單很多。雖然也是作揖但一定要左手放在右拳上,照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表示尊重,當然在作揖的過程中也會彎腰,但是彎腰的程度並不是很大。如果是第也次見面也會行跪拜禮。

「打招呼」的語言方面其實與現在社會差不多,不僅很隨意而且還特別親切。比如,稱呼年齡比自己大但相差年齡較小的人,就可以直接稱呼為兄臺、兄弟等。但是遇見比較官階大的人就一定要稱呼官名,然後還要作揖、下跪、磕頭。

4.宋朝時期

之所以將宋朝人「打招呼」的方式單獨列為一項。主要是因為宋朝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較簡單。因為就算君臣之禮也很少有下跪一說,充其量就是作揖然後45°彎腰而已。如果是同一級別的官員或者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同輩人打招呼時,只需要拱手作揖即可。

語言方面並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只要根據對方的官職或者悲憤進行稱呼即可。當然在稱呼自己的時候一般都比較謙虛,比如,鄙人、小可、不才等。但是宋代的「官人」二字卻意義非凡,而起使用的頻率與場合都比較多。

5. 明清時期

實際上如果從明朝人打招呼的禮節上去看,基本上與漢朝人差不多。也都是將雙手併攏然後放置於額頭高度,然後行禮的時候需要將手下移表示謙卑。然後來一個45°鞠躬即可。這主要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國思想有關係。

滿清時期的各種繁文縟節特別多,無論君臣、官員還是老百姓之間。只要是見面打招呼就會行跪拜禮。臣子給皇帝下跪、下屬給上級下跪、晚輩給長輩下跪,基本上就是無休無止的跪拜。而且還要口稱「奴才」,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後來被徹底廢棄。

結 語

「打招呼」對於現代人來說只是一種比較普通的禮貌行為。但是對於生活在古代人來說卻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古代社會講究尊卑和上下,卑者見到尊者就一定要下跪,並且還要口稱尊號以示尊重之心。同時這種做法其實也符合古代人所倡導的「禮法」。

雖然這種所謂的「禮法」在現代人的眼中,看起來有一點可悲甚至還特別可笑。但是在「禮法」就是社會秩序的古代社會中,如果有人不遵守禮法就是悖逆。不僅要遭受人們的歧視,甚至還會受到相關的懲罰。所以在古代「打招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參考文獻】

謝瑞芳《中國古代禮儀探源》

鄧紅蕾《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的哲學思考》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禮與中國傳統文化》

魯芳《「禮」與中國古代社會道德生活的構建》

相關焦點

  • 和女孩聊天高情商語句,高情商打招呼開頭語
    一個能夠了解如何與女孩聊天的男人,會深得女孩喜歡,但還是有很多的男生在著方面比較缺失,與女孩交談不僅會顯示著非常緊張,還會有臉紅的表現,接下來,在下面的文章中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和女孩聊天高情商語句都有哪些,些許會幫助到哪些不會表達的男孩,會讓他利用自己的所學,成功的追求到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 最常用的四個日語關西話句型!
    很多小夥伴喜歡去關西地區旅行,比如京都、大阪、奈良等等,還有人從電視劇和動漫裡面聽到很多的關西話,覺得發音很有趣,特別想學習。但是因為關西話跟日語標準語的單詞和語音語調都有區別,有些人會覺得很難懂。其實只需要掌握幾個常用的句型,我們就能聽懂大部分的關西話了!今天小編就找了四個最常用的關西話,我們一起學起來吧!
  • 韓語打招呼:常用問候語
    韓語打招呼:常用問候語 見面打招呼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場景。
  • 高中英語寫作邀請信段尾常用句型
    高中英語寫作邀請信段尾常用句型邀請信包括宴會,舞會,晚餐,婚禮等等各種邀請信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英語寫作邀請信段尾常用句型,歡迎大家閱讀。高中英語寫作邀請信段尾常用句型1. Will you be available during that time?
  • 高考英語100個英語寫作常用句型+65個高級句型
    新學期開始啦,小簡老師為大家準備了165個寫作必備好句型,哪怕只記住一個,用在英語作文裡,也會增色加分不少。快快抓緊時間多儲備幾個吧!   100個高中英語寫作常用句型   1.   類似的句型還有:If necessary…, they can…   4. The best way to remember new words is to practice them everyday.   記憶新單詞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練習這些單詞。   5.
  • 高中英語65個高級句型+100個寫作常用句型,背熟高考寫作一分不丟
    平時多積累有閃光點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學會再寫作中自己套用,用多了自然而然的及熟悉了。掌握一些高級句型,一直是高考英語作文提分的關鍵!今天社長給同學們整理了165個高考英語寫作句型,其中包括65個高級句型+100個寫作常用句型,同學們背熟,高考寫作一分不丟。
  • 高中英語作文開頭常用句型有哪些
    高中英語作文開頭常用句型有哪些高中英語作文是高考英語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大多數同學高中英語作文開頭都無從下筆。下面小編整理的高中英語作文開頭常用句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中英語作文開頭常用句型——現象法引出要剖析的現象或者問題,然後評論。
  • 3個句型告訴你,如何用日語表達比較級
    今天,光醬要和大家聊聊的是日語中的比較級,什麼是比較級呢?就像我們常說的「小明比小華高」「小麗比小美長得好看"這種就是中文中的比較級,日語也會有相應的表達,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日語中常見的幾種比較級的句型:1.AはBより~這是日語中常用的表示比較級的句型,「より」是格助詞,接續在體言後,「より」前的詞語表示比較的基準和對象。一般來說,「AはBより~」這個句型,句子的結尾需要用肯定形式,而不能使用否定形式去表示。
  • 英語常用句型結構大全 疑問句結構大全
    英語常用句型結構大全 疑問句結構大全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語,在考試中所作佔的分數比例很大,但是英語也是許多考生的薄弱科目。那麼想學好英語的得到高分最起碼要掌握英語最基本的常用句型語法等,下面有途網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英語疑問句結構,希望大家打好基礎得高分。
  • 古代人見面,為何要「作揖」甚至「跪拜」?這些禮儀是如何演化的
    在古代無論是君王與百官,還是家庭中的長者和晚輩,都有席地對向「跪坐」的習慣。在這個時期,「跪坐」只是一種習俗和禮儀,而且並未有尊卑與高低之分。因為在魏晉之前古人還尚未發明椅子。所以人們在參加朝會或者飲宴之時,都是清一色的採用「跪坐」姿勢。即使是對位高權重者表示尊敬之意,也只會身體微微前傾「伏案抑首」。
  • 我學英語,只是為了站在你面前時用英文和你打個招呼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蔡康永想要告訴年輕、剛年輕過、曾經年輕過的我們一個道理: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只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少點遺憾。
  • 古代人用什麼洗頭髮?看了才知道什麼是純天然,看看網友體驗如何
    我們現代人洗頭髮都會用到洗髮水,超市的貨架之上也可以看到各種洗髮水琳琅滿目,以至於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發質的洗髮水。那麼,在洗髮水還沒有誕生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洗頭髮的?更有傳說,古代人一生只洗三次頭髮。其實不然,古代人把頭髮打理得一直挺不錯的。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見古代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了。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有「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習慣了。禮記中記載:「五日則覃湯清浴,三日具沐。」「沐」就是洗頭髮的意思。
  • It+be+時間+引導詞構成的六個句型
    It+be+時間+引導詞構成的幾個易混淆的句型1.1t+be +時間段+ since引導的狀語從句這個句型表示「自..以來已多久了」。表示現在的情況時,主語多用一般現在時或現在完成時,從句多用一般過去時。
  • 古代人說文言文?錯!和我們一樣說大白話
    很多人在疑惑,一些古書古籍中都是以文言文書寫記錄,一些影視戲劇節目中表演也是子乎者也的交流,加之上學時必不可少的要學習文言文課程,那古代人是不是平時生活中都用文言文交流呢?文言文並不是日常交流語言可以明確,古人和我們現在說話沒什麼兩樣很多人都以為古人用文言文交流,其實這是個誤解,文言文是需要通過學習加以理解的
  • 和老朋友見面的打招呼方式李現雲飛和陳奕天毛寧有什麼區別
    和老朋友見面的打招呼方式李現雲飛陳奕天毛寧各不同!相信很多人都有老朋友。也有許多是許久沒見面的老朋友。不知道你們打招呼是怎麼打的呢,小編今天帶大家看看李現和雲飛,陳奕天和毛寧是如何和老朋友見面的打招呼方式。
  • 2020中考英語22個話題作文預測,附常用詞彙+重點句型,趁早背熟
    所以,同學們很有必要去了解重點話題及其該話題常用的詞彙、短語、句型,這對於考試寫作文會有很大幫助,畢竟,英語也是一門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科。那麼,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備考,老師下面整理了22個英語常考話題+範文,其中包含了各個話題的常用詞彙以及典型句型。
  • 中國古代人比近代、現代人熱衷於為官是真的嗎?為什麼?
    中國古代人比近代、現代人熱衷於為官是真的嗎?為什麼?要說人們熱衷於為官,其實中國歷史上哪個時期都差不多,但相對於現代而言,古代人確實更熱衷於為官,就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時依然如此,最典型的莫過於徽商,他們經商賺錢的目的之一就是送子讀書為官。我們先來看看,人們熱衷於為官的基本原因。
  • 英語作文考試常用句型模板,背下來助力於你作文考高分
    第二是頭腦中沒有東西,看著題目,不知道如何下筆。其實我們平時是需要適當的積累的,比如說一些固定的句型和模板,真的是需要我們去提前記憶的。這樣的話,你寫出的文章才很地道。尤其是開頭結尾,批卷老師看著你有一個很新穎別致的開頭,還有一個總結歸納性很強的結尾。
  • 初中英語作文常用句型:如何鼓勵、安慰對方
    本文總結了初中英語作文經典句型,如何鼓勵、安慰他人。第一組:鼓勵、安慰對方1. I understand your feeling and I am worrying about you.如果你盡力,我相信你會成功的。5. I believe that you can get on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我相信你能和你的同學相處得很好。6.
  • 雅思寫作常用倒裝句型分析(共8句)
    下面新東方網雅思頻道為大家搜集了8個雅思寫作常用倒裝句型供大家參考。倒裝句在雅思寫作中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句型。如果運用得當,這個句型的特殊結構會使考官在看到文章的時候立刻就會注意到,是雅思寫作拿高分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