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春花 拍攝:小燦
疫情之下,風情報春入夢來
楊木華
昨天情人節,最開心的是「家花」,最失落的卻不是野花,而是那些辛辛苦苦期望在情人節大賣一場的種花人!
2020年的春天,是屬于禁足的時節,為了打好疫情防控戰,宅是我們的唯一要務。山野的花,也被新型冠狀病毒隔離,雖然空開在塵世之外,可依舊不急不躁按時序自開自落,欣賞與否是人的事,開或不開是花的事。你看,又是報春花開滿山野的時節。
那些空寂很久的核桃林下,連片的粉紅色小花對著蒼山頂的白雪輕輕搖曳,不時有雪白的綿羊來啃食花下的嫩草,多想此刻就奔向那片報春花,對每一朵花訴說困了很久的心事。看著看著,腦海深處那些曾經遇見的報春不甘寂寥,一朵一朵風情萬種入夢來……
報春花 拍攝:小燦
最早開的,大約是報春花了。在大理蒼山西坡,依時序開得最早的報春,就是報春花了,抑或者說,開得最遲的也是報春花。每年入冬後就陸續開放,開始時似乎偷偷摸摸試探一下冬的力量,到年底就忍不住了,大片大片展示那粉紅的魅力,可花名卻實在尋常。是的,它的名字不加任何修飾點綴,就這樣簡單直白,只為,它的花也就那樣簡單直白。小巧的花朵開在高高挺立的花葶之上,那兩層的粉紅小花,最初並沒有獲得我的青睞。小時候,我們叫它爛鼻子花——父母一再叮囑,那種花不能玩,玩了鼻子會爛掉。在那些缺醫少藥的年代,這樣的嚇唬確實有效,大家都不敢碰,那花自然開得更放肆,田邊地角林下山中,甚至石縫間屋簷下,都是它們無所顧忌開放的身影。多年後愛上了各種花時,對這報春依舊心有排斥,直到那年二月間。那是早春,大理蒼山突降大雪,且罕見地堆積到故鄉的村落間。我立即騎上摩託回到古老的核桃林下拍攝初春的玉樹瓊枝。目光一直向上,在拍某一棵盤虯臥龍的雪樹時,不經意間的俯身一瞥震驚了我;我的腳下,滿地白雪堆積,可幾株報春破雪而出,在冰冷的白雪之上,那粉紅色的花朵迎風怒放。那一刻,被厚衣服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差點掉下淚來,再卑微的生命,也可以有屬於自己的頑強與堅韌……
沒有任何一種生命,天生就該被蔑視。那後,我開始關注報春花,關注那些弱小的生命。除了這種報春花,其它的報春卻都不尋常。
苣葉報春
最妙曼的,大約是四月怒放的苣葉報春。這種花藏得高,不是一般人可以遇見。初識苣葉報春,完全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遇見。那天,我們一行人從蒼山西坡李家莊上山,從二千六到四千的海拔線上,四月的杜鵑按品種次第向上開放。從底層的映山紅到高處的糙毛杜鵑,從大紅到淺黃,各種杜鵑浪漫綻放,應接不暇中我們慢慢靠近山頂。在一片還是花苞的黃杜鵑林下,我發現兩叢開成球狀的草本花,更奇特的是兩株花竟然兩色:一株淺藍一株粉白。我偏愛藍色,對著淺藍花拍了又拍。那粉白一點不惹眼,就是尋常的花色,只是第一次見為留個紀念才拍攝。回來後,我問了植物大神,他告訴我叫苣葉報春,藍花常見而白花稀有。那後我才知道,認識一個物事不能從自己的主觀好惡出發。五年後,在蒼山三臺坡頂上,我遇見了大片的苣葉報春。那天本來就是刻意去尋訪春花的。順山脊而上的我,先遇見了大片的杜鵑花,一種比一種開得豔一種比一種超凡脫俗,在坡頂路邊的潮溼處,發現幾棵苣葉報春,對著那瘦弱的小花拍了又拍之後,妻子說繼續走一定會遇見更多花開。果真,向前不久,路轉到北向的陰坡時,我倆遇見了苣葉報春花海。那花,沿著小路向蒼山深處無盡綿延。這裡的苣葉報春,花葶一株比一株肥壯,傘形花序一朵比一朵碩大,有的挨挨擠擠連成一片,有的獨佔高地傲視群花,更有的在還未融化的雪地旁盛大開放,只有拍不盡的報春,沒有開不出的情態。拍著拍著,竟然遇見了一片藍色花中夾雜著白色花的苣葉報春。記得大神說白色少見,那刻遇見的,卻是眾多白色花搖曳開放。也許,藍色才是本色,可外在環境一直在變,只有主動出擊,改變一些固有習慣,才能適應外界繼續生存。也許,下次遇見,這苣葉報春說不定又曝出一種讓我驚訝的新色澤。
大理獨花報春
最高冷的,大約是五月綻放的大理獨花報春了。只為,開在蒼山海拔近四千的山脊附近的它,確實有高傲的資本,更關鍵是它有碩大的花朵以及與眾不同形態。那年五月。妻和我上鶴雲峰,在接近山脊的陰潮處,突然遇見了它。淺紫色的碩大花朵,在挺立的莖幹上突然一彎呈喇叭狀向外伸出,不見葉,只見五六寸高的圓形花箭,頂著一個橫向伸出的小喇叭在吹,一箭一花,絲毫不亂。最初遇見的只有兩朵,可號角已經吹響,不可能就這麼孤單的存在。我穿過低矮的杜鵑林,林外草甸上,無數的喇叭安靜地舉在空中,似乎只待我的一聲令下就會齊聲吹響。目瞪口呆之後,我立即用匍匐在地的虔誠,一朵一朵拍下那些花的冷豔傲骨。後來我才知曉這花的名字:大理獨花報春,獨,是真的名副其實。生長地域的高遠,五月氣溫依舊寒冷,讓普通花難以企及。報春也名副其實,第一朵大理獨花報春一開,就吹響了五月山頂花開的集結號,就預示著蒼山頂春天的到來!
海仙報春
最豔麗的,卻是六月的海仙報春。這是繁華落盡的六月才豔麗盛開的報春花。是的,它是極度豔麗的花。鮮紅色的小花,只看一株一穗實在尋常,可它卻不允許你只看一穗。這海仙報春是成片出現的,長在高山沼澤裡的它,一旦開放就是花海。在漾濞,最浪漫的觀賞點在小浪壩。每年六月中旬,那裡的沼澤地一夜之間紅袍加身,平日樸實憨厚的它瞬間華麗轉身,妙曼得你不敢相認。海仙報春生長的海拔,始終處於三千米以下,那是常人可及之地,於是,所有的美好,在眾多俗人的光顧之下很快成為一種真正的野花,面對蜂擁而來的賞花人,除了一聲嘆息之外,更多的時候我都是自責:若不是我有意洩露小浪壩花開的消息,這裡依舊會是報春羽化登仙的寶地。去年,由於極度乾旱,六月還沒有好雨,海仙報春賴以生長的沼澤乾涸,飢餓的牛羊吃光了它的莖葉,六月當然沒有了花。後來我多次前去查看,直到八月底,才終於有了少量遲開的花……
紫晶報春
最難忘的,是七月初開放的紫晶報春。那年,我們三個人風一樣突然就上蒼山。我們是從蒼山西坡一個叫關房坪的地方啟程,順著山脊線漫步上山的。坡不陡,景正好,一路行走中三臺相機愜意拍攝。在接近峰頂的一個小山坳中,我們遇見了大片的齒葉燈臺報春花沿路開放,對著那淺黃的報春,我們忘記了自己瘋狂拍攝。那鮮花大道,似乎特意為我們鋪就,那一刻,所有該開放的花都已經開好了。在那眾多淺黃中,快要迷失的我突然就看見了紫色的報春花。那是天然純正的紫!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色,就一種純粹靜謐的紫,且在紫色花瓣的底部,竟然還掛著晶瑩的露珠。用手一碰,不掉落且很黏,才知道不是露珠而是蜜露。花色的純紫,蜜露的晶瑩,一起組合成這花妙曼的名字:紫晶報春。這報春的葉片,雖然和普通報春有整體性的類似,可更有自己的創意——那葉片的表面,似乎有一層潤潤的油性物質覆蓋,讓我們的心事,也隨之緩緩蕩漾起來……其實,我難忘的不只是紫晶報春,更是陪我一起看報春的人,三個有共同愛好的人在一起,做什麼都開心。可惜,歡樂的時光總是太短暫,轉瞬之間我們就各奔東西,只有我一個人繼續走在尋花路上……
美花報春
七月底,在蒼山我遇見過兩種報春在開:山麗報春和美花報春。我不大喜歡黃杜鵑林下遍地開的美花報春,雖然我偏愛的紫色,可這花紫得過於豔麗,紫得過於媚俗,和怎麼拍攝都高冷的大理獨花報春不同,美花報春我多次嘗試,怎麼拍攝都無法洗去那種凡塵俗氣。而同一個時段開放的山麗報春卻不同,只一眼,就讓人覺得它可愛。只為,山麗報春的生長地域,沒有美花報春那種寄人籬下的壓抑。我遇見的山麗報春,大多開在山脊線的巨石下或懸崖絕壁的巖縫間。一枝一朵,若只看花,你一定覺得這是一種柔弱的小花,若看生長地域,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種貧瘠萬分的生長地域,那種抗擊風雪的傲然風骨,哪是尋常花朵可以承受的!淡定開放的山麗報春,給山脊線上氣喘籲籲疲憊不堪的我們,一種走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垂花報春
報春花大約是最名不副實的花!說報春,應該是冬末或初春開放,可這花完全不按名字出牌,只為,在初秋的紫陽河谷深處,我竟然遇見了某種報春在開,且開得高雅,開得端莊,開得我情不自禁拜倒花下!那是八月中,我獨自進入蒼山險處遇見的報春。那天,我帶了三腳架沿一條小道,在懸崖絕壁間緩慢前行,準備進入河谷去拍攝傳說中的瀑布。絕壁間的行走,當然不敢東張西望。腳下是千丈絕壁,若失足層層墜落,就沒有一點找尋的蹤跡,那後,我再不敢一個人探秘。在絕壁的最後一段,我站定小憩時一抬頭,一丈之外的懸崖上,幾叢淺藍的報春正在開,這是我沒有見過的報春!立即放好包,取出相機,穩穩站好拍攝。拉近,這是一種藍花報春,淺藍中暗含晶瑩的質地,透出一種不同凡響的高雅,加上筆挺的葉片與險要的位置,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傲骨,隨手一拍就傲氣四溢!回來求教大神,才知是垂花報春。那時,心中就有一些疑惑:都八月了,還報春!
直到後來,九月間竟然還遇見一種報春開,我才慢慢理解了報春這名字:名為報春,其實,報告的不一定是輪迴中的四季,也可以是心中常存的美好,只要心中有愛,時時刻刻都可以是春天!
穗狀垂花報春
那本是百無聊賴的一天,我騎摩託載了妻上蒼山。出發遲,就隨性隨心走。那天去蒼山小岑峰西側,我倆走到一個叫大堆子的頂上,在那裡回望漾濞小城。閒夠了,準備下山時,在一個巨石腳下,發現幾小叢報春花。若是盛花時節,這樣卑微的花一定被忽略,可那是九月,夏花開盡而秋花未盛,這小小的報春,當然也就屬於我鏡頭的沉迷對象。回家求大神刷牙君指點,他告訴我是「穗狀垂花報春」。一聽我就不認同:只頂著一朵花,怎麼成了穗狀?花都仰著頭開,怎麼叫垂花?刷牙君耐心指點說,大約是生長環境太過貧瘠,讓花發育得不好,你仔細看,有一箭兩花的,且花剛開,再開一天花朵就會下垂了。我仔細查看圖片,果真有花開兩朵的……
是的,很多名字並不能概括物事的所有特點,也不一定非要體現特點,名字本來就只是一個代號而已。
這穗狀垂花報春,最多開到十月。十月之後,在蒼山我暫時沒有見過開放的報春。而十一月起,四季輪迴,最初的尋常報春花就開始登場。
藍花大葉報春,一直錯過花期
據說,報春花有五百多種,而我的視野僅僅局限於大理蒼山西坡,有的報春我不認識,而像鐵梗報春、偏花報春、獨花報春雖認識卻非我所愛,也就不該再去貶低它。在蒼山西坡,有兩種報春花是我想見而依舊沒有見到的。一種三月間開放,也許是滇西北球花報春,成片開放在高海拔沼澤地,被偏愛的人摘花箭做成鹹菜,據說爽脆無比,我得找機會前去拜訪。還有一種叫藍花大葉報春,我見過花謝後的植株,可花開時一直錯過沒有一睹芳容,據說花開三月,本來這幾天我就想出發,前去查看一下花情,可疫情讓我困於一室之內,那些美好,大約只能期待來年了。
萬惡的冠狀病毒毀了我們的春天,卻無法毀掉我們的夢想,生活終將繼續,春天一定到來!
更多報春圖片欣賞:
報春花4圖,攝影:小燦
攝影:小燦
攝影:小燦
攝影:小燦
攝影:小燦
苣葉報春2圖
大理獨花報春2圖
獨花報春1圖,攝於羅坪山
海仙報春2圖
下圖為:齒葉燈臺報春
下圖為紫晶報春
下圖為美花報春
下圖偏花報春?
下圖為靛藍穗花報春
下圖為山麗報春
下面為豎構圖的幾張:
苣葉報春
垂花報春
獨花報春
蒼山頂的紫晶報春花海
部分往期文章連結,期待點擊閱讀:
1、【歲月有痕】順流而上(文/圖)
2、【大地行吟】看一個隱秘在六朝古都大理城附近的冰瀑(文/圖/視頻)
更多文章,期待關注瘋華歲月公眾號!
除署名外,圖文均為楊木華原創,歡迎轉發分享,歡迎刊出。圖片如有其他需要,請後臺留言,有更多大圖可以提供。
作者簡介:楊木華,男,1972年生,彝族,中學語文教師,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民族文學》、《山東文學》、《絲綢之路》、《博愛》、《啟迪》、《思維與智慧》、《遼河》、《作家天地》、《文學與人生》、《壹讀》、《大理文化》、《北京青年報》、《齊魯晚報》、《安徽商報》、《渤海早報》、《中老年時報》、《中國教育報》、《教師報》、《大理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作品數百篇。散文《彌渡的味道》獲散文選刊與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合辦的「美文天下.首屆全國旅遊散文大賽」一等獎。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歲月有痕》獲大理州出版獎。
點擊文首藍色字體瘋華歲月或識別下方二維碼,可以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