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任憑時光如梭,沉澱歲月留下的痕跡。
歷史悠久的大漆工藝,因枯燥複雜即將失傳。
近兩年,品茗、燃香、插花和收藏在國內盛行,以修復陶瓷、紫砂器皿為主的大漆修復工藝也日漸流行。
朵兒老師是一位幽雅,恬靜,秀麗,古典一身的蘇州女子,典型的小家碧玉型的女士。
我們也是通過一次雅集活動結識,當時朵兒老師帶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大漆主人描金杯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開始打聽,問她杯子哪裡是買的,居然是她自己做的!
我知道做大漆工藝不僅繁瑣複雜,而且一般人接觸都會過敏,也沒特效藥,有時候癢的無法想像,這麼漂亮的女孩子為什麼會做這個?
她只是對我笑了笑,給我看了看她過敏的手,邀請我去工作室喝茶。
好奇心讓我欣然的接受了她的邀請,也順便想採訪一下這位奇女子,去揭開大漆神秘的面紗!
走進朵兒老師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色澤亮麗、光滑異常、自然生動的漆器藝術品。
朵兒老師連泡茶的茶桌都是大漆的老門板,真是霸氣!
通過了解,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很為她這種追求的精神,沒有漂亮的詞彙,我只要為這樣的女子點讚,為這樣的女子驕傲!
我在採訪的過程中學習一下,原來就是把漆刷均勻都不容易,我又怕過敏又沒耐心,刷了幾下就放手了。
回到家,不知道心裡過敏還是真過敏,渾身發癢,我害怕,諮詢老師過敏咋辦,老師讓我多吃水果,吃點維生素c,一般如果過敏一個星期就好!
哇!我哪裡有這麼堅強,諮詢了各種醫生,各種養生專家,網上查詢資料,有說金銀花煮水搽的,或者喝菊花水的,吃過敏藥的,反正都試了一遍,安心的度過了一晚!
我在想,我就這樣就不能忍受,這些漆器後面,朵兒老師默默的忍受多少痛苦和煎熬。
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才把這裡精美的藝術品創作出來,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工匠精神!
朵兒老師多才多藝,不僅會金繕,大漆,還是插花,古琴,香道,書畫愛好者,這是我欣賞她雅致生活的另外一面!
插花
彈古琴
通過採訪,朵兒老師告訴我大漆最吸引我的魅力在於它的顏色會隨著溫度、溼度等自然因素的變化而改變,即便是成品的大漆作品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出不同。
大漆裡的「漆」是天然的,它有很多優點,被稱做『漆中之王』。
漆器製作是個磨性子的辛苦活兒,製作一件漆器,要經過備胎、底漆、髹漆、起紋、磨顯、推光、揩清七道大工序,每道工序又要加工好幾遍
大漆實際上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去乾燥,溼度、溫度不夠,它就不會幹,更不能太陽直曬,所以需要存放恆溫地方!
做大漆除漆之外,還有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材料,首先需要有藝術眼光,然後再定位好自己的作品構思進行創作。
入漆顏料除銀硃之外,還有石黃、鈦白、鈦青藍、鈦青綠等,漆畫的技法豐富多彩。
感謝朵兒老師能讓我們了解大漆,了解漆畫藝術!
因朵兒老師有學員遠道慕名而來學習,所以就沒有過多去打擾她,相約等她出新作品時候,請我去品茶!
感謝印記攝影–皮皮熊老師辛苦拍攝,感謝謙卑堂–朵兒老師無私分享她與大漆的故事,也感謝百度平臺,讓這個快節奏的氣息裡,有了一個可以讓我慢節奏碼文字的地方!
本文除部份資料來源於網絡,其他文字及圖片為原創作品,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