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曾記得單位組織一次聯歡活動中有這樣一個節目:讓四對年輕的情侶參加,其中把女士的眼睛拿布蒙住,摸對面一排男士的雙手,看誰能摸對自己的情侶或者愛人。遊戲中當然有好事者也把自己的手伸了出來,四對情侶居然有三對都沒有摸對。雖然是一個遊戲,但我相信如果是一些年老的夫妻,相信摸對的概率要大多了吧?
眾所周知,古人常用一句話來比喻夫妻間的平淡見真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看似簡單,實則韻味無窮。當夫妻間的感覺只需要靠牽手就能心有靈犀,那種境界可不是倏忽間的激情可以比擬的。
當愛情的火花淡化之後,什麼是維持那種心勁的紐帶呢?有人說是眼神的一瞥,有人升華到心靈的熟念,而牽手何嘗不是一種心靈的碰撞?牽手是一種古老而堅定的承諾,是浪漫而美麗的傳說。執手間千山萬水驟然縮短,執手間恩怨情仇悠然消散,執手間淚眼不忍相看,執手相思,相思難眠。
執手之時,冷暖兩心知;執手之時,悲喜兩忘。執手因為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子之手,生死兩忘。曾經以為每個人的愛情都一定要轟轟烈烈才能稱得上愛情,曾經以為所有的愛情都有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但是走過了紅地毯之後,才知道這種情節並不是在所有人的愛情道路上都能遇上。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一見鍾情?哪有那麼多催人淚下的羽化為蝶的故事?
曾經無限嚮往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浪漫,曾經無限嚮往同生共死的壯烈,也曾經無限嚮往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忠貞。但最終才明白其實平平淡淡同樣震撼人心。輕輕地執子之手,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共同承擔,享受每個美麗的清晨和黃昏,一同紅塵作伴。
黃昏間,夕陽西下,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鬢髮班駁的老夫老妻們手牽著手,那種平淡總是讓人莫名地心存感動。那是一種歷經風霜的執著,一種滄海桑田的守候,滿臉的慈祥和恬然顯示出他們對幸福生活的滿足。人生的真意盡在其中,牽手的平淡中折射出的又是多麼讓人嚮往的一種默契啊。
一次在黃昏的街頭,看到一位老媽媽緩緩地站起,蹣跚地小步向著前面的老伯伯方向走去。老伯伯停下,回眸,略欠身,伸出了那寫滿滄桑的卻剛勁有力的手,握住了一隻同樣讓歲月留下無數痕跡的手。他們手挽著手,相互攙扶著一起向前走去。十指緊扣!在夕陽的餘輝下,留下兩老那斜長的身影,不時頷首,相視而笑。我駐足良久,一直目送他們漸漸走遠。禁不住有種潸然淚下的感動。
這就是愛,數十年如一日,當風花雪月變成柴米油鹽,當山盟海誓變成心照不宣的默契,當如驚濤拍岸般的愛河變成潺潺不息的小溪,牽手的真諦才如此令你用整個身心去領會。
縱使天涯也牽手,千裡煙波共寒暄。在古人的眼裡,牽手不僅意味著肌膚的相親相近,更是意味著兩顆心的交融。那種感懷,那種情愫又如何不讓人心存感動?
牽手是一份寧靜,是心的歸真。在牽手之中,有平的醇美,淡的深情,在平淡之中給人一種無限悠揚。牽手是冬夜裡打開的一盞檯燈,暖流瀰漫著夜空。牽著手只願安安靜靜在高山之巔相擁而坐,共候日出與夕陽;或在海邊,聽潮起潮落,看月圓月缺;在紅楓落葉時感受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意境,平平淡淡,卻讓人回味無窮。執子之手,那種感覺是平淡的,不過在平淡中如果能一直這樣長相廝守,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愛你,就牽起你的手,一路走下去,日月如梭終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