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水,平淡見真情

2020-10-20 邊城無名

每個人都是用感官來塑造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禁會問:為啥不一樣?答案也許就是源自於自己的「心」吧。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講述的是一道奇特的光降臨地球籠罩城市,一部分人被光抓走,傳言這些人都是相愛的人,而留下的人既要探尋真相,又要直面自我的故事。

一切歸結於「心」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是聽到:「用心學習」、「用心吃飯」和「用心做事」等等,把一切都出自於心。是的,心是我們的主宰。

心情決定風景。

不一樣的心情決定不一樣的風景。當你心情焦慮多愁善感的時候,你看周圍的風景是憂鬱的;當你心情無助悲哀失去的時候,你看周圍的風景是灰色的;當你心情喜悅壯志滿懷的時候,你看周圍的風景是清爽的;當你心情淡然目標堅定的時候,你看風景是美好的。

不要刻意跟別人講你看到的風景,因為他看不懂你的風景,你也理解不了他看到的風景。

心就是「本我」的存在。

有時候我們這個「我」太大,太講究自我了,太在乎自我了,導致我執太厚重,然而消弱了慈悲心,這是很不好的趨勢。

不要去刻意要求別人承認自己,你就是你自己,不要偽裝成別人眼中的你。當一個人想刻意澄清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你,其實沒這個必要。懂你的人依然懂你,不懂你的人依然懷疑你,你又何必想方設法找理由來為別人澄清事實的真相呢?即使你把真相告訴了他,他會相信你所說的真相嗎?

懷疑是人的本性。

除了懷疑別人之外,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會懷疑自己,當你受到挫折無助的時候,當你屢屢受到失敗的時候,你會懷疑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其實這些都很正常,懷疑是人的本性,本性源於心。

如果懷疑是正當的,那麼我們要把自己的這顆心修煉得更加平和、更加寬廣、更有包容性。

人需要有定力

人是世界中的個體,我們不是單獨錯在於這個世上的,我們這個個體在社會中充滿了屬於自己的網絡,一個驕縱複雜的網絡。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網絡裡吸收的信息太多了,複雜多變,好壞不分,哪些對我們有用的?哪些沒用的?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個體不一樣,用途也不一樣;標準不一樣,對錯也不同,這就需要你有自個的定力。

電影開頭描寫了我們的生活都是在循規蹈矩進行著,就連夫妻之間的性愛也都變成了無情緒的事情,無味而又平淡。直到有一天,一束奇特的光到來,「相愛的人都被一束光帶走了,留下的都是不相愛的。」這句話撬動了所有活著的人的心。我們沒有太多悲憫被光帶走的人,因為被光帶走的人都是相愛的、一對一對的,所以潛意識裡被光帶走的人是幸福的,而活著的人內心也不停地追問自己:我們有愛嗎?

我們有愛,這是一個充滿了愛的世間。

在平淡的生活中,很多瑣碎的事情充滿了我們的思維空間,任由雜念佔據,我們不去清理,也懶得去清理,這也許是惰性的原因吧。

惰性的存在讓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起來。有人說:早起的鳥人有蟲吃。沒錯,天道酬勤。當你能夠用勤奮來感動你自己的時候,你就有收穫。

假如有一天我們把這些雜念清理出思維空間,清淡的心就會出現一絲暖暖的愛意,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以及你的愛人一直都在你心裡。

正念是最好的定力。

我們都會從各個地方各種途徑獲得各種信息,正念是篩選信息最好的工具。正念賦予我們能量,有正念就不會有人云亦云,有正念就不會有懷疑猜測,有正念就不會有慌亂無措。

那什麼是正念?正念就是覺照,同時它也意味著深入地觀察。站在外面去觀察某個對象是不夠的,只有當我們契入某個對象並與它成為一體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它。這都歸結於心,用正知的理念形態修煉好自己的心。

生活需要表達

我們都是凡人,凡人都有瑣碎的生活。在一個平淡無奇的世界裡,也許很多人都覺得沉悶而無味,這是事實,我們無法改變,哪又怎麼辦呢?答案就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需要我們用心去表達。

我們都是用心去感知這個世界。

我們每個個體組成了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包含著我們,有時候會笑,有時候會哭,苦笑構成了這個情感世界。

電影的結尾講述的是人和人之間的表達,是發自肺腑的、真誠的表達。一束光代表不了任何意義,而是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最想表達的是什麼?「我愛你!」當伴隨著輕柔的音樂響起的時候,我們就是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我們。

表達就是勇敢地說出來。

在我們內心充滿著很多情感,有興奮的,有悲哀的,有彷徨的,有內疚的,甚至有邪惡的等等如是。這些都需要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才能勇敢地表達出來。不要積累太多負面的情緒,不要怕,說出來就好。

放下一些累贅的東西,還原一個真實的自我,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必修的功課吧。

愛是一種表達。

有些人都像螞蟻一般忙碌,有些人像蜜蜂一般忙碌。忙碌去探尋更多的無知,忙碌去尋找更好生活,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變成了公式化了,變成了機械化的存在。其實我們可以停下來,哪怕暫停一下也可以,我們把自己真實的情感向在乎自己的人表達出來,這是一種釋放,愛也需要表達。

我們一直都在想知道真愛是什麼?所謂的真愛就是在如水的生活中,平淡見真情吧,那是一種暖暖的幸福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楊柳岸,曉風殘月,平淡真情
    眾所周知,古人常用一句話來比喻夫妻間的平淡見真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看似簡單,實則韻味無窮。當夫妻間的感覺只需要靠牽手就能心有靈犀,那種境界可不是倏忽間的激情可以比擬的。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一見鍾情?哪有那麼多催人淚下的羽化為蝶的故事? 曾經無限嚮往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浪漫,曾經無限嚮往同生共死的壯烈,也曾經無限嚮往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忠貞。但最終才明白其實平平淡淡同樣震撼人心。輕輕地執子之手,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共同承擔,享受每個美麗的清晨和黃昏,一同紅塵作伴。
  • 劉宏偉律師:牽掛如新 生活如舊 真情無敵
    當美國軍人斯塔羅面對日軍機槍子彈「虎虎虎」呼嘯而來,「三八大蓋」步槍「切切切」擦家而過,身邊12個弟兄瞬間死掉時,斯塔羅感到恐懼和巨大的壓力:象被監禁在棺材裡/掀不起棺蓋/我的處境進退兩難;上士比爾更是驚恐地大哭:我要回家,我要見媽媽!這部影片顛覆了我在虛擬和藝術界裡的認知,從而走進了日常生活,更真切的感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儘管也離奇、怪異、衝動和巧妙,而自己離古人和藝術人物卻相差甚遠。
  • 《戀愛時代》如水的生活真相
    初次看《戀愛時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我還是翩翩少年,孫藝珍還有滿滿的膠原蛋白,但當時覺得節奏出奇的緩慢,未能看下去,這次因為疫情的原因被迫宅在家裡,幾乎複習了孫仙的全部作品,最愛的居然是這部《戀愛時代》,是啊,十幾年過去了,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對婚姻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再看,居然喜愛的不得了。
  • 平淡如水的幸福值得久久回味
    一杯水從前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談論什麼是幸福。富人望著是窮人手裡的毛巾和樸素的穿著,輕蔑的說「這怎麼能叫幸福,我有百間豪宅,千名奴僕,萬兩黃金,那才叫幸福呢」。後來,一把大火把富人的豪宅燒得片瓦不留,痛恨他的奴僕們搶了他的財務,各奔東西,一夜之間,富人淪為乞丐,一年夏天,那位曾是富人的乞丐路過窮人的茅舍,窮人端來一大碗涼水問他:「你現在認為什麼是幸福」,乞丐望著手中的水說,幸福就是這碗水。我的朋友是一對年輕的小夫妻,他們現在正在鬧離婚。男方是那種很不現實的男人,還存在許多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浪漫和天真。
  •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確實如此,《晚春》看似如涓涓細流般的平淡生活情節下卻包含了對父女親情、人生成長、社會變革各方面進行了透徹的解讀,以簡寓繁,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功力所在。01 平淡的嫁女故事下,蘊含的是父親對女兒最深沉的愛笠智眾所出演的父親周吉無疑是電影中一大亮點,完美詮釋了一位睿智、沉穩、隱忍、禮貌且始終帶著微笑的父親形象。
  • 《早安》平淡如茶的日式家庭生活
    平民百姓的家庭生活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永遠的主題。《早安》講的是一個日本社區幾個家庭生活的故事,沒有起伏跌宕的劇情,也沒有激烈的感情衝突,一切都是由許多精心安排、富有含義和舒緩的情節表現出來。電視機是串起這個故事的唯一線索:以林敬太郎一家的兩個兒子吵著要買電視機開始,結局是兩個孩子的願望得到實現。贅訴情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真正關注的應該是小津安二郎如何用他的電影手法來表現日本社會中的家庭矛盾。
  • 當愛平淡如水後,怎樣才能令愛情重生?
    愛情走到最後,平淡如水是最終的結局嗎?你們兩個人出現什麼問題呢?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破局呢?01 愛情的常規走向愛情的狀態是持續不斷的變化的,沒有一層不變的關係。所謂平淡如水,就是到了愛情三角形理論的朋友式的愛情,兩個人互相承諾,缺少激情。所以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生活太過於平淡,沒有什麼樂趣。」完美的愛情基本上不會存在,就算有這樣的愛情,普通人也難以維繫,任何感情都需要用實際行動去經營。
  • 看清:《如懿傳》交友需謹慎,輕信有風險,患難見真情
    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自古就有交友告誡,朋友之間並不是十分親暱就是最好的,可能來往並不是很頻繁,但雙方可以交心交底,一方需要幫助,另一方一定會兩肋插刀鼎力相助。
  • 轟轟烈烈還是平淡如水?這種愛情才最讓人羨慕!
    轟轟烈烈還是平淡如水?這種愛情才最讓人羨慕!雞毛蒜皮中的愛情才最讓人羨慕你期待的愛情是什麼樣子?轟轟烈烈或是刻骨銘心?平淡如水或是相濡以沫?以前我的想法跟很多人一樣,覺得愛情一定要轟轟烈烈才好,直到看到了這部劇,這部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著實讓小編羨慕了很長時間。看完你也會覺得愛情啊,像這樣就好。「父母愛情」顧名思義,就是父母之間的愛情。
  • 情節平淡如水的生活片《桃姐》,為何卻屢獲大獎?
    以前看這部電影時,總覺得平淡如水,沒有什麼亮點,就是一些家長裡短的小事。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我才體會到,羅傑、桃姐之間雖是主僕,但形同母子的關係卻是如沐春風般的溫暖,尤其是羅傑在桃姐中風後,對她說的那句「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令我不禁眼圈泛紅。
  • 《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如何把平淡如水的日子過得清洌又甘甜
    這是一部緩慢又平淡,卻又極其治癒的短劇。沒有什麼劇烈的起伏和衝突,有的只有溫吞吞的劇情,平常的事物,和普普通通的人。 一如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或是我們正在進行著的,平淡又日常的生活。
  • 《平如美棠》:平淡生活裡的情深似海
    2020年4月4號,《平如美棠》的作者,饒平如老先生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99歲。三年前偶然間看到,央視對老先生和他這本書的報導,很是溫暖感動。老先生自畫成書,出版後,打動了無數人,他和美棠的故事,也被眾多網友譽為「世間最美的愛情」。
  • 電影《海街日記》平淡如水卻又意猶未盡,每一幀都觸動心弦
    夏天的海邊,慢悠悠的吹著海風,庭院裡種滿了植物,坐在舊的木房子裡,懶洋洋的和家人聊天,還開著舊風扇,平平淡淡地生活,也要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每年都要釀梅子酒,有儀式感地慶祝各種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是,有四個姐妹,簡直是我對生活的終極夢想。
  • 這平淡如水的夏天,因為《樂隊的夏天》而火熱
    你聽,這多麼悲情多麼難過:不能再見的朋友有人墮落有人瘋了有人隨著風去了我難過但是:那些曇花一現的燦爛是爆炸的煙火那一團耀眼的火焰在燃燒著你和我那刻骨銘心的戀愛總帶給我傷害那平淡如水的生活但哪怕深藏格子間裡,昔日絢爛煙火仍停留心間,熱愛沒有止息;而平淡如水的生活,亦有它的火熱。這不是人到中年的妥協,而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仍然熱愛它,歌頌它。就像多少人的這個平淡的夏天,因為新褲子,因為《樂隊的夏天》,而火熱。(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原創:電影《河沿兒》: 細微之處見真情
    尋夢向天歌/文 央視電影頻道不久前播出的《河沿兒》,讓人在輕鬆調侃、詼諧莊重的對白中領略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這是一部具有濃鬱北京風味的喜劇片,編導把鏡頭對準北京城裡普通老百姓的現實生活和情感世界,通過個性鮮明的人物,真切感人的場面,生動逼真的細節,折射和透視了幾位平凡人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 平淡如水的家庭電影,《大河戀》大氣但不招搖,90年代特有的味道
    故事不大,卻像大河般的沉穩厚重,刻畫出了兄弟倆對生活,對生命的態度,平淡如水,感人至深。優美悠長,如秋水湧動青草搖曳散文般的電影,平淡幾無波瀾卻就是被打動了。再完美的家庭/學校教育,都無法讓你所愛的人,變得如你所想像的完美。
  • 患難見真情
    經文:路17:11-19主題:患難見真情從這十個長大麻風的人身上我們能看出經過患難之後能夠見證個人的信仰是否是真情。
  • 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還能保持感情的穩定?
    感情的冷淡期,是經歷了熱戀之後的平淡期,生活還在繼續,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已經從轟轟烈烈步入了平淡如水。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還能保持感情的穩定,是很多情侶都在學習的課程。通常在這個時期的情侶都會覺得感情變得平淡如水,沒有之前的激情和活力,很不適應。在激情褪去後,大腦也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下,少了感情的左右,多了許多理智的想法。
  • 《Live》丨沒有平淡的生活,只有平淡的活法
    在時下影視劇、網際網路、知乎等各種論壇裡,時常會有一種疑惑,大家對普通人的平淡生活,似乎有著很深的誤解:影視劇就不用說了,主人公身世悽慘,然後住豪宅,穿戴都是大牌當季款天天不重樣,始終看著都是一張不曾被生活折磨過的臉在賣慘;知乎裡,也能看見年入千萬才能勉強夠生活的中等收入和總是diss月入一萬的窮人的人。
  • 聶遠&秦子越 | 平淡生活是我們愛情的主旋律
    這種愛,或許就是我們厭倦了的生活陪伴下波瀾不驚的瑣碎。愛情,本該甘於平淡,卻又不平淡;本該甘於平凡,卻又不平凡。你以為自己要的是一個愛人,但到最後才會知道,真正想要的,無非是安心。所以,幸福不是努力去愛,而是安心的生活。時尚新娘這次邀請的明星夫婦就是這樣的一對兒!聶遠秦子越夫婦,出生在貴州鎮遠的聶遠,有著一張天賜的古裝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