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祺嬪的家世、容貌都那麼好,為什麼偏偏把自己給作死了

2020-12-25 不畏青年

重溫《甄嬛傳》時,瓜爾佳文鴛這個角色引起了我的注意。

和安陵容這類「鳳凰女」不同,身為重臣嫡女的祺嬪,可謂是當時的「官二代」、』「白富美」,在扳倒年羹堯一案中,祺嬪的父親還立下大功。

也正因如此,錯過選秀機會的她,才能在剛進紫禁城後平步青雲,直接受封為「貴人」。

一時間,風頭無二,宮裡人人都說,只有她和莞嬪最得寵。

按理說,祺嬪的基礎條件並不差,如果不出意外,最後做個妃子,偶爾為家族助力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可惜白富美偏要走一條作死道路,順便葬送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

01 作死特點一: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其實很蠢

宮廷老玩家欣貴人評價她:長得喜慶,很會算計。

粉嘟嘟的臉確實很可愛,但看起來會算計卻不是什麼好話。

畢竟一個人的想法在眾人面前無所遁形時,不僅顯得不夠聰明,甚至某些時候像小丑一樣愚笨。

她的蠢笨,就在這張嘴上。

比如祺貴人承寵後第二日便大動幹戈從儲秀宮搬到碎玉軒,還對甄嬛說別的姐妹不好相與,我在你這裡想安安靜靜過日子。

這就像學生時代的班級,有著無數姐妹團體,但有那麼一個喜歡左右逢源的姑娘,在A女孩面前說B女孩的壞話,又在B女孩面前說著C的壞話。

祺貴人初入宮廷,和甄嬛並不熟,就敢在她面前搬弄他人是非,這種舉動實則很危險。

後來祺貴人去找皇后聊天表忠誠的時候,同樣如此。直言自己的父親看不上甄遠道,自己看不起甄嬛,而且整個瓜爾佳氏家族想要掀翻甄家。

皇后坐在梳妝檯前,聽到這話十分開心。

為什麼呢?

不費吹灰之力就知道了這個人的底牌,只需要順著她的訴求去誘導,此人自然能為我所用。

在祺貴人看來,她想借著皇后這個東風乾倒甄嬛;而在皇后眼裡,她也只是除掉甄嬛的一桿槍而已。

祺貴人的蠢還不止在嘴上,更在於她藏不住的情緒中。華妃被貶為答應之後,本已經毫無威懾力,卻還能一句話激怒身為貴人的瓜爾佳文鴛,可見此人性格之淺薄。

被年答應激怒之後,她想到竟然是去向皇帝告狀,可是皇帝的態度是什麼呢?

「年答應脾氣不好,你別搭理她。」

潛臺詞就是:年世蘭雖然不好,但朕暫時沒想為難她,這個話題我並不想回答。

然而沒頭腦的祺貴人還是不依不饒地求一個結果,站在一旁的蘇培盛都看不下去,一臉鄙夷地望著這個蠢女人。

皇帝這邊告完狀之後,她又趁機在宴席上向皇后訴苦,結果引出了「嫡庶」的話題,開罪皇后。

原本對祺貴人還保持欣賞的皇后,也覺得心累,這樣的豬隊友簡直帶不動。

說話沒頭腦,情緒不高興,正是她把自己推向死胡同的第一個推手。

02 作死特點二:壞得不留餘地遭人恨

瓜爾佳氏之所以想要扳倒甄家,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嫉妒心。

兩個家族在朝中的地位差不多,甚至瓜爾佳氏是滿軍旗,地位應該更高,而甄家只是個漢軍旗。

但在後宮,甄家的女兒甄嬛是寵妃,其父甄遠道在朝中是重臣。

瓜爾佳鄂敏心裡就不平衡了。

扳倒年羹堯一案中,明明兩人都有功勞,可你卻青雲直上,而我的職位卻還在你之下。

內心的不平衡容易滋生嫉妒,嫉妒激發人性之惡,再善良的人一旦被欲望支配,就像踏入無盡深淵一樣,變得心狠手辣。

縱觀祺貴人的整個宮鬥生涯,皇后利用她對甄嬛的嫉妒,慫恿祺貴人不知幹了多少壞事。

甄嬛因為純元皇后故衣事件入冷宮後,祺貴人和瓜爾佳氏偽造陷害甄家的罪證,直接導致甄父被流放寧古塔。

後來滴血認親事件發生時,祺嬪直言「人是賤肉皮」,攛掇皇上將槿汐和浣碧送進慎刑司拷打,試圖嚴刑逼供。

更別說她嫉妒安陵容有一副好嗓子,乾脆下毒將她弄成啞巴,再也唱不了歌。

手段之簡單粗暴,令人膽寒。

如果單單是愚蠢,那麼祺貴人無非只在宮中討人嫌,不至於最後走上死路。但她在皇后的指使下,害慘了甄嬛還有甄家一族,這就給了對手一個復仇動機。

更要命的是,她得罪過的人實在太多,以至於到最後被打成落水狗,人人都想著踩上一腳。

哪怕是皇后,也留下一句「她太不中用了」。

03 作死特點三:看不清自身定位

按理說,瓜爾佳氏家族也算滿清的貴族,但與甄嬛對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先說二人談吐。

皇帝之所以欣賞甄嬛,除了她身上有純元皇后的影子以外,更重要的是她飽讀詩書,閒暇時與之交談,兩人偶爾還會有精神平等交流的那一刻。

在雍正的眼中,甄嬛是一個偶爾可以談心的知心人。

反觀皇帝對待祺嬪的態度:閨閣裡揉揉胸口,聽聽心跳;平日要見面,只會覺得她「嘴碎」。

在他眼裡,祺嬪不過就是一隻美麗的花瓶。花瓶就該安靜地供人賞玩,開口說話時便會褻瀆這份美麗。

再說說兩個人的家世。

甄家和瓜爾佳氏都算重臣,但二者對女兒的教育卻截然不同。

甄嬛進宮時,甄父囑託女兒保重自己,只要平安順遂,其他皆是虛名。

祺貴人入宮時,丫鬟說,老爺讓您在宮裡要記得出人頭地。

前者的話,像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心;後者的話,更像是領導對下屬的要求。

原生家庭缺乏關愛的孩子,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目光。祺貴人在後宮的生活,她的聒噪,她的急於表現,她的爭寵,通通都像是有了答案。

有意思的是,她曾和安陵容對話說,皇后更喜歡世家女子,你能在皇后身邊做事就很不錯了。

這話聽著也很像是爭寵,就連皇后的目光,她也想要佔盡。

滴血認親案落敗時,她脫口而出:「我的樣貌,家世,哪一樣比不上你。」

她的內心不斷呼喊:為什麼你能得到那麼多愛,可我這樣努力,皇上還是不喜歡我?

祺貴人對存在感的渴求蒙蔽了雙眼,她看不清自己在後宮的地位,也看不懂她只是皇帝眼裡的一隻花瓶。

最後,她只能淪為宮鬥炮灰,認下一切罪責。

04 寫在最後

如果她甘心做一隻花瓶,偌大的紫禁城未必容不下這樣一個女人。

可惜她太需要存在感。

在刷存在感的過程中,不僅得罪了後宮眾人、太后,甚至皇帝和皇后也覺得她是一個沒意思的人。

說到底,她淪落到這一步,還是因為既蠢又壞,還不夠聰明。

頂著白富美的頭銜,卻把自己活成了小家子氣的模樣,一路用陰毒的手段害人。

就像這句,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往往把路走到底的人,最後只會害了自己,落得家破人亡,生不如死的下場。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祺嬪,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能成為華妃甄嬛一樣的寵妃
    祺嬪出身好,不亞於甄嬛;相貌也好,雖然不是純元皇后高仿,但也是很有自己的嫵媚得,很得皇帝喜愛;她又投奔在皇后的羽翼下,經常被皇后安排給皇帝。可是她為什麼死得那麼慘,而不能成為甄嬛和華妃那樣的寵妃呢?這一切,並非因為她蠢這麼簡單。
  • 《甄嬛傳》:祺嬪已經進入了冷宮,甄嬛為何還要對她趕盡殺絕呢?
    祺嬪,《甄嬛傳》中皇后一陣營的人,剛入宮的時候與女主關係頗好,但後來兩人翻臉,她成了甄嬛的死對頭,當然以她的手段自然是扳不倒甄嬛的。
  • 《甄嬛傳》祺嬪為什麼會被亂拳打死?淪為後宮最沒尊嚴的女人!
    祺貴人在後宮難得意,歸根結底是因為兩點:一是她的算計太明顯了,眼角眉尖都是算計。這樣的人,想要在風起雲湧的後宮有善終的可能性實在太過於渺茫。後宮最不缺的就是算計。曹貴人多麼冰雪聰明的人,幫華妃算計了十幾年,最終還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枉送了自己的性命?再者,她沒有容人之心,見不得別人好。
  • 《甄嬛傳》後宮氣焰最囂張的祺嬪,為什麼死得不如一條狗?
    文/納蘭凡一01《甄嬛傳》全劇有兩個角色讓人恨得牙痒痒,一個是沒活過3集的夏冬春,另外一個便是挑起滴血驗親名場面的祺嬪。祺嬪一家最終落了個悽慘結局,14歲以上都被賜死,不足14歲被流放邊遠之地。誰知道她哪天會不會算計到自己頭上?本來她如果只是又傻又作也就算了,偏偏她無腦到被宜修當槍使。本來是指望打落甄嬛這隻飛鳥,沒想到自己卻一頭撞到炮口上。03祺嬪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指認甄嬛有私情。因為這件事,讓四郎對她動了殺心。
  • 甄嬛傳:冷宮戒備森嚴,為何祺嬪能輕鬆逃出來?其實是她設計的!
    有人說祺嬪就是可以倚仗家世的餘鶯兒,她的雙商巔峰,只能夠停留在借夢魘一事與欣貴人爭寵了。雖然欣貴人是潛邸的舊人,但是卻一直不得寵,所以一直以來位份都不高。其實從《甄嬛傳》開頭就不難發現,欣貴人雖不受寵,但是嘴巴可是從來都不饒人的。而且她並不會在不合時宜的時候,說一些不合適的話,光就這一點,就足夠比祺嬪優秀了。
  • 《甄嬛傳》甄嬛給祺嬪喝糙米薏仁湯,為何太后誇甄嬛聰明?
    ,個性淺薄張揚,入宮後皇上也很寵愛她,原住在儲秀宮,但她認為與甄嬛交好會有好處,而搬去了碎玉軒,假意與甄嬛交好,實則為皇后一黨。甄嬛去甘露寺後,祺嬪露出了她的本來面目,去甘露寺時當眾踩甄嬛的手,甄嬛回宮後,她處處與甄嬛作為,但是每次都被甄嬛看破。碎玉軒被火燒之後,她又搬回了儲秀宮,並且與儲秀宮的欣貴人不睦,經常找欣貴人的麻煩。
  • 《甄嬛傳》:起點高的祺嬪為何下場悽慘,不懂這一點才是真蠢!
    《甄嬛傳》中的祺嬪,作為平定年羹堯有功之臣的女子,從一入宮起點就很高!她家世好,長相嬌美,又會撒嬌,更是剛入宮就加入皇后的陣營。她的位分晉升很快,一開始便是貴人,還有取得極好的封號!她和華妃一樣都是功臣之家的女子,為何祺嬪成不了像甄嬛華妃一樣的寵妃呢?
  • 甄嬛傳:冷宮戒備森嚴,為何祺嬪能輕而易舉地跑出來?這背後還藏了...
    所以後期祺嬪從冷宮中跑出來,這一段其實也不符合冷宮戒備森嚴的說法。只是看劇時大家對於祺嬪跑出冷宮一事,都沒有太大的關注,畢竟祺嬪跑出冷宮後不久,就被亂棍打死了。 太后對於祺嬪以及安陵容,一直都是不太滿意的。尤其是整天以不正手段爭寵的祺嬪,雖然祺嬪家世顯赫,但是這樣利用不正手段在後宮之中如此囂張,傳出去對於也有損皇上的名聲。
  • 重溫《甄嬛傳》,8年過去,才明白祺嬪為何那麼恨甄嬛
    #劇評觀點#祺嬪是淳貴人死後甄嬛出宮,在甘露寺修行時,祺嬪依然不肯放過她,叫寺裡的靜白日常多加折磨。一次陪著皇后去甘露寺上香時,當著眾人的面,凌辱甄嬛,語言上的不夠,還親腳踩傷甄嬛的手。她對甄嬛的傷害,惡毒到極致,每一次都下死手。都說皇后和安陵容陰狠,但是我覺得,在她面前都要甘拜下風。
  • 《甄嬛傳》祺嬪之殤:是誰將瓜爾佳文鴛放出了冷宮?
    雨夜,被貶為庶人的祺嬪,赤著腳奔跑在悠長的宮道,後面是拿著棍子追趕她的侍衛。前方是等著看她作死的各宮貴人。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雨水打在祺嬪的臉上,此刻的她依然相信皇后不會棄她於不顧。手都敲紅了,皇后的宮門依然緊閉著。
  • 甄嬛傳:祺嬪安嬪明爭暗鬥,還毀了安陵容的嗓子,手段太陰暗
    《甄嬛傳》這部經典的清裝宮鬥劇相信大家都看過了吧,這部由孫儷、陳建斌、蔡少芬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的故事。自從甄嬛去了甘露寺修行後,後宮就剩祺嬪和安陵容爭寵了。
  • 看了幾遍才懂,《甄嬛傳》中蘇培盛打死祺嬪,原來是皇帝授意的
    祺嬪得罪了她,她不但借皇帝之手,讓祺嬪一家家破人亡,還讓蘇培盛把祺嬪打死在亂棍之下,做事真是一點不留餘地。 就算祺嬪之前因為滴血認親一事得罪了她,那也是皇后指使的,祺嬪最多就是個顆棋子。得饒人處且饒人,都是深宮裡的女人,何必要趕盡殺絕呢?
  • 《甄嬛傳》為什麼安陵容得寵時沒人害她?
    《甄嬛傳》中安陵容,是非常可憐又可悲的存在。她初入宮,本以為可以平步青雲,獲得皇上的喜愛。只可惜,第一次侍寢,她就成為了整個皇宮的笑話,被皇上趕了出來,不被待見。後在皇后的扶持下,安陵容得寵,後宮的眾位嬪妃各有心思,可卻沒有對安陵容親自動手的人,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甄嬛傳》中存在感低的她們卻挺到了結局,是足夠聰明還是運氣好
    在《甄嬛傳》所呈現的宮鬥中,後宮裡大致分為三個隊伍,分別以皇后、華妃和甄嬛為首。皇后和華妃兩人算是分庭抗禮,皇后久坐後位心機頗深,和她走得近的齊妃、祺嬪以及後來的安陵容,都沒有太強的實力,最終包括皇后的罪行被揭發後算是徹底輸了。
  • 甄嬛傳:宜修實力有多恐怖?祺嬪被杖斃時,一句話逼得安陵容自盡
    導語:甄嬛傳:宜修實力有多恐怖?
  • 《甄嬛傳》一壺簡單的糙米薏仁湯,為何就消除了太后的疑心?
    再說甄嬛回宮後皇后一黨的行為,安陵容作表面功夫,祺嬪正面剛甄嬛。原和甄嬛交好的端妃、敬妃、欣貴人等都蠢蠢欲動,欲向甄嬛靠攏。欣貴人在宮裡一直處於不受寵還不站隊的一方,家世平平顏值一般,為人有些木訥,和同住儲秀宮的祺嬪一直不睦,而祺嬪爭寵向來有一套,皇上每每去看望欣貴人,祺嬪都會假借夢魘來「哄」走皇上。
  • 《甄嬛傳》中,皇后害過那麼多嬪妃,為什麼偏偏放過了淳貴人?
    相反的,當她聽說皇帝要到甄嬛去洗溫泉,主動提出自己不去,以便給皇帝和甄嬛製造單獨相處、培養感情的機會。 自己扳不倒,就扶植年輕美貌的新晉嬪妃,去和華妃爭寵。就像張愛玲《半生緣》裡寫的:姐夫與小舅子一起「出去溜溜」(嫖娼),在姐夫的姨太太看來,「卻是太太的陰謀,特意叫舅老爺帶他出去玩,娶一個舞女回來,好把姨太太壓下去」。
  • 甄嬛傳:端妃為何放著四阿哥不養,卻偏偏去養仇人的女兒?
    甄嬛傳:端妃為何放著四阿哥不養,卻偏偏去養仇人的女兒?甄嬛傳中的端妃可以說是創造了整部劇的奇蹟了,她可以說是非常的經典了,從虛弱的身體,撐到了大結局,並且可以說是滿血復活了,但是同樣的正是因為端妃這樣一個人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就算是還有一口氣兒,那麼她就是有機會的,看似與世無爭的她,其實才是最有心機的一個人!
  • 甄嬛傳:原來祺嬪入宮前,還有這麼一段往事,難怪她會受寵!
    在《甄嬛傳》中,祺嬪的性子淺薄張揚,安陵容的性子陰沉,和皇后是一個路子,所以皇后當然更喜歡好駕馭的祺貴人了,祺貴人自從入宮之後,立馬抱住了皇后的大腿,以為自己找到了靠山,一切就萬事不愁了
  • 甄嬛傳:甄嬛有三妹妹,為啥只見玉嬈浣碧?宜修:另一個不敢說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後宮劇貌似特別的受歡迎,很多大牌的導演都紛紛看中後宮劇這塊蛋糕,紛紛拍攝出來各種各樣後宮題材的電視劇,但是貌似播放效果,和受眾群眾並不多,貌似至今為止都沒有任何一部宮鬥題材劇可以超越甄嬛傳,不得不說甄嬛傳這部電視劇慢慢的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後宮劇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甄嬛傳中我們都知道甄嬛本身則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