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甄嬛傳》時,瓜爾佳文鴛這個角色引起了我的注意。
和安陵容這類「鳳凰女」不同,身為重臣嫡女的祺嬪,可謂是當時的「官二代」、』「白富美」,在扳倒年羹堯一案中,祺嬪的父親還立下大功。
也正因如此,錯過選秀機會的她,才能在剛進紫禁城後平步青雲,直接受封為「貴人」。
一時間,風頭無二,宮裡人人都說,只有她和莞嬪最得寵。
按理說,祺嬪的基礎條件並不差,如果不出意外,最後做個妃子,偶爾為家族助力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可惜白富美偏要走一條作死道路,順便葬送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
01 作死特點一: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其實很蠢
宮廷老玩家欣貴人評價她:長得喜慶,很會算計。
粉嘟嘟的臉確實很可愛,但看起來會算計卻不是什麼好話。
畢竟一個人的想法在眾人面前無所遁形時,不僅顯得不夠聰明,甚至某些時候像小丑一樣愚笨。
她的蠢笨,就在這張嘴上。
比如祺貴人承寵後第二日便大動幹戈從儲秀宮搬到碎玉軒,還對甄嬛說別的姐妹不好相與,我在你這裡想安安靜靜過日子。
這就像學生時代的班級,有著無數姐妹團體,但有那麼一個喜歡左右逢源的姑娘,在A女孩面前說B女孩的壞話,又在B女孩面前說著C的壞話。
祺貴人初入宮廷,和甄嬛並不熟,就敢在她面前搬弄他人是非,這種舉動實則很危險。
後來祺貴人去找皇后聊天表忠誠的時候,同樣如此。直言自己的父親看不上甄遠道,自己看不起甄嬛,而且整個瓜爾佳氏家族想要掀翻甄家。
皇后坐在梳妝檯前,聽到這話十分開心。
為什麼呢?
不費吹灰之力就知道了這個人的底牌,只需要順著她的訴求去誘導,此人自然能為我所用。
在祺貴人看來,她想借著皇后這個東風乾倒甄嬛;而在皇后眼裡,她也只是除掉甄嬛的一桿槍而已。
祺貴人的蠢還不止在嘴上,更在於她藏不住的情緒中。華妃被貶為答應之後,本已經毫無威懾力,卻還能一句話激怒身為貴人的瓜爾佳文鴛,可見此人性格之淺薄。
被年答應激怒之後,她想到竟然是去向皇帝告狀,可是皇帝的態度是什麼呢?
「年答應脾氣不好,你別搭理她。」
潛臺詞就是:年世蘭雖然不好,但朕暫時沒想為難她,這個話題我並不想回答。
然而沒頭腦的祺貴人還是不依不饒地求一個結果,站在一旁的蘇培盛都看不下去,一臉鄙夷地望著這個蠢女人。
皇帝這邊告完狀之後,她又趁機在宴席上向皇后訴苦,結果引出了「嫡庶」的話題,開罪皇后。
原本對祺貴人還保持欣賞的皇后,也覺得心累,這樣的豬隊友簡直帶不動。
說話沒頭腦,情緒不高興,正是她把自己推向死胡同的第一個推手。
02 作死特點二:壞得不留餘地遭人恨
瓜爾佳氏之所以想要扳倒甄家,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嫉妒心。
兩個家族在朝中的地位差不多,甚至瓜爾佳氏是滿軍旗,地位應該更高,而甄家只是個漢軍旗。
但在後宮,甄家的女兒甄嬛是寵妃,其父甄遠道在朝中是重臣。
瓜爾佳鄂敏心裡就不平衡了。
扳倒年羹堯一案中,明明兩人都有功勞,可你卻青雲直上,而我的職位卻還在你之下。
內心的不平衡容易滋生嫉妒,嫉妒激發人性之惡,再善良的人一旦被欲望支配,就像踏入無盡深淵一樣,變得心狠手辣。
縱觀祺貴人的整個宮鬥生涯,皇后利用她對甄嬛的嫉妒,慫恿祺貴人不知幹了多少壞事。
甄嬛因為純元皇后故衣事件入冷宮後,祺貴人和瓜爾佳氏偽造陷害甄家的罪證,直接導致甄父被流放寧古塔。
後來滴血認親事件發生時,祺嬪直言「人是賤肉皮」,攛掇皇上將槿汐和浣碧送進慎刑司拷打,試圖嚴刑逼供。
更別說她嫉妒安陵容有一副好嗓子,乾脆下毒將她弄成啞巴,再也唱不了歌。
手段之簡單粗暴,令人膽寒。
如果單單是愚蠢,那麼祺貴人無非只在宮中討人嫌,不至於最後走上死路。但她在皇后的指使下,害慘了甄嬛還有甄家一族,這就給了對手一個復仇動機。
更要命的是,她得罪過的人實在太多,以至於到最後被打成落水狗,人人都想著踩上一腳。
哪怕是皇后,也留下一句「她太不中用了」。
03 作死特點三:看不清自身定位
按理說,瓜爾佳氏家族也算滿清的貴族,但與甄嬛對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先說二人談吐。
皇帝之所以欣賞甄嬛,除了她身上有純元皇后的影子以外,更重要的是她飽讀詩書,閒暇時與之交談,兩人偶爾還會有精神平等交流的那一刻。
在雍正的眼中,甄嬛是一個偶爾可以談心的知心人。
反觀皇帝對待祺嬪的態度:閨閣裡揉揉胸口,聽聽心跳;平日要見面,只會覺得她「嘴碎」。
在他眼裡,祺嬪不過就是一隻美麗的花瓶。花瓶就該安靜地供人賞玩,開口說話時便會褻瀆這份美麗。
再說說兩個人的家世。
甄家和瓜爾佳氏都算重臣,但二者對女兒的教育卻截然不同。
甄嬛進宮時,甄父囑託女兒保重自己,只要平安順遂,其他皆是虛名。
祺貴人入宮時,丫鬟說,老爺讓您在宮裡要記得出人頭地。
前者的話,像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心;後者的話,更像是領導對下屬的要求。
原生家庭缺乏關愛的孩子,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目光。祺貴人在後宮的生活,她的聒噪,她的急於表現,她的爭寵,通通都像是有了答案。
有意思的是,她曾和安陵容對話說,皇后更喜歡世家女子,你能在皇后身邊做事就很不錯了。
這話聽著也很像是爭寵,就連皇后的目光,她也想要佔盡。
滴血認親案落敗時,她脫口而出:「我的樣貌,家世,哪一樣比不上你。」
她的內心不斷呼喊:為什麼你能得到那麼多愛,可我這樣努力,皇上還是不喜歡我?
祺貴人對存在感的渴求蒙蔽了雙眼,她看不清自己在後宮的地位,也看不懂她只是皇帝眼裡的一隻花瓶。
最後,她只能淪為宮鬥炮灰,認下一切罪責。
04 寫在最後
如果她甘心做一隻花瓶,偌大的紫禁城未必容不下這樣一個女人。
可惜她太需要存在感。
在刷存在感的過程中,不僅得罪了後宮眾人、太后,甚至皇帝和皇后也覺得她是一個沒意思的人。
說到底,她淪落到這一步,還是因為既蠢又壞,還不夠聰明。
頂著白富美的頭銜,卻把自己活成了小家子氣的模樣,一路用陰毒的手段害人。
就像這句,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往往把路走到底的人,最後只會害了自己,落得家破人亡,生不如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