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祺嬪,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能成為華妃甄嬛一樣的寵妃

2020-12-25 風起揚帆時

祺嬪出身好,不亞於甄嬛;相貌也好,雖然不是純元皇后高仿,但也是很有自己的嫵媚得,很得皇帝喜愛;她又投奔在皇后的羽翼下,經常被皇后安排給皇帝。可是她為什麼死得那麼慘,而不能成為甄嬛和華妃那樣的寵妃呢?這一切,並非因為她蠢這麼簡單。

011.社交沒有界限感,依賴性太強

祺嬪是個很會討人喜歡的女人。在後宮一向混得不錯。甄嬛得寵,她跟甄嬛走得很近,親熱的樣子,看著比當日淳兒,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祺嬪投奔皇后也能把話說得分外討人喜歡。連皇后老牌跟班齊妃,都說祺嬪真會說,倒顯得旁人笨嘴拙舌的。

老話說,言多必失。在與人交往時,親熱的完全敞開心扉,固然很容易很覺到熱情和誠意,可是在對方沒有同等完全敞開心扉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踩到對方的痛處。祺嬪還不算太蠢,跟當眾和皇后吐槽完家裡庶出姐妹後,立馬反應了過來,並趕忙道歉請罪。

皇后的心結有二,一是自己不是嫡出,二是兒子早夭。祺嬪這雷踩得十分精準吶!真讓人拍案稱奇!

祺嬪和安陵容都是投奔皇后,但兩人心裡對皇后還不一樣的。

安陵容心裡對皇后沒有多忠心。最開始,她對皇后有同情,有敬佩,可是賤賤的離皇后越近,越知道跟著皇后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因為皇后不喜歡其他女人生育皇嗣。沒有皇嗣,又沒有有力的娘家,安陵容沒有什麼好前程。但是安陵容沒有法子,她算計甄嬛流產,還害的眉莊身死,甄嬛恨死她了。安陵容也只有投靠皇后了。所以安陵容臨死前願意將皇后最大的秘密透露給甄嬛。

祺嬪不一樣,應該是從小耳濡目染,知道妾都是在正妻手下討生活,所以她對皇后恭謹之餘,還特別親熱,只為成為皇后很認可的妾。

祺嬪曾說,自己和家裡庶出的姐妹都沒什麼話講,一家姐妹,能處到這般境地,還不是家裡給灌輸的嫡庶尊卑?看來在她家中,嫡庶分明不說,正妻管理妾室也是井井有條。

祺嬪看來,自己做了皇帝的妃子,也是妾,無論升位分,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皇后的關照。因此她對皇后忠心耿耿,維皇后馬首是瞻。雖然祺嬪不如安陵容有心機,本事多,但是祺嬪家世還算不錯,長得也漂亮,又會撒嬌,因此皇后對她的投誠,照單全收,也安排她侍寢。

可這種真心在後宮中,值不值錢也要看這個人有沒有用。甄嬛對皇帝前期很忠心,可是一朝不慎,錯估了帝王心,便落得舉家被流放。

人,對身居高位的人,會有一種「我對你全然真心,你自然會全然相信我」的錯誤認知,放在愛情裡,就是「我全心的愛你,你也應該全心的愛我」。這種思路害人不淺。可笑的是,這些人可能同時認可「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所以甄嬛受不了嬛嬛類卿,自請出家。祺嬪看不透自己的存在的價值在於「中用」,而不在於真誠,所以落得家敗身死的下場。

022.搞不清楚真正的主子。

祺嬪其實並不是很蠢。她知道做妾(妃嬪)要討好正妻(皇后),所以一心投誠。如果皇后是個稍微賢德一些,少愛皇帝一些的女人,祺嬪在宮中即便沒有皇嗣傍身,以後也能有個不錯的結局。畢竟本分,不覬覦後位,帝後都喜歡這一點。

芳若做甄嬛和安陵容的教引姑姑的時候,曾說,宮裡正經主子只有三位,皇上,太后,皇后。其實這是明面上的話。實際上,真正的主子只有皇上和太后。皇后一旦失寵被廢不比普通妃嬪失寵後的生活好多少。

皇后名義上一國之母,地位尊崇,可是在皇家的地位,還真不如尋常官宦人家的正妻在家中的地位。看皇后如何容忍華妃就知道了。

固然皇后有太后庇佑,後位穩固,但是真正需要投誠討好的主子是皇帝。祺嬪就是太過依賴皇后。可是皇后並不是個賢德的。她自己的兒子早夭,她最看不得妃嬪大肚子,生育皇嗣。在皇后麾下,不生孩子,僅僅安守本分是不夠的,還得為皇后做事,謀害其他的妃嬪和皇嗣,充當馬前卒。

相比之下,甄嬛做的就很好,她結交端妃,敬妃,欣貴人,既沒有投誠與她們中的任何一個,也沒有視她們為手下。既不讓別人操控她,也主動操控別人。昔日因為華妃勢大,甄嬛曾經短暫的戰隊皇后,但也保持一定的距離,來去自由。

祺嬪奉承起皇后,可是一片丹心,日月可昭,不管不顧的。吐槽自己娘家庶出姐妹的時候,只為得罪皇后而道歉,難道其他妃嬪都是嫡出不成?她們的母親又都是嫡出嗎?這話傳開了,日後再有庶出女進宮,不是平白樹敵嗎?要知道皇帝自己也不是嫡出。

祺嬪對皇帝也就是撒嬌撒痴了,難怪皇帝對她的喜愛不過爾爾。「不舒服就叫太醫,朕又不會看病。」皇帝的吐槽十分到位。

033.兩面三刀,口蜜腹劍

祺嬪一進宮就和甄嬛很親熱,因為兩人的父親都是剷除年氏一族的功臣,都是「簡在帝心」的人,而且祺嬪熱情可愛,又會說話,一派真誠,甄嬛也願意和她交好。

祺嬪的父親也是個見風使舵的。本來祺嬪父親與甄嬛父親還算和睦,祺嬪父親,為著甄嬛在宮中很得寵,對甄嬛父親很是親近,只是沒多久,他便不顧同僚之誼,在皇后的授意下挑撥甄嬛之父與皇帝,使皇帝對甄嬛父親心生芥蒂。後又聯合重臣張廷玉一起,彈劾甄嬛父親,甄嬛父親先被下獄,後又被舉家流放寧古塔。甄家徹底敗落。

父親兩面三刀,女兒也不遑多讓。勢利的祺嬪,彼時還是祺貴人,對落魄失寵的甄嬛再無情誼,不屑一顧,真是父女一脈。

人間正道是滄桑,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自己未必做得到,卻很願意以此要求下面的人。皇帝即是如此,自己對女人心狠,卻不見的贊同自己的女人心狠。不然怎麼曹貴人幫皇帝扳倒華妃,反倒死了呢?

祺貴人屬於均衡型的選手。容貌既沒有華妃那樣美麗,也沒有甄嬛那樣酷似純元皇后;心機更是一般;身為世家女子,才情也一般;家世既沒有皇后穩當的後臺,也沒有華妃那樣讓皇帝忌憚的娘家,倒是有成為寵妃的強烈渴望。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欲望便如火焰,只會將人焚燒殆盡。這就是祺貴人不但成不了甄嬛華妃那樣的寵妃,也落得家敗身死的悲慘下場的原因。

喜歡請關注我,每日看劇看書說情感,歡迎留言交流。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祺嬪為什麼會被亂拳打死?淪為後宮最沒尊嚴的女人!
    因為她看準了甄嬛是四郎最寵愛的嬪妃,跟著甄嬛不會吃虧。如果她能一直真心跟著甄嬛,跟她做好姐妹,像之前同樣住在碎玉軒的淳兒一樣,天真憨直,倒也不失可愛。偏偏她很快就不知足,不甘心甄嬛凌駕她之上。就像她經常掛在嘴邊說的,甄嬛無論出身還是相貌都跟她差不多,憑什麼甄嬛能得寵,她卻不能?
  • 《甄嬛傳》後宮氣焰最囂張的祺嬪,為什麼死得不如一條狗?
    文/納蘭凡一01《甄嬛傳》全劇有兩個角色讓人恨得牙痒痒,一個是沒活過3集的夏冬春,另外一個便是挑起滴血驗親名場面的祺嬪。祺嬪一家最終落了個悽慘結局,14歲以上都被賜死,不足14歲被流放邊遠之地。可是祺嬪眼睛裡只看到甄嬛的外在條件,巨大的落差讓她心理失衡,她和父親聯手,一個在前朝,一個在後宮,將甄家扳倒。可是即使甄嬛失寵出宮,她仍然未能得寵,打得一手好算盤全部落了空。她費盡心力的成功只是為皇后做了嫁衣,讓皇后解除了繼華妃之後的最大威脅甄嬛。
  • 《甄嬛傳》:起點高的祺嬪為何下場悽慘,不懂這一點才是真蠢!
    《甄嬛傳》中的祺嬪,作為平定年羹堯有功之臣的女子,從一入宮起點就很高!她家世好,長相嬌美,又會撒嬌,更是剛入宮就加入皇后的陣營。她的位分晉升很快,一開始便是貴人,還有取得極好的封號!她和華妃一樣都是功臣之家的女子,為何祺嬪成不了像甄嬛華妃一樣的寵妃呢?
  • 《甄嬛傳》祺嬪的家世、容貌都那麼好,為什麼偏偏把自己給作死了
    重溫《甄嬛傳》時,瓜爾佳文鴛這個角色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安陵容這類「鳳凰女」不同,身為重臣嫡女的祺嬪,可謂是當時的「官二代」、』「白富美」,在扳倒年羹堯一案中,祺嬪的父親還立下大功。也正因如此,錯過選秀機會的她,才能在剛進紫禁城後平步青雲,直接受封為「貴人」。
  • 重溫《甄嬛傳》,8年過去,才明白祺嬪為何那麼恨甄嬛
    她的父親是與甄嬛的父親聯合扳倒年羹堯和華妃的主要功臣,在皇后的助言下,被選入宮,成為皇上的妃子,一入宮就被封為貴人,身份比很多妃子尊貴。她一入宮就依附皇后,成為皇后一派得最力的助手,皇后想讓她折磨誰,她二話不說,衝鋒陷陣,手段歹毒又可怕。
  • 甄嬛傳:新秀女這麼多,華妃為啥只針對甄嬛,給她最偏的寢宮?
    甄嬛傳:新秀女這麼多,華妃為啥只針對甄嬛,給她最偏的寢宮?最初看甄嬛傳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華妃簡直壞透了,比起深明大義的皇后,她真的是像極了禍國殃民的寵妃,雖然後來才發現她也是個可憐人,但前期她的一些做法,實在是讓人有一些無語,就比如說新秀女進宮的時候,華妃就做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為各位秀女分配寢宮的時候,大多都是按照位分來調整的,可華妃卻偏偏給了甄嬛最偏遠最破舊的碎玉軒,按說這時候她們倆根本就不認識
  • 《甄嬛傳》離宮多年的甄嬛為何一眼看穿祺嬪不能懷孕
    離宮多年的甄嬛為何一眼看穿祺嬪不能懷孕?不愧是宮鬥贏家甄嬛在發覺自己在四郎心中不過是純元皇后的替身之後,便毅然決然要離宮修行。她在甘露寺與一直愛慕她的果郡王走到了一起。身邊人向她匯報如今後宮中得寵的祺嬪。祺嬪之前只是個貴人,她當初在選秀時因為抱病未能參加,後來因為他的父親扳倒年羹堯有功,她才得以進宮。她的阿瑪雖在平定年羹堯時與甄嬛的阿瑪站在同一陣營,但扳倒年式後卻很快開始與甄嬛的父親甄遠道為敵。祺貴人一開始假意與甄嬛交好,實際上也是想趁機陷害甄嬛。
  • 《甄嬛傳》甄嬛給祺嬪喝糙米薏仁湯,為何太后誇甄嬛聰明?
    ,個性淺薄張揚,入宮後皇上也很寵愛她,原住在儲秀宮,但她認為與甄嬛交好會有好處,而搬去了碎玉軒,假意與甄嬛交好,實則為皇后一黨。甄嬛本來就想整治祺嬪,於是藉此機會讓小允子做了一壺糙米薏仁湯讓她喝,當時祺嬪極不情願,但是甄嬛位分比她高,沒有辦法只有喝了,當時她的表情也是非常難受。甄嬛的這一做法在宮中流傳開了,祺嬪對甄嬛更加憎恨,但是太后知道後卻誇甄嬛做的不錯,為何太后會讚許甄嬛呢?
  • 甄嬛傳:原來祺嬪入宮前,還有這麼一段往事,難怪她會受寵!
    在《甄嬛傳》中,祺嬪的性子淺薄張揚,安陵容的性子陰沉,和皇后是一個路子,所以皇后當然更喜歡好駕馭的祺貴人了,祺貴人自從入宮之後,立馬抱住了皇后的大腿,以為自己找到了靠山,一切就萬事不愁了
  • 甄嬛傳:華妃這麼愛皇上,為啥始終不能懷孕,甄嬛的話解開謎底
    甄嬛傳:華妃這麼愛皇上,為啥始終不能懷孕,甄嬛的話解開謎底要說華妃這個人,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愛她囂張不矯情,愛她果敢有衝勁,可又恨她囂張跋扈陷害他人,也恨她仗勢欺人做盡壞事,可說到底,她還是個可憐人,後宮佳麗三千人,
  • 《甄嬛傳》:祺嬪已經進入了冷宮,甄嬛為何還要對她趕盡殺絕呢?
    祺嬪,《甄嬛傳》中皇后一陣營的人,剛入宮的時候與女主關係頗好,但後來兩人翻臉,她成了甄嬛的死對頭,當然以她的手段自然是扳不倒甄嬛的。
  • 《甄嬛傳》中被忽略的細節,皇帝心裡始終放不下華妃
    《甄嬛傳》中的皇帝雖然最終輸在了甄嬛和葉瀾依手中,但從整體的表現來說四大爺整體的智商和情商也是在線的,在多數情況下還是能夠判斷出孰是孰非。都說是帝王家很難有真情,尤其是在後宮妃嬪眾多的劇中,而《甄嬛傳》中的皇帝對待感情的態度要比隔壁的渣渣龍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起碼他幾乎沒有虧待過那些真心待他的女子,當然身為帝王在某些方面也難免會身不由己。
  • 甄嬛傳:螺子黛到底代表啥?難怪華妃聽到甄嬛也有時會這麼生氣
    而有一次因為西域進貢來一些螺子黛,皇帝把它賞賜給幾位妃子,結果華妃知道甄嬛也有時候就非常的生氣。那麼這個螺子黛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它是代表著什麼,為什麼華妃知道甄嬛也有時候會這麼生氣呢?其實這裡面暗藏信息。無論在什麼時候化妝對於女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古代雖然也有化妝品,但是我只帶作為西域進貢來的貢品,這裡擁有的意義就不是很一般。
  • 看了幾遍才懂,《甄嬛傳》中蘇培盛打死祺嬪,原來是皇帝授意的
    《甄嬛傳》這部劇,真是越看越有戲。 第一次看的時候,只覺得以熹妃身份回宮的甄嬛,做事心狠手辣,一點也不遜於皇帝。心想皇帝還挺念舊的,不論是對曾經失勢的華妃,還是曾經寵愛過的祺嬪,處理起來都顯得有情有義。 畢竟當時甄嬛就在身邊,滴血認親的事上甄嬛確實受了委屈,皇帝得想辦法安撫她,不得不處理祺嬪一家。但一個小姑娘家,總不至於讓她以死謝罪,就做做樣子好了。 現在再看,哪有什麼情意可言。
  • 甄嬛傳:為什麼華妃賜夏冬春一丈紅,卻動不了娘家勢力更弱的甄嬛
    《甄嬛傳》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是因為服飾造型精美就算放在現在來看也不會覺得過時,更多的是劇情值得推敲,每一人物都很飽滿,不能單一的去判斷他是好人或者壞人。《甄嬛傳》似乎有個魔力,每一位人物下線後,你都覺得他似乎也沒那麼壞,反而感慨萬千。
  • 《甄嬛傳》:就算給華妃100次機會, 她也鬥不贏甄嬛!
    《《甄嬛傳》:就算給華妃100次機會,她也鬥不贏甄嬛!》《甄嬛傳》裡,女性角色如恆河沙數。容貌上,讓我覺得最舒服的,是毛曉彤飾演的瑛貴人。心性上,最讓人不能輕視的是眉莊,她很像自己喜歡的那種花一樣——菊殘猶有傲霜枝。
  • 《甄嬛傳》中存在感低的她們卻挺到了結局,是足夠聰明還是運氣好
    在《甄嬛傳》所呈現的宮鬥中,後宮裡大致分為三個隊伍,分別以皇后、華妃和甄嬛為首。皇后和華妃兩人算是分庭抗禮,皇后久坐後位心機頗深,和她走得近的齊妃、祺嬪以及後來的安陵容,都沒有太強的實力,最終包括皇后的罪行被揭發後算是徹底輸了。
  • 甄嬛傳:佩兒伺候避寵的甄嬛時,態度相當不好,為什麼她沒離開?
    本來我們以為她會跟隨背叛的康祿海一走離開碎玉軒,但她並沒有走,還向甄嬛表了忠心,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5期:佩兒伺候避寵的甄嬛時,態度相當不好,為什麼她沒離開?既然佩兒這麼不願意伺候避寵的甄嬛,為什麼在康祿海走的時候,她沒有跟著一起走呢?
  • 甄嬛傳主演現狀:甄嬛扮醜華妃演農民、浣碧變心機婊眉莊死守美人
    其實後宮爭鬥古裝劇大家早已審美疲勞了,但一部《甄嬛傳》因為劇情精彩、服裝道具精美、演員們表現精湛,成為觀眾近些年最喜歡的電視劇,前幾年絕對霸屏刷屏,各個電視臺反反覆覆輪迴播放好多次,依然收視不俗,這種口碑可是比任何金杯銀杯都有意義和說服力。一晃離《甄嬛傳》熱播已經過去幾年了,當初捧紅的一大批演員,如今都已經是娛樂圈的熱門演員,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的演藝事業現狀。
  • 甄嬛傳:大結局時,敬妃竟戴著華妃的頭冠去見甄嬛,原因為何?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知名度很高,相信很大一部分網友都看過這部劇,而且還有很多人不止一次看過這部電視劇。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它經得起推敲和研究,而《甄嬛傳》中就有很多小細節被網友翻出來討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敬妃在大結局是於主角甄嬛談話的時候,頭上戴上了華妃的頭冠,而這是為什麼呢?敬妃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在劇中卻有很重要的作用。當年年世蘭(華妃)嫁給還是王爺的雍正帝時,敬妃就作為陪嫁格格一起嫁了進來,陪伴皇帝多年,直到皇帝登基,也算是熬了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