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美國人眼裡的「東方美」,是對中國人刻板化的故意審醜

2020-11-02 慨文

中國人都愛看好萊塢的大片,精彩刺激的畫面,環環相扣的緊張情節,都讓中國人慾罷不能。中國人也愛看維密內衣秀,除了那些新奇時尚的服裝外,更愛看那些美麗冷傲,風情萬種,身材超棒的超模。

可在無論是好萊塢大片,還是維密內衣秀,有的時候常會令中國人不解,甚至疑惑,這美國人是不是真的不懂分辨中國人長相,就像中國人看美國人一樣臉盲?

可又一想也不對,中國人雖然看西方人有些臉盲,但哪個演員美麗漂亮,哪個演員英俊瀟灑還是分辨得非常清楚的,可這些美國人怎麼就看不出中國人的美醜呢?

不分美醜的美國人是因為臉盲眼瞎嗎?

美國人對中國人分不出美醜是因為臉盲,這個觀點曾經佔據主導地位,所以,每當在好萊塢電影中,美劇中,時裝秀中,看到那些在中國人眼裡「非常不漂亮的」

中國人或者華裔演員時,我們都會對美國人產生同情之心,看看可憐的美國佬,雖然號稱世界第一強國,富裕有錢,但他們連一個中國女人的美醜都分不清,是不是太可憐了!

甚至有些人出於國際友誼的考慮,要解救那些臉盲的美國人。於是在網上引經據典,從生理學,到美學,再到歷史文化,中西對比,給美國人好好上了一課,試圖告訴美國人,那些眼睛大大,嘴巴小小,鼻梁挺直,皮膚白膩,頭髮烏黑,身材勻稱的女人,才是中國人眼裡的美女,有的還附上幾張中國美女演員的照片進行例證。

可不管中國網友怎麼努力要教會美國人識別中國美女,可好像美國人的智商確實不在線,怎麼也教不會,在好萊塢電影裡依然充斥著那些「非常不漂亮」的中國女人,她們統一的標準有幾個:

1. 小眼睛,最好是眯眯眼,往兩邊斜拉向上;

2. 凸顴骨,像兩個支架撐在臉上,能讓對方KISS時找不到嘴;

3. 塌鼻梁,鼻孔上翻,最好是下雨時能接住雨水的;

4. 皮膚黑,最好是長些雀斑,有些痘疤麻子。

到最後,那些開始還對美國人抱有同情心,想糾正美國人審美觀的網友也失去耐心,發怒了:你們這些可伶的美國佬不是臉盲,你們是眼瞎!

美國人的臉盲眼瞎實際是對中國人刻板化的故意「審醜」!

難道美國人真的臉盲眼瞎到這種程度嗎?可為什麼他們喜歡的西方美女,也同時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審美觀呢?奧黛麗.赫本,伊莉莎白.泰勒,費雯麗,瑪麗蓮.夢露……這些美國人眼中的女神,在中國人眼裡也是驚為天人啊!

難道美國人的臉盲眼瞎只是選擇性的?只是在看中國人時才犯病?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美國人和我們中國人一樣不臉盲,也不瞎,那些好萊塢電影中,美劇中,時裝秀中的「非常不漂亮」中國人,只是他們對中國人刻板化的故意「審醜」。

其實,這種現象在1900年初期就出現了,英國小說家薩克斯·羅默在小說中虛構了一個名為傅滿洲(Dr.Fu Manchu)的中國人形象,集邪惡,醜陋,陰險於一身,在此後的近百年中,西方社會就是用這個符號來代替中國人的,不管是影視作品、小說、還是漫畫,這個形象都被設定為中國人的標準像。

後來傅滿洲這個形象被美國漫威漫畫公司移植到自己的電影中,成了固定的大反派,進一步擴大了對中國人的醜化。

1980年美國華裔發動抵制傅滿洲運動,全美影視公司最終妥協,頒布禁令禁止傅滿洲再出現在全美電視網中,但漫威卻狡猾地將作品中的傅滿洲改成滿大人 (Mandarin),繼續在漫威電影中進行辱華表演。

去年7月,美國漫威宣布要拍攝電影《上氣》,其中的滿大人一角由香港影帝梁朝偉出演,這個消息一公布,立刻在中國影迷中炸開了鍋,影迷們紛紛給梁朝偉夫人劉嘉玲的微博留言,有一條被置頂的留言說「姐 ,傅滿洲這個角色對梁朝偉來說是個最糟糕的選擇,是個涉及到民族尊嚴的問題,請您慎重讓您老公接。」

可是自始至終梁朝偉和劉嘉玲夫婦對此事一言不發,留下很多迷惑。

從這個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滿大人這個辱華形象是多麼氣憤。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人一點都不臉盲,也不眼瞎,他們就是故意醜化中國人的形象,就算是數十萬美籍華裔抗議抵制,也分毫不能改變美國白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

進一步的證據來源於一位美籍華人演員馬伯騫,在參加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時,被李誠儒老師點名表揚。他在一次採訪中回憶了在美國電影《移動迷宮》中被棄用,導演選了一個美國人認為應該是亞洲人樣子的眯眯眼、單眼皮韓國男演員,導演直白地告訴他:「你長得不太像亞洲人,他的眼睛比你小,他單眼皮。」

看看,美國人才不管你中國人長什麼樣子呢,他們非常霸道,只承認他們認為的中國人的樣子,也就是滿大人那個樣子。

警惕不要被美國人的刻意「審醜」帶偏了

當你看到時裝秀中被美國人「審醜」的中國形象時,不要再試圖教美國人分辨美醜了,他們就是刻意為之的,只要你不去關注他,不要被美國人帶偏了,就萬幸了。

在前不久公映的美國電影《花木蘭》中,李連杰出演的皇帝角色和滿大人的形象驚人相似,有人就揣測,李連杰是不是又被美國人玩兒了?

在現實中確實有一些中國人被美國人的故意「審醜」給帯偏了,他們面對這些中國人普遍認為不美的,發明出一個新名詞,叫做「高級美」,看看,這一下上檔次了吧,本來是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故意「審醜」出來的,卻被這些人欣然接受了,還美其名曰「高級美」,慨文都無話可說了。

這其實也是西方人對我們的一種文化植入,他們可以通過強大的文化滲透力,把自己的觀點,哪怕是惡意的觀點,漸進式植入我們的思維中,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化殖民嗎?

相關焦點

  • 好萊塢計劃 中國人帶著資本進入好萊塢,但美國人想要的不是錢
    他們中還有人回答我:「這不重要。」即便是對住在洛杉磯的人來說,這可能也不重要。Frank 是個本地的 Uber 司機,他不用看地圖就把我送到了大劇院的門口。可他也說不上來 TCL 是誰。 在我告訴他答案後,他看起來就像另一個 Hoffman ,完全相信了中國人已經勢不可擋。「啊!中國!」他說。在 Frank 身上,這股來自東方的力量顯示出了弔詭的分裂。
  • 《審醜》萬物美學裡,被我們誤解的美與醜
    《審醜》直言不諱提出一個觀點:在科學上美與醜是沒有美與醜之分的。然而為什麼我們的認知裡和標準裡,美與醜如此涇渭分明?深究起來又是誰的過錯?我很喜歡《審醜》書裡作者的觀點個分析,什麼是美?美的東西就高貴典雅嗎?什麼是醜?醜的東西就低賤粗鄙嗎?
  • 當美國夢遭遇東方家族——《瘋狂亞洲富豪》觀後感
    來看電影之前就知道這是美國好萊塢Cinderella(灰姑娘)的又一個最新版本,只不過換了一個亞裔種族而已。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恰恰是立足亞裔元素的全方位定位,滑稽而又深入地演繹了一場西方美國夢與東方家族傳統文化的不可調和的衝突。
  • 從邪惡傅滿洲到暴風赤紅:美國銀幕上的中國人
    他集當時西方人對東方華人所有最惡劣的想像於一身。而且這種中國形象似乎影響至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成為美國的重要盟友。異國情戀一直是好萊塢電影所熱衷的主題,這源於西方對中國的獵奇心理。《功夫熊貓》系列電影同樣是好萊塢功夫電影的延伸,但或多或少融入儒家、道家等中國傳統思想元素。
  • 畸形的網絡審醜:土味奇景化狂歡
    作者:陳安慶土味農家樂審醜狂歡,敗壞的時代症候最近一篇網文流行,文章談到一個觀點——在這個低美感社會,許多中國人患上了審美匱乏症。是的,當美已成俗套,醜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美的時代,也是醜的時代! 更是審醜狂歡的時代!醜形象 ,醜,是敗壞的象徵和症候。這種審醜,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褻的、噁心的!審醜文化、沙雕文化、屌絲文化的走紅,其實很多網際網路網民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瀾者。
  • 近一個世紀以來,被好萊塢電影妖魔化的「中國人」
    小說風靡美國後,好萊塢立刻跟進,1925年到1949年間,以陳查理為主角的電影拍了47部之多。陳查理聰明絕頂,又站在正義的一方,他謙恭有禮沉著冷靜,隨著大量影視作品的出現,陳查理成了西方世界普通民眾心理,不亞於傅滿洲的中國人形象。
  • 近一個世紀以來,被好萊塢電影妖魔化的「中國人」
    小說風靡美國後,好萊塢立刻跟進,1925年到1949年間,以陳查理為主角的電影拍了47部之多。《大地》,聚焦兩個中國人的愛情,最後的主演卻是兩個塗了黃皮膚的白種人。,中國人在美國電影中的形象進一步被符號化。
  • 好萊塢這兩對基友,哪個在美國人眼裡更受歡迎?
    狼叔跟小賤賤原本是沒什麼關係的,畢竟一個是澳大利亞人,一個是美國人,他們結緣於《X戰警》的電影,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兩人在戲內戲外的各種互動都有趣到不行。那麼,在美國人眼裡,這兩對基友的知名度又是怎麼樣的呢?老慣例,調查機構的數據說話。先來看看基礎指標。
  • 近百年前,美國電影是如何妖魔化中國人的?
    傅滿洲的銀幕形象集中了當時美國白人對東方和華人世界所有最惡劣的想像,在美國公眾中影響很大。30年代初為中國人所知的第一部關於傅滿洲的電影是《傅滿洲的面具》(The Mask of Fu Manchu)。
  • 第一個紅遍好萊塢的華裔女星,她的美勝過章子怡和範冰冰
    她事業的高度,鞏俐、章子怡等難望其項背;她的美麗,在西方人眼裡,遠遠超越了章子怡、範冰冰等。1919年,電影《紅燈籠》需要找一個東方面孔的孩子來客串幾個鏡頭,14歲的黃柳霜毛遂自薦,出演了其中的臨時演員,並讓導演印象深刻。兩年後,16歲的黃柳霜迎來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她參演了電影《人生》。她驚豔而成熟的演技引起了好萊塢電影人的關注。一年之後,黃柳霜迎來了自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她被導演富蘭克林看中,出演以中國故事為背景的影片《海逝》,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
  • 王健林登上美國雜誌封面:誓要拿下好萊塢6大電影公司!美國人慌了!
    二、 就在今天,萬達宣布10億美元再拿下一家好萊塢公司,王健林的影視帝國日漸龐大!2012年,萬達開始「有計劃、有戰略地」在好萊塢部署了娛樂陣地,完善影視產業鏈,又在中國投資80多億美元建設了東方影都,高價碼從好萊塢挖人,興建「東方好萊塢」。
  • 品牌,你在引領審美還是審醜?
    同樣,在品牌傳播中,如果目標只是傳播的量級,忽略口碑部分,用審醜和獵奇的方式去做營銷,往往更容易實現目標。 「審醜VS審美」,背後更像是一場品牌到底要流量還是要口碑的較量,「審醜」能夠按照固有套路、激化矛盾、輕易引爆市場傳播,但「審美」很可能花費了很大力氣,最終只是贏得了少量高品質用戶的溢美之詞。
  • 傅滿洲,引導 好萊塢電影一個多世紀的傳奇「中國人」
    100多年間,中國人在歐美眼中就是「邪惡,猥瑣,呆板,無惡不作"的反派形象。為什麼中國人在歐美眼中是這樣的形象呢?這還得從100多年前開始說起。1894年,美國拍攝了一部無聲電影《華人洗衣鋪》,一個中國人在洗衣店外面撞到了一個警察,這個警察對中國人窮追不捨,而中國人想盡辦法的逃避美國人的追捕。
  •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猶如「神族」一般,中國人看了都要臉紅
    根據文獻記載,古希臘眼裡的中國,猶如「神族」一般,極盡崇拜的文字描述讓中國人看了都要臉紅。一直以來,人們傳統印象中的中西方交流,主要源於「絲綢之路」。漢朝張謇鑿空西域,由此開啟絲綢之路,此後影響世界2000多年。但考古和文獻記載充分表明,早在絲綢之路前,中西方就已經有了密切的絲綢交易。
  • 事實上在美國人眼裡,英國明星的知名度遠不及本國的
    在我們天朝觀眾的眼裡,不少人都是將好萊塢明星默認成一個整體,反正都是外國人嘛。不過,在美國人眼裡,卻並不是如此,都說「美英是一家」,然而英國演員在美國群眾眼裡,儘管大家都是白/黑人,大家也說著相同的語言,但其實還是遠不及本土明星的。
  • 全球公認十大帥哥美女都是西方的,東方沒人了嗎?
    最近看到一個報導,某機構評選出來的全球十大帥哥美女幾乎都是西方陣營的,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東方沒人了嗎?今天我要讓東西方來一次大pk看看我們中國人是不是不如歐美人先來看看全球公認的美男子前五位第一位萊昂納多
  • 活躍在好萊塢的東方女性面孔,絕不是花瓶!
    雖然但是,不管口碑如何,劉亦菲的東方之美的確撼動著整個世界的螢屏:我們東方多的是風情萬種的美人01黃柳霜很多人通過網際網路認識到黃柳霜這號人物,許是因為她是首位在好萊塢留星的華人女星。在美國影片中總演著千篇一律的同類角色的黃柳霜最終對好萊塢感到失望
  • 好萊塢的東方面孔們,一個比一個slay
    >黃柳霜 很多人通過網際網路認識到黃柳霜這號人物,許是因為她是首位在好萊塢留星的華人女星。在美國影片中總演著千篇一律的同類角色的黃柳霜最終對好萊塢感到失望,決定移居歐洲這些人為何不反過來想一想: 她靠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手鑄就了西方對東方女人的審美體系一提東方美女別人就想起劉玉玲
  • 《審醜》|一本被封皮醜到卻被內容驚豔的書
    古代的時候如果人們看到一個人年紀輕輕就滿頭華發亦或者整個人長滿了長毛以及臉部和身上不正常的白、兩隻眼睛顏色不一樣等都會認為這是不詳的徵兆,甚至很多這樣的嬰孩還沒有長成就被溺死了,在愚昧無知的古代人眼裡這些不同是醜的、邪惡的。但如果將有這些病症的人放在現代大家會知道早衰、侏儒症、異瞳、白化病、早衰症、多毛症等都是基因異變或者內分泌紊亂等引起的,客觀去看待這些人,還覺得這是醜嗎?
  • 豆瓣8.4,這四對尋親的華人母女,滿足了西方對我們的審醜心理
    還有老祖宗的畫像,幾乎是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之後很多好萊塢影片中的東方反派,都長這樣。可以看出原著小說也好,這部電影也罷,反映的不僅是移民生活,還有父親和母親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平等,在中國這個父權社會下,女性的地位還是比較低下,當四位女性用一生的血淚史在美國扎穩了腳跟,她們是東方女性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