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唯一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的華裔女星。
她被英國《星期日快報》選為「世界300位美人」之一。
她曾獲邀出席英國王室宴會。
她被紐約模特兒組織Mayfair Mannequin Society評選為「全球衣著最佳女子」。
她與瑪麗蓮·夢露、朵樂絲·德裡奧、多蘿西·丹德裡奇及梅·韋斯特成為「好萊塢銀鑄四淑女眺望臺」的雕像人物。
她事業的高度,鞏俐、章子怡等難望其項背;她的美麗,在西方人眼裡,遠遠超越了章子怡、範冰冰等。
她究竟是誰呢?
她叫黃柳霜!她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這張照片是否似曾相識呢。
黃柳霜
沒錯,曾經坎城紅毯上範冰冰的一席「黃袍」,黃柳霜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穿過。
範冰冰
而且,驚豔的李冰冰甚至直接模仿過她的「中國娃娃」形象,以此作為一種致敬。
範冰冰與黃柳霜
既然黃柳霜是一個極具國際影響力的明星,為什麼大部分人對她聞所未聞呢?
我們今天就簡單說說她的故事。
黃柳霜,1905年出生於洛杉磯。當時,她的父親在唐人街開了一家洗衣店。
9歲的時候,黃柳霜用客人給的小費,買了第一張電影票,從此迷上了演戲。
那時候,時常有電影到唐人街取景。1919年,電影《紅燈籠》需要找一個東方面孔的孩子來客串幾個鏡頭,14歲的黃柳霜毛遂自薦,出演了其中的臨時演員,並讓導演印象深刻。
兩年後,16歲的黃柳霜迎來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她參演了電影《人生》。她驚豔而成熟的演技引起了好萊塢電影人的關注。
一年之後,黃柳霜迎來了自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她被導演富蘭克林看中,出演以中國故事為背景的影片《海逝》,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
《海逝》的成功讓黃柳霜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東方明珠」,所有的東方女性角色都在爭取她出演。
《海逝》劇照
《海逝》劇照
但是,當時那個高喊著自由平等的美國,壓根看不上黃種人和黑種人。所以,黃柳霜在23歲時決定離開好萊塢,把事業重心轉移到了歐洲。
第二年,她就靠一部《唐人街繁華夢》享譽歐洲。電影海報裡她擺出撩人的姿勢,充滿異國情調。這部電影成為黃柳霜歐洲時期的代表作,也是英國默片電影的經典之一。黃柳霜憑藉在該片中精彩的演出,獲邀出席英國王室宴會 。
就這樣,黃柳霜的名字從好萊塢紅到了歐洲大陸。
之後,她又回到美國,出演了電影《龍的女兒》、《上海快車》等。
《上海快車》海報
《上海快車》劇照
雖然黃柳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她卻心繫中國。她開始有了「尋根」的念頭。
1936年,黃柳霜抵達上海,受到熱烈歡迎,她很快成為了各種豪華晚宴的座上賓,媒體大肆報導。她甚至被北平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頭銜。這種親切的歡迎讓她很高興,他在給美國友人的信中寫到:
中國對我雖然陌生,
但是我回家了。
我真希望我出生在這裡!
中國之旅
然而,這種熱情僅僅是對明星的「新鮮感」作祟,不過曇花一現而已。之後,媒體為博眼球,開始用她在好萊塢所飾演的女奴等形象大做文章。
昨天還是名滿天下的「東方明珠」,今日卻成了敗壞國人名聲的始作俑者!
失落的黃柳霜又回到了美國。
回到美國後的黃柳霜參演了電影《好萊塢派對》,在片中她和克拉克·蓋博演對手戲。黃柳霜用她曼妙而迷人的身材,展示中國旗袍的獨特風採,引起了西方世界的中國熱。她的表演極具天賦,被譽為「 古老象牙中綻放出的紅玫瑰」 。
穿旗袍的黃柳霜
1942年,她自己出資拍攝並親自出演的反日宣傳電影《緬甸炸彈》和《重慶夫人》在美國播出,她將這兩部電影的片酬全數捐贈給了中國聯合救濟會。
她深深熱愛中國,但換來的是什麼呢?
1943年,國民政府代表團訪美,尋求美國對中國抗日的支持。好萊塢舉辦了1500人的盛大歡迎儀式,奧黛麗赫本、秀蘭·鄧波爾等一眾明星均列席,黃柳霜卻不在受邀之列。
心灰意冷的黃柳霜開始淡出!
1960年,黃柳霜作為首位華人明星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的落成典禮上留星,但此時的她將近走到人生的終點。
1961年,她因突發心臟病在洛杉磯與世長辭。
「雖然像父母一樣在美國出生,但是我卻是一個純正的中國人,比任何時候更中國。當完成自己的首次尋根之旅後,我發現自己在這裡焦躁不安,尋找某種找不到的東西。這種東西中國人在許多個世紀以前就已經找到了,即心靜如水,這來自於對生活的感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寧靜。」
——黃柳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