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荒野》我寧做森林不做街道

2021-01-10 百家號

想寫《涉足荒野》很久了,就像想獨自背包旅行很久了。這部電影的主演是瑞茜·威澤斯龐。最近看到她是在《歡樂好聲音》裡面為一個生養了20來只小豬,卻心懷唱歌美夢的全職豬媽媽配音,配唱。聲音裡全是年輕的活潑。《涉足荒野》很WILD。影片一開始就是在美加步道上獨自背包前行的女主角。她顯得迷惘,不是因為目的地不明,而是因為幾乎不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勉勉強強搭好帳篷,卻發現沒有帶任何生火設備,完全無法吃熟食。但是,她還在堅持寫日記。在大中午就躲進了帳篷。

真奇怪。這個姑娘。然後就是閃回,不停出現她媽媽的片段。慢慢就知道。她媽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丈夫,不但酗酒還打人。然後媽媽一個人養大了她和弟弟。在很長時間。她都和媽媽保持親密友善的關係。有時候她會覺得媽媽很幼稚,有點傻裡傻氣。在吵架的時候,她就會說:難道你不知道你的生活什麼樣子嗎?你嫁了一個那樣的丈夫!然後媽媽就有些受到傷害的沉默,可是片刻後,就會紅著眼睛說:但是,我還是想過好日子。是的,我想好好活下去。

這是一個平凡的媽媽,但是有異於常人的堅韌和勇氣,所以在回憶裡,她始終在微笑,在舞蹈,在感受陽光。但是,她還是去世了。對,四年前,這個精神支柱,因為重病,還是死去了。影片有一段女主角奮力衝進被醫生攔住的病房,不肯相信媽媽去世的事實。和我上課喜歡講的波伏娃一樣,堅強獨立如波伏娃,也會在薩特去世的時候,死死拽住病床,不讓醫生推走他。就好像她一生的學問知識和獨立精神,在這一瞬間全部喪失掉一樣。她只是一個愛著這個去世的人的普通姑娘。這樣的波伏娃更讓人理解和更讓人喜愛。

人當然是無法抗拒失去和改變的。尤其是死亡。正因為母親的去世,女主角過了四年非常混沌墮落的生活,她放棄了對生活的全部嚮往,嗑藥,濫交,哭泣,最後婚姻也破裂了。當她背著一人高的背包走上步道的時候,已經是四年之後了,有一天,她突然想起來,媽媽曾說過在美加邊境有座叫「上帝之橋」的地方,那裡,你真的可以感受到上帝。以前,她就會嘲笑媽媽很幼稚。可是這一天,她決定要去相信。就像《大魚》的結尾,兒子把父親抱進河裡,因為他開始相信他的父親是一條大魚。無論如何,她開始前進了。

很難很難,真難啊。第一天,她就不得不重新回到小鎮,寄宿在一個拖拉機工人的家裡,然後去購買生火設備。雖然,她戒心滿滿。但是這個爺爺是個好人,在送她去鎮上買必需品的時候。他說:既然其他事情都沒有堅持到底,學業也好,婚姻也好,你都半途而廢了。那麼這件事,走到「上帝之橋」的這件事。你一定要堅持到底。接著,他對女主說:我這一生平淡無奇,別說後悔了,當我明白這件事情的時候,卻再也沒有機會去做那些事情了。這可能是我們喜歡在路上的原因,你真的會遇到很多人和事,給你力量,讓你成長,讓你可以有信心重拾一地雞毛的生活,再一次和人建立聯繫。

很不容易,可是每一步都是在超越自己。慢慢地,女主找到了自己步行的節奏,她不斷行走,不斷思考,偶爾也會遇到其他在路上的人,大家懷著各自的故事,偶爾交談。但你會明白。大家選擇這樣的磨練和痛苦,是因為想自我救贖。因為不想再放任自己在無休止的悔恨與痛苦裡,所以要一個人旅行一次,重新找到自己身體和精神的極限,在大自然裡得到治癒。很喜歡有一段,女主和遇到的另一個女孩子在夕陽下休息喝酒,聊天。她們並沒有談自己的苦楚和來這裡的原因。但是彼此是理解彼此的。正因為想重新開始,才會來行走這一次。在夕陽裡。女主說,我其實在人群裡比在這裡還要寂寞。

坦率講,我也會時不時有這樣的感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感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孤獨感,是永恆的。孤獨感,並不是壞事。我經常說,只有一個人能獨自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才是最適合婚姻的時候,當一個人能獨自帶孩子的時候,才是最適合生孩子的時候。很可惜,我們很多人都沒有一個長時間的獨自生活的時期。大多數時候,我們軟弱,所以很怕別人認為沒有陪伴就是無價值的。所以要打破這樣的迷思。真的有很多人,在證明給我們看,原來,我們可以過另外一種生活。眾人,真是一個可怕的名詞。

第一步,就是不要害怕孤獨。要珍惜ME TIME的時候。當旅途裡,女主慢慢開始建立與其他人的聯繫,最後的救贖來臨了。在一個雨後,她獨自在森林行走,遇到了一個外婆帶來步行的小男孩。小天使一樣他稚氣地問候她,然後說,我給你唱首歌吧然後認真地唱了一首《紅河谷》我為這個場景,哭了很多次,無需言語,我知道,一切已經治癒。也因為這個場景,我買了一本書送給少爺《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的兒童》。

最後的最後,女主終於走到了「上帝之橋」,我想,她真的找到了上帝九年後,她再婚了,生了一個兒子,再一年又生了一個女兒,她終於可以把媽媽的名字給自己的女兒。原來,她的媽媽,叫做芭比。一生都是把眼淚和痛苦藏起來,把微笑給子女的芭比。無論如何,我們要開始走,哪怕迷失在悲傷的森林,但是不停走,總有一天,就會找到出口。最後要刷一遍主題曲,正是Simon 和 Garfunkel的《飛鷹之歌》,我實在太喜歡這一對了,且不提《畢業生》的每一首,連少爺都會唱,還有我實在非常喜歡70年代,1981年他倆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演唱會,下面全是嬉皮士。你看我到現在都喜歡嬉皮士。包括我時常覺得我的無拘無束,還有無視權威,放浪形骸,哈哈,還是嬉皮士的範兒,包括我拍照片的慵懶感。我去扒拉了一下,豆瓣對這場演唱會的評分是8·7!厲害了。太喜歡。

相關焦點

  • 《涉足荒野》觀後感
    感覺不太舒服就沒做引體。看了電影《涉足荒野》,《涉足荒野》是改編自美國作家謝莉爾·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傳,由讓-馬克·瓦雷執導,瑞茜·威瑟斯彭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婚姻觸礁,母親去世,自己在絕望中生活多年之後,雖然毫無徒步經驗,卻獨自一人踏上Pacific Crest Trail 遠足之路,通過長途步行找回自我的故事。
  • 《涉足荒野》,旅行的終點是自己
    這兩天高溫,不想出門蒸桑拿,於是我在家看了一部豆瓣高分電影《涉足荒野》,看完轉身就上網把這本原著小說走出荒野買回來,又認真的看了一遍。這本書是以作者的私人日記整理而成,後改編成電影,電影名又叫《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作者一家生活貧困卻樂觀,有個心中充滿愛的母親,即使年近40,依然和女兒一起上大學,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夢想,即使一無所有,依然堅信自己的人生充滿愛,開心的時候忍不住唱歌,即使遭丈夫家暴,生活貧困,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孩子,我們不窮,因為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愛。
  • 涉足荒野
    《涉足荒野》看過2014年發行的一部美國電影《涉足荒野》(wild),《涉足荒野》是改編自美國作家謝莉爾·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傳
  • 《涉足荒野》有路,沒有路,都不能停止腳步
    《涉足荒野》若有人,走進荒野,請記得提醒他,一定要回來,你說,這雙眼睛後面,是什麼樣的情感?這眼神極其熟悉,我曾經無數次看到,包括在鏡中的自己。這是《intothewild》(涉足荒野)的主人公亞歷克斯在進入阿拉斯加荒野,看到奔跑的野鹿後露出的神情,他明白自己的目標達成了,他真正的與大自然在一起了。這就是得知夢想達成的時刻。這是一個發生在90年代美國的真實故事。 如果你曾經也有一種想法,跑去一個屬於你的荒野。它在哪裡?它在你的想像中,會是怎麼樣的?你達到之後,要做些什麼事情?你會回來嗎?
  • 《涉足荒野》「逃避式」的遠足徒步,可以治癒生活的苦
    我是一個戶外徒步愛好者,但卻很少看關於徒步的電影,一直信奉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座山的樣子,我不需要借用他人的故事去充實自己。直到看到這部《涉足荒野》,我深深的被女主角所感動,面對童年的陰影,母親的離世,她選擇了自暴自棄,導致後面婚姻也破裂。用她的話說:在生活中她是孤獨的。直到她遇到一本關於介紹的太平洋山脊小徑PCT徒步的書籍,她決定涉足荒野,去徒步。
  • 07:56 《涉足荒野》蘿拉·鄧恩攜老爸亮相
    獲提名最佳女配角的蘿拉·鄧恩(《涉足荒野
  • 張諾婭——《涉足荒野》真人版: 還原你一個真實的PCT
    直到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涉足荒野》是不是讓我很有共鳴,我當時心裡那一個五味雜陳簡直不能用¥%×&%來形容了;促使我動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說是看了《涉足荒野》之後才人肉出我來的……好吧,看來我不得不擔當一點義務,聊一聊我所經歷的PCT,和電影有什麼不同。神馬?沒聽說過PCT?
  • 《涉足荒野》真人版: 還原你一個真實的PCT
    畢竟,生活不是電影。電影《涉足荒野》改編自回憶錄《走出荒野》(英文版原名:Wild, Lost and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 )。 同一地點現在的情況:有人甚至說,《走入荒野》應該被抵制,因為它帶給讀者一種「即使什麼都不懂、什麼也沒準備的菜鳥,也能徒步PCT」的感覺。的確,謝利爾在走PCT之前完全沒有野外露營的經驗。她對PCT的準備工作也做得不充分,許多裝備買了也不知道該怎麼用,甚至還得臨時閱讀說明書。
  • 《涉足荒野》:當你和自己和解,世界也跟著原諒你了
    1.別忘了你心中的聲音《涉足荒野》像是一部紀錄片,紀錄一個女孩獨自踏上穿越沙漠荒野徒步的故事,她是整個徒步活動裡唯一一個女孩子,毫無徒步經驗的她因為生活的糟糕而選擇了徒步,為求得一些內心答案,然後義無反顧的出發。
  • 《涉足荒野》:一部旅行傳記片,獲得了奧斯卡主角和配角的提名
    《涉足荒野》不只是一部關於旅行的電影,它是根據美國作家謝莉爾·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傳改編的。影片講述了女主謝麗爾在母親去世後,開始放縱自己,她k粉,濫交,最後導致了婚姻失敗,在絕望中她看到一本介紹徒步旅行的書,突然決定從墨西哥邊境線穿越到加拿大進行一次1100英裡的長途跋涉,通過徒步尋回過去的自己。
  • 《涉足荒野》:從三個方面解讀女主的自我救贖之路及現實思考
    《涉足荒野》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謝莉爾·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傳。講述了女主雪兒深愛的母親突然得了重病去世後,開始放浪形骸,吸毒、濫交,導致她最後失去了婚姻和愛人,也失去了生活和自我。能這樣從容不迫地做自己不好嗎?並且在自己短暫的人生裡,一直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嗎?
  • 《奇幻森林》對比《荒野獵人》 毛克利跟小李相似
    不止這樣,迪士尼最近的三觀實在太贊,還沒下檔的《瘋狂動物城》這種關於真實社會政治的寓言有多巧妙就不用再強調了,讓動物開口說話的《奇幻森林》,看起來是以兒童為目標觀眾,但不妨礙成年觀眾也陷入沉思「要不要做你自己」。而且記者發現,對照近期的熱門電影《瘋狂動物城》、《荒野獵人》,也有一些有意思的關聯。
  • 《涉足荒野》影評
    在電影看到這個情節的時候,我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像以前的我,當我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會做足了準備,預想各種可能,備足為各種可能所需要的東西。人生就像謝麗爾的遠足,沒有演練、沒有準備、沒有經驗,就像一個人毫無準備的來到世上,不知道行囊該如何配備,不知道這一旅程自己的身心可以負重多少,不知道怎樣可以順利達到人生彼岸,也許是因為對陌生世界和不可預知前途的恐懼,才像謝麗爾一樣做一個看似完美充分,實則累贅的準備。電影中多次出現這樣一句話:"你隨時可以放棄,你可以放棄。」是的,人生中我們有隨時放棄的權力,有隨時放棄的自由。
  • 她將荒野森林,變成了神秘而又時尚的派對空間
    所以,森林經常出現在孩子們的晚安故事中,也承載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露西和她的團隊明白這一點,於是他們將「荒野樹林」變成了孩子們心中嚮往的童話樂園。  一個神秘而又時尚的生活空間  如何將荒野森林這片「令人振奮的美麗景觀」,和孩子們的童話幻想連接起來呢?露西選擇了派對。
  • 瑞茜·威瑟斯彭主演《涉足荒野》傷心女人野外自愈之旅
    《涉足荒野(Wild)》雖然是改編自真人實事的謝莉爾·斯瑞德(Cheryl Strayed)回憶錄,但是導演Jean-Marc Valle和編劇Nick Hornby的取材重點,很有畫龍點睛之效。首先是背包。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飾演的Cheryl從來不是登山健行高手,她選擇了這條艱難的太平洋登山步道(PCT)前行,除了想贖罪,更想徹底清洗自己俗世塵埃。
  • 人生艱難之時,你是否還有徒步荒野的勇氣?
    很多人都在尋求答案,路一直都在,選擇上路的人各不相同。謝莉爾遭遇響尾蛇,蛇主動攻擊人類多出於自衛,故人不挑釁其實並無危險。動圖來源:《涉足荒野》在謝莉爾獨自的旅行中,遭遇動物是經常的事,最後也成為了她徒步的一大趣味之一。太平洋屋脊步道連接了25個森林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這裡生活著大量野生動物。
  • 元気森林引領國潮新時尚 做強做大我國自有民族飲料品牌
    氣泡水品質做得好、品牌有調性,才會受到消費者喜愛。朱丹蓬還表示,未來三年氣泡水行業將成雙位數增長!元気森林無糖氣泡水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在國內無糖氣泡水這一細分領域炸出的劇烈水花,不管是國內知名飲料企業還是國際巨頭,都開始涉足這一領域,想在無糖飲料這一領域來分一杯羹。可想而知,元気森林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在這種巨大壓力下,今年的雙十一中,元気森林表現仍然不俗,不僅力壓可口可樂成為天貓和京東的飲料品類銷售冠軍,還激起了一系列支持國貨的熱潮。
  • 在電影中旅行《涉足荒野》: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在看電影《涉足荒野》時,女主謝麗爾在只身前往太平洋屋脊歩道前,內心的迷茫和掙扎像極了現實中的自己。和她最親近的母親病逝,兄弟姐妹們的疏遠,以及為了男友的學業放棄自己的職業規劃。謝麗兒是個為人著想且內心脆弱的人,當一切平靜後,她內心的漣漪開始翻騰起來。遺傳於母親的果敢在一次次的不如意後,就只剩下了勇敢。
  • 《斷背山》作者新作《樹民》,像是鮑勃·迪倫給《荒野獵人》做註解
    兩個未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塞爾和迪凱在大變革的時代中離開法國,來到加拿大的原始森林中,希冀由此改變命運,開拓未來。他們遷徙、逃亡,徵服遮天蔽日的古老森林,也被森林所徵服。在其後300年的歷史長河中,塞爾、迪凱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在這片大陸上歷盡悲歡,譜寫了一曲與命運搏鬥的傳奇之歌。
  • 「森林防火」我市各街道召開2021年度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會
    會議強調,森林草原防滅火重於泰山,關乎縣街街道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發展大局,各村(居)民委員會、駐街道各單位、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一定要認真總結多年來取得的成功經驗,狠抓各項防範措施的落實,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全面完成2021年全街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