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說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說考研是快樂的。其實無論痛苦與快樂,經歷過的人都會把曾經的苦與樂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經歷,一種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和一筆無形的寶貴財富。多年以後,可能時光不在,但是記憶猶新。或許某一天當閒暇追憶往事時,我依然會為選擇考研而感覺興奮與喜悅。因為那是一段為夢想而奮鬥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東西,值得珍惜。
接下來我來講講關於考研複習的一些經驗。
初試複習經驗
土木工程分為五個小的方向,包括結構,巖土,材料, 橋梁和市政。其中市政被劃分出來,不做分析。
土木工程被分為學碩和專碩,在19年以後專業課考試內容一樣,試卷也一樣,只有數學不同,學碩數一,專碩數二。如果你的數學基礎不錯,建議學碩,因為學碩可以直博,獎學金多1000。
20年難度總結:20年題目的數量增加,但是考點還是很集中。專業課依舊是兩門,結構力學(90)和材料力學(60),滿分150分。結構力學題型為判斷,填空,選擇和答題。考點為幾何構造分析,靜定結構畫彎矩圖,桁架杆軸力計算,影響線,靜定結構位移計算,力法,位移法。材料力學重點包括截面校核,應力狀態分析,臨界應力這三大部分。
合理安排四門科目的目標分數,個人認為最主要就是數學和專業課,真的可以拉開很大分差。相對來說咱們學校專業課比較簡單,所以如何把專業課複習好爭取120+是一個睡不著覺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樣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了。著重強調一點:絕對沒有歧視,以事實例子說明,我認識好幾個專升本的同學都錄取了。其次絕對沒有專業課壓分現象,因為專業課120+的同學非常多,官網有分數足以證明。公平公正公開,付出總會有回報,沒有誰的汗水是白白滴下的,加油!
最近很多學弟學妹問到我考研複習的事,作為考過的學姐,負責任告訴大家,初試是關鍵中的關鍵,初試的排名基本決定了你最終的錄取結果,當然不排除那些邊緣的排名,複試的事現在一點不用考慮,過了初始在準備複試時間絕對足夠用,什麼本科學校不好,沒有獲獎證書,沒有參加過比賽,這真的都不是問題!所以大家安心好好準備初試,全力以赴,爭取一個很好的初試排名,現在考研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儘可能多考分數。
關於報錄比,學校不會公布,可以參考一志願考生考號後三位最大數字接近報考人數,基本上報錄比在5比1以上,學長建議:不用太過於關注報錄比,複試以及錄取分數才是最直觀的參考,根據自己水平估算分數,選擇專業!
我本科雙非,初試和複試成績都算不錯,備考時間為一年左右,備考中用的資料如下所示:
1.《材料力學簡明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景榮春;
2.《土力學》,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6,徐東強;
3.《結構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龍馭球;
前三本都是教材,最後一本是專業課複習資料書。河北工業大學860綜合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土力學)。資料書是學姐依據學校的考試大綱,結合著這三本教材總結歸納而來的,學霸就是學霸,確實牛。我是先把課本的基礎知識過一遍,到9月份開始做學姐提供的資料,按照力學的類型梳理知識框架,到十一月份開始做真題,真題一定要刷3遍以上,要做到看到題目就能立馬想出思路和過程。
對於工科來講,數學和專業課無疑是最重要的,150分的滿分,少則拉開十幾分的差距,多則拉開三四十分,所以希望同學們多花些時間在這兩門課上。對於如何複習數學,萬變不離其宗,多做題,多總結,注重基礎知識,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每到題一定要自己親手算,切勿眼高手低,看看答案就認為自己會做了,結果到頭來還是一問三不知。一道題目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嘗試著用不同的思維角度去完成,效果會事半功倍。到了十月份就開做真題,第一天做完真題,第二天仔細改錯,把錯題記到筆記本上,每個星期拿出來重新做一次,到十一月份開始刷第二遍,這時候還是會有搞不懂的題,繼續的加強鞏固,快到考試時,就開始做有難度的模擬題,上了考場就會有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對於英語複習,前期把單詞書背完,而且背單詞一定是穿插在整個考研過程,一天也不能鬆懈的,暑假可以開始做真題,保持一個星期一套真題的速度,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慢了,但是真題是質量最高的,需要花上好幾天去消化總結的,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做題準確率會有質的飛躍。十一月份就開始準備小大作文,要把十套卷子的作文範文背到滾瓜爛熟,十二月份寫模擬卷的作文,至少寫5篇以上,要保證上考場的手感。
政治從暑假開始複習,先把書本全部過一遍,把每個章節的選擇題做完,記下錯題,每個星期拿出來重新做,到十一月背肖四肖八的大題,一定要背到滾瓜爛熟才行,而且要自己默寫出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相信積累的力量,最終的成功都是每日的點滴積累而來的。最後,我想告訴學弟學妹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睏乏其身。通往成功的道路布滿荊棘,相信自己,堅持下去,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