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創作背後的故事!
電影《上甘嶺》: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中,在激烈的戰鬥間隙,狹窄的坑道內裡,身受重傷的指導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用微弱的聲音對衛生員王蘭說:「小王,請再給我唱唱《我的祖國》吧……」望著指導員那乾裂的嘴唇和渴望的眼睛,王蘭眼含熱淚,深情地唱起了《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
中國著名女歌唱家郭蘭英生平介紹
郭蘭英(資料圖)郭蘭英,山西平遙人,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在全國走紅,她因演出民族歌劇《白毛女》而一舉成名,其後不斷在演唱界刷新紀錄,她演唱的《南泥灣》、《
-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 彩色4K超高清修復完整版【動圖和視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首次利用4K+AI影像修復技術,特別推出《我的祖國》彩色4K超高清修復版,給時光上色,為歲月拂塵1956年出品,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激烈,是反映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作品之一。
-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郭蘭英《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由郭蘭英和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於1959年錄音。收錄於中國唱片集團公司1984年1月1日發行的專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獨唱選》中。此歌曲也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它不僅獲得了1989年第一屆金唱片獎,更是成為了人民群眾心中愛國主義歌曲的翹楚之作。
-
歌唱家郭蘭英:出生被拋棄,30歲脊椎被踩癱瘓,一生遺憾無子女
看 慣 了 船 上 的 白 帆……」自從1956年開始,電影《上甘嶺》中的主題曲《我的祖國》被女高音歌唱家被郭蘭英唱紅大江南北,歌曲中的抒情意境與愛國主義情懷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你已經扔過我一次了,這次別再扔我了。」母親只好將女兒留下來,但是在9歲那年,父親將郭蘭英賣到戲班換了五個小錢。
-
歌唱家郭蘭英:出生成棄嬰,30歲脊椎被踩癱瘓,一生遺憾無子女
看 慣 了 船 上 的 白 帆……」自從1956年開始,電影《上甘嶺》中的主題曲《我的祖國》被女高音歌唱家被郭蘭英唱紅大江南北,歌曲中的抒情意境與愛國主義情懷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你已經扔過我一次了,這次別再扔我了。」母親只好將女兒留下來,但是在9歲那年,父親將郭蘭英賣到戲班換了五個小錢。
-
《我的祖國》永遠讓人熱淚盈眶,來聽聽這首歌創作背後的故事
《我的祖國》的詞作者喬羽2019年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再次唱響《我的祖國》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難忘的記憶,封存在內心深處。
-
光影中的旋律|《我的祖國》
電影《上甘嶺》由沙蒙、林杉執導,是我國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歷史的經典影片,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它以藝術手法,再現了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與敵人浴血奮戰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電影《上甘嶺》劇照提到這部影片,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跟著哼唱起影片插曲《我的祖國》。
-
記得《上甘嶺》女衛生員嗎?一曲《我的祖國》震撼人心,今在何方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47)——劉玉茹】 No.1 相信喜歡老戰爭片的觀眾,對於《上甘嶺》這部影片一定印象深刻,而對其中的主題歌《我的祖國》則更是記憶猶新:「一條大河每當聽到《我的祖國》,人們腦海中便悠然升騰起一種對祖國、對家鄉、對和平的熱愛之情。 而電影中唱起這首歌的,是女衛生員王蘭,王蘭的飾演者則是劉玉茹。當然,歌曲的真正演唱者,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 電影《上甘嶺》取材於朝鮮戰場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長影拍攝,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
-
1989年,59歲的郭蘭英,跨越年齡的界限,唱響《我的祖國》
59歲的郭蘭英,跨越了年齡的界限,優雅地登上了春晚的舞臺,唱響《我的祖國》。&34;&34;這跨時代的聲音,飽含對祖國的濃烈情感,令全場沸騰。我曾想郭蘭英作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奇蹟,一定是富庶衣食、胭脂水粉才能保持這麼好的精氣神。
-
著名歌唱家張也身著軍裝,含淚演唱《我的祖國》
而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亦有無數的歌者對它進行不同的演繹,著名歌唱家張也便是其中之一。在《在黨的旗幟下·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文藝晚會》上,張也還罕見穿上了軍裝,與中國人民解放軍66284部隊共同演繹了《我的祖國
-
《我的祖國》郭蘭英,30歲脊梁被踩致癱瘓,二婚成寡婦,今怎樣
她曾演唱的《南泥灣》、《繡金匾》、《《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等近百首經典歌曲被全國廣為傳唱,曾榮獲中國首屆的'金唱片獎'。,很快成為了當時我國的第一批現代歌唱家。,就這樣兩人走到了一起,相敬如賓幾十年。
-
《我的祖國》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是在1949年10月1日。2020年是建國71周年,當我們在國慶節一起演唱《我的祖國》歌曲時,一定很想知道這首優美、開闊、充滿著陽剛之氣的歌曲背後的故事。在金秋十月讓我們重溫《我的祖國》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
《我的祖國》緣何風靡全國
1956年,隨著這部電影的攝製和放映,插曲《我的祖國》風靡全中國。讓電影停擺的插曲一首動聽的電影歌曲就是一部電影的符號,縱使歲月更迭流轉,縱使人們對電影的記憶已經模糊, 但只要熟悉的旋律響起, 所有的細節都將被一一喚醒。《我的祖國》便是這樣一首歌曲。沙蒙1956年夏天,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上甘嶺》,已經拍攝完成。
-
上甘嶺故事排話劇 黃宏領銜 阿雲嘎獻唱
來源:北京青年報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一部在排練場便感受到悶熱、饑渴與體力透支的原創話劇《上甘嶺》,9月15日以16人兄弟連的鐵血陣容亮相京城。該劇由表演藝術家黃宏擔任藝術總監、編劇和主演,國家話劇院導演李任執導,音樂劇演員、歌手阿雲嘎演唱主題曲《我的祖國》。
-
耿蓮鳳最愛《南泥灣》 曾學郭蘭英吐詞甩腔
耿蓮鳳稱,她演唱過很多抗戰歌曲,但最喜愛的一首就是《南泥灣》,尤其是郭蘭英演唱的經典版《南泥灣》更是她年輕時努力學習的參照樣板。耿蓮鳳稱,演唱抗戰歌曲實際上也是在傳唱一種精神,「它能喚起我們的勇氣和決心,保衛祖國,建設家園,永遠不讓外敵侵略」。
-
歌詞賞析——神品《我的祖國》歌詞,作者喬羽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由虛生實,祖國的形象至此塑造完整、可敬、親近)(喬羽先生暮年)喬羽作詞的《我的祖國》,比起另外兩首分別創作於1979年和1985年的歌詞,藝術層面的優勢是極其明顯的。我們不妨再看一首1962年創作,性質相近,當年同樣風靡的《英雄讚歌》(電影《英雄兒女》插曲,電影是1964年公映)。
-
「瞞」了觀眾90年的《白毛女》郭蘭英,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但卻是老一輩人心中的「女神」——郭蘭英。今天就來說說,「瞞」了觀眾90年的《白毛女》郭蘭英,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這是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每每看到歌詞都會不由自主的哼唱起來。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電影《上甘嶺》,就差主題曲《我的祖國》的錄製。
-
《我的祖國》緣何風靡全國 | 疫情下,我更愛我的祖國
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的歌詞,是由著名詞作家喬羽所作。當時這首主題歌的創作背景是: 20世紀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發生的戰爭。1955年,適逢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兩周年,毛澤東主席曾表示,整場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能體現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不屈精神的,就是上甘嶺戰役,希望能搬上熒幕。
-
群星聚集《我的祖國》MV 獻禮新中國成立71周年
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1周年,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 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工作委員會、新華社客戶端聯合出品,悅晟音樂製作出品的MV——《我的祖國《我的祖國》原名《一條大河》,是詞曲作家喬羽、劉熾為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經典影片《上甘嶺》創作的插曲,歌曲意境優美、感情樸實,表達了對土地、生活、人民、和平的珍惜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