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童送盲人去公交站被贊「馬路小天使」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兩學童送盲人去公交站被贊「馬路小天使」 (9/9)

"← →"翻頁

「叔叔小心,這裡有街沿……」昨天(9月25日)下午,正逢下班高峰,成都宏順街上,兩位學童扶著一位迷路盲人尋找18路公交車站 。問路找路近1小時,雖然素昧平生,他們最終將「叔叔」安全送上公交車……孩子們說:「老師教導,無論別人有何困難都要盡全力幫助。」記者 朱建國 圖片來源: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

發布時間:2014-09-26 14:46:07 【編輯:翟璐】

兩學童送盲人去公交站被贊「馬路小天使」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鄭州37路公交車設愛心站 盲人按摩師為車長點讚
    為此,37路的車長們為鄭州市第一按摩醫院的盲人按摩師設置愛心站。該站設置近半個月,除了為車長們點讚外,盲人師傅們也有更多的建議,希望以後公共設施更健全,獨自出行也能更便捷。資深按摩師張書民舉例,如有同事摸索著去工人新村乘坐26路時,可能還有位坐,如果先乘坐37路,到二七廣場站再換乘時,排隊上車的乘客非常多,而且擠上車後往往沒有座位,還不如直接被同事或者實習生送到工人新村乘車。
  • 「馬路小天使」奧體中心前送「文明之花」
    小天使們出發前大合影。「送你一朵花,感謝你不闖紅燈,遵守交通法規。」4日上午,河西新城的江東中路等處路口,一群群穿戴有「宣德堂」字樣馬甲和帽子的小學生,在路口向過街時不闖紅燈的市民送上一朵紅花。前不久,南京市政府推出《南京市市民文明素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隨後,建鄴蓓蕾社區「宣德堂」推出徵集「馬路小天使」送「文明之花」活動。
  • 鄭州37路公交設特殊站牌 為盲人專門停車(圖)
    每次下班坐公交車回家,距離公交站臺不遠的一段路,他走得十分艱難。  鄭州公交公司了解情況後,特地為他和他的盲人同事們,在其單位門口設了一個特殊的「站牌」。  盲人按摩師的困境  A  下班去站臺坐車  每一步都很艱難  小培是許昌人,來鄭州3年了,由於先天性失明,盲杖從不離手。
  • 鄭州37路公交為盲人當「擺渡車」 停一停添溫暖
    □東方今報幫女郎 董小博/文張曉冬/圖【事件】37路公交當盲人的「擺渡車」昨日,鄭州第一按摩醫院的盲人醫師宋陽下班後,沒像往常一樣發愁如何穿越車海,找到公交站臺。他拿著盲杖,和其他同事一起走到醫院門口,站在「為你停一停」的紅牌子下,不一會兒,一輛37路公交車停在了他們面前。
  • 「小燈泡」守護「馬路天使」大安全
    漆黑的夜晚、寂靜的街路、昏黃的路燈、疾馳的車輛……這樣帶著瑟瑟寒意的冬日清晨裡,如果有人穿著一件「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燈泡衣」出現在馬路上,定然格外醒目。近日,大武口區320名環衛工人統一配發了這樣一件閃閃發亮的新版環衛服。
  • 廣清城際送您到站,市區公交送您回家
    廣清城際送您到站,市區公交送您回家 2020-10-13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36屆國際盲人節 不輕視、不鄙視、不歧視
    而在「行路難」面前,國家需要建立起更多盲道、盲文公交站、盲人圖書館等基礎設施,來擴大盲人群體的生活空間,才能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為他們指明多彩世界的方向。   小編曾經看過一個辯論節目,節目中有一個盲人辯手,他以10歲那年藥物致盲為界,體驗到了兩種不同模式的生存。
  • 306字手寫感謝信,坐過站女孩家人為398路公交駕駛員點讚
    也為公交人的責任心和暖心點讚。」12月19日22時30分,398路2740號車駕駛員陳仕全收到了乘客侯女士為他寫的一封306字感謝信,對他將自己坐過站的女兒安全送回家的暖心幫助點讚。據悉,18日21時25分,武漢公交駕駛員陳仕全駕駛車輛停靠沌口路武橋重工站,一名身著白色棉襖,背著書包的小女孩獨自上車後坐在了靠近後車門的座位上。
  • 學堂 趙丹、周璇與《馬路天使》
    >周璇拍攝《馬路天使》影片的時候才十五六歲。然後,她驀地站起來,一溜煙地溜出去了——恰像賴學的頑童似的,再也不肯照面了。無論誰去找她、喚她,也喚不回來啦!記得有一次,場內在「布光」。我偶然經過景片後邊,看見有兩個小孩子躲在布景片後在玩打玻璃彈子的遊戲,仔細一看,不是旁人,正是周璇和那個十二三歲的「小沈」(劇中扮演「五把兄弟」的最小的賣水果的小弟)在那兒十分頂真地決勝負呢!
  • 早送晚接風雨無阻 冬去春來始終如一「定製公交」獲師生點讚
    本報訊(記者 程長珠)日前,市實驗高中將一面寫著「早送晚接風雨無阻,冬去春來始終如一」的錦旗送到市公汽公司,對該公司推出的「定製公交」接送師生的舉措表示衷心感謝。 今年自復學複課以來,市公汽公司積極與我市高中學校對接,分別為大冶一中、市實驗高中、市六中定製專線,再次開通「定製公交」,每天安排40餘輛公交車,護送高中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安全出行。
  • 撫順公交為最美逆行者者送上「天使卡」
    為表達對那些在危機時刻勇於前行,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敬意,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早在三月初就決定為我市87名奮戰在抗議一線的醫護人員送上公交「天使卡」,他們和伴侶可以終身免費乘坐,他們公司所有線路的公交車,今天上午,他們把這份代表著敬意和感謝的禮物送到了醫護人員手中。
  • 尋找寧波之美 美麗的「馬路小天使」讓人心疼
    星期天早上,6歲的小女孩幫清潔工媽媽打掃馬路。網友「激活記憶」給記者發來一張「馬路小天使」的照片。他說,塵土飛揚的馬路上,這個幫媽媽掃地的孩子,是他見過最美的小天使。  拍攝地點:北侖嵩山路加貝超市門口  拍攝時間:4月17日上午9點半  網友描述:那天我一出門,就發現在掃馬路的清潔工後面竟然跟著一個七八歲的「小清潔工」——小女孩拿著跟她個頭很不相稱的大掃把,專注地、有模有樣地掃著落葉。這一幕猛地觸動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 【俏佳人經典電影】周璇主演的《馬路天使》
    《馬路天使》片通過對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悲慘命運的真實描繪,深刻地揭露和尖銳地抨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這部影片不僅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也受到國外朋友的讚譽。1982年義大利舉辦的中國電影回顧展放映了《馬路天使》影片,參加回顧展的歐、美、亞各國電影同行看完後公認這部影片是中國三十年代現實主義影片的優秀作品,至今仍有它的價值。這部影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 中國盲人都去哪裡了?
    你們在生活中見過盲人嗎?不誇張的說,小編平時幾乎沒見過盲人。無論是馬路、地鐵,還是商場、飯店,都沒有盲人的影子。在中國,盲人仿佛消失了般。也許你覺得可能是中國的盲人太少。那你就錯了!其實,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截止2019年,中國就有1700多萬視力障礙者,每82個人裡就有一個盲人。那為什麼我們都見不到盲人呢?這個問題,小編在一個視頻裡看到了答案。天津媽媽教孩子走盲道,卻被汽車攔住去路前幾天,一位盲童媽媽曬出兒子學習走盲道的視頻。說實話,小編看到的第一眼是心疼。
  • 馬路天使
    演員:周璇 趙丹《馬路天使》是1937年「明星」製片公司拍攝的,由袁枚之編寫,趙丹、周旋主演。《馬路天使》是30年代影壇不可多得的現實主義的傑作。1937年7月該片公映,轟動影壇。在那個時代,中國電影欣欣向榮的氣息,尤其是趙丹所扮演的陳少平,活潑潑的就是要撲出銀幕來。「小青年趙丹」。早年的電影觀眾眼中,趙丹就是一個追逐時髦,熱情天真,意氣風發的小青年。
  • 交警扮盲人帶導盲犬坐公交被趕,狗狗哭了,我們也哭了
    據悉,全國有近1700萬盲人,但導盲犬僅有200多隻,真的是比大熊貓還要稀少!對於盲人朋友們來說,導盲犬就是他們的眼睛,離開導盲犬他們連門都不敢出。近日,山西太原一則「交警扮盲人帶導盲犬坐公交被趕」的新聞火遍各大社交媒體。看著狗狗哭泣的視頻,實在是讓人動容。
  • 劉大眼、蒙古人騎狗和馬路天使
    劉大眼、蒙古人騎狗和馬路天使是三個人,這三個人,我其實一個都不認識……    1967年的秋天,註定是個寂寥無趣的秋天。然後告訴這些人,要經常去同學家串門,留心聽他們家說什麼話,學會觀察他們家在裡都幹些什麼,及時跟她匯報。突然,那個新任班長喊了一嗓子:「他不能寫黑板報!」我回頭看時,另一個住在我們對面院子的同學,站起來,指著我說:「他家是剝削階級!」他轉身坐到桌子上,翹起二郎腿,手比劃著做出叼著煙的樣子:「他爸爸解放前是這樣的……」老師拿出個筆記本,一邊看一邊嘟囔:「店員?店員是什麼出身?」
  • 《天使愛美麗》:有細節的人生美妙如斯
    去過很多地方,聽過很多道理,看過很多電影,也被感動過或是被振奮過,細細數來,也只是對某幾部電影有著深刻的記憶罷了——「略顯神經質」的《天使愛美麗
  • 《馬路天使》:隱秘角落裡的暗娼,承擔所有悲劇的天使
    1937年上映的《馬路天使》是中國電影史上為數不多可以稱是「裡程碑」式的作品之一,一經問世即被譽為「中國影壇上開放的一朵奇葩」,它於2005年入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出的「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誰要是看過袁牧之的《馬路天使》,如果不知道該片是在1937年出自一個對法國電影一無所知的年輕導演之手,他一定會以為這部影片直接受讓·雷諾瓦或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
  • [天津] 河西區開展「馬路小天使」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河西區「創文明交通城市,做文明交通人」活動的開展,不斷強化廣大市民交通安全意識,近日,交警河西支隊在華夏未來雙語幼兒園組織小朋友開展了以「馬路小天使——娃娃安全知識」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據了解,交警河西支隊堅持在中小學生和幼兒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並將幼兒園中、大班的小朋友作為重點教育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