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2月12日電(記者何豐倫)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以及廣西電網公司根據各省區市已披露的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所作出的預測,2020年,廣西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到2000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長6%,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廣西工業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廣西農村電網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是廣西用電量增幅持續保持全國前列的「兩大槓桿」。
農村電網改造是廣西用電量增速的「增量槓桿」
從電量變化的規律來看。近年來,廣西用電量增幅最大的領域在貧困山區和農村地區。以都安縣為例,2018年、2019年電量增長率分別達到13.66%、27.96%,2020年的用電量增長同樣不低。
農村電網升級換代極大地刺激了農村用電量的提升。從2014年開始的6年時間裡,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在深度貧困縣隆林各族自治縣投資14.77億元進行電網改造,相當於再造3個隆林電網。隆林全縣16個鄉鎮近40萬人享受到「電價紅利」,電價由1.5元/千瓦時大幅降至0.5元/千瓦時。
圖為南方電網百色供電局到銀海鋁業有限公司了解客戶用電需求
根據南方電網廣西百色供電局初步擬定的加快「十四五」智能電網發展規劃,2021-2025年百色電網將持續加大投入,僅隆林縣轄區計劃投入2.58億元,做優做強隆林縣智能電網發展。
2019年8月,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成立,短短一年多時間,就有40個縣獲得農網改造升級160.8億元投資,220萬貧困人口100%通生活用電,8萬多個自然村100%通動力電。
今年1-11月,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全社會用電量182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位居全國第六位。其中貧困山區和農村地區用電量增幅9.1%。
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獲得「電能槓桿」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供電部門配合政府穩增長措施見成效。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等多個部門充分運用用電大數據,為政府部門精準施策提供企業用能數據分析,對自治區「雙百雙新」等重大用電項目落實「一對一」服務,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努力克服疫情影響,進一步保存量、擴增量。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和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全力協助客戶根據自身生產特點參與年度長協等電力市場化交易品種,降低用電成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1至11月,廣西直接交易完成電量675.24億千瓦時,可降低用電成本68.78億元。自治區500家規模以上企業用電同比增長5.7%,開工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