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低調潛入幣圈 私募大佬楊永興的投資「迷宮」
■本報記者 馮櫻子 安凌飛 北京報導
近日,幣圈交易所OKEx旗下的OKB價格一路猛漲,一度突破歷史最高值。2月28日凌晨零點30分非小號平臺顯示,OKB最近24小時價格漲幅7.97%,最近30天價格漲幅高達90.15%。OKB突破6美元之後,去年纏繞在OKEx身上的「楊永興事件」也再次被提起,雙方的官司至今沒有下文。
這起熱門事件的當事人之一,正是昔日的私募大佬楊永興。這時外界才發現,曾經的短線操作天才,消失在公眾視野十年之久,原來早已低調進入幣圈。
楊永興的幣圈投資仍然保持了傳統私募圈低調又神秘的作風。與楊永興直接相關的投資僅一家區塊鏈媒體和一家礦機廠商。不過,記者調查發現,一家成立於2018年的新加坡區塊鏈投資機構與楊永興關係密切,如同他的幣圈代理人。有趣的是,這家投資機構目前對外披露的投資項目出現「項目不成長,投資收益成長」的局面。
借道GBC資本涉獵幣圈
楊永興是誰?在他與OKEx陷入糾紛時,這是外界都好奇的一個問題。在搜尋引擎上,楊永興在私募界的高光時刻停留在2010年之前。
「80後」的楊永興出生在鄭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炒股。初中時楊永興常跟著父親去證券營業部,後來父親留給他的兩萬元帳戶成為他進入股市的起點。
2006年至2007年股市復甦,朝陽永續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榜上,楊永興連續奪冠,一戰成名。當時還是矽谷基金投資經理的楊永興,創造了1497%的收益率下的傳奇。那時,他只有25歲。
2009年初,楊永興在證通天下進入陽光私募領域,發行的第一隻信託產品「策略大師」,1年合約期滿後清盤,又獲得了193%的淨值增長率。2009年中,楊永興離開策略大師團隊,自立門戶成立深圳市永聖慧遠投資公司,操盤了他在陽光私募界的最後一隻基金「永聖慧遠穩健增值」。
2011年1月,楊永興傳出因2009年業績極為出色,涉嫌違規操作被調查。還傳出他所在的公司證通天下解散,該公司的前員工透露原因,可能是2009年業績做得太猛以至於被同行妒忌而舉報其涉嫌違規操作。不過,當時楊永興明確進行了否認。
但此後楊永興就消失在聚光燈下。
直到十年後,2019年10月楊永興與OKEx的糾紛曝光,外界才知道昔日的私募大佬也涉足幣圈,這些往事又重新提及。楊永興稱,他在2017年底涉足數字貨幣,主要投資標的是OKB、HT、BNB等平臺幣和BTC等主流幣。
公開信息可知,楊永興涉足幣圈,投資過一家區塊鏈媒體和一家礦機廠商。不為外界所知的是,一家名為Geek Blockchain Capital(極客區塊鏈投資,下稱GBC)的區塊鏈投資機構與之關係密切,如同他的幣圈代理人。
與其他區塊鏈投資機構不同,GBC一直保持著傳統私募界的低調。公開場合、社交媒體等都鮮少看到GBC資本的身影。幣圈人士告訴記者,2018年8月18日某音樂行業公有鏈在深圳舉辦的一場報告會,「Geek Blockchain Capital CEO 」出現在這場活動的通稿中,英文名「Jason」,這是唯一見GBC核心成員出現過的行業會議。
據新加坡企業信息網站顯示,GBC是註冊在新加坡的區塊鏈投資機構,成立於2018年6月,有2名管理人員,企業帳戶存續期限截至今年的1月5日。
GBC的CEO王鈴聲成為連接楊永興在幣圈足跡的線索。
記者在職場社交網絡領英上看到王鈴聲上傳的簡歷,王鈴聲自2018年3月至今擔任GBC資本的創始人&CEO,這是一家位於新加坡,專注於投資區塊鏈技術及應用類項目、數字資產量化交易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王鈴聲自2016年3月至今,還擔任著深圳市向日葵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向日葵」)的高級投資經理。
根據天眼查的信息顯示,深圳向日葵法定代表人、實控人正是楊永興。此外,另外兩家王鈴聲持有股份的企業,舟山向日葵朝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向日葵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實際控制人和大股東仍然是楊永興。
從這些公開信息來看,楊永興是王鈴聲的老闆,那麼王鈴聲負責的GBC背後,是否也有楊永興的身影。據接近GBC的人士證實,這家機構的管理者的確是王鈴聲,但背後確有大佬。至於是否為楊永興,該人士諱莫如深。上述人士也表示,GBC不僅做投資,還為幣圈項目配資、做市等。
項目不成長 投資收益成長
儘管GBC鮮少出現在公開視野中,但公開信息仍能捕捉到其在區塊鏈領域的幾次投資。GBC除了是OKEx的專業合伙人外,還投資了區塊鏈項目Usechain及交易所DragonEx(龍網)。
不過,公開投資項目中,GBC未見成長性的投資項目,反而在交易所的投資中透著「精明」。
2018年6月GBC投資了火爆一時的區塊鏈公鏈項目Usechain。相比項目本身,該項目的創始人曹輝寧更為知名,他以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的身份頻頻出席鏈圈活動。
一年半後,2019年11月Usechain被傳團隊解散。隨後外界發現,Usechain的21個超級節點中,還有10多個空缺。代幣USE的價格僅為0.00055美元,當時的年內跌幅已經達51.39%。2月24日20時,USE幣價為0.0006美元左右,跌破私募價超88%。
有投資者曾稱,早期私募投資在代幣USE上投入了10多萬元,因信任團隊,一直沒有拋售,後來USE資產僅剩投資額的零頭。事實上,代幣USE自打進入流通市場,上線即跌破私募價,最高點僅為0.0024美元。
GBC投資的另一個標的是交易所龍網(DragonEx)。2018年8月,包括GBC資本在內的4家機構成為了龍網的全球超級節點,享有上幣推薦權、推薦幣種上線後的DT獎勵及優質項目投資機會等權利。前提是持有並凍結3萬DT,DT凍結後可以享受分紅,當時DT的價格在3.6 USDT附近。DT是龍網2017年11月發行的平臺幣,總量為3700萬左右。
2019年4月,龍網遭黑客攻擊被盜價值600萬美元數字資產後,該平臺宣布特設了DT專項投資基金。該專項投資基金由GBC投資,通過一次性注入370萬USDT,而龍網會以1DT=1USDT的價格,用一年的時間將370萬DT配售給GBC資本。也就相當於1 DT價值1美元。那時DT的市場價在1.8USDT附近,GBC相當於以低於市場價40% 的價格獲得了龍網的平臺幣。
3個月後,DT漲到了5.4美元,之後一路下跌,目前保持在2美元附近。也就是說,GBC在DT上的獲利至少翻了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龍網當時稱,保證DT在GBC帳戶中永久凍結,請第三方專業團隊管理,管理團隊將會以帳戶資產公示的方式確保基金的資產接受公眾監督。不過,每日都會轉入DT的這個帳戶並未公開地址,龍網官網上DT生態基金會的公示,其中的DT為125.8萬餘DT。
此外,楊永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曾涉足礦機領域,是礦機製造商億邦國際的股東之一。不過,億邦國際去年6月曾經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但是提交招股書後上市沒有進展,狀態顯示為失效。億邦國際還被曝出捲入銀豆網非吸案。
頻繁現身媒體引發輿論戰
一向喜歡低調,在公眾面前消失了十年之久的楊永興,卻在去年開始頻繁現身媒體,引發外界熱議。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變化背後是2019年10月曝光的楊永興與OKEx的糾紛。
去年8月19日,區塊鏈自媒體壹塊硬幣發布了一篇文章,稱幣圈玩家王先生(化名)在數字貨幣交易所OKEx上的帳戶成為空號,價值1億美元的數字貨幣也不知所蹤。
其實,最早曝光這場糾紛的壹塊硬幣也與楊永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天眼查顯示,壹塊硬幣的運營公司是深圳三點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股東列表中持股16.97%的深圳市永聖慧遠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正是楊永興。
經過媒體發酵,兩個月後,王先生的真實姓名曝光,竟然是十年前在股市名噪一時的短線交易奇才楊永興。楊永興自稱在OKEx交易所的帳戶被凍結、註銷,並稱,跟著他進入幣圈的20多個人的帳戶消失,涉及的包括2800個OKB在內的近8億元資產憑空消失。
據《每日經濟新聞》當時報導,楊永興向記者提供了「厚厚一摞證據」,但能證明楊永興本人在OKEx有帳戶的證據並未對外公開。
隨後,楊永興將相關公司及OKCoin創始人徐明星告上法庭。雙方的輿論戰也就此展開。前者主要通過媒體發聲,後者則在社交平臺上公開回應。
針對楊永興的說法,徐明星在微博上回應稱,楊永興經他協助,從老股東手裡購買了OKCoin1%的股權,公司為楊創造了100%回報,但對方不滿1倍收益,勒索超額收益被拒後,「開始捏造著事實攻擊本人和OKCoin」。此外OKEx的CEO Jay Hao也公開表示,系統內沒有如此大額的帳戶。
雙方各執一詞,外界無從判斷孰真孰假,輿論戰的高下並不代表真相,雙方的官司至今沒有下文,一切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