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娜娜最愛的大提琴老師朱亦兵:藝術永遠從零開始

2022-01-28 有鹽Life


他是歐陽娜娜最愛的大提琴老師;是法國當代大提琴演奏家莫裡斯·讓德隆關門弟子;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成為繼冼星海、馬思聰之後第三位畢業於此校的中國學子;1986年日內瓦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在大提琴國際比賽中獲獎第一人。

他,就是朱亦兵


朱亦兵,著名大提琴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大提琴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首席,中央民族樂團特邀獨奏家,國家大劇院八重奏藝術指導。

他在瑞士巴塞爾音樂學院進修指揮,曾擔任歐洲傳統大型交響樂團之一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15年,是至2006年在海外頂級交響樂團中擔此重任的唯一中國人。

他也曾是世界著名的德國「科隆愛樂大提琴」的六名成員之一。還客席擔任過享有盛名的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

朱亦兵的提琴聲,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他是電視劇《蝸居》、《手機》、《假如生

活欺騙了你》、《人間正道是滄桑》、《等風來》、《劇場》和電影《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匆匆那年》等大提琴主題曲的演奏者。

朱亦兵講坐姿、左右手勢、持弓、按弦


·坐姿,從凳子的高度,身體坐在凳子上的面積,琴頭高度位置,身體各部位胸部、左右膝蓋、腳尖位置出發注意。

·左右手型,手自然的、放鬆的放在琴弦。最好的手型是不會拉琴的人的手型。大提琴的學術是一門美學,製造美的前提就是要自然,只有健康和自然才能產生美。

·持弓,握弓重點在大拇指和食指。大拇指頂在弓的小彎處,食指施壓。弓毛、琴弦絕對呈90度。弓不能中間晃一晃就離開。

朱亦兵的父親朱永寧教授曾對他說:左右手要像握了一個小雞蛋一樣,這本來就是人自然呈現出來的狀態,這種自然呈現出來的狀態和手放鬆-還原-自然地放到指板上一樣。

·按弦,大提琴的第一課就是拉空弦,永遠90度。這樣做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好聲音。

最基本的原則一樣,一切都處於自然放鬆和微彎曲的狀態。

以不會拉琴的心態還原自我,是西洋近代文明的一個巨大發明,人不會因為越來越會而變得越來越聰明,人只有還原自我,才會走向大智慧。

在很多人眼裡,朱亦兵是「音樂天才」,童年就被人稱為「大提琴神童」。13歲出版了第一張個人獨奏唱片,17歲就考取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成為法國大師讓德隆的關門弟子。

1986年,朱亦兵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畢業。而最讓他自豪的,不是成為繼馬思聰、冼星海後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人,而是當了四年巴黎「街機之王」。

在巴黎,朱亦兵打遊戲的時間比練琴多。他對其他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也願意卯著勁去做,唯獨對音樂「心不在焉」

「我沒選大提琴,這是我爸選的。」在他還沒來得及選擇愛好時,他的父親、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朱永寧就把大提琴塞進他手裡了。十三四歲,朱亦兵進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成了父親的學生,常常「被壓著坐下來練琴」

學生時代,他灌制了第一張獨奏唱片,這也是中國唱片社出版的第一張演奏西方音樂的唱片。大提琴家弗尼艾聽到他的演奏,震驚到「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通過外交渠道跟朱亦兵聯繫,告訴他一定要出國學音樂。

17歲時灌制唱片《中國之詩》的朱亦兵

儘管有天分,朱亦兵的興趣卻始終游離在音樂以外。那時,他「離音樂遠遠的」,儘管學著提琴,然而「談論音樂根本不是我的專長,我是汽車大拿、是個數字迷」

畢業後,他成為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掙最多的錢,幹西歐人眼裡最美好、最體面的工作」,那年他不過23歲,年薪折合人民幣150萬,是海外頂級交響樂團中擔此重任的唯一中國人。

他像操作一臺精密儀器一樣控制著樂器和音符,對音符之外的東西一無所知也毫不關心。交響樂團的生活像一隻擰緊發條的瑞士鐘錶,高強度的演出下,勤奮練兵都是「胡扯」,演出一場接著一場,而他是最為精準的「音樂執行者」

在瑞士生活了21年後,一天早上醒來,他突然發現自己開始變老,「頭髮都開始變灰白了」。此時他38歲,離退休還有三十年,他覺得自己沒法再過瑞士樂團「無限精準得像萬年曆」的生活了。

執行音樂是一種重複性勞動,而「沒有創意我覺得我會死」,朱亦兵決定辭職,舉家回國,「只是我人生第一次衝動,這個念頭像著魔一樣,不顧一切」

34年前,朱亦兵自恃天賦高,忙著打街機無暇顧及音樂,導師莫裡斯·讓德隆對他說:「你要是來跟我來拉琴,那就算了。但是我們可以一起探討音樂。」

當時朱亦兵不懂什麼意思,「這是人生中第一次有人告訴我拉琴和音樂根本不是一回事。」


他曾給德國大學生樂團指揮過五年課。他聽學生們聊到樂譜以外的故事,「曲調後面的歌德詩詞,代表了怎樣的寓意和語境」,而他們的老師卻對此一無所知。

「我就服了」。這讓他震驚,他忽然發覺音符和音樂並不是同一件東西,自己只是一個「手指強大的執行者」,「輪不到我來給這些懂音樂的學生發文憑、講真理」。

當他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已經將近40歲,是個優秀的大提琴演奏家,卻一直把音樂等同於音符。德國學生知道音樂背後的迷人妙處,而「中國孩子其實學的是音符」。在這時,朱亦兵發現「我還會拉琴,而且是一個拉得很棒的演奏員」,他覺得自己可以給中國的孩子帶去點什麼。

回國後,朱亦兵成了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他常常把學生拖出課堂,讓他們聽貓叫鳥叫。練琴時間長短並不重要,學生愛動腦不練琴,他「毫不在乎」,甚至支持默許;而只動手不動腦則會氣得「六親不認」。

他坦言:「作為老師,每天給學生上課感覺很不夠。音樂的精神食糧應該是可以一直吃,所以在工作之餘,我給學生拉出課堂走上舞臺的,『舞臺是更好的課堂,社會是更大的學校』。」


他組了自己的大提琴樂團,樂隊只有六個人六把琴,他們在田間地頭演奏,將近500場公益演出。甚至對牛拉琴,還被「不知道我們拿著什麼怪物」的農民從田裡轟出來。在國內的13年,一半時間樂隊「分文沒有」,「搞慈善還得掛個條幅」。

談到組建樂團的想法,朱亦兵當時回到中國時候,那時候國內還沒有大提琴重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他把大提琴重奏種到了這片土地上。

對音樂分享,朱亦兵始終樂在其中,「近500場公益演出是分享藝術,『不能分享的東西不是藝術,音樂是眼睛看不見的光』。

音樂之家出身的朱亦兵不僅練就了高超的大提琴演奏技巧,還有著極佳的演說口才,音樂在他幽默睿智的解說中立刻有了鮮活的力量。


·關於音樂:音樂是精神食糧,是一種融入了情感的科學,它能夠表現出人們對美好事物、對人生、對愛的寄託,通過音樂那些情感、藝術、精神文化才能被傳播和交流。

音樂沒有高雅與低俗之分,只有動人與否之別。

音樂就是歌唱,只有你不會才是最自然!藝術永遠從零開始,這才是藝術!當你從會拉琴到非常會拉琴,你的手能一直像不會拉琴的人的手一樣,那你就是最會拉琴的。

·關於中外文化:在他看來,中國的民族文化不具有文化侵略性,都是謙虛、客氣的。他倡導我們搞文化的大民族,把不同的文化精髓提煉整合在一起,創造新世界。

音樂是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遺產,我們要通過音樂更好的了解自己,解放自我,學會用「大世界」的東西表達內心。

·關於人生哲學:人是最偉大的,人活著就是要喜歡自己

·關於國內外音樂教育:曾經有一位家長跟我說,他的孩子「四歲就開始學音樂」,我說:「打住,他學的是大提琴,不是音樂。」這也是現在很多中國琴童和家長的誤區。

國外樂團的學生他們對藝術的熱情、修養和渴望,才讓我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但是當我回到國內任教時,卻發現大多數學生的眼中並沒有對音樂熱愛的光芒琴童拉大提琴大多源於被逼,是一種馴化。所以我努力地想要改變這個現狀,也是源於此,才產生了創造「超級大提琴」這樣一個音樂交流活動的想法。


50歲生日時,朱亦兵為自己辦了場熱熱鬧鬧的音樂會。參照英國、德國和荷蘭的大提琴狂歡節,他在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安排了一場「超級大提琴」

所謂的「高雅藝術」在「超級大提琴」音樂會裡,用最「平民」的方式售賣。每張門票都設置了一樣的價格,沒有一等座二等座,只有先來先得,「就像排隊買麥當勞一樣」。

在這裡,觀眾不用穿著正裝,也不用被固定在座椅上,13場獨奏、重奏和室內樂間穿插12場大師講座,可以從這裡逛到那裡,朱亦兵管這叫「廟會」。

「我辦這個音樂會就是要把大家弄瘋,讓嚴肅的人不嚴肅,光明正大地鼓勵大家不休息,不按點吃飯,不到點睡覺。我想告訴大家,其實除了吃飯睡覺以外還有更好玩的事情。」

第一次「超級大提琴」結束後大半個鐘頭,觀眾們遲遲不走,提著外套還在前廳流連,「眼裡有光」。

「教育就是讓我們眼睛裡放光的,讓眼睛裡有光的人保持有光,讓眼睛裡沒光的人發出光芒。」

朱亦兵想為那些跟他一樣被逼學琴的孩子創造一個嘈雜的遊樂場,熱熱鬧鬧的瘋幾天。


超級大提琴2018

中國大提琴家朱亦兵

攜手全球知名音樂學院的62位大提琴演奏家

羅馬尼亞青年交響樂團、法國AI人工智慧科技

以及中國青年愛樂樂團輪番登臺表演

這個五一,來和大提琴一起狂歡!

戳圖片現場來體驗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專訪大提琴家朱亦兵丨帶著250歲的大提琴來哈,冰城樂迷聽見了200年前的聲音
    而在中國講到大提琴,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的一個人便是朱亦兵。即使你不是古典音樂愛好者,也可能會聽過朱亦兵的琴音。他是電影《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匆匆那年》等大提琴主題曲的演奏者,也是歐陽娜娜最愛的老師。4 月 2 日,朱亦兵受邀來哈,與哈爾濱交響樂團共同完成德國浪漫派作曲家理察 · 施特勞斯的《唐 · 吉訶德》。在彩排的間隙,朱亦兵接受了 ZAKER 哈爾濱的獨家專訪。
  • 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簡介
    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提琴家協會顧問、朱亦兵教授於1966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音樂教育之家,他八歲起隨父親學習大提琴,十三歲他就錄製了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張西方音樂的唱片《音樂會波蘭舞曲》;他是繼冼星海、馬思聰之後的又一位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的中國音樂家;他21年在海外從藝,15年在歐洲頂級交響樂團擔任首席大提琴演奏家。
  • 朱亦兵和朋友們——大提琴狂歡音樂會
    2004年經過21年海外藝術生涯,朱亦兵以中國公民身份回到祖國,2005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獎,2006年被評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先後接受週遊,朱永寧,宋濤,陳園,馬雯等多位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的教導,在歐洲留學期間,師從德國大提琴大師 Claus Kanngiesser及奧地利大提琴大師 Valentin Erben,並以學院最高分Auszeichnung畢業於德國科隆國立音樂學院及維也納國立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大提琴演奏碩士)。藝術上深受奧地利大提琴大師 Heinrich Schiff的啟迪和影響。
  • 朱亦兵50歲生日 用大提琴給你饕餮帶你瘋
    就因為49歲的生日被巴掌大的一塊兒蛋糕打發了,朱亦兵「懷恨在心」,發誓要在50歲生日的時候折騰一下。   「超級」音樂會誰也別休息   翻開2月20日、21日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辦的朱亦兵「超級大提琴」音樂節節目單,讓古典愛好者欣喜的同時,第一點擔憂的就是「吃不消」。
  •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帶你赴一場音樂夢之旅!
    朱亦兵,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大提琴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首席,中央民族樂團特邀獨奏家,1986年在日內瓦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提琴界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第一人。
  • 【明日上演】不同音樂風格的碰撞——《朱亦兵與美國大提琴六重奏音樂會》
    朱亦兵,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首席,1986年在日內瓦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提琴界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第一人。     朱亦兵曾擔任歐洲傳統大型交響樂團之一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十五年,同時客席擔任享有盛名的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
  • 市民音樂會 |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帶你赴一場音樂夢之旅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演奏《聖母頌》】朱亦兵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大提琴首席,國家大劇院八重奏藝術指導,中央音樂學院教授,1986年在日內瓦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提琴界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第一人
  • 朱亦兵:別吃飯了去音樂狂歡吧
    法國大提琴雙騎士菲利普·穆勒和馬克·庫貝,「新世紀天才演奏家」克勞迪奧·波霍蓋茲、「以色列鬼才大師」加弗利爾·利普金德、「德國老牌音樂家、大提琴的先知」尤利烏斯·貝爾格5位大提琴大師領軍;由德國科隆伯格音樂學院的3位青年演奏家奧爾連·帕斯卡爾、安娜斯塔霞·科貝金娜、崔浩英,以及俞明青、杜泰航、盛原、林朝陽、李飈等國內音樂家翹楚,會同國家大劇院八重奏、琥珀四重奏、中央音樂學院名家室內樂團,加上歐陽娜娜等共同組成了強大的演出陣容
  • 歐陽娜娜是娛樂圈樊勝美?才怪!
    到了90年代,歐陽龍已經開始隱退息影想投身政壇了,做了臺北議員十幾年,目前擔任國民黨發言人,文傳會副主席。而歐陽娜娜的媽媽傅娟,祖籍重慶,電影《玉卿嫂》女二號出道,是玉女型女演員。傅娟自己就是白富美,娘家在臺北最貴的信義路三四段,而且還有這片黃金地段的土地和店面。傅娟的弟弟,歐陽娜娜的舅舅,目前是臺北一家四星級酒店的第二大股東,副董事長。
  • 大師班 | 揭秘大提琴公主歐陽娜娜的成才之路
    不少人表示是因為歐陽娜娜她優雅的演奏和精湛的琴技讓我們開始認識和喜歡上被稱為「音樂貴婦」的大提琴看到娜比在舞臺上極具氣質的表演讓多少姑娘小夥動了心開始學習大!提!琴!說起顏值,比歐陽娜娜好的還有許多,但是,是大提琴讓她跟別人不一樣,讓娜比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優雅的氣質。歐陽娜娜小學時,有幸結識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恩師---朱亦兵。朱教授是繼冼星海、馬思聰之後又一位以第一獎成績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的中國音樂家;他曾是歐洲頂級交響樂團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
  • 紅人|歐陽娜娜:要做最會演戲的大提琴家和最會拉琴的演員(下)
    所以,等到了娜娜時,媽媽就讓她從了解音樂,培養對音樂的欣賞開始。 歐陽娜娜考音樂班時,因為音樂班分主修和輔修,老師建議她輔修鋼琴,主修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樂器。通過與老師的交流,媽媽得知老師的女兒是拉大提琴的,又了解到一個朋友的女兒在學大提琴。「他是兩個女兒,一個學長笛,一個拉大提琴,我就問兩姐妹如果重新選擇會選哪個,兩個人都說大提琴。」
  • 觀點 | 歐陽娜娜?假的大提琴家!
    是的,無論是進軍娛樂圈還是繼續走古典音樂這條路,那都是歐陽娜娜自己對人生的選擇,我不能去多加評判。但是,小妹妹,既然選擇了娛樂圈就請不要打著「大提琴演奏家」的旗號出來圈錢,你實在是擔不起這個名號。歐陽娜娜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對古典音樂毫不尊重,實在不值得作為榜樣。相信每一位古典音樂愛好者都同我一樣,始終覺得古典音樂高貴而神聖,不可褻瀆,但歐陽的舉動無疑是玷汙了這門藝術。
  • 〖音樂〗仲秋,一個適合聆聽大提琴的季節
    10月份,已是中秋,是一年裡最舒適的季節,似乎也是特別適合聆聽音樂的日子,要那種溫暖的、真摯的聲音。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的一直徘徊在入門與否的音樂愛好者來說,雖然自從臥虎藏龍馬友友老師紅遍全球之後,對大提琴這個樂器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大提琴樂團」是一個什麼高大上的存在,還是需要普及一下滴。於是認真做了功課,權當是一次學習,也分享給朋友們。
  • 24小時瘋狂大提琴:不間斷的音樂饗宴《超級大提琴2016》
    ,讓眾多音樂熱愛者充分感悟古典音樂最時尚的呈現方式和人性情感宣洩的二十四小時之狂喜。                                                                              創辦者/藝術總監朱亦兵誰是朱亦兵?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大提琴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首席。
  • 歐陽娜娜的大提琴專輯《15》將於12月18日正式發行.
    歐陽娜娜:維瓦爾第《G小調雙大提琴協奏曲》維瓦爾第的作品當中,這首《G小調雙大提琴協奏曲》是我的最愛之一。
  • 最美的大提琴公主歐陽娜娜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兒出生就自帶三層光環的超級白富美歐陽娜娜能成為人見人愛的「國民妹妹」卻不是單憑「投胎好「就可以的。歐陽娜娜5歲學習鋼琴,6歲學習大提琴,臺下已有十年功,每天晨跑和練琴。新專輯《15》有15首精彩樂曲收錄其中,包括眾多古典音樂大師的傑作,如巴赫的《聖母頌》,孟德爾頌的《無詞歌》,舒伯特的《小夜曲》,埃爾加的《愛的禮讚》等。這張新專輯是一個屬於15歲女生愛音樂的心聲。大提琴於歐陽娜娜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了它,就不是完整的自己。
  • LALA天使 朱亦兵 - 董瀟 ⼤提琴⼆重奏 LALA ANGELS CELLO DUO
    朱亦兵,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首席,國家大劇院八重奏藝術指導,中央音樂學院教授,1986年在日內瓦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提琴界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第一人。
  • 「超級大提琴2019」6月7日全天精彩絕倫,看不過來才是真理!
    2000年,遵循瑪爾塔的願望,朱亦兵再度參與創辦了四年一屆的《國際卡薩爾斯大提琴比賽》,這也是最高規格的國際大提琴比賽。       如今的克隆伯格學院,已經不僅僅限於大提琴專業,成為公認的世界上最優秀的弦樂學院。這裡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真正培養音樂貴族的聖地,讓金子發光,是克隆伯格學院的建院宗旨。這裡有著參與教學輔導的世界最耀眼明星演奏家和資深教育家遠遠多過青年音樂學子的優越條件,為天賦異稟的青年演奏家們指引藝術之路,讓他們走在古典音樂最前沿。
  • 重拾大提琴的歐陽娜娜,活出了18歲少女最美的樣子
    自從她在各種明星網紅演繹道路中,扎紮實實選擇了大提琴,人生就開始了各種開掛。17歲的歐陽娜娜受邀NASA頒獎典禮,作為首位被邀請的亞洲藝人,與美國著名嘻哈歌手Wiz Khalifa搭檔,共同演繹《速7》主題曲《See You Again》。
  • 「正能量少女」歐陽娜娜內地首次大提琴巡迴演奏會上海站開票
    在即將到來7月,歐陽娜娜將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大提琴演奏家」,首次進入內地,在北京、上海、深圳巡迴開跑,開啟自己首次中國大陸大提琴演奏會之旅。而她作為「人氣影星」的身份,與彭于晏、崔始源、竇驍、王珞丹合作的勵志熱血青春大戲《破風》也即將於8月7日火熱襲來。「正能量少女娜」將在這個暑假以大銀幕、古典音樂獨奏會等不同側面展示自己的超強才華與勤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