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切地想還給孩子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但是我自己沒有力量,怎麼去幫助孩子?怎麼去建設家庭?」
五個月前,張啟南曾經焦灼地詢問這個問題。
張啟南,是一位來自河南安陽的媽媽。與前夫離異已三年有餘,雖然兩人都未再婚,但也徹徹底底斷絕了所有的關係。
直到14歲的兒子出現了嚴重厭學、沉迷手機的問題,她才意識到家庭破碎帶給孩子的傷害。啟南迫切地想還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卻不知道怎麼做。
8月23日晚,啟南和孩子的爸爸、奶奶開了第一次家庭會議。8月31日晚,又緊接著開了第二次家庭會議。
短短兩次的家庭會議,徹底改變了家庭冷漠的現狀。啟南不僅連結了婆婆、前夫,連沉迷手機的孩子也主動參與到會議當中來,心與心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啟南說:「以前,我有心想挽回家庭,但一直沒有力量。兩次家庭會議,讓我看到了我們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的希望,我覺得我的幸福家庭指日可待!」
通過開家庭會議改善家庭氛圍,這不是個例。9月2日,在「幸福與希望」家庭班第六堂課上,張啟南等8個家庭分享了開家庭會議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的溫暖和變化。
有位先生對妻子說,他現在覺得自己的家庭是最幸福、最美好的,一提起開家庭會議就心花怒放;
有位孩子,從膽小、自卑、成績差,到短短一個月中考成績提高190分,當上了班裡的團支書;
有位妻子說,現在感覺夫妻間有說不完的話,從使勁找對方的缺點變成了真正看到對方的優點,等等。
通過開家庭會議,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家庭走向了光明與幸福。
為什麼家庭會議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四合院方子老師,做了如下分享,助力大家開好家庭會議!
首先,家庭會議,有四大意義:
1. 加強家人之間的連結,提升家庭幸福指數
這是確信無疑的。在家庭成員之間真正建立了心與心的連結,提升家庭幸福指數指日可待。
2. 培養每位家庭成員的責任感
家庭會議需要一位主持人。全家輪流上陣,有時由大人主持,有時由孩子主持。在主持的過程中,他會有一份擔當感。
誰擔當、誰學習,誰就有真實的受益。長期堅持主持人制度,久而久之,對家庭會議的責任感會演變為對共建幸福家庭的責任感。
3.聆聽家人內心的呼喚
通過家庭會議,我們能夠面對面地和家人坐在一起。
如果你能敏銳地感知到對面坐著的家人的內心需求,聆聽到他內心的呼喚,那就很了不起了,你已經在建設自己的一顆心。
當某天,你能感知到家人內心呼喚的時候,將同樣能感知到客戶、員工、乃至於身邊所有人的渴求與呼喚,你就會成為一個特別柔軟、特別能體貼與連結他人的人,你的真誠與力量就開始呈現了。
4.記錄家人成長,見證彼此生命躍升
要做好記錄,時間、地點、參加人,重要的內容列出幾條,這都是我們家庭建設初期的成長記錄,也是留給未來的回憶。不過,過猶不及,記錄不宜太多太細。
記錄下家庭會議從雛形到成熟的過程,就像給一個孩子留下一本影集,從一兩個月漸漸長大,到兩三歲能走能跑,再到長大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梁。作為最親密的家人,見證彼此的生命躍升,這份簡單的記錄,將是多麼珍貴的記憶啊!
那麼,家庭會議怎麼開呢?
首先,我們必須記住一個字:「愛」。
要用愛貫穿始終。
在家庭中,我們常會產生「近則卑」的心理。因為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長久相處,缺點乃至過惡都會暴露無遺。如此,往往會產生諸多指責、抱怨、挑剔、計較,越親近的家人,反而越不能擺正心態。
所以,我們要用愛消除對立,用愛連結一顆顆心。
我們自己心靈品質的層面高低,就決定了我們的家庭會議的層面高低。
要把家庭會議真正地開起來、開好,其實是件不易的事情。
其次,關於如何開好家庭會議,我們系統地總結出了四個要領。
首先,一定要堅持每周固定召開。因為,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以重要的形式去做。
地點和內容都可以變動,但這個時間是保障。比如,保證每周六晚上8:00-9:00,長輩、父母和子女坐在一起,出門在外的家人在線上參加也可以,總而言之,保證一家人能夠放下手機、摘下面具、打開心扉,坦誠溝通、彼此鼓勵、彼此賦能。
一旦家庭會議的機制建立起來,只需兩三個月的時間,家庭氛圍便開始發生顯著變化。
常有家人反饋說,開家庭會議不知道說什麼。
說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語氣、眼神、狀態。
比如說家庭會議開得不順利了,你需要批評一位家人,這時應該怎麼做?
有人說:「說話要有藝術。」重的話輕說,輕的話重說,即使是批評人,也讓對方覺得可以接受,覺得自己受到了包容和體諒。放下了對立,我們才能達到彼此理解、相互連結的目的。
恰到好處地表達,不能口出惡言傷著別人,也不能偽善地恭維別人,可以少說、可以不說,可以用眼神或肢體語言表達——這裡可是有大學問的,怎麼表達、怎麼連結、怎麼呈現,我們要不斷在家庭會議這個小道場裡演練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得體地為人處事。
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常存在溝通障礙,無法打開孩子的心門。
然而,大體上,孩子們的心靈窗口每周都會開啟十分鐘。
作為父母,若能捕捉到這個「機會窗口」,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悟分享給孩子,這樣與孩子溝通的效果是最好的,效率也是最高的,因為他真能聽進心裡去。
但「機會窗口」可遇不可求,父母忙於工作,孩子忙於上學,碰面時間很少。
這時,我們可以主動創造一個「機會窗口」——召開家庭會議。
在過往的無數次家庭會議經驗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孩子們的「窗口」的打開,更看到了成年人的「窗口」打開——在被整個家庭溫暖和包容的氛圍裡,這位家人解開了心靈枷鎖,說出了本來可能畢生都不會說的話。
有人說,他曾不經意間就做了對不起家人的事情。現在開家庭會議,和家人在一起,內心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感動、約束,就決心說再也不會酗酒、抽菸了,由此真的戒掉了多年的酒癮、菸癮。
這就體現出了家庭會議對家人的保護功能。一個緊密的能量圈建立起來的時候,面對外界的風雨,家庭這個小堡壘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好我們的家人。
開家庭會議之前,要主動把家裡收拾乾淨,布置整齊,為家人營造一個開會環境的同時,也慢慢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有品質的生活環境。
在這個莊嚴的環境裡,打開心扉、坦誠溝通,老老實實地說話。學習、建設、開發、帶頭,做好這些,你就會發現家裡到處洋溢著愛意。
在開家庭會議時,要做到「六不」:不對立、不搶話、不說謊、不抱怨、不恭維、不虛偽。這是君子的品行。
不對立。有的人,總是和家人一說話就槓起來了。你這樣說,對方那樣說,總是達不到同頻共振。因此,家庭會議上,切記不要對立,更不要冷嘲熱諷、挖苦家人。
不搶話。一個最會表達的人,也是最會聆聽的人。
不說謊。家是最讓人安心、信任的地方,是充滿愛的地方。支撐著愛的,就是一個字——誠,對家人要真誠。
不抱怨。抱怨是一個人最糟糕的品質。抱怨的人沒有智慧、能量、胸懷以及仁愛。很難想像一個時常抱怨的人,家裡的關係會融洽。當一個人停止抱怨和指責,手指不再指向別人,他才會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很多的事可以去做。
不恭維。有些父母難以和孩子溝通,就想辦法說些好話來拉攏孩子,但這樣的態度是不可取的。父母要在內心呈現一份莊嚴和厚重,敏感的孩子是能感受到的。「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嚴厲才是更高層面的關愛。
不虛偽。虛偽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誠。誠於己,真認帳,才會得到更好的成長,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信任與尊重。
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的寶藏,修好自己的君子風範,不對立、不搶話、不說謊、不抱怨、不恭維、不虛偽,從家庭走向社會,把「六不」握在手裡,對家人、對同事、對客戶,不知會結下多少善緣,人生的事業必然會優且大。
不過,有的同仁反饋說:照著這個流程開,開幾次之後孩子就不願意參加了。其實,是沒有理解這套流程的深層含義,變成了「為了開而開」。要學會變通、調整,先讓家庭會議開起來。
開家庭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一家人產生連結,從而心連心,達到同頻共振。
因此,在開家庭會議時,一定不要太過形式化,變成例行匯報。應該讓家人都參與到流程細節的討論中來,充分聽取家人的意見,營造出一個平等、溫暖、彼此尊重的氛圍。
可以共讀一本書、唱一首歌,說最感動自己的事、這一周最想感恩的人。真誠地表達內心的溫暖,彼此彰善、自我糾過。還可以總結一周的得失,討論下一次的會議細節、規劃下周的工作、學習、生活等等。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充分調動家庭成員的積極性,讓大家用心參與到家庭會議中來。如此就能互相關愛,湧現出無窮的向上成長的生命力。
一家人拉起彼此的手,連結愛和溫暖,真正地去建設彼此的心靈品質,去開發彼此的內心寶藏,就可以共同鑄就一個充滿幸福和希望的家庭!
最後,歡迎您將開家庭會議的溫馨視頻,發送給我們,我們會在微信號短視頻平臺帳號【一個溫暖的家】公開發布,利益更多家庭,開家庭會議,建設溫暖的家!
發送視頻,請添加微信:SHYbrandcenter。更多詳情,請點擊連結:一個溫暖的家--視頻徵集活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