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在歌聲中敞開心扉

2021-02-14 中國文化報

        除了海峽兩岸的優秀合唱團隊,來自海峽兩岸的多位專家、音樂家也坐鎮合唱節,對合唱團隊如何提高藝術水平,提出真知灼見。

        「評價一支合唱團的水平,有一些基本的技術指標。首先,音準必須準確無誤,這是唱好作品的前提;其次,音色要優美、統一,幾十人的隊伍應該發出訓練有素、和諧的聲音;再次,節奏也很關鍵,好的團隊必須節奏穩定、步調一致。」孟衛東說。多年來,孟衛東創作、改編了大量合唱作品。他建議,創作合唱作品時,特別高的音一定要慎用,難度大的轉調等也要慎用。「難度太大的作品和創作上欠考慮的作品,容易給演唱帶來困惑。」孟衛東說。

        因此,曲目的選擇對合唱團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臺東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郭美女表示,選曲時一定要考慮音域是否合適,不能為了顯示水平而一味選取高難度作品。「同時,要加強呼吸的訓練,呼吸是聲音的基礎。在合唱中,氣勢易得而弱音則最難唱,需要很好的氣息控制能力才能唱好弱音。」郭美女說。

        對合唱藝術深有研究的歌唱家李初建同樣強調氣息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無話筒表演的情況下,氣息不好對聲音的影響會更為嚴重。」李初建說,「同時,發音要注意咬字的鬆弛和準確,有的合唱團唱外語歌很好,但普通話的歸韻容易出現問題,影響作品的演繹和感情的表達。」

    

相關焦點

  • 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落幕,兩岸6支合唱團獲得金獎!
    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圓滿落幕
  • 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在臺灣新竹閉幕
    新華社臺北9月30日電(記者張鍾凱 劉剛)以「為了藝術為了愛」為主題的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30日在臺灣新竹縣圓滿落幕,交流規模再創新高,4支大陸隊伍和2支臺灣隊伍獲得金獎。此次合唱節參與人數逾1200人,參與團隊共計23支,其中大陸合唱團隊15支,臺灣合唱團隊8支。
  • 海峽兩岸合唱節閉幕 歌聲縈繞友誼長存
    中新社新竹5月1日電 題:海峽兩岸合唱節閉幕 歌聲縈繞友誼長存  中新社記者 路梅  「突飛猛進!」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徐沛東,高度評價第四屆海峽兩岸合唱節的參賽隊伍:「合唱節舉辦至第四年,兩岸團隊的參與程度和整體水平都了有大幅度提高。」
  • 第三屆海峽兩岸合唱交流音樂會預告
    海峽兩岸合唱交流音樂會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回顧2019年,音樂會以「愛連線」將兩岸歌友情牽一處;而今年,在這特殊的一年我們將用我們的歌聲再次唱響兩岸。
  • 第三屆海峽兩岸新春合唱音樂節(資訊)
    《介紹》 第三屆海峽兩岸新春合唱音樂節2016年1月2日 合唱音樂節背景 兩岸互動交流融合的日益頻繁和深入,文化更當以引領時代風氣之先共沐華夏五千年文化的、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文化蘊涵,無疑是兩岸交流相融互動而不可或缺的紐帶。合唱以其獨特的大眾性和普及性承載著公眾的文化訴求,在兩岸都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兩岸音樂界人士的傾力攜手襄舉,承載著大眾情感訴求的音樂藝術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更是深得兩岸音樂領域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 合唱 技術流對話「本真派」——第七屆海峽兩岸合唱節
    飛機降落在福建省,張紜慈與同學們下了飛機,坐上了開往福清的大巴。此行,這些來自臺灣的少年要去參加一場非自己專業的音樂比賽——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同圓中華夢」第七屆海峽兩岸合唱節。接下來的3天時間裡,他們要與來自大陸和臺灣的15支合唱隊共1000多人一同展演交流。
  • 相約廈門 ‖ 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合唱教育大會
    讓我們從合唱藝術中感受生活並在合唱中認識自己       為促進海峽兩岸合唱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優秀合唱指揮隊伍,加強兩岸合唱藝術教育交流,學習先進的合唱理念,提高合唱指揮水平,探索有中國特色並與世界接軌的合唱事業發展新道路,福建省藝術教育協會將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合唱教育大會」。
  • 廈門老師編曲《一千零一個願望》唱響海峽兩岸合唱教育大會
    兩岸用歌聲架起連心橋  廈門老師編曲的《一千零一個願望》唱響海峽兩岸合唱教育大會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在廈門舉行
    10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開幕式及頌典活動在廈門湖裡區仙嶽山土地公廟廣場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信眾齊聚一堂,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升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情結。鑼鼓喧天,彩帶飄揚,喜慶的擊鼓表演敲開了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德文化節的序幕。
  •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開幕在即,海棠花開聚力合唱公益讓歌聲飛揚
    由文化和旅遊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國際合唱聯盟、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和中國合唱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暨國際合唱聯盟合唱教育大會將於
  • 「悶」字當選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兩岸民心向上,溝通之門自然敞開
    2020海峽兩岸漢字節秉持「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的宗旨,圍繞展、研、評、賦四大板塊,包括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金沙書院杯」詩聯大賽等活動。隨著啟動儀式舉行,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年度漢字推薦環節正式開啟,面向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界的代表性人士或2020年度新聞人物徵集其心目中的年度漢字。11月24日至12月8日將開啟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網絡投票,12月11日在臺南正式揭曉今年的兩岸年度漢字。
  • 河北大學學生在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中喜獲佳績
    11月24日晚七點,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等主辦,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承辦的「聲耀平潭·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在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火熱開賽,經過3輪15場比賽,河北大學19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李若晴同學喜獲銅獎。
  • 中國國際合唱節與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兩岸2015系列合唱交流音樂會
    中國國際合唱節藝術節中心,依託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在演出市場的領軍地位,憑藉中國國際合唱節以及多種藝術類型大型藝術節的成功運作,其大型藝術節組織、運作能力得到了國際藝術界的充分肯定。中國國際合唱節藝術節中心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搭建平臺、讓更多各類文化團體走出國門、參與國際交往、展現中國風貌、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並已做出了不懈努力。經過30餘年海峽兩岸同胞的交流、交往,海峽兩岸的經濟結合和利益的融合已是十分的廣泛和深入,尤其是海峽兩岸先後實現「大、小三通」後,人員往來更為頻繁。
  • 第13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正式啟動
    1月11日,維繫著三地電影導演交流及友誼的第13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正式進入會議議程。 如何面對當前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的現狀,不僅是中國內地電影界的問題,也是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不得不關心的共同問題。研討會上,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冷靜理智的分析,總結我們在藝術創作上走過的道路,分享創作上的經驗和心得。並就三地拍攝電影時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表達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觀點。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吸引展商近千家
    12月4日至7日,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福建省政府主辦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廈門舉辦。  本屆文博會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突出兩岸互動、數字創新、產業發展、文旅消費。
  • 兩岸影視人「雲」相聚!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啟幕
    9月20日晚,作為海峽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和影視界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會同福建省電影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廈門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順利舉辦。本屆海峽影視季首次採用「雲」錄製的方式呈現,以交響音樂會的藝術形態串聯起福州、廈門、臺北三個現場,可以說是亮點十足。
  • 首屆海峽兩岸·粵港澳大灣區音樂節在廣州南沙舉行
    首屆海峽兩岸·粵港澳大灣區音樂節在廣州南沙舉行(央廣網記者 何偉奇 攝)  央廣網廣州12月16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15日,首屆「海峽兩岸·粵港澳大灣區音樂節」在廣州南沙舉行關牧村、楊品驊、李建軒等130名來自海峽兩岸的音樂人齊聚一堂,在南沙戶外草坪接力演出約30個音樂節目,為現場觀眾奉上了一道音樂大餐。  音樂節從當天上午9點開幕,持續6個小時。著名大陸歌手關牧村現場演唱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藏族著名歌手雲丹久美帶來了歌曲《藏家樂》和《馬踏飛燕》。
  •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決賽落幕 五人獲金獎
    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11月25日電 (鄭江洛)「聲耀平潭·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決賽」24日晚在福建平潭落幕,最終,兩名來自臺灣的選手阮珮慈、杜晴雯和三名大陸選手付饒、王賀、姜傳術獲得金獎。此外,阮珮慈獲最佳創意獎,王賀獲最佳口才獎,蘇建人獲最上鏡獎。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昨舉行
    昨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在廈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70多位專家學者、慈善組織代表和部分省市關工委代表,以「增進心靈契合基礎,推進家園共育協作」為主題,共商海峽兩岸關心下一代工作大計。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雅芝出席論壇,並宣讀了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的講話。講話指出,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關係到國家前途命運的一件大事。
  • 海峽兩岸合唱節圓滿結束!苗族歌手和臺灣原住民互飆「好聲音」,畫面太美,你一定要看!
    9月11日上午,「相約長樂」海峽兩岸合唱節閉幕音樂會,在長樂市人民會堂舉辦。音樂會中,兩岸合唱團分別演繹了《對面厝來了》、《捉弄》、《把我的奶名兒叫》、《再別康橋》、《羊角花開》、《丟丟銅仔》等14首膾炙人口的合唱曲目。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長樂的恆申愛之聲以及長師附小兩支合唱隊伍,在此次海峽兩岸合唱節中大放異彩,成為了合唱節上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