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

2021-02-07 喻以流年

 

但一個事實卻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姜維並不是諸葛亮的繼承人。諸葛亮挑中的繼承者,最初是馬謖,後來是蔣琬和費禕,從來就沒有姜維什麼事。

 

姜維一直是被諸葛亮培養做軍事將領的。在諸葛亮生前,姜維一直在軍隊內任職,從來沒有兼任過政事。

 

而當姜維循著軍功這條路逐漸升到蜀漢的決策層後,他就更像一個外人了。他跟蜀漢的高層沒有籍貫上的交集,很容易就被排除在圈子之外。


想要找到自己在蜀漢高層的立足點,姜維就必須向別人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是有存在意義的。他需要提供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那就是:


  北 伐

 

自從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兩任執政者都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能力不及,不願意以小博大,北伐於是變成口號。而這正好給了第三任繼任者姜維機會,他可以繼承丞相遺志,堅持北伐。

 

而且,他也正好有這個條件:自歸順蜀漢以來,二十多年間他一直在軍界穩步升遷。打仗既是他的本職,也是他的強項,更是他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唯一法寶。

 

只是可惜,他的能力實在不像他自認為的那麼高明。多年的北伐敗多勝少,師老無功,勞民傷財。

      

史書記載,在私德方面,姜維做得很好,備受時人稱讚。他的關鍵問題,在於不顧自身的實際情況,連年北伐,造成國力大損,並最終招來魏國的報復,導致亡國。

 

不管抱著什麼樣的美好初衷,由於自身的行為招致了如此嚴重的後果,作為一個政治人物,這都是不值得被原諒的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