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4月18日,河南省水權收儲轉讓中心掛牌成立,成為全國第二家省級水權收儲轉讓平臺,這標誌著水權交易制度在河南全面實施,開啟一個用水的新時代。
河南是水資源嚴重缺乏的省份,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大,不少地方用水量已接近甚至超過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據了解,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以來,河南已初步實現了幹線工程與配套工程同步通水運行的目標。分配給全省的37億立方米用水指標,目前已惠及省內11個省轄市和2個省直管縣。
作為全國7個水權試點省區之一,河南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已完成三宗1.22億立方米的水量交易,但仍有鄭州、開封、駐馬店等地提出通過水量交易解決4億立方米新增南水北調用水的需求難以落實。
水權是什麼?未來將扮演什麼角色呢?比如說,一些城市水源單一,渴望百姓能喝上更優質的水,而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較近的南陽等地又有大量節餘,這些結餘的水資源就可以調配給有需要的城市,而不是一直喝「大鍋水」。
「各地按照分配指標繳納南水北調建設基金和基本水費。如果採用行政手段無償調劑區域間用水指標,難度較大。」河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部分市縣雖有結餘指標但不願交易,另一方面急需用水的市縣沒有指標可用,既制約了水權交易試點的深入開展,也影響了水資源的統籌配置。
如何在控制用水總量下,盤活用水指標,是解決跨區域、跨行業新增用水的主要措施。
河南水投集團董事長王森介紹,河南省水權收儲轉讓中心成立以後,將通過水權收儲轉讓形式將分散於各市縣的結餘指標統一收儲,在南水北調受水區、非受水區統籌配置,既解決了需求方的用水問題,也能緩解地方財政繳納南水北調基本水費的壓力。
揭牌儀式上,開封市籤到河南省水權收儲轉讓中心成立後的第一單,購買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未來,開封的引水工程一旦建成,不僅能飲黃河水,也能喝上丹江水。下一步,該中心還將推動駐馬店、鄭州水指標的轉讓及撮合業務,以解決這些市區南水北調用水需求難落實的問題。
河南省水利廳廳長李柳身表示,水權收儲轉讓中心的成立,不僅有利於盤活河南南水北調節餘指標,積極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綜合效益,而且從長期來看,通過節水措施的強化和推廣應用,節約出來的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城市生活用水指標,還會向高效率、高收益行業流轉,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促進不同區域社會經濟共同協調發展。
【 此內容為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8610-8786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