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七旬老人持續咳嗽和右背疼痛8個月,抗感染治療無效會是啥?

2021-01-20 SIFIC感染官微

作者:姚雨濛 金文婷 馬玉燕

審閱:胡必傑 潘珏


一、病史簡介

患者,女性,70歲,上海人, 2019-06-25收入感染病科。

主訴:咳嗽伴右背痛8個月,發熱1周

現病史: 

2018年10月受涼後出現乾咳伴右背部疼痛,無發熱、咯血等不適,就診某區中心醫院,查血常規示白細胞升高,胸部CT(2018-10-22):右肺尖佔位。予頭孢西丁2.0g bid治療1周,症狀無改善。轉診某三甲醫院,胸部增強CT(2018-11-01):右肺尖軟組織密度團塊伴鈣化,行支氣管鏡檢查及TBLB,術後病理提示「機化性肺炎」,予莫西沙星0.4g qd口服治療約1月半,乾咳及背痛症狀仍無改善。

2019年2月中旬咳嗽加重伴咳少量白痰,無發熱,2019-02-22複查胸部CT:右肺尖軟組織密度團塊伴鈣化,兩肺散在鈣化結節,較前無明顯吸收。予莫西沙星0.4g qd口服+頭孢美唑2.0g qd×2天靜滴治療,咳嗽症狀略好轉,但仍感背痛明顯。期間數次就診於該院疼痛科,先後予洛索洛芬、乙哌立松片、氨酚羥考酮片口服,疼痛無好轉。

2019-03-12 某專科醫院查γ幹擾素釋放試驗:陰性,(1-3)-β-D葡聚糖試驗:199.2pg/ml↑。痰塗片見少量菌絲;行右肺上葉穿刺,病理:鏡下纖維組織增生,炎症細胞浸潤。穿刺肺組織Xpert/RIF:未檢出;肺組織塗片找抗酸桿菌、分枝桿菌培養均陰性。轉診另一家三甲醫院,先後予氟康唑400mg qd口服7天、克拉黴素0.25g bid+左氧氟沙星0.5g qd口服8天治療,仍咳嗽和右背痛。

2019-04-04複查胸部CT,示右肺尖病灶內空洞形成,右肺下葉斑片、斑點陰影較前片略增加。疼痛科複診,考慮為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4月中旬行「C臂機引導下C4-6椎間盤消融術」,術後疼痛仍無緩解,且出現咳痰量增多,痰色白。

考慮腫瘤不除外,2019-04-30行PET/CT:雙肺感染性病變,結核可能;右肺門及縱膈炎性淋巴結,縱膈及胸膜鈣化。2019-05-11複查血常規:WBC15.87×10^9/L,N 72.5%,ESR120mm/h;自身抗體均陰性。診斷為「兩肺結核」,予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醯胺治療1月,症狀仍無改善。2019-06-04複查CT報告為兩肺結核可能,伴右肺上葉空洞,較前增大。考慮耐藥肺結核,四聯抗結核基礎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療5日,後調整為異煙肼0.3g qd+利福噴丁0.6g biw+乙胺丁醇0.75g qd+吡嗪醯胺0.5g tid繼續治療。

患者咳嗽及右肩疼痛仍明顯,2019-06-18日出現發熱,Tmax38.8℃,伴咳白痰,否認痰血,為求進一步治療收住中山感染病科。

自起病以來,患者精神可、夜眠差,二便如常,近6月體重減輕約15kg。

既往史:年幼時因靜滴」鏈黴素「致雙耳聽力下降,長期佩戴助聽器;50年前曾患「肺結核」,未規律診治。20年前因」甲狀腺良性結節「於外院手術。

 

二、入院檢查(2019-06-25)

【體格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WBC 21.56*10^9/ L↑, N 82.5%↑,Hb 92g/L↓,PLT 539*10^9/L↑;

炎症標誌物:ESR 111mm/H↑;hsCRP 200.2mg/L↑;PCT 0.13ng/mL;

生化:Alb 33g/L↓,ALT/AST:5/13U/L,sCr:75umol/L;

D-二聚體:2.07ng/L↑;心肌酶譜:正常範圍;

空腹血糖:10.5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1%↑;

T-SPOT.TB A/B抗原:1/ 0;隱球菌莢膜抗原:(-);

G試驗:214pg/ml↑;

自身抗體:ANA 顆粒1:100,餘均(-);

細胞免疫:正常範圍;

腫瘤標記物:SCC、AFP、CEA、CA199、CA724、CA125等均陰性;

【輔助檢查】

 



三、臨床分析

患者老齡、女性,慢性病程,主要表現為咳嗽、右背疼痛,伴有明顯體重減輕,胸部CT顯示以右上肺實變影為主,逐漸擴大,並出現空洞影,伴右下肺斑點、斑片病灶。入院前短期出現發熱,伴血白細胞和中性粒比例、血沉、C反應蛋白升高。需要考慮以下疾病:

1、原發性肺癌:患者老齡,病程中體重下降明顯,右上肺團塊影持續增大,並出現空洞,需首先警惕肺鱗癌等原發性肺惡性腫瘤。雖腫瘤標記物均正常、外院肺活檢未發現腫瘤證據,仍不能完全除外,入院前出現發熱伴炎症標記物升高,不除外腫瘤繼發感染可能,需再次肺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

2、慢性感染性疾病:

肺真菌病:患者有糖尿病基礎,病程中右上肺實變影伴空洞持續進展,查炎症標記物(血沉和C反應蛋白)和(1-3)-β-D葡聚糖升高,痰塗片見真菌菌絲,主要考慮麴黴、毛黴等絲狀真菌所致感染。根據影像學特點,隱球菌病、念珠菌病等暫不考慮。確診有賴於肺部病灶組織病理檢查及真菌培養。

肺分枝桿菌病:患者為老年、消瘦女性,慢性病程,查T-SPOT.TB陰性,診斷性抗結核治療無效,需要考慮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或非結核分枝桿菌合併絲狀真菌感染可能。由於T-SPOT.TB陰性,既往肺穿刺Xpert/RIF陰性,肺結核可能性小。可多次採集咳痰標本或支氣管鏡檢查採集BALF或肺部病灶活檢,找抗酸桿菌和分枝桿菌培養、甚至核酸檢測協助診斷。

慢性細菌感染:患者病史長達8月餘,病程中多無發熱,需考慮特殊細菌感染,尤其是放線菌病或奴卡菌病,而不考慮普通細菌或厭氧菌感染;明確診斷依靠痰或肺組織塗片與細菌培養、組織病理學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肺累及:ANCA相關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肺空洞表現,本患者ANCA等自身抗體均陰性,暫不考慮。

 

四、進一步檢查、診治過程和治療反應

2019-06-27 行超聲引導下肺腫塊穿刺活檢,取出長20mm活組織條。肺組織微生物學檢查:塗片找細菌、抗酸桿菌、真菌:均陰性;細菌培養:陰性;外送半乳甘露聚醣試驗、煙麴黴IgG、IgM:陰性。

2019-06-27 予經驗性抗感染治療:伏立康唑(首劑0.4g,後0.2g q12h靜滴)+美羅培南(1.0g q8h靜滴)+多西環素(0.1g q12h口服)。並加用二甲雙胍口服降糖。

2019-06-28 痰mNGS(06-26送檢):檢出煙麴黴核酸序列29條。

 


2019-06-28 肺組織初步病理:(右上肺)穿刺肺組織,大部分肺泡結構破壞,纖維組織增生,慢性炎細胞浸潤,局部組織壞死,見真菌菌絲,考慮真菌感染。

2019-07-01 考慮肺麴黴菌病診斷明確,予停美羅培南和多西環素;由於患者伏立康唑治療後仍有高熱,予加用卡泊芬淨(首劑70mg,後50mg qd)聯合抗麴黴治療。

2019-07-03起 咳痰標本多次回報煙麴黴生長。

 


 



2019-07-05 上述治療後,患者仍有高熱,再次加用美羅培南,2019-07-08起體溫轉平,咳嗽、咳痰逐漸好轉。

2019-07-11 綜合病史、影像學改變、治療後體溫下降速度緩慢且分枝桿菌培養結果仍未歸等因素,考慮非結核分枝桿菌病合併肺麴黴感染不除外,調整抗感染方案為:阿奇黴素+左氧氟沙星+伏立康唑+卡泊芬淨。

2019-07-14起,右背疼痛持續改善,但出現肝酶進行性升高(最高達ALT/AST/ALP/GGT 84/162/269/369U/L),予加用還原型穀胱甘肽、異甘草酸鎂保肝;2019-07-17停用阿奇黴素及左氧氟沙星,2019-07-20因肝酶升高、右背痛好轉停用塞來昔布。後患者肝酶逐漸恢復至正常,2019-08-20複查ALT/AST/ALP/GGT 18/26/123/42U/L)。

因治療後體溫轉平,症狀好轉,2019-07-20停卡泊芬淨。

2019-07-22複查胸部CT,見右上肺實變影、右下肺斑片影較前略有吸收。2019-07-23予以出院,繼續口服伏立康唑0.2g q12h抗麴黴及降糖、保肝等治療。


出院後隨訪

2019-08-20 門診隨訪,咳嗽及右背痛症狀明顯緩解。繼續伏立康唑單藥抗感染治療。

2019-09-17 咳嗽消失、疼痛完全緩解,複查血白細胞6.78*10^9/L,ESR 33mm/H,CRP 1.9mg/L,肝功能ALT/AST/ALP/GGT 21/38/118/67U/L;追蹤住院期間痰及肺組織分枝桿菌培養結果,均為陰性;複查胸部CT,右肺病灶較前進一步吸收好轉。囑繼續口服伏立康唑。門診隨訪中……

 

住院期間體溫變化


白細胞計數及炎症標記物變化

 



五、最後診斷與診斷依據

最後診斷

診斷依據:

患者老年女性,慢性病程,以咳嗽、咳痰、右背痛為主要表現,8月內的多次胸部CT顯示逐漸進展的右上肺實變、空洞形成及右下肺斑點、斑片影。經皮肺穿刺病理見肺組織內真菌菌絲,PAS及六胺銀染色陽性,多次咳痰培養示煙麴黴生長,痰mNGS檢出較多煙麴黴核酸序列而未發現其他特殊病原體核酸序列。伏立康唑治療近3月,症狀明顯好轉、炎症標記物逐漸降至正常,CT顯示肺內病灶明顯吸收。據此侵襲性肺麴黴病診斷確立。患者入院查空腹血糖10.5mmol/L,糖化血紅蛋白7.1%,合併2型糖尿病診斷明確。

 

六、經驗與體會

 臨床上,老年人的肺部空洞/肺佔位性疾病常見肺惡性腫瘤,但鑑別診斷中,切不能遺忘感染性疾病。感染病原體中,除結核和非結核分枝桿菌、放線菌、諾卡菌、厭氧菌以及寄生蟲等外,以麴黴、毛黴為代表的絲狀真菌也十分重要,其它少見真菌包括賽多孢子菌等。

 肺麴黴病分類比較複雜而且觀點不完全統一,主要分為:侵襲性麴黴病、慢性/腐生性麴黴病、過敏性麴黴病。根據2015年歐洲臨床微生物與感染病學會/歐洲呼吸病學會(ESCMID/ERS)指南,慢性肺麴黴病又分為單純肺麴黴球、慢性空洞性肺麴黴病(CCPA)、慢性纖維型肺麴黴病(CFPA)、麴黴結節、亞急性侵襲性麴黴病(SAIA,或稱慢性壞死性/半侵襲性)共5型。其中,根據定義,SAIA同屬於侵襲性麴黴病,常見於輕度免疫抑制患者,疾病在1-3月內進展;表現為空洞、結節、伴「膿腫形成」的進展性實變影等多種影像學改變;組織病理見到向肺組織侵襲生長的菌絲,微生物檢查結果符合侵襲性麴黴病,而血或呼吸道標本麴黴半乳甘露聚醣抗原明顯升高。據此,本例患者可符亞急性侵襲性肺麴黴病診斷。

 侵襲性麴黴病的診斷需結合臨床、影像學、微生物學和組織病理學結果,除胸部影像學外,推薦的診斷方法包括副鼻竇或中樞神經系統影像學(CT或MR),病原學檢查包括肺泡灌洗液等呼吸道標本塗片找真菌、麴黴培養、血及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醣(GM)試驗、麴黴抗體檢測、PCR等。除經典的診斷方法外,本例患者還使用了病原學高通量二代測序檢測,對麴黴病診斷予以驗證的同時,幫助排除了其它病原感染可能性。

根據2016年IDSA麴黴病診治指南,對於侵襲性麴黴病,建議儘快首選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療以控制感染,備選藥物包括脂質體兩性黴素B與艾沙康唑,也可考慮伏立康唑聯合棘白菌素治療,但不推薦棘白菌素單藥治療。建議至少治療6-12周,但主要依據患者的免疫抑制持續時間、感染部位和疾病改善的證據指導療程。根據2017年ESCMID-ECMM-ERS指南,推薦慢性麴黴菌病患者長期口服抗真菌治療以改善全身及呼吸道症狀,降低痰血、肺毀損及肺纖維化程度,藥物可選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或口服泊沙康唑治療,療程至少6月。


參考文獻 

[1] D. DENNING ET AL. Chronic pulmonaryaspergillosis: rationale an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6 47: 45-68

[2] Patterson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pergillosis • CID 2016:63

[3] A.J. Ullmann et al. Diagnosis andmanagement of Aspergillus diseases: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2017ESCMID-ECMM-ERS guideline.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4 (2018) e1ee38

中山感染探案系列:關注本公眾號,後臺回復『中山探案』,即可獲得1-32、33-64和65-96期的文章

每周一晚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與你不見不散!

圖文編輯:小小

相關焦點

  • 為啥肺癌會引起肩背疼痛?揪出3個「禍首」,儘早了解下
    肺部腫瘤會不斷的生長,當癌症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人才會出現肺部疼痛,這時候患者基本處於晚期狀態。肺癌患者的常見身體不適的症狀中包括咳嗽、呼吸困難、肩背疼痛等,這些不適的症狀都和人的肺部組織有很大的關係。既然肺部分布的痛覺神經少,為什麼肺部還是會有痛感存在,肺癌為什麼會引起肩背疼痛?揪出3個「禍首」,儘早了解。
  • 心臟疼痛是怎麼回事,心臟疼痛應該這樣治療
    大多數心臟痛是由心臟病引起的,但是得了這個病的人總是手忙腳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所以現在就來普及一下關於心臟疼痛的原因吧,所以現在就開始解答一下這些問題吧。1、過度勞累,飽餐和情緒激動是導致胸痛的最常見原因。出現更多症狀:左胸部按壓,疼痛,鈍痛。它經常在背部,左臂內側,牙齒等處釋放,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如果你可以在發作後緩解其餘部分,你基本上可以診斷出心絞痛。
  • 右臂膀疼痛是什麼病?可能是頸椎病!頸椎病的症狀及治療
    「右臂膀疼痛是什麼病?不會是得了肩周炎吧?」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念叨。有不少人一旦出現右肩、右臂膀痛,自然而然就聯想到肩周炎,認為活動活動就好了,卻想不到頸椎病的症狀及治療才是首先要考慮的。50多歲的秦阿姨就是如此。秦阿姨一個多月前右臂膀疼痛,以為是肩周炎,活動活動就好了。
  • 七旬老人患「大脖子病」10年 真兇竟是罕見的腮腺結核
    醫務人員在為老人進行檢查。紅網時刻4月30日訊(通訊員 黃蓓 楊正強)每年的春夏季節是腮腺疾病的高發時期。患者的症狀通常為發熱、腮腺處腫大疼痛等,很多人會因此誤以為是腮腺炎或者淋巴結炎,導致未能及時就診,造成病情延誤。
  • 關於咳嗽的治療,針對病因才是「王道」
    成人的咳嗽通常按持續時間分為3類: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咳嗽持續時間小於3周為急性咳嗽,3~8周為亞急性咳嗽,大於8周為慢性咳嗽。至於中草藥方面,中國咳嗽診治指南明確指出,目前還沒有高質量證據證實中草藥對於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當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狀消失後,咳嗽仍然遷延不愈,多表現為刺激性乾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續3~8周,胸片檢查無異常,稱為「感染後咳嗽」(又稱「感冒後咳嗽」),為亞急性咳嗽最常見病因。
  • 夜間咳嗽纏繞難以入眠?試試這8個方法,不是非得吃藥
    咳嗽是一種常見現象,也是一種重要的防禦機制,通過咳嗽能夠清除咽部和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起到清除刺激因子和抗感染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夜間咳嗽時會影響睡眠和白天的正常工作,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必須要及早的進行治療。
  • 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哪些緩解肩部疼痛的小妙招能用?
    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肩膀疼痛,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胳膊出了問題。33歲的王先生一直身體不錯,但近一個月,他發現右肩膀疼痛,脖子也有些僵硬。王先生認為不是大問題,一直沒當回事,直到持續疼痛沒好轉,便打聽和使用一些緩解肩部疼痛的小妙招,誰知不但不好用,還有加重的感覺,王先生這才著急,著急的到醫院檢查,問醫生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
  •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襲來,讓你咳嗽不停,治療注意這幾點!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治療策略在於最大程度地減輕症狀。對於許多輕微咳嗽患者,日常活動及睡眠不受影響時,可選擇觀察。患者如果出現發熱,解熱藥可有助於緩解不適。囑患者適當體息、注意保溫、多飲水,避免吸入粉塵和刺激性氣體。
  • 左肩疼痛預示什麼病 左肩疼痛這樣治療
    左肩疼痛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有許多人都有過左肩疼痛,左肩疼痛的原因有許多,那麼請問左肩疼痛預示什麼病?左肩疼痛怎麼治療?左肩疼痛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左肩疼痛預示什麼病1、左肩痛,可能與心臟病有關這主要是因為肩痛和心臟痛的感覺神經很近,都在脊髓後方,當心臟出故障,比如心絞痛、心肌梗死時,也會反射性地誘發左肩疼痛。如何判斷肩周炎和心臟病引起的肩膀痛?
  • 背部持續疼痛,是肺癌的信號?背部疼痛滿足什麼特點,警惕肺癌?
    如果你長期出現背部疼痛,你會覺得是什麼病?脊椎病?肩周炎?老李的經歷或許能給你警示。起初老李也是經常背部疼痛,最近因為持續疼痛,晚上也疼得睡不好覺,來醫院檢查。據他描述,背部經常是晚上疼痛難忍,活動後疼痛絲毫沒有緩解,持續較長的時間。
  • 64歲老人治療無效死亡……
    給予地塞米松、左乙拉西坦(抗癲癇藥)和奧美拉唑治療。 在接下來的2個月,行頭顱輔助放療。地塞米松的劑量逐漸減少,開始用單克隆抗體(伊匹木單抗+納武單抗)治療。
  • 肚子右下方疼是怎麼回事 女性腹痛會引起這些
    2.急性闌尾炎:這種情況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但發病的年齡基本在於20歲到40歲之間,很多的患者都是由上腹痛轉移到右下腹痛,其疼痛感約在4~6小時達到高峰,此時甚至會因為咳嗽或移動身體而 讓疼痛加劇。3.潰瘍穿孔:出現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就是會出現腹痛的現象,當中還包括腹脹、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嚴 重的甚至會出現嚴重腹膜炎。
  • 右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 腹部疼痛不容忽視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會出現右腹部疼痛的症狀,也有很多人出現右下腹疼痛的症狀。那引起右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右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右下腹部疼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出現右下腹部疼痛的症狀。那起來右下腹部疼痛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探案:眼紅耳腫真奇怪,究竟誰在搞破壞?
    考慮急性結膜炎,予左氧氟沙星、更昔洛韋、氟米龍滴眼液治療,症狀無緩解。2018年9月上旬左眼腫痛加重,回當地醫院予左氧氟沙星0.5g qd iv gtt及地塞米松 5mg qd iv,症狀可部分緩解,但易反覆,繼續不規律使用該方案治療,每月2-3次,每次2-3天,持續4月。
  • 當心,右下腹疼痛可能不是闌尾炎!
    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右下腹疼痛可能不是闌尾炎!得了疾病,我們主觀意願都希望它是小病。如果說醫生診病絕大多數靠判斷,你是不是會感到驚訝?沒錯,絕大多數就是判斷。醫生通過他對現有醫學的進展的了解、自己的經驗以及相關的檢查結果來進行判斷,因此才會有那麼多治療方法、甚至誤診的情況出現。
  • 大理一女子反覆咳嗽長達6年,「罪魁禍首」居然是它!
    6年來,宋女士輾轉大理多家醫院,反覆接受抗感染治療,但治療效果差,咳嗽一直不見好轉。最近,宋女士咳嗽得越來越頻繁,在家人陪同下,來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後,醫生發現:其肺部有炎症,在右下肺外後基底段支氣管開口處還有異物阻塞+右肺下葉前基底段炎性改變,局部實變。
  • 感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這5個妙招醫生都在用
    那麼感冒如何居家護理?怎麼做到安全用藥呢?居家護理:使用生理鹽水(0.9%)或生理性海水衝洗鼻腔,可增加鼻腔分泌物清除速率,並可以緩解鼻塞、流涕等臨床症狀,提高孩子生活質量。在寶寶鼻涕多的時候,可選擇鼻噴或滴注的方式,按需使用。
  • 小孩持續發熱不退是什麼原因?
    我們知道:臨床上小孩普通感冒的發熱一般持續3天左右便趨於穩定,但如果發熱反覆持續,臨床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一是小孩如果同時伴有咳嗽,肺部聽診即便沒有異常,但臨床依然要想到肺炎的可能。目前臨床上支原體肺炎並不少見,特點是一般的抗感染治療無效,發熱常常反覆,而肺部聽診缺乏體徵,臨床需要胸部攝片才能明確診斷。
  • 會咳成肺炎嗎?過敏性咳嗽能根治嗎?10個娃咳嗽必須了解的問題!
    如果不吃奶時咳嗽比較明顯,或者說越來越嚴重,而且家裡有人感冒,要看一下是不是呼吸道的問題。2Q:寶寶4歲7個月,這幾天早上起床都有點咳嗽,還有痰音,下午就沒事,請問要吃什麼藥?3Q:我家寶寶虛歲6歲,每天早上起來嗓子就會「咔咔」響,吃飯時也會有,睡覺沒有,白天偶爾會這樣,感覺有痰咳不上來。孩子有鼻竇炎,但最近沒犯,想問是啥原因,該用藥嗎?
  • 只咳嗽,不發燒,可能的病根有哪些?
    雖然,咳嗽有助於清除氣道中的黏液和刺激性分泌物。但是,經久不愈的咳嗽,會影響睡眠和情緒,也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病情加重。因此,止咳,是必要的措施,不過,有效止咳的前提,是明確病因,只有找準病根,消除導致咳嗽的因素,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止咳效果。咳嗽,按照是否伴有黏液,分為乾咳和溼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