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的動畫火了,而原作卻沒有火起來

2021-01-19 知日




吉卜力工作室的所有作品,幾乎都火得一塌糊塗,而哪些同樣精彩的原作,卻並不為人們所熟知。要想拍出一部好動畫,挖掘一部精彩的小說並不是全部。在吉卜力動畫中,從不缺少經典的日本元素,《龍貓》中的鄉村田園風光,《借東西的小人阿麗埃提》中精緻的日式庭院,《千與千尋》中出現的日本湯屋等等,在吉卜力日式童話幻想之外,動畫背後的故事,它們有的講述沉重的歷史事件,有的改編自歐洲兒童文學,經過巧妙的改編之後,能夠為觀眾所接受,也確實是原作故事與吉卜力動畫製作的雙重魅力所決定的。


野坂昭如與《螢火蟲之墓》


戰爭期間,主人公清太的母親在神戶大空襲中喪命,而參軍的父親卻杳無音信。清太和妹妹節子投奔到遠房親戚家裡,可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似乎更加難過,清太最後帶著節子離開親戚家,兩個人躲在防空洞中。戰況惡化,兄妹倆也沒有生活來源,因為營養嚴重失衡,節子一日比一日消瘦下去,清太雖然努力守護著妹妹,最後妹妹節子仍舊沒能活下來。

電影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作品,出版於1967年,這部作品曾獲得直木獎。小說《螢火蟲之墓》的故事來源於野坂昭如自己的經歷,有半自傳的性質,講述了一對兄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依為命努力活下去的故事。野坂昭如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日本正處在二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為了紀念自己因營養不良症而去世的妹妹也為了讓處在新時代的人們銘記那場慘烈的戰爭,他寫下了這個故事。

小說《螢火蟲之墓》出版以後,獲得極大好評,不少的影視製作部門都來詢問改編事宜,但是野坂昭如都一一回絕了。他認為很難呈現小說中戰爭時期日本頹敗的面貌,況且找到扮演妹妹節子的合適的小演員也絕非易事。後來,吉卜力工作室找到了他,講述了製作思路並且展示了一些動畫情節的串連圖版,野坂昭如十分滿意,同意了這次改編,也最終成就了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經典。




作為反戰題材,為紀念停戰60周年,2005年《螢火蟲之墓》被搬上電視螢屏,日本NTV電視臺特別製作。本劇由松島菜菜子飾演清太節子兩兄妹的叔母,並以一位垂垂老矣的婦人之口,講述戰爭中所目睹的悲慘往事。



2008年,日本導演日向寺太郎又將其改編成同名真人電影,描述戰爭中的孤兒們的故事。以死亡為主題,對戰爭引起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做出了深刻剖析。




角野榮子與《魔女宅急便》


電影講述了一個想要學習獨立生活的女巫琪琪,離開了家去找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她來到了一個小鎮,寄住在麵包房老闆娘家裡,變成了一個「速遞員」,試圖學會獨立的過程中,琪琪遇到了困難也交到了朋友,故事情節活潑簡潔,並不會讓人覺得成長有多麼艱難,更多的是對青春期女孩琪琪的鼓勵和祝福。

原作是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角野榮子的小說寫於1985至2004年間,共五冊,電影改編自其中的第一冊。角野榮子很善於寫童話故事,她的作品有各式各樣豐富主題,熊醫生、老船長、變成老虎的床,都是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同時,角野榮子也一直對女巫十分感興趣,她不僅看了很多相關的書,也探訪了許多許多與女巫有關的地方。她曾說我去德國和羅馬尼亞,都是為了見一見女巫,但是沒有人知道,她最後有沒有實現自己的這個願望。




黛安娜·韋恩·瓊斯與《哈爾的移動城堡》


這部動畫講述了製作帽子的專家蘇菲不小心得罪了女巫,從美麗的少女變成老太婆,她驚恐不已逃出家門,機緣巧合走進了一座移動的城堡,而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被施了魔法,移動城堡的主人哈爾也有著自己無法解開的魔咒,在想辦法解開魔咒的過程中,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最終一切得償所願,魔咒解開了,變成菜頭人的鄰國王子也答應立即停止戰爭,大家回到了和平生活。


故事內容改編自英國奇幻文學作家黛安娜·韋恩·瓊斯在1986年的著作《哈爾的魔幻城堡》。動畫電影版在內容上做了比較大的改動,甚至其中一些好人變成了壞人,而壞人變成了好人,主人公哈爾也具有了不一樣的「抗爭意識」,從本來的設定較為簡單的「童話故事主角」,變成了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英雄人物」。

但是原作者黛安娜對此表示十分理解,她坦言在吉卜力工作室找到她之前,便十分欣賞宮崎駿,而對於同一個故事,視覺展示與文字展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認為吉卜力工作室的改編作品十分出色。





瑪麗·諾頓與《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編自英國已故兒童文學家瑪麗·諾頓發表於1953年的代表作《借東西的地下小人》。講述身長10釐米的14歲少女,與搬家至此的小男孩相識的故事。這部動畫中,宮崎駿褪去監督的名號,將導棒交付給畫師出身的新人米林宏昌,自己則只擔任了編劇一職,這也是吉卜力創作體系的一次較大變動。

這部動畫電影並未對原作有什麼大的改動,甚至人物的名字也都直接譯自原著,只有故事背景從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搬到了當代日本。




1997年,英國電影公司還將其拍攝成了電影。講述了人類一家常常有東西不翼而飛,家裡的男孩想了很多辦法抓住這些「小偷」,而來借東西的小人一家,也常常遇到人類世界裡微不足道對他們來說卻是致命危險的的事故。




瓊·G·羅賓森與《回憶中的瑪妮》


這是吉卜力工作室2014年的作品,改編自英國女性作家瓊·G·羅賓森在1967年發表的兒童文學類型小說,是宮崎駿推薦給孩子們的50本書中的一部。但嚴格來說,相比於羅賓森創作的其他兒童作品,這一步更像是給大孩子的書。

故事描寫了一位內向的少女安娜,被一對居住在海邊的善良老夫妻收養。而封閉自己十分內向的安娜,每天都過著孤獨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神秘的少女瑪妮,兩個人成為了朋友。但是,少女瑪妮卻好像有很多秘密,村子裡甚至沒人知道她的存在。

在對原作的改編上,《回憶中的瑪妮》與《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有所類似,主要是在故事背景的設定上移回日本,並且是在自然風景極好的鄉村。《回憶中的瑪妮》在結尾處,讓主人公面臨了新的挑戰,這也是原作中沒有出現的,但也恰到好處地豐富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オウ / edit

tofugu.com / photo


《知日·怪談》特集,恐怖注意!今夏備受期待的日本怪談收藏本!

購買方式

1、網上商城:亞馬遜、京東、噹噹、淘寶天貓搜索「知日怪談」購買

2、線下書店:全國各大書店、機場中信書店、北京7-11等購買

3、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下單連結

4、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直達下單連結








「知日 ZHIJAPAN」

國內專門關注日系內容的品牌。

致力於為中國年輕人深度報導記錄有關日本的文化,創意,藝術和旅行等。




相關焦點

  • 福利 | 宮崎駿&吉卜力動畫電影大合集
    ▸ IMDb:7.9分,豆瓣評分:8.4分《魔女宅急便》(魔女の宅急便)是吉卜力工作室以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為藍本改編的動畫電影,也是首部由吉卜力工作室與華特迪士尼公司合作發行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
  • 這部動畫電影有吉卜力的影子,卻沒有吉卜力的神髓
    小編在看《瑪麗與魔女之花》的時候,聽到旁邊的一對情侶在說:「好久沒看吉卜力的動畫了呀,宮崎駿不是退隱了麼?」(天知道為什麼小編在看電影的時候老是聽隔壁聊天,可能是我太無聊了。)不過要說沒有一點關係,也是不可能的。PONOC的創始人西村義明和米林宏昌都來自于吉卜力,本次出任《瑪麗與魔女之花》導演的米林宏昌,此前在《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擔任原畫工作。並且在宮崎駿退隱後,指導了吉卜力的最新動畫長片《記憶中的瑪尼》。因此,這部《瑪麗與魔力之花》到處都是似曾相識的感覺。
  • 吉卜力動畫電影不僅僅只有宮崎駿,盤點一下這些好看的動畫電影
    吉卜力動畫電影不僅僅只有宮崎駿,盤點一下這些好看的動畫電影說到日本的動畫電影,們多的小夥伴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宮崎駿,想到宮崎駿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吉卜力工作室,畢竟宮老爺子自己就是吉卜力工作室當中的一個導演,關於功勞葉之創作出來的經典,相信大家有已經很熟悉了,宮老爺子的作品有多火呢?
  • 迪士尼公主「亂入」吉卜力動畫!愛麗兒取代千尋,艾莎亂入龍貓
    :當迪士尼公主們走進吉卜力世界,那將會是何等夢幻的存在呢?01.化身吉卜力動畫女主的迪士尼公主們從上圖可見,這是吉卜力經典動畫《龍貓》的一幕標誌性場景,不過此時此刻原作的女主兩人被替換成了《冰雪奇緣》裡頭的安娜和艾莎。
  • 盤點動畫跟原作畫風不一樣的作品
    通常而言,如果一部動畫是根據原作改編的,那麼原作粉絲肯定希望畫風能夠儘可能地還原。
  • 【盤點】這些吉卜力動畫你也看過嗎?細數不是很著名的吉卜力作品
    該影片是吉卜力工作室為了培植年輕後進所製作,擔任作畫監督和角色設定的近藤勝也正是小說的插畫作者,他的作畫風格為典型的宮崎駿畫風,雖然這部作品沒有宮崎駿參與,但風格上那種清淡的感覺非常相近。第2位 《我的鄰居山田君》(1999年)
  • 宮崎駿企劃、吉卜力3D動畫新作《蜈蚣與女巫》12月30日NHK首播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最新全 3D 長篇動畫《蜈蚣與女巫》(暫譯,原文:アーヤと魔女)預計在今年12 月 30 日於日本 NHK 電視臺首播。  《蜈蚣與女巫》原作由英國作家 Diana Wynne Jones 所著,此作者的作品之一《魔幻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也曾被吉卜力工作室改編成長篇動畫《霍爾的移動城堡》。 故事描述孤兒 Earwig(角色名參考英文原作)被壞女巫領養,Earwig 原本以為可以學到魔法,但壞女巫並沒有好好照顧她。
  • 這部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新作真是越來越想看了!
    據說這部動畫電影最終呈現的時候:整部影片沒有一句臺詞!導演麥可·度德威特曾憑藉《父與女》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這也是吉卜力首次和海外工作室合作,影片自從計劃開始至今已經歷十年有餘。這次吉卜力的帶來的動畫作品是對傳統吉卜力動畫作品的一次顛覆,以往熟悉吉卜力動畫風格的小夥伴們可能要因為這部作品對吉卜力動畫有新的理解。跨國主創團隊的加入,為影片奠定了賞心悅目的視覺風格。手繪動畫與電腦特效相互輔佐,無論是大海在不同光線中呈現的顏色,還是參天大樹在風中的瑟瑟抖動,抑或是略帶萌態的配角寄居蟹,都得到了細膩生動的呈現。
  • 【牛年抽獎 Day6】吉卜力 3D 動畫試水作《安雅與魔女》勢頭樂觀
    《安雅與魔女》是吉卜力首部運用 CG 技術的動畫電影,它的目標觀眾也明顯是小孩子而非全部年齡段的人。由于吉卜力的傳統動畫師們正忙於宮崎駿導演的新作,本片製作團隊大部分都是自由職業者。與吉卜力的經典動畫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一樣,《安雅與魔女》改編自英國小說家黛安娜·韋恩·瓊斯的小說。但《哈爾》是這位作家最優秀最生動的作品之一(她創作了非常多優秀的奇幻小說),而《安雅》可能是最簡單最不值一提的作品。它在 2011 年黛安娜去世後才出版,只比一部短篇小說略長一些,吉卜力在改編時也沒有額外加入多少東西來豐富內容。
  • 吉卜力動畫:《龍貓》讓吉卜力工作室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
    #經典動漫#文|情報君《龍貓》是吉卜力動畫在關於龍貓的傳聞有很多,大家都在討論龍貓這不部動畫的真實含義,我們都知道宮崎駿所創作的動畫除了質量非常高以外,通常動畫裡的故事都映射了一些當時他所關心的一些事情,比如多次獲獎的《千與千尋》就映射了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機。同樣龍貓在吉卜力工作室瀕臨倒閉之際創作出來也不是一部普通的動畫。
  • 這部最不像吉卜力的動畫,差點讓吉卜力破產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日本業界只有一個吉卜力,也只可能有一個吉卜力。」對此我深以為然。關於日本動畫工作室吉卜力有多nb、吉卜力的宮崎駿爺爺有多天才,這裡就不展開了。今天要聊的,是一部非常另類的吉卜力動畫。說它另類是有道理的。在內容上,它由幾個零碎的故事片段組成,沒有一個大的主體。
  • 沒有宮崎駿,吉卜力會解散麼
    動畫大師宮崎駿,在我們眼裡他就是被「封神」的藝術家,憑藉著《千與千尋》成功地打開了中國市場,收穫了眾多粉絲,他那花白的鬍鬚和頭髮,加上一副黑框眼鏡,總讓人不自覺聯想到肯德基爺爺的形象,笑起來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 如果吉卜力動畫製作部解體,對日本動畫意味著什麼?
    吉卜力依靠這樣的高水準團隊敢於巨額投資新作,畫足張數,允許 5 分種 / 月的生產進度,讓票房破百億再全賺回來。雖然宮崎個人不大受業界人待見,但吉卜力的高投入高回報的做法仍舊是日本動畫業的一道曙光,讓苦悶的從業者們覺得畫的夠好做的夠精還是有出頭之日的。 但是,吉卜力誕生這 30 年間,老頭們並沒有走好這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高手如雲,卻沒有人能扛大旗。
  • 吉卜力動畫如何長遠地影響了遊戲設計?
    我們或許無法親身體驗吉卜力動畫中描繪的世界,但許多遊戲設計師們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實現這一夢想。他們從吉卜力工作室美麗又令人難忘的場景中汲取靈感,創造嶄新的體驗。從《男孩與泡泡怪(A Boy And His Blob)》中的擁抱鍵,到《戰鬥廚師旅團(Battle Chef Brigade)》中豐盛的大餐,接下來我們會為你列舉一些從吉卜力動畫中借鑑靈感的遊戲。
  • 宮崎吾朗談吉卜力第一部 3D CG 動畫:「經常夜不能寐」
    三十五年來,吉卜力工作室以其精雕細琢的 2D 動畫讓全球觀眾為之著迷。從像故事書一般美好的《龍貓》到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幽靈公主》,再到粗線條搭配水彩的超現實作品《輝夜姬物語》,吉卜力的每一部電影都在強調匠心的重要性,它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心路歷程,甚至比傳統的電影更具感染力。吉卜力出品,必屬精品。
  • 日本動畫:吉卜力工作室的故事
    可悲的是,在現代動畫範例裡面,好萊塢的敘述手法以及認為動畫電影不只是針對孩子的指導思想,都是些外來概念,擁有豐富多彩的手繪2D動畫技術的吉卜力工作室對其是不屑一顧的。和《螢火蟲之墓》同時上映的《龍貓》——一部天馬行空的搖籃曲式影片,正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傑作。
  • 日站整理吉卜力動畫作品的老婆婆圖鑑,滿滿的童年回憶!
    學50音圖看原版書 吉卜力動畫工作室是日本的一家知名動畫製作公司,《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等多部知名動畫電影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 吉卜力第一部3D動畫長片《安雅與魔女》2020年冬季NHK上映!
    細數吉卜力經典動畫,從早期《天空之城》、《龍貓》,到近期《風起》都很受歡迎,不過你知道除了電影動畫之外,吉卜力也曾經發表過電視版短篇故事嗎?
  • 宮崎駿的動畫王國
    宮崎駿的作品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千與千尋》《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本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 宮崎駿或任吉卜力美術館長 致力展覽等工作
    宮崎駿的工作室吉卜力在建立之初,拒絕炮製的TV版動畫,堅持做劇場版精品;來到新世紀,又始終謹慎對待新技術的誘惑不放棄手繪。如果沒有另一位關鍵人物鈴木敏夫加入,吉卜力後來能否出現都是一個未知數。  原本在八卦雜誌報導黑道仇殺和藝人緋聞的鈴木敏夫1978年被德間書店調到《動畫志》雜誌,他與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人的緣分就此開始。鈴木敏夫很喜歡宮崎駿首部擔任監督的長片《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城》,當時已是《動畫志》主編的他前去採訪宮崎駿,兩人暢聊創作構想,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