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工作室的所有作品,幾乎都火得一塌糊塗,而哪些同樣精彩的原作,卻並不為人們所熟知。要想拍出一部好動畫,挖掘一部精彩的小說並不是全部。在吉卜力動畫中,從不缺少經典的日本元素,《龍貓》中的鄉村田園風光,《借東西的小人阿麗埃提》中精緻的日式庭院,《千與千尋》中出現的日本湯屋等等,在吉卜力日式童話幻想之外,動畫背後的故事,它們有的講述沉重的歷史事件,有的改編自歐洲兒童文學,經過巧妙的改編之後,能夠為觀眾所接受,也確實是原作故事與吉卜力動畫製作的雙重魅力所決定的。
野坂昭如與《螢火蟲之墓》
戰爭期間,主人公清太的母親在神戶大空襲中喪命,而參軍的父親卻杳無音信。清太和妹妹節子投奔到遠房親戚家裡,可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似乎更加難過,清太最後帶著節子離開親戚家,兩個人躲在防空洞中。戰況惡化,兄妹倆也沒有生活來源,因為營養嚴重失衡,節子一日比一日消瘦下去,清太雖然努力守護著妹妹,最後妹妹節子仍舊沒能活下來。
電影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作品,出版於1967年,這部作品曾獲得直木獎。小說《螢火蟲之墓》的故事來源於野坂昭如自己的經歷,有半自傳的性質,講述了一對兄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依為命努力活下去的故事。野坂昭如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日本正處在二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為了紀念自己因營養不良症而去世的妹妹也為了讓處在新時代的人們銘記那場慘烈的戰爭,他寫下了這個故事。
小說《螢火蟲之墓》出版以後,獲得極大好評,不少的影視製作部門都來詢問改編事宜,但是野坂昭如都一一回絕了。他認為很難呈現小說中戰爭時期日本頹敗的面貌,況且找到扮演妹妹節子的合適的小演員也絕非易事。後來,吉卜力工作室找到了他,講述了製作思路並且展示了一些動畫情節的串連圖版,野坂昭如十分滿意,同意了這次改編,也最終成就了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個經典。
作為反戰題材,為紀念停戰60周年,2005年《螢火蟲之墓》被搬上電視螢屏,日本NTV電視臺特別製作。本劇由松島菜菜子飾演清太節子兩兄妹的叔母,並以一位垂垂老矣的婦人之口,講述戰爭中所目睹的悲慘往事。
2008年,日本導演日向寺太郎又將其改編成同名真人電影,描述戰爭中的孤兒們的故事。以死亡為主題,對戰爭引起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做出了深刻剖析。
角野榮子與《魔女宅急便》
電影講述了一個想要學習獨立生活的女巫琪琪,離開了家去找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她來到了一個小鎮,寄住在麵包房老闆娘家裡,變成了一個「速遞員」,試圖學會獨立的過程中,琪琪遇到了困難也交到了朋友,故事情節活潑簡潔,並不會讓人覺得成長有多麼艱難,更多的是對青春期女孩琪琪的鼓勵和祝福。
原作是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角野榮子的小說寫於1985至2004年間,共五冊,電影改編自其中的第一冊。角野榮子很善於寫童話故事,她的作品有各式各樣豐富主題,熊醫生、老船長、變成老虎的床,都是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同時,角野榮子也一直對女巫十分感興趣,她不僅看了很多相關的書,也探訪了許多許多與女巫有關的地方。她曾說我去德國和羅馬尼亞,都是為了見一見女巫,但是沒有人知道,她最後有沒有實現自己的這個願望。
黛安娜·韋恩·瓊斯與《哈爾的移動城堡》
這部動畫講述了製作帽子的專家蘇菲不小心得罪了女巫,從美麗的少女變成老太婆,她驚恐不已逃出家門,機緣巧合走進了一座移動的城堡,而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被施了魔法,移動城堡的主人哈爾也有著自己無法解開的魔咒,在想辦法解開魔咒的過程中,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最終一切得償所願,魔咒解開了,變成菜頭人的鄰國王子也答應立即停止戰爭,大家回到了和平生活。
故事內容改編自英國奇幻文學作家黛安娜·韋恩·瓊斯在1986年的著作《哈爾的魔幻城堡》。動畫電影版在內容上做了比較大的改動,甚至其中一些好人變成了壞人,而壞人變成了好人,主人公哈爾也具有了不一樣的「抗爭意識」,從本來的設定較為簡單的「童話故事主角」,變成了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英雄人物」。
但是原作者黛安娜對此表示十分理解,她坦言在吉卜力工作室找到她之前,便十分欣賞宮崎駿,而對於同一個故事,視覺展示與文字展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認為吉卜力工作室的改編作品十分出色。
瑪麗·諾頓與《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編自英國已故兒童文學家瑪麗·諾頓發表於1953年的代表作《借東西的地下小人》。講述身長10釐米的14歲少女,與搬家至此的小男孩相識的故事。這部動畫中,宮崎駿褪去監督的名號,將導棒交付給畫師出身的新人米林宏昌,自己則只擔任了編劇一職,這也是吉卜力創作體系的一次較大變動。
這部動畫電影並未對原作有什麼大的改動,甚至人物的名字也都直接譯自原著,只有故事背景從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搬到了當代日本。
1997年,英國電影公司還將其拍攝成了電影。講述了人類一家常常有東西不翼而飛,家裡的男孩想了很多辦法抓住這些「小偷」,而來借東西的小人一家,也常常遇到人類世界裡微不足道對他們來說卻是致命危險的的事故。
瓊·G·羅賓森與《回憶中的瑪妮》
這是吉卜力工作室2014年的作品,改編自英國女性作家瓊·G·羅賓森在1967年發表的兒童文學類型小說,是宮崎駿推薦給孩子們的50本書中的一部。但嚴格來說,相比於羅賓森創作的其他兒童作品,這一步更像是給大孩子的書。
故事描寫了一位內向的少女安娜,被一對居住在海邊的善良老夫妻收養。而封閉自己十分內向的安娜,每天都過著孤獨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神秘的少女瑪妮,兩個人成為了朋友。但是,少女瑪妮卻好像有很多秘密,村子裡甚至沒人知道她的存在。
在對原作的改編上,《回憶中的瑪妮》與《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有所類似,主要是在故事背景的設定上移回日本,並且是在自然風景極好的鄉村。《回憶中的瑪妮》在結尾處,讓主人公面臨了新的挑戰,這也是原作中沒有出現的,但也恰到好處地豐富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オウ / edit
tofugu.com / photo
《知日·怪談》特集,恐怖注意!今夏備受期待的日本怪談收藏本!
◆ 購買方式 ◆
1、網上商城:亞馬遜、京東、噹噹、淘寶天貓搜索「知日怪談」購買
2、線下書店:全國各大書店、機場中信書店、北京7-11等購買
3、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下單連結
4、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直達下單連結
「知日 ZHIJAPAN」
國內專門關注日系內容的品牌。
致力於為中國年輕人深度報導記錄有關日本的文化,創意,藝術和旅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