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動畫如何長遠地影響了遊戲設計?

2020-12-20 遊戲篝火營地

有誰不想在現實生活中給龍貓一個大大的擁抱,或是品嘗一下《哈爾的移動城堡》中誘人的早餐呢?我們或許無法親身體驗吉卜力動畫中描繪的世界,但許多遊戲設計師們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實現這一夢想。他們從吉卜力工作室美麗又令人難忘的場景中汲取靈感,創造嶄新的體驗。從《男孩與泡泡怪(A Boy And His Blob)》中的擁抱鍵,到《戰鬥廚師旅團(Battle Chef Brigade)》中豐盛的大餐,接下來我們會為你列舉一些從吉卜力動畫中借鑑靈感的遊戲。

小女孩與龍貓

相比於《龍貓》,1989 年發售的 NES 遊戲《男孩與泡泡怪》更像是電影《外星人 E.T.》。本作中,一個瘦小的男孩和一個喜歡吃軟糖豆,能夠改變形態的外星人開啟了一場冒險之旅。多年後,獨立遊戲工作室 WayForward 獲得了為 21 世紀的玩家們重製這款作品的權利。

重製版的藝術總監 Marc Gomez 決定以宮崎駿的動畫為靈感,採用 2D 手繪動畫來製作遊戲。儘管原作《外星人 E.T.》式的風格在 1989 年很受歡迎,但 2009 年的玩家們可能更多是看著《龍貓》的錄影帶長大的。於是 2009 年登陸任天堂 Wii 主機的重製版就用更柔和,更可愛的畫風迎合了玩家們的童年記憶。

「在製作《男孩與泡泡怪》時,我想到了《龍貓》,以及兩個小女孩和龍貓的親密關係,」Gomez 告訴 Polygon,「我希望用文字以外的手段去儘可能展現這種關係,以及那種探索自家後院般的童真好奇心。」

《男孩與泡泡怪》中很少出現對白。主角只需喊一聲「跟上來!」,泡泡怪就會朝著正確的方向,愉快地跳過來。NES 版的泡泡怪看起來就像一個像素化的雪人,而到了 2009 年,經過重新設計之後,它看起來就像龍貓一樣可愛了,哪怕它的體型要小得多。《男孩與泡泡怪》中甚至有一個專門的「擁抱」鍵,可以讓小男孩和他的新朋友親密擁抱一下。

這種視覺風格對於團隊來說也是一片新疆域。「我想讓 WayForward 朝著傳統動畫的方向發展,而《男孩與泡泡怪》就是我們邁出的一大步。我們用紙筆繪製出了所有的草圖,然後用一個簡陋的攝像頭作為我們的動畫測試設備。」結果就做出了這樣一款擁有手繪動畫風格的遊戲。它就像《龍貓》一樣引人注目,並且極易上手,是一個合家歡的童話故事。

「宮崎駿的影片讓我喜歡的地方就在於,你能夠從人物的動作和動畫效果中看出微妙的細節差異,」Gomez 接著說道,「視覺的美感不僅受孩子們喜歡,也深受其他年齡段的玩家們歡迎。」

十餘年過去了,《男孩與泡泡怪》仍是電子遊戲中運用視覺設計來喚醒特定情感的典範。碰巧,Gomez 在開發即將登陸 Switch 平臺的 2D 遊戲《B.ARK》時也一直在回顧自己從《泡泡怪》中得到的經驗。Gomez 說道:「真的太巧了,你居然剛好問起了《男孩與泡泡怪》的事。這款新作也是我第一次在原創 IP 中大量使用 2D 動畫,這次我依然希望採用與《男孩與泡泡怪》相同的開發方向。」

奧裡與森林精靈

那是 2010 年奧地利維也納聖誕節的清晨。Thomas Mahler 年初從暴雪娛樂離職,與其他人共同創立了獨立遊戲工作室 Moon Studios,當時他「還躺在床上。我打開電視,結果其中一個頻道正好在播《幽靈公主》。」

他告訴 Polygon,這就是「製作奧裡(Ori)的想法誕生的那天。」這個靈感後來成為了 Moon Studios 在 2015 年推出的備受好評的平臺遊戲跳躍遊戲《精靈與森林》,以及它在 2020 年深受玩家喜愛的續作《精靈與螢火意志》。

但回顧 2010 年,Mahler 只不過是在休假時用吉卜力工作室的一部優秀動畫打發時間而已。「因為沒有別的事情可做,我就看了一會兒,」他說道,「然後就出現了主角阿席達卡在小精靈的幫助下穿越森林的場景,我瞬間被迷住了。」

這些片段最終成為了影響設計團隊的關鍵元素。「我們受到了整個影片的影響。」Mahler 說道,「小精靈出現的方式,森林裡的鐘聲,這一切的神秘感 …… 當然還有視覺效果。」

工作室甚至將他們的主角,一個名為「奧裡」的守護精靈放到了《幽靈公主》的世界裡,作為一次設計練習。「我們當時為《精靈與森林》做的第一個測試,實際上就是把《幽靈公主》的一張概念藝術圖放到遊戲引擎裡,讓我們白色的小主角行走在這個環境中。這樣做是為了感受一下這一切怎麼才能融合到一起,」Mahler 接著說,「這件事也影響了我們後來設計奧裡時所採用的風格。因為很顯然,我們想要創造出能夠與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風格相匹配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潛心繪製出每一個細節。」

雖然《精靈與森林》的設計也受到了《銀河戰士》、《超級肉肉哥》等其他遊戲的影響,但它的視覺效果明顯是致敬了《幽靈公主》,尤其是影片中森林的風格。「它就像是另一個以強大力量籠罩一方的角色,」Mahler 說道,「《幽靈公主》中的森林看起來非常逼真,但它們又是如此繁茂而美麗,幾乎是對現實世界的美化而並非如實描述。」

和《男孩與泡泡怪》的藝術總監 Marc Gomez 一樣,Thomas Mahler 也十分欣賞吉卜力動畫能讓不同年齡層觀眾都產生共鳴的這一特點。「我一直覺得,與歐美相比,日本人對動畫的看法很鼓舞人心。」Mahler 說道,「由於迪士尼動畫在歐美地區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這裡的人們普遍覺得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也只有小孩才會看。然而日本就從來不是這樣。在那裡,它只是講述故事的另一種媒介而已。」

通常,吉卜力動畫描繪的是少年少女的成長故事,但同時也會觸及一些更黑暗的東西。這同樣是 Moon Studios 團隊在製作「奧裡」系列時所借鑑的東西。「在敘事方面,我們也一直深受《螢火蟲之墓》的影響。」Mahler 說,「這部動畫很好地展示了不同文化對於動畫作品的不同理解。《螢火蟲之墓》根本不是一部『兒童片』,而是對二戰時期孩子們的真實寫照。」

和許多吉卜力動畫一樣,「奧裡」系列與精靈相關,但它們講述的其實是人類的故事。「儘管我們在『奧裡』系列中塑造了很多神奇的生物,但它們其實都是寓言式的角色。」Mahler 說道,「這個故事本身其實是非常接地氣的,裡面涉及到了人性化的主題,這樣人們才會真正與我們的角色共情。」

戰鬥廚師宅急便

從《魔女宅急便》中新鮮出爐的金色麵包,到《千與千尋》中千尋父母大快朵頤的美味佳餚,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總是描繪了一些令人垂涎的大餐。Eric Huang 是 2017 年推出的烹飪題材消除遊戲《戰鬥廚師旅團》的藝術總監,他表示動畫中這些誘人的食物正是他設計靈感的來源之一。

Huang 說:「在吉卜力動畫中,《魔女宅急便》是我創作這款遊戲時的主要靈感來源,但也會有一些來自《哈爾的移動城堡》和《千與千尋》裡的點子。」「我真的很喜歡《魔女宅急便》中的歐洲環境,尤其是琪琪工作的麵包店。我做了一個外觀相似的店面供我們遊戲中的美食家 Belchior 居住,他的工坊裡還住著很多貓咪。」

就像《魔女宅急便》一樣,《戰鬥廚師旅》將平凡與不凡融為了一體。在這款遊戲中,廚師們在烹飪比賽中互相競爭,而他們也都有神奇的力量。他們會跑去和怪物戰鬥,從而得到做菜所需的奇特食材,同時他們也要記得趕回廚房,確保鍋裡煮著的菜餚不會潽鍋。

「吉卜力的動畫真的很有魅力,而且很溫暖人心,我認為這也是貫穿《戰鬥廚師旅團》整體創作過程的一個重要理念,」Huang 說道,「動畫中經常出現的魔法與奇蹟也影響了我,雖然它們不易察覺,而且是融入在我們遊戲的整體幻想設定中的。我還必提一下,宮崎駿創作的那些令人驚豔的主角們也對我們渴望創造的主角 Mina Han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Huang 還指出,「從色彩選擇到繪畫風格,我們把很多靈感都應用到了場景設計中。」《戰鬥廚師旅團》為性情各異的戰鬥廚師們繪製出了堆滿食材的盤子以及舒適的小屋和店面。

「《哈爾的移動城堡》進一步增加了我們環境美術的創意,並指導我們製作了遊戲中一些使用廚具的動畫,比如烹飪時的火焰和沸騰的水,」Huang 繼續說道,「《哈爾的移動城堡》中有一個製作早餐的場景,裡面有滋滋作響的培根肉片和荷包蛋,我非常喜歡這一段並進行了仔細研究。說到食物,《千與千尋》裡就有很多美味的食物,它們既給了我很多靈感,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Mutazione 村與風之谷

《風之谷》是宮崎駿早期的一部動畫,它為吉卜力工作室的成立鋪平了道路。影片的背景設定在世界因戰爭而毀滅的一千年後,而 2019 年由丹麥工作室 Die Gute Fabrik 開發的獨立遊戲佳作《Mutazione》也講述了一個女孩在後啟示錄世界中的故事。這款遊戲借鑑了《風之谷》和其他吉卜力動畫的一些設計靈感,視覺、敘事甚至音效設計方面的元素都成為了遊戲設計者們的參照。

「《風之谷》是我和(創意總監)Nils Deneken 討論過的一個重要參考素材,尤其是在項目早期,」遊戲設計師 Douglas Wilson 說道,「其實在我們去年最終完成這款遊戲的時候,我送給了 Nils 一件禮物 —— 一份我在日本買的《風之谷》原聲配樂。我覺得這很有象徵意義。」

Wilson 與《Mutazione》的背景音樂藝術家 Alessandro Coronas 密切合作,使遊戲的音樂像吉卜力的電影一樣令人動情。「在這款遊戲豐富的配樂中,『漫遊癖』的氛圍(也就是音樂的情感基調和樂器選用方面)明顯是受到久石讓音樂的啟發。」Wilson 表示,他提到的久石是一位著名作曲家,曾為吉卜力工作室的許多作品製作過配樂。「在我們想要確定每種情緒應該是什麼樣的感覺,又是怎樣的聲音時,Nils 有時就會提起千尋和她的家人在廢棄主題公園陽光明媚的草地上漫步的場景。我也經常會思考久石讓喜歡用的鋼琴和弦樂部分。」

工作室負責人 Hannah Nicklin 是《Mutazione》的首席敘事設計師,她從《星際迷航:深空九號》甚至是所有的肥皂劇中汲取了一些反映真實生活的故事靈感。她表示,說是從吉卜力工作室汲取靈感也比較恰當。

「我認為我最喜歡的幾部吉卜力作品都有一種特質,它們從不會為了追求戲劇性而過分表現,並在這一點上總是非常自信沉著。」她告訴 Polygon,「在創作《Mutazione》的劇情時,負責人要求我以『肥皂劇』這一類型為出發點。而在我看來,肥皂劇與立意崇高且戲劇衝突強烈的影片相反,它們是平凡瑣碎且家庭化的。相比一般的同時期影片,吉卜力動畫花了更多時間來展現家庭生活中的烹飪、掃除、散步等場景。在這一方面,《魔女宅急便》和《龍貓》都是我的最愛。」

「幻想元素被編織在日常生活中,二者地位平等地共存在一起。它們透過一張用幻想和憂鬱的感情精心織成的網,呼應了共同的主題(成長,或是擔憂生病母親的小孩子的感受)。這也是那個時代的一種氛圍 ——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人們對科技充滿好奇,也對漫長的仲夏時節感到百無聊賴。悠閒的節奏、平凡的生活、自然主義、還有 Nils 創作的奇幻背景故事以及藝術作品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這也是你能從我的劇本與宮崎駿的世界中看出的異同之處。」

創意總監 Nils Deneken 贊同了 Nicklin 的觀點,他寫道:「我同意,Nicklin 所描述的平凡生活正是讓宮崎駿電影如此充滿魅力的原因。而我稱之為接地氣(Grounding)。在(宮崎駿的)動畫中,角色可以做一些平凡的事情,這一點也反映在背景環境中。裡面會出現一些看起來像是有人居住、使用過的場景,比如廚房、辦公室、麵包店、浴室等等。」

Nils 希望《Mutazione》的場景也能有同樣的優點。「由於 Mutazione 村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地方(它是在一個坐落在古老度假勝地的廢墟中,圍繞著一顆參天大樹修建的變異村莊),而為了讓它顯得真實可信、接地氣,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他說道,「村民們的家以及他們聚集的地方需要有生活氣息,這些地方既要成為單獨角色的個性延伸,又要能夠代表整個社區的氛圍。」Nils 在最後強調,宮崎駿並不是唯一影響《Mutazione》的人,因為遊戲最終反映的是整個團隊的「獨特視角」,但「在創造虛擬世界時,你能夠從宮崎駿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和吉卜力工作室的許多動畫一樣,《Mutazione》有少年少女成長故事的特點,也有其特有的黑暗元素,在肥皂劇般生活化的背景下,融合了對殖民主義的批判。「我們很容易關注于吉卜力電影中溫暖人心的一面,比如可愛的龍貓、《魔女宅急便》裡的黑貓吉吉等,但我希望人們也不要忘記其中黑暗,悲觀的一面。」Douglas Wilson 說道,就連吉吉最終也是一個有點悲情的角色,因為他不再能夠與琪琪交流了 (我猜這是琪琪變得成熟的象徵吧?)。我也在想《龍貓》最初是如何與《螢火蟲之墓》同步上映的,這太瘋狂了,也太有隱喻意味了。」

Wilson 還提到,他經常聽說一些有潛力的遊戲製作者借鑑了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他還推測,自 2009 年的重製版《男孩與泡泡怪》以來,這種情況還在不斷增加。正如我們今天所舉的例子一樣,許多遊戲設計師仍然認為吉卜力工作室影響了他們今天的藝術創作,這表明這些動畫引發的漣漪還會繼續在流行文化中蕩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波瀾只會越來越廣闊。哪怕沒有看過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你也有可能接觸過一個受吉卜力風格影響的遊戲或是藝術品。

「在過去幾年中,借鑑吉卜力風格的遊戲明顯變多了。」Wilson 說道,「我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教授遊戲設計時,我的學生們在打造遊戲世界的過程中經常會提到吉卜力工作室。所以,在和年輕的創作者們一起工作時,我見到了吉卜力工作室深遠長久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這些受到吉卜力動畫電影影響的遊戲
    我們也許無法進入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電影所描述的世界,但許多遊戲設計師都曾從他們的作品中獲得靈感,創作了一批讓人著迷的遊戲。外媒Polygon在一篇文章中介紹了幾款具有代表性的遊戲,並採訪到開發團隊,請他們聊了聊借鑑吉卜力風格做遊戲的體驗。
  • 如果吉卜力動畫製作部解體,對日本動畫意味著什麼?
    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動畫界的地位如何?他們的動畫製作部門解散意味著什麼? 其實,從最開始在日本論壇上盛傳的關于吉卜力解體的引文,到國內媒體翻譯其引文並大量轉載,其內容本身並非虛假謠言,和最新這期「熱情大陸」中鈴木,宮崎所說的話是一致的。說的都是一件事,吉卜力要停筆了。 當然,做短篇在美術館放也好,出繪本出玩具出藍光甚至出遊戲也好,作為品牌,吉卜力是繼續存在的。大家關心的只是一件事,以後的電影還做不做。
  • 吉卜力工作室是如何玩轉日本創意產業的?
    而且在新媒體越發普及的背景下,法律與規章也在不斷地適應並支持IP的輸出,在這點上,本文以吉卜力工作室為例,集中討論一下日本的文創行業。 ▌而另一個與IP產業鏈相近的詞應該是「創意產業」(コンテンツ業界),也就是文章、音像、遊戲等製作與流通的產業。創意產業中最大的分支就是動漫產業。在日本,動畫的製作是以製作委員會的方式為主流,歷來TV動畫都是經過電視臺、廣告商、動畫工作室多方合作的成品,作品的版權歸為動畫工作室。
  • 《吉卜力的夥伴們》|順便把中國動畫電影點評了一下.
    (請聽音頻)核心書摘:吉卜力電影工作室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電影製作公司之一,日本動畫電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地位,與吉卜力的努力推動是分不開的。在吉卜力工作室成立30周年之際,社長鈴木敏夫首次以口述的形式講述了吉卜力30年的奮鬥史,第一次將吉卜力電影叫好又叫座的秘密公之於眾。
  • 臺灣吉卜力動畫火熱 新竹市上班族創新搭順風車
    華夏經緯網9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這幾天網友最火爆的莫過吉卜力工作室公開釋出400張動畫的劇照圖片,之後被網友發起「第1屆推特吉卜力大喜利大賽」,大家配上各種圖說,因可深刻觸動同族群的感受,常引人會心一笑,新竹市上班族也拿來引用,成為宣傳營銷的利器。
  • 吉卜力動畫:《龍貓》讓吉卜力工作室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
    關於龍貓的傳聞有很多,大家都在討論龍貓這不部動畫的真實含義,我們都知道宮崎駿所創作的動畫除了質量非常高以外,通常動畫裡的故事都映射了一些當時他所關心的一些事情,比如多次獲獎的《千與千尋》就映射了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機。同樣龍貓在吉卜力工作室瀕臨倒閉之際創作出來也不是一部普通的動畫。
  • 《吉卜力的動畫世界》香港站展覽來了!
    讓千萬粉絲大呼感動的《吉卜力的動畫世界》亞洲巡迴展終於來到香港了!可以叫上朋友們一起來探尋狸貓的世界,去拜訪湯婆婆的湯屋,感受日本傳統居酒屋的魅力啦!百分百還原,穿越電影的震撼與感動每個場景與裝置極盡考究,由吉卜力工作室設計,日本團隊親赴香港監督,以手繪壁畫的方式,為展區的牆壁地面上色校色,加上燈光、音效、影像、錯視原理,帶給大家恍若置身電影中的恢宏奇麗
  • 吉卜力動畫真正的取景地!太棒了!
    眾所周知,吉卜力的作品可謂是享譽全球!不僅在日本,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 休館中的吉卜力美術館,也玩起了Vlog,廁所整潔如動畫世界
    近期關于吉卜力動畫工作室比較重要的新聞,肯定是吉卜力的金牌製作人鈴木敏夫表示,宮崎駿的新作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已經製作完成了36分鐘,鈴木敏夫還透露,吉卜力目標是要在至少3年後公開這部作品。鈴木敏夫之前在接受日本NHK電視臺專題紀錄片《東京奇蹟》第三集《最強商品:日本動畫》的主持人,著名人氣男演員佐藤健的採訪時,直接說明了宮崎駿和吉卜力製作這部新作動畫電影的情況是每個月完成1分鐘的動畫,當時鈴木敏夫接受採訪時,動畫項目已經正式開展了3年半左右的時間。
  • 宮崎駿的寶藏,細數吉卜力工作室的十大動畫電影(上)
    宮崎駿大師一直是一名優秀的動畫導演,1985年與高畑勳共同創立的吉卜力工作室為我們呈現出了許多精彩的作品,今天我們就細數一下吉卜力工作室最具代表性的十部動畫電影。十:貓的報恩《貓的報恩》是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漫畫家柊葵的漫畫。
  • 吉卜力工作室再度開放400張動畫劇照免費下載!
    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待在家中的時間大幅增加,當然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機會也比往常來得頻繁,許多人除了 Work From Home 之外更會在遊戲、追劇中找到不同樂趣,前段時間吉卜力工作室 Studio Ghibli 不僅是陸續於 Netflix 上架了眾多動畫作品,讓影迷得以再次欣賞經典電影之外
  • 伊格效應:網易新作使用手繪作畫重現現實場景,吉卜力畫風引熱議
    眾所周知,在遊戲設計中,場景圖佔據著畫面70%以上的空間,場景畫面的水準對於遊戲的品質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伊格效應》的場景圖均由日本美術工作室DehoGallery手繪製作,該工作室成員多來自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為包括《天氣之子》《未來的未來》《劇場版Fate/stay night》《多羅羅》《冰上的尤裡》等多部大熱動畫作品繪製場景,吉卜力御用插畫師的男鹿和雄親自為工作室起名並擔任工作室顧問
  • 宮崎吾朗談吉卜力第一部 3D CG 動畫:「經常夜不能寐」
    三十五年來,吉卜力工作室以其精雕細琢的 2D 動畫讓全球觀眾為之著迷。從像故事書一般美好的《龍貓》到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幽靈公主》,再到粗線條搭配水彩的超現實作品《輝夜姬物語》,吉卜力的每一部電影都在強調匠心的重要性,它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心路歷程,甚至比傳統的電影更具感染力。吉卜力出品,必屬精品。
  • 【牛年抽獎 Day6】吉卜力 3D 動畫試水作《安雅與魔女》勢頭樂觀
    《安雅與魔女》是吉卜力首部運用 CG 技術的動畫電影,它的目標觀眾也明顯是小孩子而非全部年齡段的人。由于吉卜力的傳統動畫師們正忙於宮崎駿導演的新作,本片製作團隊大部分都是自由職業者。雖然還只是個小女孩,但安雅已經懂得了如何操控周圍的人,通過奉承和小恩小惠,她成了孤兒院的孩子王。直到一位名叫貝拉·雅加的魔女以及她嚇人的同伴曼德雷克突然造訪孤兒院,領養了安雅。貝拉把安雅當成她的僕人使喚,讓她研磨鼠骨、切割蛇皮,幫她完成魔咒,甚至還時不時地恐嚇安雅。而安雅則把這當成了學習魔法並獲得更多力量的機會。
  • 日本動畫:吉卜力工作室的故事
    可悲的是,在現代動畫範例裡面,好萊塢的敘述手法以及認為動畫電影不只是針對孩子的指導思想,都是些外來概念,擁有豐富多彩的手繪2D動畫技術的吉卜力工作室對其是不屑一顧的。和《螢火蟲之墓》同時上映的《龍貓》——一部天馬行空的搖籃曲式影片,正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傑作。
  • 又是一部令人期待的後吉卜力動畫!
    這部作品由吉卜力出身的動畫監督米林宏昌和製片人西村義明聯手打造,兩人在吉卜力解散後創建的新公司PONOC製作。《瑪麗與魔女的花》是米林宏昌傾注了非常大的經歷製作的動畫電影,製作班底聚集了吉卜力的各位畢業生、超強的原畫師和美術背景,有歡笑有淚水,還有宏大的打鬥場面,是一部男女老少都能在電影院享受的動畫。
  • 這部頗受爭議的吉卜力最新作品《紅海龜》終於公開了! 設計推薦
    這對於作品中名言金句頻出的吉卜力來說無疑是個挑戰,縱觀吉卜力歷史,這樣的作品是從沒出現過的。而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大眾要如何接受一部無對白動畫,也值得觀望。看之前大約只了解了本片的兩個信息,無臺詞與極簡的動畫風格,於是我的期望大約就是是寓言或者童話類的暖心動畫,然而看完的時候我完全不覺得這是一部簡單的動畫電影,其訴說的生命與相伴的主題在悠揚而略帶哀傷的旋律裡反覆擊打著我的心。
  • 一向禁止拍照的吉卜力美術館發VLOG了!跟著鏡頭,走進宮崎駿的動畫...
    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設計的吉卜力美術館,可以說是每個動畫迷心馳神往的「夢幻之城」。然而受疫情影響,這座「夢幻之城」從今年2月25日至今一直處於閉館狀態。近日,一向極為重視版權保護、從不允許遊客在館內拍照的吉卜力美術館竟主動拍攝了5支視頻日誌,公開展示館內的夢幻場景,帶大家「雲」遊宮崎駿筆下美輪美奐的動畫世界。圖說:玻璃上《魔女宅急便》的彩繪 視頻截圖雖然每支視頻的時長只有30秒,但吉卜力的美仍在人們心中留下驚鴻一瞥。
  • 吉卜力美術館丨宮崎駿的粉絲朝聖之地
    這位出爾反爾的動畫大師宣稱「自己正式退休」,已經前後不下7次。對別的導演來說,退休是言出必行的長假,可對於宮崎駿來說,退休只是他「憋大招」的藉口。他說,真的離開了動畫,那麼活著也就如同死了一樣。「創作動畫」這四個字,永遠對宮崎駿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他似乎早已做好了在工作中死去的準備。
  • 吉卜力的動畫裡,除了《龍貓》,這些也特別好看
    在動畫電影裡的能夠算得上是巨頭的,恐怕也就只有吉卜力這樣的大廠了,不僅有宮崎駿這樣的充滿了藝術性的導演給我們帶來的許多電影,更有高畑勳,以及許多別的導演,從當初籌劃成立到現在,吉卜力製作的動畫實在是不可勝數,而其中也許讓人最為熟悉的,就是《龍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