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隨著舞臺劇《大漢伊人》持續上演
人們超越時空的界限,
在親眼目睹辛追愛情故事的同時,
也勾出了一段塵封2000多年的「復活」之謎。
16歲的辛追在嫁給江夏王的當日,親眼看著江夏王被韓信逼死,而辛追即被迫當俘虜。
在後來的相處中韓信將軍愛上了這個美麗又聰明的俘虜辛追。在韓信與辛追兩個人正當郎情妾意之時,當時的漢高祖劉邦看到了辛追,並藉以官職權威逼迫韓信放棄辛追。
而韓信大將軍寧決意放棄一切,也要跟辛追出走逃亡,但韓信很快對這種平民的生活感到厭倦,辛追便以劉邦赦免韓信作為交換。
呂后利用他的野心精心編織了一個陷阱,將他騙進宮中殺害。
韓信的忠實衛士鍾惺帶著辛追一路上躲避劉邦的追殺,當時,辛追已有與韓信之子,鍾惺將她帶到一個遠房親戚薄子兒那裡生產,薄子兒卻將辛追之子換至宮中薄妃,以贏得劉邦寵愛。
當鍾惺將辛追帶到黃河邊上時,便將辛追託付給利蒼,撥劍自刎,讓利蒼的妹妹喜鴿將自己的劍和人頭帶到長安,以斷絕劉邦的念頭。劉邦死後,呂后誅殺劉姓王,為了鞏固大漢的天下,大臣們就立薄妃的兒子劉恆為文帝.
簡單來說:
韓信殺了辛追的未婚夫,
撩到了當時還未成年的辛追,
劉邦知道自己的大將軍韓信
有這樣一位絕色美未婚妻之後,
色心大起,
逼迫韓大將軍把女票讓給自己!
後,將軍死,
將軍侍衛鍾惺開始守護辛追,
侍衛守護不了之後,
又將辛追託付給利蒼,
早年隨漢高祖劉邦打拼天下,
劉邦死後,呂后誅殺劉姓王,
文帝劉恆分封為軑侯利蒼為長沙國丞相。
故事起.
1972年,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1號墓揭秘了這位大漢伊人的真正面容。在長沙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長沙國丞相夫人辛追,在眾位吃瓜群眾親眼目睹其秀美面容之後,也命運般地「復活」了一次。
事情發生在中國刑警學院法醫系教授趙成文在江西博物館參觀一明代王墓出土文物展後.
趙成文教授突發奇想:要為朱元璋之孫—明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吳氏進行相貌復原。10多天後,500多年前的王妃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人們面前。古王妃的面世立即引起各方媒體的廣泛關注。
就在此時湖南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通過媒體得知趙教授的事跡,立刻與趙教授取得聯繫,提出對2000多年前的西漢辛追夫人進行相貌復原,趙成文教授欣然應允。
「警星CCK-3型人像模擬系統」實際上是趙教授實戰經驗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此系統通過對數萬人照片進行技術處理,可以組合90億乘以1億個人像而不重複。研究表明,人的面相關鍵取決於顱骨的形狀。也就是說,只要顱骨存在,即使被毀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驟對其原貌復原。」
「為2000多年前的古人畫像,肯定有一定的誤差,但根據統計資料,誤差應當控制在10%以內。」
為什麼首先是復活的30歲呢?
「根據人類學知識,人在30歲時骨頭基本成型,選擇這個年齡首先進行復原,能夠儘可能保證顱骨傳遞信息的有效性。」趙成文教授如此解釋。
而在繪製辛追50歲面相時,則依照人類學規律,其眼角下落,額頭出現皺紋,鼻子下塌,鼻翼寬,腮部加寬,脂肪增多,肌肉變得鬆弛。耳朵下垂,脖子加粗。由此推斷,其30歲時的橢圓臉變成長方臉。至此,
即是曾轟動一時的
「十四夜覓得玉鳳簪」
的辛追「復活」過程。
人們無法抗拒時間流逝,
卻能用現代科技還原歷史曾有風貌,
楚漢兩千年,
伊人終回長沙城!
▍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長沙辣些事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