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落入凡間的音樂天使,英年早逝,不羈放縱愛自由

2020-08-24 秋瑟小語

今天我 寒夜裡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遠方

風雨裡追趕 霧裡分不清影蹤

……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心裡愛(誰明白我)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

這首《海闊天空》被譽是香港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收錄於1993年5月Beyond樂隊發布的《樂與怒》專輯中。這首歌記錄了Beyond十年的心路歷程,由Beyond樂隊的靈魂人物黃家駒作詞譜曲並演唱,歌詞秉承了黃家駒一貫的風格,書寫了對理想和希望的不懈追求和堅持,飽含著對生命的思索

歌曲由黃家駒獨特的沙啞嗓音娓娓道來,加上他獨特尾音的顫抖化處理的效果,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每一個心中有夢想的人,每一個曾經為理想奮鬥過的人,高貴的、卑微的、快樂的、悲傷的、麻木的、清醒的,都能在這首歌中找到滋潤自己心田、解放自我靈魂的那滴甘露

一個多月後,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參加綜藝活動的時候,意外地從高臺墜落。六天後, 6月30日,黃家駒與世長辭,他的生命被定格在永遠的31歲。

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划過長空一般,在他短短的十年歌唱生涯中,他吟唱著愛國和情懷,高歌著愛與自由,追逐著理想和希望,用音樂洗刷苦難,用堅定驅走迷惘,他讓一代又一代的人記住了他。他是劉卓輝口中的天才;

華人音樂教父羅大佑也曾評價他說:「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黃家駒,這樣的人降臨在人世間本來就是奇蹟,上帝不會再派一個音樂天使下凡了。」

(一)

1962年6月10日,黃家駒出生在香港的一個普通勞工家庭,他們一家七口住在九龍深水埗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單元內。黃家駒兄妹五人,他排行第四,他家境貧困,買不起樂器,唯一能玩的只有一個口哨,沒事兒的時候就自己胡亂吹。

1979年,黃家駒17歲,他從搬家的鄰居那裡撿來一把木吉他,這把木吉是他的第一件樂器,正是這把木吉他,引領著他開始了傳奇的音樂生涯。半年後,他參加了一個業餘樂隊,由於技術不精,他遭到了樂隊主吉他手的羞辱。他回家後告訴弟弟黃家強,說自己有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彈奏得比這位樂手更出色。這件事後,他開始苦練吉他,不久他琴藝大進。

黃家駒從中學畢業後,做過辦公室助理、電視臺布景員、推銷員等工作,儘管生活艱辛、前路曲折,但黃家駒從未放棄對音樂的追求。

198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琴行老闆的介紹下,黃家駒認識了葉世榮。初次見面,兩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大談音樂、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後來,通過葉世榮,黃家駒又認識了兩位同樣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李榮潮和鄧煒謙,四人相談之下一拍即合,當即決定成立一支樂隊。於是,後來影響了整個香港樂壇的傳奇樂隊——Beyond,就此誕生,樂隊由黃家駒擔任主唱及主創成員。

1983年夏天,《吉他》雜誌社舉辦了「山葉吉他大賽」,黃家駒決定參賽,Beyond樂隊脫穎而出,一舉奪取了比賽的冠軍。第二年,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樂隊的歌曲,灌錄了一張名為《香港》的唱片,其中收錄了Beyond的兩首英文原創歌曲《Brain Attack》、《Building》,樂隊藉此機會在地下音樂圈打出了一些名氣。

(二)

80年代正是香港樂壇所謂的「黃金年代」,歐美流行音樂和搖滾樂大行其道,粵語歌曲也讓年輕人瘋狂。然而這實際上所謂的「黃金年代」,不過是席捲而來的日文歌曲的翻唱抄襲罷了,以至於有人說,「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香港音樂圈。」

因為同時期的日本,在經歷了大規模的戰後重建後,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之上迅速升起了林立的高樓大廈,在舉國學習西方的同時,日本樂壇在汲取西方舶來文化並融入東方文化的元素後,形成了獨特的日式曲風,並成為亞洲音樂的中心。作為開放的沿海島嶼,香港受其影響最深。

以黃家駒為中心的Beyond時代卻是一個絕對的理想主義時代,它不是簡單的模仿和跟隨潮流,而是堅持自己的音樂創作風格、堅持原創、堅持理想和人文主義。從1984年起,黃家駒和Beyond的其他成員除了參與一些樂隊的演出外,便開始嘗試創作更多的音樂作品。

1987年7月,Beyond發行了專輯《亞拉伯跳舞女郎》,這張專輯是Beyond第一次以東西民族音樂元素為主的新鮮嘗試,但是專輯發行後反響很差。1988年3月,Beyond又發行了粵語專輯《現代舞臺》,同樣銷量欠佳,以慘敗收場。但這張專輯卻是標誌著Beyond批判社會現象的開始,這張專輯共收錄了11首歌曲,黃家駒參與了其中8首歌曲的作曲。

這一系列的失敗讓黃家駒信心跌至谷底,在經濟最為窘迫的時期,他甚至要到酒吧趕場,窮得連一根琴弦都買不起,但黃家駒為了心中的理想,仍然堅持著。

(三)

1988年9月,Beyond發行了另一張粵語專輯《秘密警察》,在這張專輯中, Beyond開始嘗試走大眾化線路。這張專輯一舉大獲成功,一掃頹氣,成為了Beyond音樂生涯的轉折點。

專輯中的《大地》由黃家駒作曲,劉卓輝作詞,黃貫中演唱。《大地》是Beyond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首成名曲,它在1988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獎。它一經推出後,立即進入電臺排行榜,雄踞榜首時間長達10周之久,成為當年「非情歌評選」的第一名。

這首曲調磅礴、詞韻蒼涼又充滿東方古典色彩,歌曲勾畫出一幅日暮歸鄉、父子淚眼朦朧,兩向相對的一幅親情畫面,表達了父子間的沉重而複雜的深情。

這張專輯還收錄了黃家駒創作的多首歌曲,其中《喜歡你》進入電臺排行榜10周,最高排位第二位,被譽為電臺播放率最高的歌曲之一。這首歌是黃家駒寫給自己已經分手的女友的一首「愛的懺悔之歌」。

他和女友那段感情維持了四年,伴隨了黃家駒從青蔥的16歲直到20歲的歲月,由於現實問題,黃家駒需要時間和精力放到音樂之中,便主動提出了分手,他親筆作詞譜曲並演唱了這首歌曲。他那沙啞的聲音飽含深情,將歌曲演繹得柔腸百轉,格外動人和感傷,流露出分手後對女友的無限眷戀和傷感惆悵。

《再見理想》是黃家駒為了刻畫和表達自己在音樂的道路上奮鬥,未被大眾認可前的那種失落、孤獨和落寞無助的失落感和拋開一切、繼續前行、毅然求索的勇氣。

1989年7月,Beyond發行了專輯《Beyond IV》,取得了雙白金的銷量成績,其中歌頌母愛的《真的愛你》將Beyond推上了成功的高峰。

這首歌是黃家駒在1989年母親節前夕為母親寫下的。當年Beyond樂隊剛成立時非常困難,大家連一件像樣的樂器都買不起,更不用說舉辦演唱會了,黃家駒的父親比較保守,一直希望兒子長大後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好了,他不希望兒子搞音樂。

而黃家駒的母親則尊重兒子的想法,她非常支持他的音樂之路,而且平時她也經常聽兒子演唱各種歌曲,她認為兒子的天賦很高,又有十足的興趣作動力,將來一定能在音樂這方面大有作為,即使沒有大的作為,這樣也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會留下悔恨。

因此,母親經常偷偷給黃家駒錢,所以黃家駒對母親非常感激。為了報答母親的愛和理解,黃家駒將全部的感情傾注在了這首《真的愛你》中,用這首歌獻給母親。這首歌同時斬獲了8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電臺排行榜榜首兩項榮譽。

(四)

在此之後,重拾自信的Beyond逐漸開始回歸自我,超越自我,作品也由此登上了全新的高度。在香港樂壇一眾歌手陷入愛情纏綿的怪圈之時,黃家駒卻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遠方,投向到了苦難和奮進之中、家國和情懷之上

1990年,黃家駒隨香港電臺遠赴巴布亞紐幾內亞,並親眼目睹了當地人民因為戰爭和災荒而遭受的苦難生活。回到香港以後,黃家駒在報紙上讀到了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故事,並由此產生了內心的共鳴。

於是由黃家駒填詞、作曲的《光輝歲月》孕育而生,它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這首為南非總統曼德拉而作的歌,曾給予千千萬萬處在逆境中的人以希望。據說曼德拉聽完《光輝歲月》而潸然淚下。1994年 5月9日,曼德拉成為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非洲之行開拓了他的視野,給了他無限的感觸,除了《光輝歲月》外,他還寫了另外一首呼籲和平,關愛非洲難民兒童的《AMANI》,在香港也引起了巨大反響。黃家駒創作這首歌時,海灣戰爭剛剛結束,他從各類文章影像資料中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便創作了這首歌曲。

他創作歌曲的目的意在提醒人們:和平也要靠自己來爭取。「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TUNA TAKA WE WE」是非洲肯亞的斯瓦西裡語,其中「AMANI」為和平之意,「NAKUPENDA NAKUPENDA WEWE」意為「我們愛你」,「TUNA TAKA WE WE」是「我們需要你」的意思。

(五)

然而,成名之後的黃家駒,卻產生了更深層次的危機感。Beyond火了,各種商業活動接踵而至,與音樂無關的通告佔據了Beyond大部分的時間。那時的香港並不支持創作歌手,黃家駒和BEYOND一直都是原創,所以得不到應有尊重,他們感覺發揮的空間不夠大。

「我們不太會寫流行歌曲,和香港流行樂壇的風格格格不入,很多人不喜歡我們。」正如葉世榮在一次採訪中回憶到的,「然而《大地》、《真的愛你》獲獎之後,我們突然爆紅。可是我們並不開心,因為紅了之後,要被迫接受許多無聊的事情,生活再也不簡單了。

也正如黃家駒說的:「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他當時認為只有日本是音樂的天堂,在那兒他們會很自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可以繼續追逐自己的理想。因此Beyond滿懷理想,東渡日本,

1991年9月19號到23號,離港前夕,Beyond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演唱會。這場連續五天的演唱會被黃家駒命名為「生命接觸」,因為當年的香港宣明會饑饉三十的口號便是「生命接觸」。該演唱會是黃家駒時期舉辦的最成功的一場演唱會,也是他唯一一次在紅磡體育館舉辦的演唱會。

演唱會上,一向不怎麼喜歡煽情的黃家駒,卻突然開口說道: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通常演唱會都有特別的嘉賓助陣。我們Beyond沒有大面子請嘉賓,但我們很開心很開心,請了一群很特別很特別的嘉賓,就是體育館裡全場的觀眾。我們這幾年間經歷過很多事情,從我們沒機會一直到有機會,一路上的改變。我們有不開心有開心的事,但是都不要緊,我們永遠會彈唱,直到手指不會彈為止 。我們會一直堅持我們之前樂隊的信念。希望大家同我們的想法一樣。」

當黃家駒訴說著這段深情的獨白時,在擁擠的舞臺下,一向躁動狂熱的歌迷此刻卻安靜下來,年輕的觀眾熱切地望著他,偌大的場館此刻只迴蕩著黃家駒的聲音。但這種安靜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他的聲音再度被淹沒在「Beyond」的歡呼聲下。

(六)

紅館演唱會大獲成功。演唱會結束之後,Beyond得到了日本Amuse公司的老闆大裡洋吉的賞識,獲得了遠赴日本的機會。但好景不長,在日本度過短暫的「蜜月期」之後,Beyond的創作環境迅速惡化。

其實日本樂壇就是一個放大了的香港樂壇,在這裡他們一樣要為了提高曝光率和知名度而參加各種無聊的商業節目,這與當初他們來日本的目的背道而馳,況且日本對於音樂製作上的要求更為嚴格,此外加上語言不通,Beyond頗為消沉了一陣子,但他們仍然十分努力。

1993年5月, Beyond發布了出道以來最為成功的一張專輯《樂與怒》,樂隊十周年巔峰之作,這也是黃家駒生前的最後一張唱片。唱片大賣三十萬張,專輯中收錄的《海闊天空》,直到現在也還是香港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

在日本苦悶的環境造就了黃家駒的最後一次才華迸發。滿懷理想卻不斷碰壁,黃家駒始終未曾放棄,他仍然追求自由和自我,永遠高唱自我,「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歌曲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棄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撓、歌中大氣磅礴的力量,激勵了整整一代又一代人。

1993年5月28日,Beyond的Unplugged音樂會在吉隆坡國家室內體育館舉行,壓軸曲目《海闊天空》唱至一半,黃家駒突然停下來說道,

「……我就是黃家駒,我們是BEYOND樂隊,那麼再次多謝今晚到來的朋友,還要多謝我們的唱片公司,那麼最重要最重要就是多謝今晚到來的每一位朋友,你們真棒!所以我們會再次開個更加大力、更加精彩的演唱會,1994年,後見,OK,BYE-BYE,再見」。

哪知道這句再見竟然成了永遠的訣別。1993年6月30日,黃家駒與世長辭,時年31歲。

(七)

縱觀黃家駒的整個音樂生涯,他視原創為生命,始終追尋創作自由,人文情懷、理想和希望、愛國和家園的主題伴隨著他從出道到生命的終點,這使他在當時的香港樂壇卓然不群、獨樹一幟。有人認為「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正是他一生的註解。

他更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海闊天空》,《真的愛你》,《光輝歲月》,《情人》,《不再猶豫》,《喜歡你》,《大地》等等。在他短短的十年歌唱生涯中,他吟唱著這些歌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震撼著我們的靈魂,滌蕩著我們心靈。

有網友評價道:

在他的歌聲裡,70後的人聽懂了抗議和博愛;80後的人聽懂了憤怒和包容;而對90後的人來說,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去。」

願黃家駒在另一世界,放飛自由,引頸高歌。

我是愛看劇,愛寫作,喜歡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若是喜歡請點讚、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懷念黃家駒: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 公號:淘漉音樂(ID:taolumusic)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昏迷,6月30日,黃家駒逝世,終年31歲 。26年過去了,歌迷還是沒有忘記他。「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26年前,家駒唱著這首歌,還是一個熱血青年。26年後,有一群人唱著這首歌,紀念曾經的熱血青年。
  • 紀念黃家駒: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昏迷,6月30 日,黃家駒逝世,終年31歲。26年過去了,歌迷還是沒有忘記他。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26年前,在他唱著這首歌的時候,還是一個熱血青年。26年後,有一群人唱著這首歌,紀念曾經的熱血青年。
  • 黃家駒逝世25周年,不羈放縱愛自由,致敬永遠的光輝歲月
    6月天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歌迷特別懷念主音黃家駒的日子,家駒生於1962年6月10日,卻在31歲那年6月30日意外英年早逝。6月8日,黃家駒蠟像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全面升級後的音樂區。作為首位入駐全新音樂區的音樂人,黃家駒以他生前最愛的紅衣造型亮相。身背吉他的他,目光炯炯,仿佛仍是那個高唱理想的追夢少年。他的歌穿越了歲月的時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也成為了更多人心中的精神榜樣,就像他未曾離去一樣。
  • 黃家駒: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1962年出生香港,1993年魂斷日本 31載的青春年華,31載的肆意揮灑 一個畢生都在與命運和規則抗爭的人 用了區區十餘載的音樂生涯 卻為這個世界留下來了太多太多 你的一生,就是光輝歲月
  •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我們想自由,想無拘無束地玩音樂而已,很簡單。所以,我們叫『風』樂隊。」
  •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海闊天空」• Beyond | 尤克裡裡彈唱教學譜+吉他譜
    ●《海闊天空》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由黃家駒作詞、作曲,Beyond、梁邦彥共同編曲,收錄在Beyond於1993年5月發行的粵語專輯《樂與怒》中。● 1993年,該曲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創作歌曲大獎」。2010年,該曲入選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30年30歌」。
  •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紀念黃家駒
    1993年6月30日,黃家駒由於數日前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參加一個娛樂節目時從幾米的高臺上跌下,不治身亡。那時他二十九歲。設想如果他活著,他還會為我們寫和唱多少好歌?他去世後的幾年,黃貫中的聲音由原來的柔和轉為了一種憤怒的腔調,我喜愛這種腔調,一遍遍地聽他後來翻唱的他們早年的歌。與家駒唱出來的不同,但同樣地令人著迷。
  •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紀念黃家駒
    1993年6月30日,黃家駒由於數日前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參加一個娛樂節目時從幾米的高臺上跌下,不治身亡。那時他二十九歲。設想如果他活著,他還會為我們寫和唱多少好歌?沒有智慧勇氣去抵抗,遍地破碎破舊堆滿家土……Beyond的歌在大陸流行,大概是在《真的愛你》獲獎以後,1989年。而我真正喜歡Beyond,是到讀高中的時候,當時極喜《誰伴我闖蕩》。
  • 黃家駒早逝,別的成員現在怎樣,Beyond樂隊歌經久不衰原因
    ,其實這首歌也表達了黃家駒一開始追求音樂的夢想。通過這首歌的歌詞就能看出,他對母親發自內心的愛。因為黃家駒的母親雖然不支持他搞音樂,但是作為母親對孩子還是滿滿的愛。而且這首歌裡有一句歌詞「叮囑我跌倒不應放棄」,就能看出黃家駒的母親對他的鼓勵。而且黃家駒在這首歌裡,唱出了「母恩」很難報盡。
  • 原創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四個才華橫溢的青年,一個特立獨行的樂隊,至今在華語樂壇獨一無二,這就是黃家駒和他帶領的Beyond樂隊,然而他已經離開我們二十多年了。家駒,這些年,你還好嗎? 家駒,滿懷理想和迷茫寫下《海闊天空》時,你會想到這首歌有天會超越語言和音樂的範疇,變成一種信仰、信念和力量嗎。
  • 《奪命公寓》:從電影中去感受「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這句經典的歌詞來自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的歌曲《海闊天空》,整首歌由黃家駒一人填詞、譜曲,從這首歌裡能夠聽出黃家駒內心對待自由的那種憧憬和渴望。1993年,黃家駒在日本東京憾然辭世,可所有鍾愛Beyond、鍾愛他的粉絲從沒有忘記過他對自由的追崇與嚮往。今天,我想將電影《奪命公寓》與這句經典的歌詞結合,深挖自由的魅力,體會二者間共同的情感寄託。
  • 他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我願用一生去仰慕
    昨天是2016年6月10日。是黃家駒的第54個生日。
  • 1000張圖深扒黃家駒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暴走人生
    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只要看到他的名字耳邊就自動播放「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別人翻唱,他原創,別人流行,他搖滾別人唱愛情
  • 那年今日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1962年6月10日,黃家駒出生。謹以此文,悼念那個不羈愛自由的男子。
  • 致敬光輝歲月 紀念黃家駒逝世27周年巡演下月來渝
    今年是Beyond樂隊成立37周年,也是黃家駒逝世27周年,每年各地都會有各種紀念家駒的演出活動,今年也不例外。就在12月3日晚7點半,一場名為「光輝的歲月」紀念黃家駒逝世27周年專場演唱會將在重慶袁家崗寅派動力舉行,喜歡Beyond樂隊的樂迷千萬不要錯過。說到Beyond樂隊,它成立於1983年,由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組成,在八九十年代曾經紅極一時。
  • 黃家駒去世時,他的女友穿著白色孝服大腦靈堂,後來結果如何?
    Beyond是多少人年輕時的偶像呢,當「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旋律響起,又有多少人會為之流淚呢?不管是當年還是現在,喜歡Beyond的人都是數不勝數,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恐怕還是黃家駒。黃家駒是一個原創型的搖滾樂手,被封為音樂天才,可見他在音樂上的造詣有多高,他有音樂天賦是眾所周知的,可是,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一位天才少年,小時候的家境是怎樣的貧困,就連他的第一把吉他,也是從外面撿回來的。
  • 黃家駒: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同樣是在1983年,一支名不見經傳的地下樂隊,剛剛參加完《吉他》雜誌舉辦的吉他大賽,拿了個毫不起眼的冠軍。當時他們離金曲頒獎典禮還差著5年光陰。誰也沒想到,10年後,他們的歌將成為一代人心中的聖經。這支樂隊,就是Beyond。那一年的黃家駒,還在為生計奔波。於他而言,音樂是最自我的表達方式,是他最心愛的玩具。最令他興奮的,莫過於寫出滿意的旋律。
  • 一代歌神黃家駒是怎麼去世的?他英年早逝背後疑點重重
    英年早逝的黃家駒是一代歌神,他的作品打動了很多的歌迷人。黃家駒英年早逝於1993年6月24日,據說當時是由於舞臺下墜,沒有戴安全頭盔的黃家駒由於下墜狀況受傷意外逝世。有傳言說黃家駒死因另有隱情,究竟有什麼隱情呢?1993年6月24日,燈火通明。黃家駒帶領自己的樂隊beyound來到日本東京富士電視臺,為了自己的新歌做宣傳。
  • 紀念黃家駒專場音樂會——想對你說聲真的愛你
    懷念青春,黃家駒是一個避不開的名字,他讓不會粵語的我們捧著歌詞,標著注音,操著一口完全蹩腳的廣東話。一句「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唱出了我們的年少輕狂、無懼無畏。鄰居一把扔掉的木吉他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家駒與葉世榮、鄧煒謙及李榮潮組成樂隊,這支樂隊也是Beyond的雛型,後來逐漸發展為華語樂壇殿堂級的樂隊。
  • 黃家駒離去27年,為什麼你我還對他念念不忘?
    《喜歡你》,黃家駒寫給女朋友的歌。那時,家駒談了女朋友,卻因痴迷於音樂,「從不知她的痛苦」,不由分道揚鑣。兩個人在一起,親密固然十分重要,但自由同樣甚至更為可貴,必不可少。「滿帶理想的我,曾經多衝動,你怨與他相愛難有自由…」黃家駒這般的音樂浪子,沒有自由毋寧亡,再愛的人,也不得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