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訂閱「傳媒1號」
作者 | 搞不死的案內人
本文為學院專欄作者原創文章,轉載須經授權,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聲明:本信由搞不死的電視工作室新晉酷帥導演東浩思密達代筆,和《極限挑戰》團隊沒有半毛錢關係。
2015年6月14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如期而至,在眾多綜藝節目中殺出一條血路,《極限挑戰》播出當晚CSM34收視率便達到1.29,網絡話題熱度高漲不退。雖然當天晚上,在很多傳媒微信群中,已經有大佬發話:請不要把《極限挑戰》和《無限挑戰》聯繫在一起,更不要把《極限挑戰》和《跑男》對比來看。但是第二天,百度無限挑戰貼吧就更新了一條帖子,大意就是所有相關內容只允許在該貼之下討論。點進去瀏覽之後,對於中間網友們集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回復一下:
黃磊壓根沒有搞笑天賦和娛樂神經,黃渤和孫紅雷壓根屬於同一類型的。
《無限挑戰》在選角上面下了大功夫,不僅有黃渤、孫紅雷這樣的大咖,還有張藝興這樣的小鮮肉,每個人在節目中的角色都不一樣。在我看來黃磊並不是沒有搞笑天賦,而是因為在節目中黃磊是一個智者的形象。在搶奪時間的時候就開始用計謀,到最後的搶奪12號臺都是黃磊一直在操控隊友。黃渤在節目中是一個狡猾的形象,從他開始不殺王迅就可以看出。而孫紅雷則是一種看似呆萌,爆冷背後是爆笑的形象出現的,所以我並不認為兩個人是同一類型。而看了第一集的朋友一定知道,王迅同學,也不是省油的燈啊,「養肥了殺?誰殺誰還不知道吧!」至於黃渤為什麼選擇極限挑戰,已經有朋友專門分析過了,我就不再複述了。
《極限挑戰》作為一檔與時間賽跑的節目要給觀眾呈現一種緊張感,但是在節目的最後一個環節會讓人有一種太冗長的感覺。
首先,極限挑戰不是一檔與實踐賽跑的節目,雖然有網友提出「節目的一半時間都用在了最後一個環節,然而在遊戲設置上除了第一個號碼臺難度比(但是存在危險)其他環節所設置的遊戲都未免有點太簡單,這樣就會讓人覺得很無趣沒有在想看下去的興趣。或許最後一個環節所設置的遊戲能夠再精心一點會讓節目更好看。」但是我覺得,本身無限挑戰就是一檔沒有模式的節目,而極限挑戰第一期的時間賽跑主題非常鮮明,時間的壓迫感也會讓觀眾包括嘉賓帶入感會加強很多,便於新觀眾、新嘉賓更快理解節目,進入狀態。
張藝興作為這六個人中年紀最小,顏值最高的小鮮肉是必然要存在的,但是一定要這種蠢蠢的形象麼?
在節目中張藝興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嘉賓,網友覺得張藝興和王迅除了在顏值上有較大的差異,在節目中的表現有點類似,節目組為什麼不能把張藝興換一種形象呢?但作為一名導演,無限挑戰雖然大咖雲集,但是和傳說中的綜藝PPT四大神獸比,黃渤其實不是自帶流量型藝人,因此張藝興是一個很有必要的存在。而張藝興的「蠢蠢的」和王迅的「扮豬吃老虎」完全就是兩種型。從編劇角度,張藝興的「蠢蠢的」也是為最後的逆襲最好的伏筆啊。
很多人把《極限挑戰》和《跑男》相比,而且很多人覺得前者不如後者好看。在我看來《極限挑戰》和《跑男》確實存在著不少的相似之處,但是他們的最大區別就是本期《極限挑戰》有一個大的主題和方向那就是心理戰和時間戰,而跑男則沒有具體的限制,每期都是根據一些遊戲而設置規則。而接下來我可以劇透一下,後面還有「體育戰」「烹飪戰」「音樂戰」……所以覺得《跑男》那啥的網友,我們可以等幾期再看看。
至於為什麼《極限挑戰》為什麼沒有女嘉賓這一問題,我只想說,這只是第一集而已,著什麼急呢,女嘉賓會有的,女神也會有的。
而時間管理者不夠洋氣的問題,工作人員的穿問題,後期的問題……恩,一檔新節目,尤其是有著濃厚韓國綜藝王者影子的節目,其實都很正常,但我相信,中國的導演團隊引進也好、學習也好、模仿也好,都是在用心的為更多觀眾提供更好的內容,比如說馬上就要上線的《我們十五個》,電視節目百花齊放才是好事,不是嗎?
「150615【討論】東方衛視綜藝<極限挑戰> 集中討論貼」 http://tieba.baidu.com/p/382864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