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是一種中藥,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很少聽說,因此,大多數人對赤芍都不是很了解。它的作用是有很多的。那麼,赤芍有哪些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有哪些?它有什麼副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清肝明目
赤芍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它入肝經而清肝火,對目赤腫痛,癰腫瘡瘍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清熱涼血
赤芍苦寒入肝經血分,善清瀉肝火,洩血分鬱熱而奏涼血、止血之功。因此赤芍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
抑菌
赤芍可以抑制多種球菌、桿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散瘀止痛
赤芍苦寒入肝經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於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打損傷。
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赤芍可以增加冠狀動脈血的流量,可以擴展冠狀動脈,還可以改善心臟纖顫,改善血運功能,它可以抗動脈粥樣硬化。
抗血凝作用
赤芍藥煎液與沒食子酸乙酯,能明顯抑制體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因此對於改善微循環及降低門脈高壓有重要作用。
赤芍食用方法
赤芍牡丹皮湯
藥方: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麥6克、澤瀉4.5克、車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用苡仁60克,煎湯代水,再入上藥煎服。
功效:主治溼熱內蘊,移於下焦,小溲混濁作痛。
赤芍防風散結湯
藥方:玄參1錢,前胡8分,赤芍藥8分,黃芩8分,桔梗8分,防風8分,土貝母8分,蒼朮8分,白芷8分,陳皮8分,天花粉8分。
製法:上銼。
用法:水2鍾,煎至8分,去滓,食後熱服。
功效:化痰散熱。
主治:痰火結滯,睥生痰核。睥外皮內,生顆如豆,堅而不疼。
赤芍當歸散
藥方:當歸、黃芩、芍藥、芎藭各210克、白朮105克。
用法:上藥杵為散。每服6克,溫酒送下,每日二次。
功效:養血健脾,清熱安胎。
主治:妊娠胎動不安。
及腹痛大便燥結者。亦可用以治療委中毒,局部腫痛微硬,屈曲艱難。
赤芍的副作用
赤芍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但是,若配不同的藥方,就會有些食用禁忌。一般來說,血虛無瘀之症及癰疽已潰者是要慎吃的。
雖然赤芍具有治瘀滯經閉,腹痛,脅痛,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等功效外,但是它畢竟是一種藥材。有句古話不是說是藥三分毒嘛,因此,若想食用赤芍的話,最要先諮詢一下醫生。
赤芍的食用禁忌
不宜大量食用。即使是水果、蔬菜等人們常吃的食物都不適宜大量食用,更何況是作為藥材的赤芍呢。
赤芍的禁忌人群
血虛者慎服。血虛者要慎重食用赤芍並不是現在所研究出來的,自古代起就有了這個說法。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赤芍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赤芍的食用方法以及副作用,這些僅供大家參考。對赤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關注這方面的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