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我檫好了三八槍,我子彈上了膛;我背上了子彈帶呀,心眼裡直發癢。我挎上了手榴彈,給敵人的好乾糧;我刺刀拔出了鞘呀,刀刃閃閃亮!別看他武器好,生鐵碰上了鋼!我撩倒一個俘虜一個,撩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它幾支美國槍。這首創作於1946年的歌曲——《戰鬥進行曲》,唱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大指戰員藐視敵人,對勝利充滿信心的豪情。而歌中所提到的「三八槍」,就是中國人所熟悉的,稱之為「三八大蓋」的日本「三八式步槍」。
1904年,日本為從沙俄手中奪取中國東北的控制權,發動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制式武器,是日本有坂成章大佐在德國毛瑟步槍基礎上,仿製的三十年式有坂步槍。該槍在日俄戰爭中暴露出容易進入沙塵,導致操作不良,特備是其撞針容易折斷等缺點。於是日俄戰爭後,小石川炮兵工廠研究所所長南部麒次郎對有坂步槍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將槍機重新進行簡化,同時在槍機表面增加了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在準星兩側增加護翼,瞄準具採用V型缺口照門,後改用覘孔式照門。南部的新槍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設計定型,命名為三八式歩槍。三八式步槍從此取代了三十年式步槍,成為日軍長達四十年的標準配備。
三八式步槍重3.73千克,加上30年式刺刀為4.1千克。三八式步槍的機匣製作公差小,表面經過防腐處理,槍機在機匣內運行順暢,機匣上面有兩個排氣小孔,保證射擊時的安全。槍機上方是截面為隨著槍機前後滑動的「n」型的防塵蓋,防塵蓋上有開口供直式拉機柄伸出,槍機尾部有圓帽型的轉動保險裝置。槍機閉鎖時極為牢固,發生膛炸時幾乎都是槍管爆裂,少有槍栓突耳斷裂的情形。八式步槍的機組件結構是當年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中最簡單的,其部件數量比毛瑟槍還少3個零件,僅有5個零件。其提高了該槍的可靠性,減低了維護保障難度。不過由於零件外形複雜,也增加了加工難度。
三八式步槍的彈倉鑲嵌在槍身內,容量5發子彈。彈倉有空倉提示功能,當彈倉內最後一發槍彈射出後,槍機後拉到位時託彈板就會頂住槍機頭無法向前運動,提醒射手裝彈。
三八式步槍的槍託加工方式與的一般式步槍槍託加工方式不同,一般式步槍的槍託是用一整塊木料切削而成,三八式步槍的槍託是用兩塊木料拼接而成的,此種方式雖然日久容易開裂,但可節省大量木材。三八式步槍相對當時各國裝備的步槍,具有以下較為突出的特點:其一:射程遠,精度高。三八式步槍的表尺射程高達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為460米,有的甚至達到600米。這個射程是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步槍難以達到的,已經和今天大多數狙擊步槍的射程相當。三八式步槍使用的6.5毫米半底緣尖彈,其在400米內有著較為平直的彈道,可以在中等距離精確擊中目標。 實戰中,受過嚴格訓練的日軍士兵往往能400米內射殺單個目標,800米內射殺集群目標。 這個精度並不遜色於當時美軍的M1903步槍和德軍毛瑟K98等步槍。日軍大量殺傷美軍的九七式狙擊步槍,就是從三八式步槍中挑選精度比較高的,加厚一點槍管,再加裝一個尼康公司生產的2.5倍光學瞄準鏡。三八式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其長度。三八式槍長1.275米,再配上三零式刺刀,全長約為1.7米。這個長度在當時各國步槍中是最長的,其非常有利於近戰搏殺。日軍歷來重視刺殺訓練,各部隊都有刺殺教官,日本士兵的刺殺技術也是當時各國軍隊中最好的。加上三八式這個拼刺的利器,使得日軍在肉搏戰中佔盡優勢。抗戰初期,在拼刺刀時,中國士兵往往三,四人,才能對付一名日本士兵。其三,三八式結構簡單,成本低,適於大批量製造。另外,由於其後坐力相對小,也容易訓練新兵。
1916年9月15日,一種奇形怪狀,名為坦克的的鋼鐵怪物,突然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場的德軍陣地前。驚恐的德國士兵發現,任何槍彈都對其不起作用。坦克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戰爭形式,宣告了機械化戰爭時代的到來。為了適應這一新的戰爭形式,各主要軍事強國都對傳統的戰術及武器裝備進行調整與改進。在槍械方面,各國軍方注意到,配合坦克進攻的步兵的最佳射擊距離在400米之內,而非傳統的六百至八百米。 由此開啟了新的步槍設計理念。各國將制式步槍長度縮短,使其射程縮短,成為短步槍。如毛瑟公司將毛瑟98式步槍的長度從1.24米調整為1.1米,蘇聯將莫辛納幹步槍從1.3米改為1.2米,當時受德國影響較大的中華民國政府也將漢陽造從原來的1.25米改為1米。唯獨日本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日本將法國作為陸軍軍事學習的對象,加以模仿。儘管法國也將步槍改短以適應配合坦克進行作戰,但法國軍界主流仍認為坦克等機械化車輛只是輔助步兵作戰的武器,真正決定戰場進攻勝負的,是類似馬奇諾要塞的塹壕火力支撐體系。抗戰時期,日軍在中國大量建造炮樓碉堡便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在要塞作戰體系下,長步槍的長射程具備的優勢不言而喻。
1945,日本無條件投降。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武裝從投降的日偽軍手中獲取了許多三八式步槍。日本戰略預備隊關東軍留在東北的大量三八式步槍及其它裝備,也通過蘇聯紅軍轉交到中國共產黨軍隊手中。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又用「三八槍」繳獲蔣介石軍隊配備的美國槍。從這個角度說,三八式步槍也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建立,建立了一定的功勳。三八式步槍自1905年問世,至今已經一個多世紀了。但直到今天仍為許多中國人所熟悉。因為只要是有關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就有其熟悉的身影。
更因為日本所發動的那場奪去數千萬中國人生命的罪惡戰爭,以及中國人民為贏得那場戰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已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