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為什麼在步槍前面,裝個長鉤子?

2021-01-17 袁載譽

1937年7月7日,日本為了侵吞整個中國,進而完成它的「超級大國」夢,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以一個日本士兵失蹤為由,向中國在北平周邊的駐軍發起猛攻。

進而順勢拿下了天津城,將中國華北收入囊中,甚至在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南北夾擊中國首都南京,中國全面抗戰由此正式打響。

在此之前由於日本的侵略僅僅停留在東北地區,中國內地的百姓雖然賣命的抗戰,但是真正見過日本士兵的人很少,而全面抗戰之後,日本士兵以惡魔的形象,暴露在了全體中國人眼中。

這個叫日本的惡魔,從外形上看跟我們中國人長得有點像,不過它手持著一個典型的大殺器「三八步槍」,這個步槍不但能夠射擊子彈,還有著長長的刀鋒——寒氣逼人。

三八式步槍原型最遠可以追蹤到甲午戰爭後,當時日本除了海軍開始拿著賠款進行艦艇的更新換代,日本陸軍也開始著手準備替換掉手中的村田槍,主設計師是有坂成章大佐,參考的對象是德國毛瑟步槍,正式開始研發的時間為1905年。

而由於1905年是明治三十八年,當有坂成章在1907年量產他的仿德槍械後,出於紀念考慮,將其正式命令為了我們所熟悉的「三八步槍」。

三八步槍在設計上,以1280毫米槍身全長,為其保持了460米有效設計距離。一戰之後,世界各國意識到當坦克、裝甲車參戰,傳統的陣地戰可能陷入淘汰。

步槍片面追求射程,而帶來的槍枝過長,不便攜帶成為了大問題,於是紛紛降低射程,把槍枝長度向1米逼近,毛瑟公司將毛瑟98式步槍從1.24米調整為1.1米,蘇聯將莫辛納幹步槍從1.3米改為1.2米。

但是日本對此並不感冒,日本是個實用主義國家,在亞洲跟他直接對抗的國家,均是沒有大規模工業化的國家,根本造不出裝甲洪流,它跟它們的戰鬥方式,極有可能依舊停留在一戰。

所以步槍做長點,保持他的最大有效射程,對於日本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甚至日本在侵略中國之時,將已經逐步被歐美國家淘汰的刺刀也給重新大規模運用。

在日本人看來,它在中國時常遇到冷兵器襲擊,在槍枝上掛個刺刀,即可將武器變成長槍對戰,是划算的買賣。至於軍迷們疑惑的日本步槍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個長鉤子。

從用處來說它跟刺刀有雙生關係,長鉤子的學名叫做「護手鉤」,是防止士兵在安裝刺刀和使用刺刀之時,用力過猛將自己手給割傷。

而在對戰中的作用,則是利用這個鉤子,將對手的刺刀死死的卡住,然後用力一推,讓對手的武器直接被挑飛,但是由於中國人這邊不怎麼使用刺刀。這個鉤子漸漸的變成了懸掛日本軍旗的地方,對於這一用處,我想很多影視劇已經演的很不錯。

作者推薦:史達林從小就異於常人!兒時同學:班上最貧窮、最有天賦的人

俄羅斯做了什麼,讓史達林放棄體面的工作,寧可殺頭也「造反」

相關焦點

  • 日軍三八式步槍刺刀上有個鉤子,它有什麼作用?不要小看這個設計
    那之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我們經常也會在電視劇裡看到日本使用最多的一個武器,就是三八式步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三八式步槍刺刀上面有個鉤子,那它的用途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三八式步槍首先在長度上就非常長,加上刺刀有1.68米,雖然很長,但日本人本身比較矮,因此加上刺刀後非常有利於拼刺,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因此在白刃戰中,日軍往往一開始就有優勢,而且從我們平常看的影視劇中就不難發現,在刺刀上面還有一個鉤子,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個鉤子,既然這樣設計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
  • 日本鬼子,高麗棒子,印度阿三,為什麼這麼叫
    日本鬼子日本人不叫日本鬼子,日本侵略者才叫日本鬼子。
  • 最「長」的步槍——日本三八式步槍
    而歌中所提到的「三八槍」,就是中國人所熟悉的,稱之為「三八大蓋」的日本「三八式步槍」。    1904年,日本為從沙俄手中奪取中國東北的控制權,發動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制式武器,是日本有坂成章大佐在德國毛瑟步槍基礎上,仿製的三十年式有坂步槍。該槍在日俄戰爭中暴露出容易進入沙塵,導致操作不良,特備是其撞針容易折斷等缺點。
  • 日本鬼子為什麼愛搶老鄉家裡的雞?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被迫追加實施第二次軍需動員計劃,並採取了諸如利用代用品、回收廢品,乃至降低產品規格的措施,希望用降低質量的辦法來滿足對數量的需求。儘管如此,日本在軍需物資的供應上仍捉襟見肘。1938年6月,日軍甚至將本國中學裡的教練步槍都收回加以利用。而日軍從中國掠奪軍需供應的方式,也在變得愈加困難。因為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 你可能不知道 日本鬼子在中國開展了無數個「南京大屠殺」,他們是……
    罪惡的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快80年了,日本鬼子留給中國人民的慘痛記憶,還深深鏤刻在每一個人心底,歷久彌深,越久越痛,子子孫孫,誰能忘記?
  • 二戰時,日本三八式步槍帶的刺刀有個鉤子,是做什麼用的?
    日本三八式步槍,在抗戰中出鏡率特別高。因為自從1907年日俄戰爭後,日軍就開始普遍裝備得的制式武器。貫穿二戰結束,一共用了40多年,是日本海軍和陸軍唯一在這上面平等無爭議的裝備。由於我軍的武器大部分要靠繳獲,我軍稱呼它為「三八大蓋」。
  • 揭秘在中國演鬼子的日本演員:心理壓力大,差點被中國大媽掐死
    早期的日本鬼子形象,基本都是窮兇極惡,滿嘴八格牙路,殺人如麻。角色也大多由中國演員化妝扮演。最近十年,有一批日本職業演員,開始活躍在中國的各類抗戰劇裡(從左至右依次為涉谷天馬、矢野浩二、三浦研一)日本演員在中國永遠不愁沒有戲拍,抗日劇裡需要大量的「太君大佐少佐中佐」,他們會被槍擊、被炮轟、戰敗切腹,甚至被手撕,
  • 那些演鬼子的日本演員現在怎麼樣了,有的差點被中國大媽掐死!
    先講個中國人,方化1925年生於中國遼寧大連,是扮演「日本鬼子」的著名專業戶,人稱「鬼子王」,連姜文都是他的粉絲!三浦研一,1963年出生於東京,,因為高中時對中國很感興趣,所以研究生便選擇了有關中國的研究方向。到了中國後起初只是想在中國留2、3年的三浦研一,偶然走上了演藝道路,這成為了他一直留在了中國的契機。
  • 日本鬼子來了,淪陷區的人們為什麼不逃走?
    殘暴,是日本侵略中國時候的代名詞。曾妄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的日本鬼子,其侵略計劃並沒有得逞。而日軍則在其佔領區域的中國大地上,對普通百姓犯下了累累罪行。或許現代的人們不禁想問,既然日本鬼子的統治很殘暴,那淪陷區的百姓們為何不逃走呢?畢竟在當時,還有大片的中國土地並沒有被日軍佔領。
  • 抗日戰爭前,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策劃侵略中國的?
    日本侵華在中國人的心理是難以釋懷的,因為日本侵華對中國同胞難以原諒的罪行。他們在中國燒殺搶掠,壞事做盡,讓中國的無辜人民遭受到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其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南京大屠殺,日本軍屠殺中國同胞這件事情是無數個中國人,乃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無法忘記的事情,也無法原諒的事情。
  • 軍事|日本鬼子拼刺刀時真的退子彈嗎?
    訓練有素而又墨守成規的日本士兵百忙中也沒有忘了在白刃戰前按《步兵操典》退出子彈。(摘自《亮劍》)三八式步槍的保險機構在1923年和1937年兩版《步兵操典草案》中的「突擊」部分提到,準備對敵衝擊時準備動作為:右手緊握槍身,槍口向上,左手握刺刀座,當發出「突擊」令時,要求勇猛、果敢、以壓倒敵人的氣勢,吶喊著
  • 日本鬼子拼刺刀時真的退子彈嗎?我研究後發現:有點扯淡!
    訓練有素而又墨守成規的日本士兵百忙中也沒有忘了在白刃戰前按《步兵操典》退出子彈。」 在白刃戰時,日軍往往比中國士兵戰鬥力更強,如果日軍發生走火誤傷戰友,是得不償失的。 上述論點看上去都十分確切足以讓人信服,然而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日軍條令、戰術要求以及其所使用的武器構造特點,就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 三八大蓋——一支長期被神話的落後步槍
    凸顯鬼子一貫扣扣索索的毛病。 當時6.5毫米並非主流軍用口徑。美國用7.62毫米,英國用7.7毫米,德國用7.92毫米。主流軍事強國都用中口徑步槍。 鬼子步槍口徑最小,還是同口徑中彈殼最短者。義大利的6.5×52、奧地利6.5×54、瑞典6.5×55、德國6.5×57,哪個不比鬼子彈殼長?
  • 二十張高清圖:二戰鬼子軍裝為什麼特別難看?
    編輯:冷小軍  /  出品:冷熱軍事史提起二戰的日本鬼子,你腦海裡會立即浮現出什麼呢?有個笑話說美軍分不清日本人與其他亞洲人,就看其腳趾,凡是大拇指與其他四趾明顯分開的就是日本鬼子,屢試不爽!九五式軍刀(日本皇紀2595年,1935年定製)供下士官(曹長、軍曹、伍長)使用,傳統樣式,但使用了現代加工工藝。也稱為「曹長刀」。
  • 二戰時,日本侵略了那麼多的國家,為什麼不敢佔領中國這一地區?
    這其中,作為法西斯成員之一的日本,它侵略的國家和地區可謂不少:在戰爭前夕,它先吞併了朝鮮和中國臺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徹底撕下了遮羞的面紗,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對中國的領土進行了赤裸裸的軍事侵略。在戰爭中,除中國外,它又先後侵略了朝鮮、韓國、蒙古、菲律賓、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印尼、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和地區。然而,日本卻始終不敢對澳門伸出魔爪。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據劉成禺猜測,日本之所以不敢侵略澳門,其實,是因為巴西的一個照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別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解一番。
  • 比手撕鬼子更上頭的韓國抗日片兒
    在它們面前,橫店劇組的手撕鬼子、褲襠藏雷、肩扛土炮只能瑟瑟發抖,思密達。 1、先天不足的韓國抗日 想了解韓國抗日電影,先了解抗日歷史背景。 夾在中國、日本和俄羅斯三個大佬之間的朝鮮半島地理位置比較尷尬,歷史上處於長期被侵略、壓迫、統治的狀態,天生的小弟命格。
  • 在中國演鬼子的日本人,為啥被日本表彰了?
    在中國演日本 鬼子久了,走在大街上會不會被人罵?這是不少人的疑問,也是2000年就來中國發展的矢野浩二的憂慮。不過,他在中國經歷的幾件事,很快給他吃下了定心丸。鬼子」「小日本」。「他們並沒有因為我扮演的角色而恨我,他們恨的是那時候的日本人。我也不希望中國人民看到我的表演,就仇恨今天的日本人。」浩二對記者提起這段回憶時,由衷地說。
  • 抗日神劇臉皮太厚,真實的鬼子是這樣打仗的
    在熱帶作戰的模擬場景,這裡槽點也不少與二戰時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採用的班、排、連、營、團、旅、師(一個師通常不到兩萬人)體系不同,日本陸軍構建了由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逐級組成的獨特編制體系
  • 姜文的《鬼子來了》為什麼被禁?
    審委會認為:影片沒有嚴格按照電影局《關於合拍片<鬼子來了>立項的批覆》(電字[1998]第302號)中的意見修改劇本,並在沒有報送備案劇本的情況下擅自拍攝,同時又擅自增加多處臺詞和情節,致使影片一方面不僅沒有表現出在抗日戰爭大背景下,中國百姓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唯一一個敢於痛罵和反抗日軍的還是個招村民討嫌的瘋子),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誇大了其愚昧
  • 抗戰時「小日本」這一蔑稱是如何來的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轉發呦在中國軍民抗擊日軍侵略的戰爭中,對日軍的稱呼可謂是五花八門,有漢奸對其恭畏的稱謂皇軍,也有對其蔑視的稱謂小日本、日本鬼子、小東洋、日本仔、小鬼子等,通常都將其稱呼為日軍或者日本侵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