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侵略了那麼多的國家,為什麼不敢佔領中國這一地區?

2020-12-23 指點江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全球先後有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被侵略,將近二十億人口被迫捲入戰爭中,作戰範圍大至二千二百萬平方千米。最後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這其中,作為法西斯成員之一的日本,它侵略的國家和地區可謂不少:

在戰爭前夕,它先吞併了朝鮮和中國臺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徹底撕下了遮羞的面紗,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對中國的領土進行了赤裸裸的軍事侵略。在戰爭中,除中國外,它又先後侵略了朝鮮、韓國、蒙古、菲律賓、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印尼、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和地區。然而,日本卻始終不敢對澳門伸出魔爪。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據劉成禺猜測,日本之所以不敢侵略澳門,其實,是因為巴西的一個照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別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解一番。

劉成禺出生於1876年,系湖北武昌人,他曾擔任過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議員。作為中國近代化的見證人,劉成禹曾經歷了許多重要的歷史大事件。比如說:加入興中會,跟隨孫中山先生一起搞革命;擔任《大同日報》的主編,宣傳先進思想。

劉成禹平生興趣十分廣泛,交友眾多,他跟當時許多上層人物均有來往。同時,他還是一位詩人。董必武曾這樣評論他和他的詩:「武昌劉先生的詩揚名海內外,他寫過關於洪憲紀事的詩近三百餘首。孫中山、章太炎先生更是親自為他的著作寫序言。孫中山先生說劉成禹以筆為戰,四處宣傳民主;而章太炎先生則說劉成禹深知袁世凱亂政一事,憤而拿起筆桿子以詩論述。」

劉成禺曾寫過許多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洪憲紀事詩》、《世載堂詩集》、《太平天國戰史》以及《世載堂雜憶》。其中,《世載堂雜憶》主要從社會各個方面反映清朝晚期至民國時期中國所發生的重大變化,比如說:人物事跡、政治體制和社會變革等。這本書大概有二十萬字,是劉成禹在二十世紀時發表的一部短文集,也是我們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參考文獻,因而極具史學價值。

在書中,劉成禹給出了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敢侵略澳門的原因:

在古代,巴西是印地安人的居住地。十六世紀四月二十二日,一位名叫佩德羅·卡布拉爾的葡萄牙航海家到達巴西。他不僅把巴西命名為「聖十字架」,還當眾宣稱「這片土地歸屬於葡萄牙」。由此,開啟了葡萄牙殖民巴西的歷史。

因為,葡萄牙殖民者對巴西的資源掠奪,是從紅木開始的,所以,「紅木」後來便成為了巴西的國名。十六世紀三十年代,葡萄牙派一支軍隊前去巴西建立殖民地督,以此方便進一步掠奪巴西資源。然而,巴西雖然疆域廣闊,但是,當地人口卻十分稀少,一大片荒地無人開發。

所以,為了開墾荒地和開發當地資源,葡萄牙殖民者曾向清朝廷表示:「希望中國人能夠移民到巴西,與葡人一起共同開發巴西這個南美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為了確保葡萄牙對巴西的殖民權,葡萄牙殖民者對中國移民還提出了一些要求:

一、凡是移民到巴西的中國人,必須要把國籍轉為巴西;

二、移民到巴西的中國人不能是單身漢,必須和家眷一起移民;

三、凡是願意移民到巴西的華人,必須從事農業或工業,不能依賴政府的補貼來生活。

眾所周知,中國人一直以來都十分講究家國情懷,而葡萄牙殖民者所設置的這些要求卻是變相地要求華人與祖國斷絕聯繫。如此一來,華人們便不願意移民巴西了。葡萄牙殖民者看到中國對此不感興趣,於是,便轉而與地少人多的日本協商。

日本政府本就愁於耕地少、人口多這件事,如今巴西主動提出移民,日本自然十分高興,並馬上答應了巴西所有的移民條件。從此以後,日本人陸陸續續移民至巴西。直到戰爭前夕,日本已經有將近三百萬人口移民至巴西了。

在二戰中,日本四處侵略,挑起戰爭。對此,殖民澳門的葡萄牙十分害怕,它擔心日本有一天也會將魔爪伸向澳門。於是,葡萄牙讓巴西出面給日本發了一個照會。在照會中,巴西是這樣說的:「若是日本敢對澳門動武,那麼,巴西就把所有的日僑原路遣返。」

所謂「打蛇打七寸」,對於日本來說,資源的短缺,人口的壓力都是日本的弱點。而葡萄牙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讓日本不敢動澳門。

就這樣,日本被嚇住了。

因為如果三百萬人一次性返回國內的話,那麼,不僅會造成日本交通擁擠、社會秩序混亂,還會惹出各種事端。再加上,澳門本身面積不大,戰略位置沒有香港重要,日本私下裡便於葡萄牙達成了秘密協議,因此,14年的抗戰中,日本始終沒有對澳門下手。

所以,日本忌於巴西的威脅,不敢侵略澳門。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世載堂雜憶》】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一直和中國作對?看日本對這兩個國家的態度,你就懂了
    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居,也算是中國的學生。這個學生從中國唐代開始,就如饑似渴地學習著中國的各種知識。通過對天文、算術、文化、織布、文字、曆法、冶金、農技等等等等方面的學習,提高了日本各方面的能力。日本人接連佔領我國臺灣、遼東半島、東北三省、最後發起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特別是這次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而到了二十一世紀,雖然日本佔領中國的目的再次失敗,可日本依然有著很多人繼續做著吞併中國的夢想,他們從來沒有接受教訓,中國一直是他們眼中的肥肉。那麼為什麼日本就一直想著和中國作對呢?
  • 為什麼二戰日本選擇發動侵略戰爭?為什麼它不加入「反戰組織」?
    但德國和日本哪個國家沒收到美國的暗中支援。其目的就是為了引爆戰爭,好從中漁翁得利。日本為什麼二戰時期選擇發動侵略戰爭?首先我們從日本自身的角度來看。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實際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計劃,早從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就已經在穩步推進了。
  • 二戰時,日本計劃有多瘋狂?幸好沒實現,不然全球將只剩2個國家
    你真的知道二戰時,日本計劃有多瘋狂嗎?首先要知道,日本發動二戰的主要目的就是擴大領土,佔領別國資源,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很多人都不理解這裡提到的大東亞共榮圈到底是什麼?這是日本的戰略構想,希望通過侵略戰爭的方式建立以日本、東亞和東南亞共存的秩序。
  • 二戰時日本如果不招惹美國,德國和日本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二戰時期日本也不想主動招惹美國,也知道自己國力不行,主要是在對我國發動侵略以後,沒有發現大量的石油資源;雖然當時日本佔領了我國東北,但是沒有在東北找到石油。據說當時在大慶附近鑽探,快要找到石油的時候突然停止了,不得不說上帝跟日本開了一個玩笑。
  • 二戰時巴西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移民
    不過在巴西很多城市,你會發現巴西有很多日本人,日式的店鋪和建築在街頭隨處可見。據說二戰時期,巴西曾警告日本,如果日本進攻澳門,巴西將驅逐日本在巴西的僑民。日本害怕巴西驅逐其僑民,所以沒有進攻澳門。雖然這種傳聞並不靠譜,不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至少在二戰時期在巴西就有很多日本人,而且數量很大。據統計,二戰時日本在巴西至少有20萬僑民,當時的巴西是日本在海外僑民最多的國家之一。
  • 二戰後,日本渴望收回北方四島,蘇聯說要歸還,但日本卻不敢要
    二戰後,日本渴望收回北方四島,蘇聯說要歸還,但日本卻不敢要 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給亞洲人民帶來巨大的苦難,給亞洲各國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然而,日本戰後卻不反思歷史,不吸取教訓,令亞洲各國頗為反感和憤怒。
  • 二戰時如果德國入侵中國,我國還能取得勝利嗎?
    在上個世紀, 世界曾一度陷入長期的戰亂和動蕩中, 許多國家都遭到了戰爭的侵擾。 在亞洲, 日本向我國發起了全面侵略戰爭, 佔領我國的東北地區長達十四年之久, 並將侵略勢力蔓延到我國很多地區, 給我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
  • 第一個侵略中國的歐洲國家,佔領我國土地四百年,如今存在感極低
    前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從此中華民族陷入了一個接一個的災難,特別是當年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許多人認為英國侵略中國的國家。很多人也許會好奇,為什麼這個國土面積還不到十萬平方公裡的小國,會成為侵略中國的「領導者」?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各國商業逐漸興盛,同時一個帝國崛起,它就是奧斯曼帝國,當時的奧斯曼帝國佔據了傳統的東方貿易通道。
  • 中國有權佔領日本,為何不佔?
    1945年5月,德國籤字投降盟軍攻佔德國時,蘇、美、英、法各自佔領了柏林及整個德國的不同地區,成為「分區佔領」的基礎,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利益之爭,分區佔領造成了日後德國的分裂,東西方之間的鐵幕逐漸形成,杜魯門無論如何也不願在日本佔領問題上重蹈德國的覆轍。
  • 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到底是有多「壞「?
    上個世紀的時候,日本對華事實了長達十四年的侵略,在這個過程之中,中國軍人奮力抵抗,犧牲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輩,最終才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建立起了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二戰的時候,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是自身的國力和資源又不夠,因此就像以當時國力衰落的中國作為跳板,在佔領中國之後,再繼續向外擴張,以達到和德國共治歐亞地區的野心企圖。日本在二戰以前為了調動全民積極性,在很早的時候就向民眾全天候的播放具有帝國主義思想的演講,同時在整個日本瘋狂的宣揚武士道精神,讓整個日本民眾都為日本的帝國主義發展戰略而興奮。
  • 美國為什麼要在日本駐紮那麼多軍隊?有哪些方面的考慮?
    美在日駐軍:一、看管日本,二、關注中國,三:提防俄國!美國在日本駐那麼多軍隊,有兩種目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讓美國駐軍。美國此時的目的是壓制日本,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用一下基本上離人類滅亡就不遠了,很簡單你用核武轟炸無核國家,不出兩年世界擁有核武器國家會暴增,如果有能力就有核武器的話,你想想那麼多國家有核武器誰能保證每個人都不按。人肉炸彈都那麼多不怕死的還是有的。從哥倫布到二戰結束,工業國美日英德俄都侵略殖民弱小農業國,美英高關稅導致原料和市場都不暢通,日本發展工業造武器裝備與歐美爭奪生死攸關的殖民地。
  • 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
    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之後諸侯紛爭,秦國最後打敗了所有的國家,完成了大統一,從那時候開始,雖然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替,但是每個朝代的領土始終都是完整的,而且一直在對外擴張,直到清朝的時候有了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加上混亂的內戰,以至於直到現在的我國,領土依然不完整。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
  • 為什麼二戰時期強大的美國和蘇軍連小小的日本本土都登錄不了
    應該說,二戰時期的美國、蘇聯綜合國力都不比日本差,許多方面還強於日本,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有登錄日本國土把他們消滅乾淨呢?對於這樣的實力,強大的美國、蘇聯也不能小視,單獨一個國家與日本作戰,損失將是慘重的,所以他們不會盲目地去攻打日本本土。二是二戰的前半期主要戰場在歐洲,發起戰爭的德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上,根本抽不出力量攻打日本。
  • 如果美國不參與二戰,結局又將如何?我們還能打敗德國和日本麼?
    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一場人類有史以來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這場戰爭中,作戰區域面積達到可怕的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好在這場戰爭,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共同戰勝了法西斯侵略者告終。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國家貢獻最大?蘇聯、中國、還是美國
    蘇聯和中國分別拖垮德國和日本二戰的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兵力和士氣,主要被兩個國家給拖垮。第二次世界大戰,協約國是以法西斯主義為代表的德國、義大利以及以軍國主義為代表的日本;這三個國家攪動著歐亞大陸不得安寧。
  • 二戰時,若侵略我國的是德國,中國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在這幾個國家中,中國的實力看似是最弱的,並不是因為中國缺少作戰的將士,而是中國的軍事武器裝備太落後了,即便1000個人也很難戰勝的了10個手中拿著衝鋒鎗的人,即便是勝了,付出那麼大慘痛的代價,這種勝利是我國需要的嗎?
  • 二戰法國敗一次就投降,中國為何從始至終都在堅持抗戰?
    部分時候,一些國家並無意挑起戰爭,但是又因為無法忍受其他國家的侵略,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就只能參與到戰爭中來了,但因為各國個領域內的發展水平不同,有些國家在維護自身利益時並沒有那麼順利,一些國家確實會將侵略者成功驅逐出境,但一些國家的維權之路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比如二戰,在二戰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中,由於我國沒有放棄抵抗所以才獲得了成功,但也有以一些國家在戰爭打響初期就已經繳械投降了。
  • 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為什麼在步槍前面,裝個長鉤子?
    1937年7月7日,日本為了侵吞整個中國,進而完成它的「超級大國」夢,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以一個日本士兵失蹤為由,向中國在北平周邊的駐軍發起猛攻。進而順勢拿下了天津城,將中國華北收入囊中,甚至在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南北夾擊中國首都南京,中國全面抗戰由此正式打響。
  • 二戰期間,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
    二戰期間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這還要從日本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說起。日本是個島國,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組成,又被稱為「東瀛四島」。除此之外,便是一些離散的小島,比如後來被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佔領的所謂「北方四島」,還有曾經作為中國藩屬存在、後來被美國交於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等等。換言之,想要進攻日本本土,要麼從海上、要麼從空中,陸軍的坦克、大炮是根本進不去……那麼,二戰時期誰才有進攻日本本土的能力呢?
  • 戰爭貿易兩不誤:二戰美國為攫取全球霸權,如何一步步逼瘋日本?
    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日本可以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夾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富蘭克林羅斯福)01.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美國在戰爭伊始要坐視日本擴張侵略,眼睜睜看著日本一天天地膨脹起來,而不進攻日本呢?